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26 09:25:49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山西省忻州市。北靠“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与应县、浑源县相接,南依“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东邻灵丘县及河北省阜平县,西界代县。繁峙县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人口266800(2010年末)。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3℃,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30天。繁峙县始建于春秋时期,历史悠久,繁峙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得名。

区划名称繁峙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140924
辖区面积2368 km²
人口数量27.6 万人
车牌代码晋H
电话区号0350
邮政编码034300
行政驻地城关镇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山西省东北部

繁峙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繁城镇140924100
砂河镇140924101
大营镇140924102
平型关镇140924103
下茹越乡140924200
杏园乡140924201
光裕堡乡140924202
集义庄乡140924203
东山乡140924204
金山铺乡140924205
柏家庄乡140924206
神堂堡乡140924208
岩头乡140924209
繁峙县居民事务中心140924401

繁峙县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据明朝于慎行《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历史沿革

繁峙县在春秋属晋,为霍人邑。

战国属赵,称藿人。

秦属代郡。

西汉置卤城县,属代郡,后属太原郡。

新莽改为鲁城,

东汉称卤城县,属雁门郡,建安中年废县。

西晋复置繁峙县属雁门郡,永嘉年间废。

北魏复置繁峙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繁峙县,初属代州,后改属雁门郡。

五代属北汉,

金贞佑三年(1215)升繁峙县为坚州,属太原府。

明洪武二年(1369)改坚州为繁峙县,属太原府。

民国初年属雁门道,后直属山西省。

抗战时期属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

1949年属山西省忻县。

1958年11月代县与繁峙县合并,属晋北。

1961年繁峙县,代县分置,属忻县。

1983年属忻州地区。

2000年属地级忻州市。

繁峙县地理环境

位置区域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北纬38°58′至39°27′,东经113°09′至113°58′之间。北倚恒山,南临五台山,滹沱河自东向西从境内流过,总面积为2368平方公里。东于灵丘县接壤,西与代县交界,南与五台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相连,北与应县和浑源县为邻。

地形地貌

繁峙县境北、东、南三面高山环绕,并覆盖着大片森林,西部和中部低洼,构成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地势。北部为恒山山脉,南部为五台山脉,主要山峰有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西南马鬃山海拔2440米。东部泰戏山把南北两山连成一体,形成繁峙县的东部屏障,平型关就位于其中。中部为滹沱河上游谷地,为忻定盆地的组成部分。

水文

滹沱河干流横贯繁峙县中部,繁峙县境内全长八十公里。滹沱河干流自大营镇郝家湾至下茹越乡永兴一带形成长二十公里的伏流河,年均清水流量为0.02~2.63立方米/秒。此外,还有涧头河、羊眼河、双井河、下寨河、峨河等,年平均径流量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2亿立方米,开采利用量为2234万立方米。

气候

繁峙县属北温带大陆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奇寒。年平均气温6.3℃,1月份0℃~-10℃左右,7月份23℃~24℃,极端最低气温-24.3℃,极端最高气温37.6℃,年平均日照时数2906小时,降水量多集中在7~9月份,一般年份全肥平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但地域性和年际差较大。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繁峙县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繁峙县中药材有90余种,收购品种有81种,其中黄芪、党参、黄芩、麻黄、柴胡产量最高,每年都有外调,产量达30万斤以上。主要作物有优质水稻、小绿豆、莜麦、山药、小米、黄米、荞麦等。

矿产资源

繁峙县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已初步探明的有金、银、铜、铁、铅、钼、锌、硫铁、石灰岩、云母、褐煤等27种,矿床点98处,钼矿探明储量61809吨,占山西省探明储量的85%,居山西省首位;金矿储量亦居山西省之首,初步探明义兴寨、辛庄、耿庄3个岩金矿床的纯金储量为20吨;铁矿探明储量5亿吨,平均品位达32%。已开采的矿种有铁、金、云母、褐煤、长石、硫等8种。

土地资源

繁峙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9万亩,人均耕地3.3亩;森林面积21.7万亩,天然牧坡140万亩。

繁峙县人口民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繁峙县总人口241938。其中,男性人口128376人,女性人口113562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13.04:100。户籍人口240692人。少数名族人口比重为0.06%,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9.08%。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5324人,乡村人口186614人。有汉族、回族、满族、藏族、黎族、白族、羌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苗族、俄罗斯族等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繁峙县人口为266800人。

201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76480人,比上年末增加1181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3027人,人口出生率10.97‰;死亡人口1846人,死亡率6.69‰;自然增长率4.28‰。

繁峙县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各乡镇人口数据:单位(人)

乡、镇

繁城镇

砂河镇

大营镇

下茹越

杏园乡

光裕堡

集义庄

东山乡

金山铺

人口

427223611318023105391949411506147091850111261

乡、镇

柏家庄

横涧乡

神堂堡

岩头乡

人口

80341250239944826

繁峙县名优特产

繁峙黄芪

繁峙黄芪也称恒山黄芪,被誉为“黄芪王”。根入药,味甜,性温和,具有泻阴火、益正气、壮脾胃、去肌热、排浓止痛、活血医疮等功能。

繁峙疤饼

疤饼具有悠久历史,因饼上遍布疤痕而名,亦名籽饼。其用料有白面、葫油、白糖、鸡蛋及 苏打等。其味香甜,其质酥脆,为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名闻遐迩。

繁峙县风景名胜

简介

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位于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世界五大佛教圣地”2008入选《2008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历史年鉴一书五台山景区图。2008年12月山西五台山荣获“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之首。在人民网举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的系列评选中,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再次榜上有名,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受关注的30个景区之一。

平型关坐落在横涧乡平型关村的瓶形岭上,属国家保单位。始建于明代,有明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维修。平型关四周群峰挺拔,关口狭窄,地势险要,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九大名关之一。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115 师在这里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战,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大胜仗。平型关呈正方形,现北城门保存尚好。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位于繁峙县城南峪口五台山北麓天延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屡有修葺。岩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寺内正殿已毁,现存建筑主要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其它殿四间,禅房三间,垂花门一座,钟楼一座兼做山门。除南殿外,其余均为晚清到民间年间的建筑。与永乐宫壁画堪称山西壁画的“双壁”。

公主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为北魏城信公主逃避红尘之苦出家修行而建。现存殿堂为明代建筑。该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寺内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1986年8月18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忻州市相关地区

山西忻州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