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31 10:11:09

建宁县,福建三明市下辖县,南唐中兴元年(958年)置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中段,东接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宁化县,西北与江西省南丰县、广昌县、黎川县接壤,面积171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6月,建宁县辖4个镇、5个乡,总人口16万人。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金铙山海拔1858米,是福建境内高峰、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有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建宁县主要交通干线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京福高速建泰高速连接线、昌福铁路。

区划名称建宁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350430
辖区面积1718 km²
人口数量16 万人
车牌代码闽G
电话区号0598
邮政编码354500
行政驻地濉溪镇黄舟坊南路葫芦坑1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福建省西北部

建宁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濉溪镇350430100
里心镇350430101
溪口镇350430102
均口镇350430103
伊家乡350430201
黄坊乡350430202
溪源乡350430203
客坊乡350430204
黄埠乡350430205
福建建宁经济开发区350430400

建宁县建置沿革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将建安郡校乡西偏地置绥安县,含今建宁、泰宁、宁化等,县治在今建宁城南约1.5千米处;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绥安为绥城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绥城与将乐二县并入邵武;开皇十年(590年),邵武并入建安县,隶泉州(今福州);开皇十二年(592年),复置邵武县,改隶江西抚州。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从邵武分出绥城故地复置绥城县,隶建州(今建瓯县);贞观三年(629年),绥城县再次并入邵武;垂拱四年(688年),复置绥城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析绥城县置归化、黄连二镇;乾符五年(878年),黄连镇人陈岩,统率镇兵(号九龙军)拒黄巢,被朝廷表为义宁军,置鼓角、赐牌印、治永安(永安即今里心镇),不久军废,改为永宁镇。

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李璟率兵破建州后,改永宁为永安镇,次年改为永安场;中兴元年(958年),升永安场为建宁县,属建州,迁治于今濉城镇。

宋朝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建州郡之邵武县升为邵武军,领邵武、光泽、归化、建宁四县,建宁改隶邵武军。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改路为府。清仍明制,建宁县属邵武府。

民国元年(1912年),撤邵武府,在南平设北路观察使,不久,改为建安道,建宁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实行新制,废建宁道,建宁直属福建省政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将建宁划归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邵武)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宁改隶第七专员公署(长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起,建宁划归第二专员公署(南平)管辖。

1950年2月,建宁县解放,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南平专员公署。

1970年7月,建宁县划归三明地区。

1983年,三明改为福建省辖市,建宁为市辖县。

建宁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建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隅,东接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宁化县,西北与江西省南丰县、广昌县、黎川县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6°32′至27°06′,东经116°30′至117°03′之间,全县面积17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四周高山环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平原、盆谷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阶梯状下降,表现为明显的层状地貌特征。县内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最低处大源、器村海拔290米,相对高差1568米。

气候

建宁县地处中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6.8℃,年积温4900-5069.7℃,极端最高温39.9℃,极端最低温-12.8℃,夏季气温日较差达11℃以上。

水文

建宁县内溪河总长达1005.9千米,主要溪河有13条,其中濉溪及其11条支流属金溪水系,在袁庄注入金湖后,经将乐至顺昌,汇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台田溪属沙溪水系,为宁化水茜溪的上游支流,发源于金铙山南麓海拔950米处,是闽江的正源头。

建宁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建宁县土地总面积171701公顷,林地面积136984公顷,有林地面积131583公顷。有林地中,林分面积95 845公顷,经济林面积17352公顷,竹林面积18386公顷,森林覆盖率76.6%。

生物资源

建宁县有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杏、黄花木兰、竹柏、黄檀、鹅掌楸等10多种。其中,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8科899属226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及银杏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27种和64种兰科植物;区内的七大植被群落:南方红豆杉原生群落、钟萼木群落、雷公鹅耳枥群落、福建山樱花群落、深山含笑群落、香果树群落、浙江红山茶群落为武夷山脉中段特有的生物群落;还有建宁金腰、建宁椴和建宁野鸦椿3种的模式标本种。区内有脊椎动物99科385种,其中有云豹、豹、蟒蛇、黄腹角雉等4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和3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在保护区内的鸳鸯湖,每年都有近300只鸳鸯在这里越冬。

矿产资源

建宁县矿产资源已探明的高岭土储量约1亿吨,含铝量高达35%。其他矿产有稀土、白云母、钾长石、石膏、石英、铀、铌、钽、绿柱石等10多种。

建宁县风景名胜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建宁县东南部,东至泰宁县界,南至均口镇台田村三洋浆,西至伊家乡兰溪村汪家铺,北至金溪乡高峰村平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6′41"~116°59′24",北纬26°35′47"~26°49′56"之间。总面积13022公顷,其中核心区4902公顷、缓冲区4673公顷、实验区3447公顷。

金铙山

金铙山原名大历山,又名太弋山,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境内,海拔1858米,在中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因闽越王无诸校猎于此,遗失金钹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铙山绵亘300余里,共有84峰,峰峰险峻,主峰白石顶把山分为东西二麓,东麓多为悬崖绝壁,西麓多为奇峰峻岭。金铙山以“奇、绝、秀、幽”著称,有“八闽第一峰”之称,海拔1858米。该景区内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长度最长(2.1千米)的金铙山客运索道。

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福建金饶山半山腰,又称金饶寺。建于梁龙德年间(921年),早于建宁置县,为建宁县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称为“弥勒应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师之故里。报国寺建筑规模宏大,建筑结构独特新颖,气势雄浑壮观,主体建筑分三个层次,由山门、牌楼进入依次为天王殿、天井、大雄宝殿、法堂,两旁为附属建筑、左边为地藏殿、客厅等,右边观音殿、客厅、藏经楼等,又建有居士林、游客中心及高达9.8米的滴水观音。寺院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有禅房、厅堂64间,分前后殿。

修竹荷苑

修竹荷苑位于建宁县均口镇修竹村,总面积达1000余亩,2016年12月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是一个以盛夏赏莲和建莲文化体验为主的景区。公园内的八卦莲池品种园引进种植国内外珍惜品种,包括子莲、花莲、睡莲三大类121个品种。修竹荷苑除了种植10余种荷花供游客观赏,还修建了咏荷诗词石雕、观荷亭、九曲廊桥及建宁县莲文化展示馆等配套措施。

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

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包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红军颂》大型青铜群雕、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中央苏区民俗陈列馆等。1985年10月,建宁县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被福建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5月21日,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暨反“围剿”纪念馆获批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福建三明市相关地区

福建三明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