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27 10:13:49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简称莫旗)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辖11镇、4个乡(包含两个民族乡),总人口34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

莫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区划名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行政级别自治旗
区划代码150722
辖区面积11000 km²
人口数量33.0527 万人
车牌代码蒙E
电话区号0470
邮政编码162850
行政驻地尼尔基镇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东经124°30′ 北纬48°28′)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尼尔基镇150722100
宝山镇150722102
哈达阳镇150722103
阿尔拉镇150722104
汉古尔河镇150722105
西瓦尔图镇150722106
腾克镇150722108
奎勒河镇150722109
塔温敖宝镇150722110
登特科镇150722111
红彦镇150722112
库如奇乡150722201
额尔和乡150722202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150722203
巴彦鄂温克民族乡150722205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建制沿革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属豸岁貊族系生活地区。

秦、汉、三国时期为夫余人属地,南北朝时期是北魏所属乌洛候人居住地,隋、唐代属室韦。

辽代属上京道、东京道,金代属上京路,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代先属福余卫,后归奴儿干都司辖。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该地区事务。

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嫩江为界分设东、西布特哈,本旗为西布特哈。

民国四年(1915),西布特哈地区筹建布西设治局,总管公署与设治局并存,由总管兼理政务。民国十四年(1925),将布西设治局址与总管公署迁至尼尔基街。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改布西设治局为莫力达瓦旗。

1946年1月解放,成立布西旗,归嫩江省二行署管辖。同年3月又改称莫力达瓦旗,划归纳文慕仁盟管辖。

1949年4月,将巴彦旗并入莫力达瓦旗。

1958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归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管辖。

1969年4月,划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领导。

1979年7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归呼伦贝尔市管辖至今。

2020年3月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地理环境

位置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东经124°30′ 北纬48°28′,地处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

地貌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400米,旗境最高峰是位于西北部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境内的瓦西格奇山,海拔638.3米。有山丘、丘陵、平原三大地貌,为浅山区。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年径流量147.4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66.6万千瓦,水资源占内蒙的40%。

气候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无霜期平均115天,平均气温1.3℃。平均降水量在400—500毫米之间。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3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土地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79平方公里;牧草地总面积1774平方公里,其中:天然牧草地面积126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253平方公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20平方公里。

水资源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139.97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5250万立方米/年,地表水可开采量9.72亿立方米/年。

生物资源

截至2008年,查明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93种(不包括两栖、爬行、昆虫等类动物)。兽类基本上属于北极型和林栖型两个生态类型。被列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的有黑熊、紫貂、驯鹿等。可供人食用的植物30余种,伺用植物200余种,药用植物250多种,用材树木10余种。多种植物具有二种以上经济价值。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口民族

人口

2001年末,全旗总人口为298865人。男性人口154908人,女性人口143957人,各占总人口的51.83%和48.17%。在人口总量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240131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8734人,各占总人口的80.35%和19.65%。2001年,全旗有16个民族。达斡尔族为28310人,占总人口的9.47%;汉族为238534人,其他少数民族为32021人,各占总人口的79.81%和10.71%。

2013年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总人口330527人,比上年增加204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3104人,比上年增加1877人。出生人口3305人,出生率10.03‰,死亡人口1155人,死亡率3.51‰,人口自然增长率6.52‰,达斡尔族人口32866人,比上年增加322人,鄂温克族人口6659人,比上年增加46人,鄂伦春族人口371人,比上年增加22人。

民族

全旗有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伦春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全旗有两个鄂温克族民族乡,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旅游景点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境内有莫力达瓦山、四方山、博荣植物园、达斡尔民族园等旅游景点;金代边壕、关帝庙、正黄旗敖宝等遗址;清代将军墓等古迹。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

达斡尔民族博物馆于一九九八年八月八日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落成,总面积3800平方米,民俗厅面积800平方米,成就厅519平方米,民俗厅分为历史经济与民俗风情两个分厅,其内容分为历史、经济、村落家园、饮食服饰、文化艺术、民间工艺、民族体育等敖包祭把、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13部分内容;成就厅设在二、三楼环型厅。

四方山生态园旅游区

座落于诺敏河边,是一座四面无山从平原上突起的小山,达斡尔语谓之“博克图”。2001年投资百万元的诺敏山庄在其上面建成。四方山顶地势较为平坦,诺敏山庄依势而建,北面建有风格各异的大餐厅、雅间、大小蒙古包、贵宾室、游艺室、休息室,中轴线的中心建有塔楼式二层观景台一伊兰台,南面是仿荷兰风车的塔楼。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风情

服饰

男子夏穿布衣,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冬戴皮帽。妇女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过去,冬天男女皆穿寄卡米(皮靴),妇女穿以蓝色为主的长袍,夏日喜穿白袜、花鞋。

工艺

达斡尔族妇女,还善于用兽皮缝制各种衣服、帽毡,用桦树皮制作多种容器,不仅轻便实用,上刻各种图案、精美别致。民间艺人制作的口弦琴,小巧玲珑,音色优美。达斡尔族工匠制作的大轮车是山地、草原、沼泽地、雪地运输的交通工具,被称之为“草上飞”和“达斡尔车”。

体育

达斡尔族人民自古尚武强悍。所以达斡尔族人历来非常重视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达斡尔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主要有“贝阔”(曲棍球)、射箭、赛马、摔跤、扳棍、颈力、围棋等。打“贝阔”,是达翰尔族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其打法酷似现代的曲棍球。“贝阔”的打法是:甲、乙两方各5—10人,在相距半里远的场地两端设下营门。双方队员有夺球、护球、进攻、防守、射门、守门的具体分工;一旦将球击入对方营问,则获得记分。以在约定时间内进球得分多的一方为最后获胜者。

节庆

主要节日是春节。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相关地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