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 > 烟台市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6 10:01:38标签: 山东省 烟台市 行政区划代码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烟台市福山区,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85年3月20日开始动工兴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总人口50万人、户籍人口20万。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示范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联合国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烟台开发区已开发71.7平方公里,建成区48平方公里。2018年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全国第7、产业基础排名全国第9、对外贸易排名全国第6。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19年8月30日正式确定烟台开发区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

区划名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370672
辖区面积228.4 km²
人口数量50 万人
车牌代码鲁F、鲁Y
电话区号0535
邮政编码264006
行政驻地长江路1号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北纬37°、东经121°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古现街道370672003
大季家街道370672004
八角街道370672005
福莱山街道370672008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诞生了。20年的这个金秋时节,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它的建设者们正在收获着累累硕果,播种着明天的辉煌。二十年风雨历程,二十年春华秋实。二十年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7.7亿美元,先后吸纳了26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经济总量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短短二十年,开发区已由一个人烟稀少的荒沙滩脱胎换骨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开发区金沙滩那汹涌的涛声正向世人宣告:开发区,这艘烟台精心打造的远航巨舰,正扬起驶向更加广阔发展空间的风帆。

开发区建区20年,是对外开放的20年,是招商引资的20年。建区伊始,开发区的决策者们就意识到,项目是开发区建设的生命线,项目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管理方式上决定着开发区建设的速度和水平。20年来,烟台开发区围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新思路,大胆调整开放战略,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烟台开发区在科学分析把握外商在华投资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港台,强化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引资思路。对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继续发挥联系多、基础好的优势,鼓励外商扩大投资,吸引伙伴投资;对日、韩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紧紧抓住其产业转移和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采取设立海外专业招商处、高层互访等形式,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对欧美国家和地区,一改过去“漫天撒网”的做法,以美国、德国为突破口,逐渐拓展到北美、北欧、中欧、环太平洋的重点国家和地区,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为了提高项目引进的层次,开发区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大公司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建立了招商档案,选择重点逐一研究,制作有针对性的招商专案。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形成产业规模、辐射带动力强及出口创汇能力高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促使它们早注册、早建设、早受益。20年来,先后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截至2004年9月底,开发区20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818个,投资总额46.4亿美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2个。作为一个位于地级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敢于公开瞄准大城市开发区,叫板“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烟台开发区经过20年的努力拼搏,却将这一目标变成了现实:2000年,烟台开发区经济实力在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还排在13位,到2002年,一举超过5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八强。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03年49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烟台开发区列第七位。

近几年尤为明显。GDP在2000年实现45亿元的基础上,2003年达到140亿元,三年累计完成300亿元,是前16年的1.3倍;三年平均增长45.8%,比全国开发区高出16个百分点,比全市高出31个百分点。

烟台开发区经济的快速提高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适时做出决策,由原来发展六大支柱产业调整为倾力发展机械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龙头产业,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烟台开发区重点加强了这两个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随着通用汽车、LG手机等重量级项目的落户,以及富士康、斗山机械、大宇造船、伊诺特、首钢电装、正海电子等区内原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区的产业优势真正形成,出现了集聚、集群效应。在抓招商引资的同时,烟台开发区加大了现有企业的培育力度。从抓核心企业规模扩张入手,重点围绕整车及零部件、装备机械及零部件、高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加工等领域,从资金、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烟台开发区在全区企业中设立了“牡丹花奖”,年度产值达到50亿元的,管委授予企业“金花奖”,一次性奖励企业法人代表50万元,奖给企业纯金奖杯一座。年度产值超过20亿元和5亿元的分别授予“银花奖”和“铜花奖”,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2002年,投资2600万美元的香港独资企业瀛海电子公司从立项到注册仅用了24小时。此事在港城引起不小的震动。如今,在开发区,一天时间注册一个企业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外商为何钟爱烟台开发区?投资商为何能在超乎想象的时间里拿到批准证书?这是烟台开发区实施“优化环境兴区”战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政务提速后出现的新气象。

为建设“阳光政府”,开发区从2001年开始探索推行ISO9000国际政府贯标体系,着手规范文件的立、改、废工作。连续几年来轰轰烈烈的“环境建设年”系列活动,更对简政提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前后二轮审批制度的改革,开发区建区以来的140多个规范性文件废止80余件,砍掉了64%的审批事项,清理或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75项。另外,开发区还设立“绿色通道”和“马上办”办公室,为外来投资企业解决困难。“企业有困难,请找‘马上办’”已经成为开发区的一句标志性口号。“企业优先”、“让投资者满意”等理念已在开发区生根发芽。

打造一流投资环境,为了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开发区还提出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20年来,累计投入60亿元,建成并投用了一批高档次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已由传统的“七通一平”、“九通一平”向精准化、专业化发展,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家进行城市信息管线集约化的区域。在不断提升硬件设施配套水平的同时,开发区更加注重人文、法治、生态等综合投资环境的建设,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建设和谐高效生态城区”写入环境方针,扎实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开发区已成为“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示范园区”,并荣获“ISOI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区域。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

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0万人。30个国家和地区、17家世界500强企业进区投资,韩国、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德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排投资额前10位。

外资结构:韩国46%;香港24%;日本7%;美国6%;新加坡5%;台湾3.5%;德国3%;英国2%;其它3.5%。形成机械设备、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食品加工、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等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挖掘机生产基地、电子网板生产基地、氨纶丝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生产基地。在中国国家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居第6位,在所有7类指标中,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低经营成本、人力资源及供给水平、社会及环境、技术创新环境等5类指标均进入前10位。

到2001年底,在建区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0亿元。主干道路框架已延展到36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和集中供热,建立了先进完备的通讯系统。围绕提升硬件水平,相继启动建设了第二水厂、第二热源,加快了海滨度假区开发,兴办了国际学校和涉外医院,加大了对城区的绿化和美化。

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山东省唯一通过认证的区域,并被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命名为中 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示范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区投资,累计兴办外资项目480多个,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合同外资额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56个。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中国山东半岛黄海之滨,位于北纬37°、东经121°,北与北京、大连隔海相望,南与上海、青岛陆路相通,东与韩国、日本一衣带水,是21世纪中国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生长点。毗连烟台市中心区,距烟台港13公里,距烟台火车站12公里,距烟台国际机场只有30分钟路程。1984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20平方公里,定位为区域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龙头、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建设成为一流国家级开发区。

地质水文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势平坦,地质结构稳定。自然地耐力在12吨以上。地下水埋深一般在1.7米以上,西部在2.8米左右。濒临海滨,景色秀丽,北有49公里长的林带海滩,滩平沙柔,碧波万顷,于199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居住、旅游场所。

自然气候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2.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3.1℃,极端最高气温3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零下4.7℃,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2℃。年平均降雨量为737毫米,相对湿度为64%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民族

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31.28万人。户籍人口为13.74万人,比上年增长4.2%;其中非农业人口7.12万人,增长33%;农业人口6.62万人,减少15.5%。全年出生人口640人,死亡59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6%。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来自东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产业

烟台开发区形成了以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化纤纺织、生物医药等为主 要特色的主导产业,建成了LG数字移动通讯、斗山机床(烟台)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机械(大宇重工)、泰和新材、电子网板、东星电装、华润锦纶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企业。创出了斗山机床、斗山(大宇)挖掘机、CDMA手机、荣昌肛泰、龙凤钢琴、纽士达氨纶等一批名牌产品。全区进出口贸易大幅攀升。完成进出口总额46.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9%。其中进口总额26.14亿美元,增长65.3%;出口总额20.11亿美元,增长100.3%。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98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实现财政总收入22.31亿元,比上年增长48.8%;其中区级财政收入8.5亿元,增长47.9%。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景点

金沙滩度假区

1993年10月26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烟台金沙滩旅游度假区成立。它西起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岗嵛山至夹河口,经芝罘区的芝罘岛,东至莱山区的黄海旅游带,沿海滨拓展,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

金沙滩度假区,大海碧波万顷,沙滩细柔洁净,林带郁郁葱葱,山水林滩相映成趣,景色秀美,气候宜人。沿海滨风光旅游带,依次分布有金沙滩国际海水浴场(现改为金沙滩海滨公园)、七彩城嬉水乐园、阳主庙、芝罘岛观光索道、黄海游乐城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度假区内交通便利,绿地翠盖,旅游服务设施日益完善,已建有三星级饭店4座、二星级饭店1座、旅游涉外饭店8座,旅游度假别墅群、公寓楼娱乐设施齐全,初步形成了休闲度假的旅游环境。

天地广场

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北临长江路,南接珠江路,占地24万平方米,1994年开工建设,1998年竣工开放。广场以绿为基调,突出自然植物主体,点缀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

中轴线将广场分成南北两个观赏群,以表达天地广场的含义。北为与“天”有意的“太阳”广场,中心向外采用放射状道路,以形似阳光,南为与“地”有意的“大地”广场,中心围以规划的环状道路,以形似大地。

广场上竖立着中国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标,碑体高33米,呈三角立体形,顶端放置高5米的圆形不锈钢区徽,图案是大写“C”的中央嵌有“YTETDZ”字样,即“中国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英文缩写,立题为开放明珠闪烁,与日争辉;碑体周围六帆风顺,八泉竞涌,取意为激流勇进,兴旺发达。植物主要为草坪、树丛、花台和花木,其中缀以各色彩灯,更增添了几分绚丽。

休闲时光,徜徉在这绿色的植物海洋中,可以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无限乐趣。

卡斯特酒庄

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由中国葡萄酒业巨头张裕公司和法国葡萄酒业巨头卡斯特公司合资兴建,位于烟台至蓬莱的黄金旅游线上。酒庄占地两千一百亩,其中酿酒葡萄园五百亩,主体建筑五十亩,葡萄长廊、道路二十亩。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成为烟台市又一旅游景点;同时它又是张裕高档葡萄酒的酿造基地;而且还是引进、选育国内外优良葡萄新品种,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的的重要场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