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30 10:23:15

龙子湖区隶属于安徽蚌埠市,地处蚌埠市区东部,东、南与凤阳县毗连,西与蚌山区为邻,北以淮河为界。辖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下辖6个街道、1个乡。户籍人口17.49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22.4万(2018年)。龙子湖区主要旅游景点有龙子湖风景区、汤和墓、锥子山森林公园等。

区划名称龙子湖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340302
辖区面积108 km²
人口数量22.4 万人
车牌代码皖C
电话区号0552
邮政编码233000
行政驻地解放路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安徽东北部,蚌埠市东部

龙子湖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东风街道340302001
延安街道340302002
治淮街道340302003
东升街道340302004
解放街道340302005
曹山街道340302006
长淮卫镇340302100
李楼乡340302200

龙子湖区建制沿革

史前时期,龙子湖区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龙子湖区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

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龙子湖区地域属濠州钟离县。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龙子湖区地域属钟离县。   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龙子湖区地域属凤阳县。

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一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龙子湖区地域划属凤阳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龙子湖区地域属蚌埠市。

龙子湖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子湖区位于东经117.36°-117.53°,北纬32.84°-32.98°,地处蚌埠市区东部,东、南与凤阳县毗连,西与蚌山区为邻,北以淮河为界。辖区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地貌

龙子湖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龙子湖区座落于淮河南岸,区的东、南有曹山等山环绕,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

气候

龙子湖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春季,龙子湖区上空北方冷高压势力逐渐衰退,南方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不断增强,气温回升迅速,雨水趋多。因冷暖气流交互频繁,阴晴不定,气温多变,常有寒潮、晚霜冻、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夏季,经常受到东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多偏南风,降水集中,暴雨中常伴有雷电。汛期,淮河及境内诸河湖水位陡涨,易造成洪涝灾害。入伏后,日照足,地面蒸发量大,时有伏旱出现。  秋季,上空北方冷高压逐渐增强,降温迅速,日温差大,雨水减少,多为秋高气爽天气。但异常年份也出现夹秋旱,或出现阴雨连绵天气,形成渍涝。  冬季,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多偏北风,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出现冬旱。有些年份遭寒潮南侵,气温急骤下降,又造成雨雪灾害天气。

龙子湖区自然资源

植物

常见乔木有140余种,包括:雪松、黑松、马尾松、火炬松(台大松)、獐子松、金钱松(金叶松、金松)、赤松(日本赤松)、湿地松、杜松、罗汉松,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南洋杉,侧柏(柏树、扁柏)、铅笔柏、圆柏(桧柏)、龙柏、日本扁柏、日本花柏、绒柏、塔柏、柱柏、垂柏、圆球柏(玉柏)、偃柏、米针柏、鹿角柏、翠柏、香柏、刺柏(台柏)、竹柏,广玉兰(荷花玉兰、洋玉兰)、白玉兰等。

常见灌木有70多种,包括:麻叶绣线菊、李叶绣线菊、珍珠绣线菊,华北珍珠梅、榆叶梅,皱皮木瓜,火棘,棣堂,洋蔷薇、白花蔷薇(野蔷薇),月季,玫瑰,毛樱桃,紫穗槐,锦鸡儿,象牙红(龙芳花),圆叶胡枝、毛叶胡枝(山豆花)、细梗胡枝,截叶铁扫帚,欧洲山梅花(西洋山梅花)、绣球花(八仙花),芫花,糯米条,海桐,柽柳,木芙蓉(芙蓉花)等。

常见栽培植物有200多种,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山芋、黄豆、黑豆、青豆、蚕豆、豌豆、绿豆、豇豆、红小豆、高粱、玉米、油菜、花生、芝麻、蓖麻、烟叶、薄荷、棉花、红麻、黄麻、苘麻、柽麻、大白菜、甘蓝、青菜、乌菜、菠菜、芹菜、疙瘩菜、辣椒、芫荽、莲藕、萝卜、胡萝卜、黄瓜、蕃茄、白米苋、红米苋、红柳苋等。锥子山西南半坡上一株银杏古树,植于唐代,树龄在千年以上。树高有20米,冠径20.25米,胸径2.16米。树干两米高以下呈空心状。

动物

饲养的动物及鱼类主要有:马、黄牛、山羊、驴、骡、猪、水牛、兔、狗、猫、奶牛、绵羊、鸡、鸭、鹅、鸽、鹌鹑、画眉、百灵鸟、鹦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甲鱼、黄鳝、鲤鱼、团头鲂、罗非鱼、大阪鲫、金鱼、珍珠蚌、虾;饲养的昆虫主要有蚕、蜜蜂等。 野生的动物、昆虫主要有:野兔、野鸡、獾、刺猬、黄鼬、豹猫、夜鹰、蝙蝠、鼠、蛇、蟮、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大雁、小燕、喜鹊、乌鸦、麻雀、野鸭、斑鸠、鹭、布谷鸟、啄木鸟、鸬鹚、鹌鹑、龟、鳖、蟹、黑鱼、泥鳅、田螺、蚌、蜗牛、沙蚕、蚯蚓、水蛇、蚂蟥、稻田虾、水蚤、水螽、蜈蚣、飞蝗等。

龙子湖区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龙子湖区全区总人口243123人,其中:东风街道19237人;延安街道14882人;治淮街道22091人;东升街道38229人;解放街道51616人;曹山街道32551人;长淮卫镇45095人;李楼乡19422人。

民族

龙子湖区唯一一个民族村,也是蚌埠市惟一的民族村:曹山街道马村。马村回族村位于蚌埠市东郊城乡结合部,属于“城中村”,常住人口3500人,流动人口6500人,村民90%以上为回族人民。

龙子湖区历史文化

蚌埠具有非常典型,堪称与黄河文化相媲美的淮河流域文化,从荆涂文化延伸到楚汉文化,承继到大明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时间都可以在5917平方公里的珠城大地找到历史的印记。

地处蚌埠东部的龙子湖区,楚汉文化有着极为明显的印记,这里有以汉代末年,三国时期曹操当年的练兵场,名曰:“曹山(也称双龙山)”;有吴国著名大将鲁肃驻兵建城的“东、西鲁山(因两座山形似两个火炉,因此又被称为东、西炉山)”;有建于汉平帝永平年间的栖岩寺。上述遗址、遗存形成了淮河流域“三国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

与汉文化相对应的是从人文、到历史、到地理的大量明文化遗迹、遗存。这些遗迹、遗存与凤阳的明朝开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与南京市形成一道形成中原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文化开篇历史。拓展了具有特色的明文化旅游观光带。一是以龙子湖为标志的山水观光带。二是与龙子湖山水相依的双龙山(也叫曹山),形似两条巨龙,头头相抵,尾尾相呼,俯卧在龙子湖边,形成绝佳的山水画面。三是长淮卫镇。该镇为千年古镇,建于唐宋,北临淮水,明代朱元璋建中都城,曾定为中都八卫之一,始称长淮卫。该镇有著名的“十王四妃墓”(朱元璋叔父寿春王等三代合葬墓)和明代驸马黄曾和兵部尚书单安仁墓。

龙子湖区风景名胜

龙子湖区主要景点有龙子湖风景区、锥子山森林公园、汤和墓等。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蚌埠市内,由龙子湖、曹山、雪华山、锥子山组成,面积约2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平方公里。区内有明朝大将、抗倭英雄汤和墓,千年银杏树,栖宕寺庙宇;又有人文景观:如渔趣苑,淮河风情园、水上乐园,龙湖度假村,龙湖山庄等。

安徽蚌埠市相关地区

安徽蚌埠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