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1 11:35:17

江城区,广东阳江市市区,阳江市两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阳江市南部,市委、市政府驻地,阳江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西接壤阳西县,东接壤阳东区,北接壤阳春市,南面临南海,处滨海低山丘陵地带,依山沿江临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2.5℃,年均降水量2300毫米,全年基本无霜。森林面积1.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9.2%。

江城古为高凉县属地,自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吴孙权置高凉郡以来(除南朝刘宋58年以外),均为郡、州、县治。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置阳江县,将旧土城进行改造,改建后的新砖木城因面临漠阳江,故名阳江城,简称江城。1988年2月阳江撤县建市,设置江城区。江城区辖埠场、双捷2个镇和岗列、白沙、中洲、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南恩8个街道,总面积666平方公里。其中,闸坡镇委托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

区划名称江城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441702
辖区面积666 km²
人口数量67.6858 万人
车牌代码粤Q
电话区号0662
邮政编码529500
行政驻地江城区漠江路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阳江市南部

江城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南恩街道441702001
城南街道441702002
城北街道441702003
中洲街道441702004
城东街道441702006
岗列街道441702008
城西街道441702009
白沙街道441702011
埠场镇441702102
平冈镇441702103
闸坡镇441702105
双捷镇441702106
阳江林场罗琴分场441702401

江城区建制沿革

春秋时期,今江城地域为百越之地。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江城地域属之。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赵佗建立南越国,江城地域属南越国。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高凉县,江城地域属合浦郡高凉县。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置高凉郡,又分高凉县设安宁县为高凉郡治,江城地域属高凉郡安宁县。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县改称令,高凉令并入安宁令。南朝齐(479~501年),安宁令复称安宁县。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至二年(527~528年),安宁县改称高凉县,隶属高凉郡,江城地域属高凉县。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高凉县更名为阳江县,县治名阳江城,这是阳江县和阳江城得名之始。此后,或设郡,或建府、州等,阳江县均为其辖地或自成州(厅),而江城地域一直为其属地,江城地域之中心——阳江城则同时为县(州、厅)治所在地。这一地位延续到阳江撤县建市时。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高凉郡设高州总管府,武德七年改称高州都督府,府治设在阳江城。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废高州都督府设恩州,西平(今白沙)为恩州州治。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恩州为恩平郡,郡治在阳江城。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废恩平郡复称恩州,州治仍在阳江城。昭宗大顺二年(891年),避兵乱,迁州治于恩平恩城,昭宗天复四年(904年),复迁州治回阳江城。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恩州改称南恩州,江城为州治。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南恩州为南恩路总管府,江城为府治。至元十九年,复称南恩州,江城为州治。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废南恩州,阳江县改属肇庆府。

清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阳江县升格为阳江直隶州。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称阳江直隶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复称阳江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内务部颁布《划一现行各县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府、州、厅三级,改为省、道、县三级,阳江直隶州改为阳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阳江县隶属粤中专区,1952年改隶粤西行署,1956年隶属湛江专区,1983年11月,隶属江门市,江城地域均属阳江县。

1988年1月7日,阳江撤县建阳江市,以阳江城为中心设江城区为市政府驻地;同年4月,阳江市江城区政府成立。

江城区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

江城区位于阳江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1°39′35″—21°57′27″,东经111°47′12″—112°03′12″,东面和北面与阳东县毗邻,西北与阳春市接壤,西接阳西县,南临南海,面积437.62平方公里。

江城区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江城区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以及漠阳江冲积平原。主要山峰有分布于西部的罗琴山,海拨448.7米;埠场镇的雁村山,海拔172.9米。台地有风化壳和基岩台,分别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前缘。平原有分布于漠阳江两岸的河谷平原、河流入海处的漠阳江河口三角洲一带以及沿海岸的海积平原等。此外还有海积阶地、砂堤、砂地和海漫滩等(海拔0~20米),地形和缓平坦略有起伏,海岸线蜿蜒曲折。西南部的洋边海为一溺谷型海湾。

气候特征

江城区位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江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23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台风雨,全年基本无霜。

江城区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5年,江城区土地总面积43376公顷,其中耕地15093公顷,林地6747公顷,草地834公顷,园地395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42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67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03公顷,其他土地253公顷。

水资源

江城区地处广东西南部,漠阳江纵贯全境,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而且面临南海,直接受海洋水蒸气输入,因此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1988~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2350毫米。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降水,水资源总量的主体是河川径流。

海产资源

江城区海岸线长59.1公里,10米等深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14973公顷。海洋资源丰富,主要水产品品种有:泥蚶、近江牡蛎、文蛤、对虾、青蟹、石斑鱼、鲷鱼等20多种。拥有万吨级的阳江港和1个万吨级油气码头;有国家二级渔港-对岸渔港及江城渔业港区;还有按现代化国家一级渔港和广东粤西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的阳江吉树渔港。

江城区人口

1988年1月,阳江市江城区成立,辖江城镇和岗列乡、城西乡,共53115户,户籍总人口238851人。

1990年,增加埠场、平冈(含平岗农场)、海陵、闸坡四个乡镇,总户数增至90453户,户籍总人口增至420961人。

至1995年末,江城区总户数101525户,户籍总人口417089人。至2000年,江城区总户数增至116949户,户籍总人口增至457340人。

据《广东省阳江市2010年六次中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阳江市江城区人口数达676858人,其中:男性348773人,女性323085人。

江城区民俗风情

妈祖文化

在阳江城奉祀天后最早的天后庙,在江城区的塘边张,也就是祖创宫(庙尚在,已变为民房)。传说是宋朝时创建的。清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都重修过。在南恩路侧的水街仔有月城宫是祀天后的,今已废。天后宫还有在南门街的一所,在南恩路与环城路交汇处一所,在城外大埠头一所,在石觉寺左边一所。月城宫向由十二街商店轮流值理。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一、二为娘妈诞,这两天奉天后神像巡游城内外,每三年一届,俗称娘妈出游。

阳江娘妈诞,除了游神两天外,还建醮七天。在这将近十天里,居民和来客近十万之众,凡所吃喝的、穿戴的、供神的种种消费,数量极大,因而刺激了商业的一时繁荣。而为了虔诚敬神,全城群众都要斋戒沐浴,打扫室内外,这又实际上起了大搞清洁卫生的作用。

江城区风景名胜

江城区主要景点有市鸳鸯湖公园、东岳公园、森林公园、北山公园、石觉寺、南国风筝竞赛场、大明奇石馆等。此外还拥有大型优质偏硅酸温泉-平冈温泉。江城还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宋代北山石塔、唐朝石觉寺、明清学宫、岗背塔、漠阳楼、怀乡阁等,其中北山石塔、石觉寺是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阳江市相关地区

广东阳江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