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31 09:50:23

谯城区隶属于安徽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西、北、东三面分别与河南周口市的鹿邑县,商丘的睢阳区、夏邑县、永城市交界,东南与涡阳、南与太和接壤。是亳州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谯城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谯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谯城区古称“谯”,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是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谯城自古就是州郡所在地,全区辖21个乡镇和3个街道,面积22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万公顷,人口163.2万。

区划名称谯城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341602
辖区面积2226 km²
人口数量163.2 万人
车牌代码皖S
电话区号0558
邮政编码236800
行政驻地亳州市半截楼街3号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北部

谯城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花戏楼街道341602001
薛阁街道341602002
汤陵街道341602003
古井镇341602100
芦庙镇341602101
华佗镇341602102
魏岗镇341602103
牛集镇341602104
颜集镇341602105
五马镇341602106
十八里镇341602107
谯东镇341602108
十九里镇341602109
沙土镇341602110
观堂镇341602111
大杨镇341602112
城父镇341602113
十河镇341602114
双沟镇341602115
淝河镇341602116
古城镇341602117
龙扬镇341602118
立德镇341602119
张店乡341602200
赵桥乡341602201
亳州市经济开发区341602400
谯城经济开发区341602401

谯城区建制沿革

先秦夏时期亳州属豫州。
商朝时期汤王建都于亳州(今谯城区)。
周初时期亳州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置焦国。
东周时期陈国于此建焦邑、夷邑。陈国被楚国灭国之后,此地属楚国。
秦汉秦时期置谯县,属泗水郡。
东汉时期东汉汉建武十八年豫州刺史部治于谯县(今谯城区)。下辖颍川郡、汝南郡两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四国,县城97个。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时期魏文帝皇初二年封谯郡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城并称五都。
西晋时期谯是谯国治所,北魏正始4年为南兖州治所。
北周时期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南兖州属于北周。鉴于谯城为军事重镇,北周在谯县设置总管府,统辖数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周静帝将南兖州改成亳州,亳州之名始于此。
隋唐隋时期改为谯郡。
唐时期谯郡更名为亳州,下辖谯、临涣、酇、城父、鹿邑、蒙城、永成、真源8县。
宋元宋时期亳州属于淮南路,真宗升亳州为集庆军,置节度使,统县七。
金时期亳州属于南京路,下辖6县5镇。
元时期亳州属汴梁路,下辖6县。
元至正时期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立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
明清明初期亳州一度为县,属于南直隶凤阳府,弘治9年,又升为州。
清初时期亳州属于安徽布政司直辖,雍正二年升亳州为直隶州,以太和、蒙城来属。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拆亳州、宿州、蒙城、阜阳各一部分设涡阳县。
现代国民政府时期亳州改为亳县,由省直辖。
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县级亳州市。
1996年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省直管市。
1998年收归省直辖(副地级)
2000年2000年6月组建地级亳州市,原亳州市整建制转化为谯城区。
2006年谯城区乡镇区划调整,具体调整方案:撤销大寺、三官、张集、安溜4个镇,分别将其并入谯东、双沟、古井、牛集镇。区划调整后的谯城区辖3个街道、20个镇、2个乡。

谯城区地理环境

位置

三面与河南省接壤,地理座标为东径115°33’—116°06’,北纬33°25’—34°05’,东西宽约46公里,南北长约72公里。

地形

地处淮北平原北部,西北略高,最高处海拔42米,东南略低,海拔32米。

气候

谯城地处北温带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为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接触地带。气候湿润,雨量适中,季风明显,日照充足,无霜期209天。水、热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冬季长达135天,年日照时数长达2507.6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长达130.43千卡/厘米2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5℃;年平均降水量805毫米。

谯城区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辖区户籍总人口168.34万人,比2017年增加1.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4.59万人,乡村人口133.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9万人,出生率16.6‰;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7.5‰,自然增长率9.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07。18岁以下人口41.25万人,占总人口的24.5%,比2017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18-34岁人口42.67万人,占总人口25.4%,比2017年末回落0.2个百分点;35-59岁人口35.04万人,占总人口35.0%,比2017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60周岁以上人口25.43万人,占总人口的15.1%,比2017年末回落0.3个百分点。

民族

谯城区是全省少数民族人口聚居较多的区域,截至2019年,全区现有回族、满族、苗族等2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7124人(农村少数民族人口33916人,城区少数民族人口33208人),其中98.5%为回族。

谯城区风景名胜

花戏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龙德寺:位于亳州市龙扬镇龙德集,据碑文记载(碑现陈列于亳州市谯城区龙德镇酒厂之中)“亳城之南距三舍,地曰扶沟村,寺曰龙德寺,在唐宋时为龙泉院。

道德中宫在今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

古城奶奶庙:奶奶庙坐落于古城镇古城医院南大门对面,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宗族墓群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

华祖庵位于城区东南隅的华祖庵,相传曹操悔恨杀死同乡名医华佗所建。

曹操运兵道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正式对外免费开放。亳州博物馆将成为亳州城市的名片、亳州历史的底片、亳州文化的芯片。

汤王陵公园即商汤王墓,汤王是中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它的功德受到人们的尊敬,关于成汤王还有一段动人的民间传说。

曹操运兵道在亳州老城区地下,被誉为“地下长城”。

谯城区文化

艺术

武术

谯城区地处中原,“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谯城,“六合八法拳”由谯城人所创,全国一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谯城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

剪纸

谯城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好似一次剪纸大展览,引得市民们争相观赏。如今,谯城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古朴、明朗、典雅、大方。它还作为礼品馈赠国外宾朋,并作为工艺品出口美国、澳洲、欧洲。

高跷

在中国民间广有市场,谯城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场面一般很大,而且非常喜庆,里面人物各式各样,让人忍俊不禁,是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谯城高跷很有特色,且技艺高超。据传谯城区十八里集有 一位施先生,踩高跷站在八张方桌叠起的高台上,双手捧一簸箕米,倒折而米不撒出,人送绰号”倒拐“。

庙会

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它十分精彩奇特。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 演出,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各个乡镇每年都有自己的一到二次的庙会。谯城区龙扬镇龙德集和古城镇的庙会是比较大庙会。

三斗

谯城作为商业都会,文化古城,在社会市井生活中有许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 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肘搁

肘搁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地方戏

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解放前,主要由涡河固定书棚和地方一些不正规徽戏班子演出。另外杨金贵和鲍志安的相声也是谯城的历史传奇。

重点文物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市宗族墓群、千年北魏古井。二夹弦、五禽戏、九酝春酒法。华祖庵、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南京钱庄、汤王陵、陈抟庙、薛阁塔、明王台。

谯城区名优特产

土特产著名药膳著名小吃
亳州药材、正益牛肉、苏赵梨、豪门贡菊冰茶、

古城王魁之麻花

铜关粉皮、三官核桃

朱庄大强粉皮、观堂大蒜。

曹氏鱼头、华佗闷鸭。亳州牛肉馍、锅盔、亳州玛糊、油茶

安徽亳州市相关地区

安徽亳州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