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31 10:29:55

延平区(古属延平府南平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建溪、西溪汇合处。介于北纬26°15'-26°52',东经117°50'- 118°40'之间。总面积2659.7平方千米。2019年末户籍总人口49.76万人。城区等部分地区通行南平话(属北方官话方言岛),其他地区分别通行闽东语、闽中语、闽北语和客家语。

地处闽中大谷地最低处,东北部以低山为主,北部以中山为主,南部以中低山为主,西部为低山丘陵。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3℃,年降水量1669毫米。为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有沙溪口、里村、吉溪、峡阳等水电站。

区划名称延平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350702
辖区面积2659.7 km²
人口数量49.76 万人
车牌代码闽H
电话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3000
行政驻地紫云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南平市

延平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梅山街道350702001
黄墩街道350702002
紫云街道350702003
四鹤街道350702004
水南街道350702005
水东街道350702006
来舟镇350702100
樟湖镇350702101
夏道镇350702102
西芹镇350702103
峡阳镇350702104
南山镇350702105
大横镇350702106
王台镇350702107
太平镇350702108
塔前镇350702109
茫荡镇350702110
洋后镇350702111
炉下镇350702112
巨口乡350702200
赤门乡350702202

延平区历史

清朝以前

唐虞时期,此地为扬州辖治。三代(夏商周)时期,隶属于七闽地。

秦代,属闽中郡。汉代,初隶闽越国,后属侯官地。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以无诸有功,封为闽越王,境域属闽越东冶县。汉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闽越数与东瓯相攻。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诏徙其民于江淮之间,逃亡而未被迁徙者,自立冶县。后朝廷设置侯官都尉属会稽南部,南平属其管辖。建安元年(196),孙策遣贺齐代韩晏,领会稽南部都尉,受商升降,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

三国时期,南平县为东吴辖地,隶属建安郡。晋太元四年(379)改南平县为延平县。南北朝时期,县境为南朝所辖。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废延平县,复名南平县。历经宋、齐、梁、陈,南平县均属建安郡。

隋代,南平县仍属建安郡。唐武德三年(620),置延平军,辖南平等县。五代闽开平至同光年间(907~926),改延平军为延平镇。闽同光三年至天成元年(925~926),改延平镇为永平镇。后晋天福八年(943),易永平镇为龙津县。开运二年(945)又将龙津县改为剑浦县,隶属剑州。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以别于蜀之剑州,剑浦县隶属南剑州。元大德六年(1302)改南剑州为延平路,同年改剑浦县为南平县。南平县隶属延平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平路为延平府。南平县隶属延平府。清军入关后迅速南进,至顺治三年(1646)占领南平全境。清代沿袭明制,南平县仍属延平府管辖。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福建省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南平县属北路道,为道所在地。

民国3年,北路道改名建安道,南平县属建安道,道址仍在南平。

民国14年,国民政府成立,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民国16~21年,南平县由省府直辖。

民国22年11月20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于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年12月11日,将福建省划分为四省两个特别市,南平县隶属延建省。

民国23年1月,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垮台。同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将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南平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驻南平。

民国24年10月至民国38年,全省行政督察区及其管辖县份几经变动,但南平县均属第二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公署均驻南平。

现代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南平城。同年6月5日成立南平县人民民主政府,9月易名人民政府。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南平县隶属第二专员公署管辖。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南平县行政辖区内分设南平市(辖区为市区及近郊)和南平县(辖区为郊区乡镇)。市府、县府同设在市区,均属南平专员公署管辖,专署驻地亦在市区。1958年11日县、市合并,撤销南平县,县行政区划归南平市。

1967年元月,造反派夺权,市人委瘫痪,解放军驻延部队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成立市革命委员会,行使市人委职权,隶属地区革委会。1971年,专员公署迁往建阳,南平市属建阳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0年11月,撤销市革委会,恢复市人民政府,隶属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底,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1989年1月1日挂牌办公,复名南平地区行政公署,南平市属南平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95年撤南平地区设地级南平市,原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同意南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延平区在其中。

延平区地理环境

位置

南平市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介于北纬26°15′~26°51′,东经117°50′~118°40′之间。东邻古田、闽清,西接顺昌,南交尤溪、沙县,北连建瓯。全境东西长约81千米,南北宽约69千米,土地总面积2652.86平方公里。

地貌

延平地处闽中谷地的最低处,武夷山脉、鹫峰山脉、戴云山脉会集于此。北部是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南端,东北部是鹫峰山脉西南坡,南部为玳瑁山脉北坡,西部为丘陵地带。四周峰峦环绕,丘陵蜿蜒,唯有闽江河流侵蚀下切所形成的河谷,留下一条通往福建东南沿海的天然通道。境内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峰40余座,金凤山为全区最高峰。

气候

境内气候属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微寒,春早秋迟,夏长冬短,雨季明显,潮湿多雾,多静风。平均气温17.3℃,无霜期268天,均降雨量1663.9毫米。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延平区自然资源

延平区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区。现在耕地25.25万亩,其中水田23.24万亩,旱地2.01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颇具开发潜力,有我国罕见的特大型铌钽矿床,中型锡矿床(铌钻矿床伴生矿),水泥用灰炭矿床,全省规模最大的透辉石矿,还有重晶石、硅灰石、高岭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长石、大理石、白萤石、花岗石、云母、蛇纹石、辉绿石、磷矿、锡铁矿、磁铁矿、铅锌矿,优质花岗石、优质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其中,“青云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岗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延平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闽”之称,2005年底,全区森林面积282.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6%,森林蓄积量为1794.3万立方米。以绿色金库闻名于世,是我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杉林速生丰产居全国之冠。王台安槽下速 生丰产林创下单位积材世界纪录,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嘉奖令誉之为“绿色金库”。区内有竹林54.88万亩,其中毛竹林50.84万亩,中小径竹4.04万亩。区内除盛产杉、松、竹外,还有近百种名贵珍稀树木,其中,南方红豆杉、柳杉、建柏、闽楠、银杏等15种树种,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树种。境内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总数还多。区内森林中其它物种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蕨类植物有33科57属100种;裸子植物10科23属62种;被子植物148科622属1264种,经济植物中有果树68种,茶叶7种,其它品种19个,药用植物资源隶属102科80余种。

延平区境内有一江三溪(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七十二支流纵横交织,水资源十分丰富,水电理论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境内有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水口电站及30万千瓦的沙溪口电站;已建成的区给电厂、电站130余座,总装机容量33.47万千瓦,年总发电量7.5亿千瓦时,并与福建省电网联网,电力供应十分充裕。电价全省统一。

按目前掌握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延平区境内矿产资源、水电资源的潜在价值达104亿元,发展前景广泛。

矿产

延平区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的县级区。耕地25.25万亩,其中水田23.24万亩,旱地2.01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颇具开发潜力,发现有特大型铌钽矿床,中型锡矿床(铌钻矿床伴生矿),水泥用灰炭矿床,全省规模最大的透辉石矿,还有重晶石、硅灰石、高岭土、石英砂、石墨、金甲长石、大理石、白萤石、花岗石、云母、蛇纹石、辉绿石、磷矿、锡铁矿、磁铁矿、铅锌矿,优质花岗石、优质矿泉水等30余种矿产。其中,“青云石”、“南平黑”、“南平青”等花岗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森林

延平素有“森林之窗,本甲全闽”之称,2005年底,全区森林面积282.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6%,森林蓄积量为1794.3万立方米。以绿色金库闻名于世,是中国南方三大杉木产区之一。王台安槽下速 生丰产林创下单位积材世界纪录,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嘉奖令誉之为“绿色金库”。区内有竹林54.88万亩,其中毛竹林50.84万亩,中小径竹4.04万亩。区内除盛产杉、松、竹外,还有近百种名贵珍稀树木,其中南方红豆杉、柳杉、建柏、闽楠、银杏等15种树种,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树种。境内茫荡山自然保护区乔木品种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乔木总数还多。区内森林中其它物种资源丰富,已发现的蕨类植物有33科57属100种;裸子植物10科23属62种;被子植物148科622属1264种,经济植物中有果树68种,茶叶7种,其它品种19个,药用植物资源隶属102科80余种。

水电

延平区境内有一江三溪(闽江、建溪、沙溪、富屯溪),七十二支流纵横交织,水资源十分丰富,水电理论蕴藏量居福建省首位。境内有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水口电站及30万千瓦的沙溪口电站;已建成的区给电厂、电站130余座,总装机容量33.47万千瓦,年总发电量7.5亿千瓦时,并与福建省电网联网,电力供应十分充裕。电价全省统一。

延平烟叶

古时,延平农家多在房前宅后种植烟叶。民国《南平县志》载:“烟草种出东洋,近多莳之,价昂甚,以腴田种艺者。”民国时期虽有种植,但未见产量统计。

1949年,延平产烟叶1.1吨,1962年达10.35吨。此后逐年减少,至1975年仅有50千克。1988年后,为帮助部分农民脱贫致富,提倡种植烟叶,并划定部分稻田专事烟叶生产,烟叶种植面积、产量大幅增加。1988年种植50亩,年产量3吨。199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年产量14吨。1991年,烟叶播种面积1485亩,总产量112吨。1993年,播种面积上升为8335亩。1997年,将烤烟生产作为农业增产增收的主要项目来抓,全区烤烟种植9008亩。2005年,种植烤烟4007亩,产量589吨。2007年,成立烟草专卖局。2009年,推广集约化育苗,育苗面积8511亩,产量达2018吨。2013年,全区种植面积与产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11609亩、2657吨。

延平区人口

早在新石器时期,延平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明正统七年(1442),全县人口已发展至19614户67148人。嗣后,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人口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至清康熙十年(1671),人口反而比明正统七年减少16055人。清末至民国时期,人口增长缓慢,清道光九年(1829)为123004人,民国38年(1949)为164497人,120年间仅增加41493人,年均增加346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社会安定,人口增长迅速,1949~1959年,出生人数达68353人,加上外地迁入,扣除死亡数,人口净增137699人。

1960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推广避孕技术,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但受“左”的思想影响,职能机构和人员不落实,计划生育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

1963年3月,根据上级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成立南平市(县级)计划生育门诊部,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宣传工作。同年9月20日,成立中共南平市委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由中共市委副书记兼任组长。1964年11月29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此后,在省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培训医务人员,实行节育手术。

“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生育工作遭受严重挫折,人口出生再次处于无政府状态,人口增长速度失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延平区委、市政府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国家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系列人口政策和具体措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严格控制生育计划,落实各项节育措施和奖罚规定。至1990年,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降为10.2‰。全市总人口466995人。其中,小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占75.5%,比民国33年(1944)提高65.1个百分点;人均寿命65.3岁,比民国33年提高30.3岁;民族构成也发生变化,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33%,比1964年的99.48%下降1.5个千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0.67%,比1964年的0.52%上升1.5个千分点。

据《南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延平区人口数为467875,占南平大市的17.69%。

2016年末,南平市延平区户籍总人口50.45万人。常住人口4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7.2%。2016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2.00‰,死亡率为6.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0‰。

2019年末户籍总人口49.76万人。常住人口4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2.38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68.9%。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2.2‰,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

福建南平市相关地区

福建南平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