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7 09:20:47

曹县是山东菏泽市下辖县,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南临商丘、民权,北接菏泽、定陶,东靠单县、成武,西濒东明、兰考;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办事处,22乡镇;2017年总人口1694064人。

区划名称曹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371721
辖区面积1969 km²
人口数量169.4064 万人
车牌代码鲁R
电话区号0530
邮政编码274400
行政驻地磐石街道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
地理位置中国华东山东省西南部,中原地区

曹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曹城街道371721001
磐石街道371721002
青菏街道371721003
郑庄街道371721004
倪集街道371721005
庄寨镇371721101
普连集镇371721102
青固集镇371721103
韩集镇371721105
砖庙镇371721106
古营集镇371721107
魏湾镇371721108
侯集回族镇371721109
苏集镇371721110
孙老家镇371721111
阎店楼镇371721112
梁堤头镇371721113
安才楼镇371721114
曹县邵庄镇371721115
曹县王集镇371721116
青岗集镇371721117
常乐集镇371721120
曹县大集镇371721121
曹县仵楼镇371721122
曹县楼庄镇371721123
曹县朱洪庙镇371721124

曹县建制沿革

古代

夏朝:境内分属莘国、贯国。

商朝:为有莘国。

西周:为曹国地,境内有曹南山。

春秋时期:境域北部属曹国,南部属宋国。曹伯阳十五年(公元前487年),宋灭曹,其地入宋。

战国时期:宋灭、卫衰,境域西部属魏国,其余部分属楚国,有楚丘邑(今梁堌堆景山遗址一带)、己氏邑(今楚天集一带)、安阳邑。

秦朝:境域南、中部属砀郡;西北部属东郡冤句县;(东明、曹县、牡丹区交界一带)北部属东郡定陶县;东部属东郡武城县,境内有安阳邑(今安仁集一带)。

西汉:西南部属山阳郡甾县,西北部属济阴郡冤句县,北部属济阴郡定陶县,东北属山阳郡成武县,东南有属兖州山阳郡薄县、豫州梁国已氏县。

东汉:属梁国薄县,成武县治由楚丘迁东北三十里文亭山左(今成武县城),成武、己氏两县改属济阴郡,甾县改称考城。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兖州移治所在昌邑(今巨野县东南)。

三国:全境为曹魏所辖,建置不变,属兖州。《三国疆域志》载,兖州初治昌邑(今巨野东南),后移治廪丘(今郓城县东北)。

西晋:撤薄县入蒙县,其余建制不变,

东晋: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等国,南部为梁郡,北部为济阴郡。

南北朝:北部先属南朝宋北济阴郡,后属北朝魏济阴郡;南部先属南朝宋沛郡,后属北朝魏沛郡。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设西兖州于济阴郡定陶,后徙治左城(县城西北申楼一带)。东魏兴和中増置沛郡、北齐郡,属西兖州。沛郡辖已氏等县,济阴郡辖冤句、定陶、安阳等县。北齐,废沛郡及安阳、己氏二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年),改西兖州为曹州。

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南部复置己氏县。开皇六年改为楚丘县,属宋州,治己氏邑。同年,于定陶县西南部置济阴县,为济阴郡附郭,与曹州同治左城,境域北境分属济阴、定陶两县;大业二年(606年),改曹州为济阴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改济阴郡为曹州。天宝元年又改为济阴

郡,乾元元年复称曹州,属河南道。今县境西北属曹州冤句县。东南境属睢阳郡宋州楚丘县。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置咸信军。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改称彰信军。

宋朝:设县袭前朝,仍称彰信军。建中靖国元年改称兴仁军,崇宁初年升为兴仁府,属京东西路,路治南京应天府。西北部属兴仁府济阴县,中南部属应天府楚丘县。

金朝:中南部属归德府楚丘县,西北部属睢州考城县。境内有楚丘县城。泰和八年(1208年)属山东西路,大定八年(1168年)移曹州治古乘氏县(今巨野县一带)。

元朝:境内设有楚丘县,属中书省曹州,州治所在济阴县(今菏泽市区),县境南部包括商丘县、考城县北部地区。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济阴并入曹州,以河患、徙州于安陵(今菏泽市牡丹区安陵集)。洪武二年(1369年),曹州治因水患再迁于楚丘县盘石镇(今县城城区)。撤楚丘县,中北部并入曹州,南部并入商丘县。洪武四年(1371年),降曹州为曹县,属济宁府,为设曹县之始。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州,县随济宁州同属兖州府。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别置曹州,县境南部包括商丘县、考城县北部地区,仍属兖州府。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为府,治菏泽县,属兖沂曹济道,曹县随属之,境内辖虞城县北部部分地区。

中华民国

1914年,沿用清末建制,曹县属岱南道(后改济宁道)。1928年,废道制度,曹县直属山东省。

1937年,曹县划属山东省第十专署。1938年6月,曹县划属山东省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10月,中共苏鲁豫特委在曹县西北建立考城抗日县政府,1939年3月撤销。1940年8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在县西北部建立曹县抗日县政府。

1941年5月,冀鲁豫边区第三专署在县西北伊庄建立,曹县抗日政府属之。其后,第三专署相继改称第七专署,晋冀鲁豫边区二十二专署、二十专署。

1943年3月,为纪念已故专员刘齐滨,改曹县抗日政府为齐滨县抗日政府。9月,于曹县东南部建立曹县抗日政府,在曹县、成武县结合部建立成曹县抗日政府,亦隶属二十专署。

1944年8月,改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为冀鲁豫边区第十专署。1945年9月,撤销曹县,于青堌集建立复程县。曹县抗日政府迁至曹县城。

1946年2月,改十专署为五专署。6月改曹县、齐滨、复程三县抗日政府为民主政府。1948年9月,曹县国民政府解体。

1949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平原省建立,撤销冀鲁豫边区第三和第五专署,分别改称平原省湖西、菏泽专署,曹县、齐滨属菏泽专署,复程县划入湖西专署。齐滨县并入曹县。1948年8月至1952年11月隶属平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曹县属山东省菏泽专区。1956年3月,复程县一、二、三、四、五区并入曹县。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曹县改属济宁专区。

1959年9月,恢复菏泽专区,曹县复属菏泽。1967年3月,菏泽专区改为菏泽地区,曹县属菏泽地区。

2000年6月,菏泽地区改为菏泽市,曹县属菏泽市。

2010年,曹县人民政府由曹城街道迁至磐石街道,仍属菏泽市管辖。

曹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鲁豫两省八县(区)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3′~35°03′、东经115°08′~115°53′,属黄河冲积平原。北接牡丹区、定陶县,东邻成武县、单县,南隔黄河故道与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民权县相望,西与河南省兰考县、东明县接壤。南北最大纵距55.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68.8公里,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78%。县政府驻曹城街道办事处。县城距商丘市区48公里,西距民权县城50公里,北距定陶县城和菏泽市区分别为26公里、50公里,东距成武县城和单县县城分别为33公里、43公里;距济南市302公里,距北京市707公里。

地质

曹县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居其东南部。西部以聊城——兰考大

断裂为界,东侧以曹县断裂为界,将县境划分为鲁西中台隆二级构造单元和成武断凹四级构造单元。复被曹县断裂、凫山断裂分割成一些局部构造,如曹县砖庙集、青堌集等凸起。

曹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以新生代的第四纪为主。主要为冲积沉积间夹湖沼相沉积,灰黄、灰至灰黑色,以粘质砂、粉细砂为主,间夹2—3层淤泥质。粉砂、粉细砂一般有1—2层,分布稳定。淤泥质一般有两层,上层分布稳定,厚度3.03—14.08米,埋深2—20.3米。厚度由西向东、自南而北逐渐变薄,顶板埋深自西而东变浅,自南而北深浅交替,总趋势向北变深。下层厚0.8—8.95米,埋深27—46米,断续分布,皆成透镜状,东西长而南北短。

地形地貌

曹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点海拔66.8米,东北部最低点44.8米,高差22米。黄河历次决口泛滥,对境内地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决口时由于流向流速不断变更,形成复杂的地貌类型。境内微地貌形态主要有如下六种:砂质河槽地,占总面积的1.23%;决口扇形地,占总面积的0.36%;河滩高地,占总面积的12.79%;背河槽状洼地,占总面积12.87%;缓平坡地,占总面积的50.5%;浅平洼地,占总面积的22.25%。

气候

曹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由于县境内地势平坦及县域跨距不大,气候差异较小。年平均气温为14.3℃,1月最冷,平均温度为-0.1℃,7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7.1℃。年平均日较差为10.4℃。年平均降水量为678.4毫米。降水以夏季最多,秋春季次之,冬季最少。降水年际变化大,季节性差异明显。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147.6小时,全年主导风向为南风,频率为10.3%,其次为北风,频率为8.0%;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最大风速为14.3米/秒。曹县处在南北方气流频繁交汇区,有时因冷暖气团的激烈对流,带来剧烈的天气变化,形成暴雨、大风、冰雹、高低温、连阴雨、旱、涝等多种灾害性天气。

水文

曹县是黄河水进入山东的第一站,黄河水通过引黄工程进入南部的太行堤水库后直接入城。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自66米降至45米,有杨河、东鱼河、东鱼河南支、定新河、曹北河、新冲小河、白花河、太行堤河、团结河、胜利河、黄白河、引黄干线、贺李河等较大河流,均为淮河水系。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人均占有量406立方米,为山东省平均水平的1.47倍;亩均水资源总量293.3立方米,在北方属丰水地区。东部淡水资源分布较多,埋深较浅,出水量大;南部淡水面积大,但埋深较深,出水量小;西部部分水质较差,但地表水较丰富。

曹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曹县境内水产资源丰富,坑塘较多,太行堤水库水域辽阔。1986年,全县拥有可养殖水域6133.33公顷,其中:坑塘1400公顷,太行堤水库1600公顷,黄河故道水面2000公顷,其它水面1133.33公顷。2009年,新开发水域面积366.67公顷,改造池塘333.33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区内乡镇。其中,桃源集镇窑厂、梁堤头镇下河张庄、朱洪庙乡库区等池塘开发172.37公顷;改造旧池塘298.72公顷。年底,全县水域面积达到8700公顷,水质指标均符合养鱼要求。

植物资源

曹县境内有农作物共28科、78种,其中,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地瓜、绿豆、大麦、红小豆、水稻等18种,147个品种。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瓜菜、仙人掌类水果等。观赏植物共30科,82种,143个品种,多为栽培品种。有菊花、月季、芍药、山茶、杜鹃、茉莉、桂花、柑橘、富贵竹、榕树、铁树等名贵花卉上百种,先后建立花卉生产基地8处,花卉生产企业22家。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丰富,野生优势经济植物54科,164种;野生饲用植物40科,170种;野生蔬菜植物32科,73种;野生杂草15科,68种。药用植物共36科,10余种,部分为栽培品种,如白芍、薄荷、麦冬、牡丹、白芷、丝瓜、栝楼等。食用菌主要有蘑菇、银耳、木耳、猴头等。木本植物共48科,210余种。用材树主要有刺槐、杨树、泡桐、柳、榆、国槐、臭椿、香椿、苦楝等。经济树主要有苹果、枣、梨、李子、杏、桃、核桃、石榴、桑树、葡萄、木瓜、柿子等。灌木主要有紫穗槐、柽柳、杞柳等。绿化、观赏林木主要树种有法桐、金丝垂柳、绒毛白蜡、紫叶李、大叶黄杨、女贞、紫薇、木槿、千头柏、蜀桧、栾树、雪松等。

动物资源

曹县境内动物资源为饲养、野生2大类。饲养家畜、禽类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猫、鸡、鸭、鹅、貂等30余种。养殖鱼类主要有草、鲢、鲫、鲤、鳊、鲂、鳝、团鱼、罗非鱼等28种。野生兽类主要有黄鼠狼、野兔、鼠、蝙蝠、刺猬等;鸟类主要有喜鹊、麻雀、斑鸠、燕子、猫头鹰、啄木鸟、鸽子、野鸭等;爬行动物主要有壁虎、蜥蜴、蚂蚁等;害虫类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蝼蛄、蛴螬、粘虫、蝗虫、棉铃虫、造桥虫、地老虎、玉米螟、盲春象、食心虫、蚊、蝇等。天敌资源110种(昆虫类72种,蜘蛛类20种,鸟类10种,两栖爬行动物8种),主要有瓢虫类、蜘蛛类、蜂类、蛇类蛙类及其他益鸟益兽等。

矿产资源

曹县境内建筑沙和砖瓦粘土资源丰富。建筑用沙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黄河故道,储量4000万吨;砖瓦用粘土主要分布在邵庄、郑庄、梁堤头、仵楼、青堌集等乡镇,储量1500万吨。金属矿产有铁矿,主要分布在青堌集镇曾楼一带。非金属矿藏主要是煤,境内煤炭总储量超过30亿吨,潜在经济价值超过15000亿元,其中80%位于曹县境内,是山东省新的重要煤炭开发后备基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后一块优质整装煤田。曹县煤田主要为焦煤和1/3焦煤,主要特点是:一是煤层厚,厚度最厚达9米,平均厚7米多,适合机械化开采;二是煤质好,煤类为国内外稀缺的优质炼焦用煤,价格是普通煤的1.5-2倍;三是整装煤田,储量大。其他已探明石油、煤层气储量分别为1亿吨和426亿立方米;磁铁矿、地热储量丰富,地热井井深1969米,水温69 度,开发潜力巨大。

曹县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底,曹县户籍总人口1694064人;年末常住人口141.68万人,城镇化率46.4%。人口出生率为16.88‰,死亡率为12.21‰,人口自然增长率4.68‰。

民族

2015年,曹县有民族27个。其中少数民族26个,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仡佬族、阿昌族、塔基克族、独龙族、水族、黎族、土族。

曹县民俗风情

建筑习俗

曹县的传统民房大部分是红砖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因地制宜,形成地域差别。院墙、屋墙一般用砖块砌成。区内建房一般以两层小楼为基础,城镇多为楼房。脊兽又称吻兽,有龙头、鸽子、麒麟、公鸡等造型。在瓦房脊上安装吻兽,是菏泽地区的一种建筑习俗。

进入80年代,民居建筑多采用石料、砖料、钢材、水泥等,传统的建筑材料为之一变。区内居民比较注重建房仪式。布局区内在房屋建造中有许多规矩与禁忌。院落布局分为散居、四合院、三合院(簸箕叉)等形式。散居的院落不设院墙,不设大门,这种院落在黄河滩区及其附近地方常见。四合院由正房(北屋、堂屋)、南屋和东西厢房所组成。正房最高,南屋次之,近街门的厢房又次之,正对大门的厢房最低。大门走向视地理环境而确定。“簸箕叉”,有正房、厢房而无南屋。

家族习俗

古代曹县,境内家族是典型的“九族”制。“九族”制的重要标记是丧服制的“五服”,即“斩、齐、大功、小功、缌麻”,以此确立由本人高祖至本人玄孙之间的九代血亲系统,以不出“五服”论亲族远近,“五服”之内称“本家”,然后推而及之于同宗同姓。菏泽区内有夫妇一代家庭、双亲子女两代家庭、祖孙三代家庭、四世同堂家庭、五世同堂家庭等类型。传统观念崇尚“五世其昌”、“五代同堂”、“家大业大、人多财多”,所以旧时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家庭较多。建国后,特别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适应男女平等、家庭成员平等的要求,数世同堂的复合式大家庭愈来愈少,家庭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双亲子女两代家庭占大部分。

家长在旧时一般是男性壮年,在大家族中,往往是长房长支的壮年男子。在旧时代的家长制家族中,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对内维持家族秩序,对外代表家族全权处理事务,是旧制度下家庭的支柱。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位逐步提高,专制的家长制也渐渐被民主家政所代替。

社会风俗

曹县村落境内村落的构成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一家族村落

单一家族村落最初只是一户一家定居,后来发展成大家族,再分许多户,终于成为一个村落。如菏泽市的刘善人庄、张庄、大王庄、胡集、张湾;定陶的牛屯、白屯、魏湾;梁山县的乔那里、孔那里、路那里、周楼、肖楼、马叉河、李叉河;曹县的孙老家、单县的高老家、郭村等。这种村落的宗族观念极强。

亲族联合体村落

亲族联合体村落是由姻亲关系联合起来的几大家族村落,例如钱王楼、岳程庄、马王庄、赵王楼的村落。

杂姓聚居村落

杂姓聚居村落是由大部分无亲族关系的多姓家族结成的村落。这些村落大都傍近城镇、要道等谋生门路较多的地方。互助邻里互助,是代代相传的惯俗。有的村庄还有“一家有丧事、全村都盖锅”的习俗。至今,婚丧事相助的风俗仍在城乡流行。修房盖屋中,包括备料当中的伐木、采石、运沙、运土、运砖瓦,开工后和泥、挑水、递料等,都是靠亲邻来做的。生产劳动中的互助,也是千百年来的协作习俗,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

饮食习俗

曹县是典型的中原饮食文化,例如境内吃晚饭曰喝汤。对饮食的安排,各地也都形成一些惯例。居民口味以咸、辣、香为主。大部分农民都是一日三餐,八九点钟进早餐,下午二三点吃午饭,傍晚只喝汤吃剩余食物,曰喝汤,不太注重晚饭。在单县等少数地方,在秋收以后春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一日两餐,俗称“两顿饭”。1980年以后,渐重晚饭,但仍称喝汤。菏泽地区至今通行一日三餐,俗称“一天三顿饭”。

曹县名优特产

烧牛肉

“曹县烧牛肉”是曹州名吃,生产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末期。“曹县烧牛肉”首选鲁西南中原大黄牛为原料,将牛肉切成七两重的方块,放入缸内用盐腌透,然后入锅加药料煮熟,撇油出锅,置筐内凉透,在小锅内加入小磨香油,烧至六七成时,放入煮好的牛肉炸约十分钟即可。

水煎包

“水煎包”是中原豫鲁地区名吃之一,其形状如柿饼,上下有呈金黄香脆的纸状面片,外酥里鲜。因其馅不同可为素菜、羊肉、牛肉、猪肉多种。

烤全羊

沙家蒙古包烤全羊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和国际风筝联合会认定为中华饮食文化专用精品,是菏泽市乃至山东省烤羊业的唯一殊荣。曹县沙家蒙古包烤全羊运用新工艺分割,其特点为:精选半岁内的肥嫩羔羊,现宰现吃,肉质鲜美。其调料主要采用数十种天然食品香料及中草药材,经调香师配制而成的香辛汁液。

曹县烧饼

曹县烧饼用小麦精粉,经过多道工序,包上用香油、盐调和的茴香、花椒等多种佐料而成的油瓤,再经过切花、盘沿、涂上一层糖稀、表面沾上芝麻仁,即贴入炉内烧烤。烤成的烧饼表面黄中透红,用手揭开,层层分离,不硬不粘。据传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走到曹县,弟子们向当地百姓讨得些面粉,做成几个饼子,贴在反扣的铁锅上,下面点起炭火,饼子熟了有阵阵的香味飘来,使孔子及众弟子大加赞赏,此后逐渐发展成风味独特的曹县烧饼。

麻辣猪肘

曹县麻辣猪肘是1990年由汪三从西安学来,精选菜猪前后肘肉,经过腌、捆、煮等工序,辅以多种材料制成,再经切片后调制。自麻辣猪肘在曹县安家以后,已有30年历史。当地百姓一说到曹县名吃,必提曹县麻辣猪肘。

曹县风景名胜

主要景点

商开国之君汤陵

汤王陵坐落在县城南10公里的阎店楼镇土山集村西,东距菏商公路约3公里。现存封土南北长70米,东西宽50米,高1.5米。陵前现存有明、清两代的“重修汤陵碑”。史载“汤革夏命”后,在位三十年,死后葬于涂山(土山集一带)之阳。陵前有汤庙,配有东西庑、前殿和大殿,十分壮观。宋皇右四年、元延右五年、明宣德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五年、嘉靖二十五年、万历九年,曾多次重修,后均毁于战火、水患之中。现代遗址尚存,不失为商汤都亳于曹县的重要依据。

商代元圣伊尹祠

伊尹墓位于县城东南大集镇殷庙村,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史书记载,沃丁八年(前1549年),伊尹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伊尹墓在曹县殷庙村西望汤陵,汤陵在曹县土山集村),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巨大贡献。明代,曹县知县范希正在伊尹墓前重修伊尹祠,祠为三进院落,历代立碑碣数十通。1994年,民众募资重修元圣祠墓,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伊尹生日为期,每年阴历二月二十一日庙会,现已成为曹县旅游景点,周围数十里百姓常来求子祈福。

殷末太师箕子墓

箕子墓,位于今曹县郑庄镇,2005年6月,大韩民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曾来该处凭吊。

鲁西南烈士陵园

鲁西南烈士陵园位于县城西北28.4公里,韩集镇孙庄村东北200米处。该园是为纪念“九·二七”殉难烈士而建。陵园内分北、东两处墓区,共安葬烈士261人。东墓区葬有豫东纵队政委魏克仁、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柱安、鲁西南军分区游击支队支队长王道平、曹县县长王雪静、中共齐滨县委副书记向奉之、湖西专署税务局长毛宜轩等烈士。北墓区除葬有“九·二七”死难烈士外,又陆续接纳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共253名。陵园属山东省革命纪念地重点保护单位。

红三村联防遗址

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位于县城西北30公里韩集镇境内。包括刘岗、伊庄、曹楼三村,呈品字形,为抗日战争时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称。1977年被省命名为“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厂战斗遗址

在曹县城西南十余公里,有一高十余米的大堤,就是王厂战斗遗址。1943年9月,日伪军调集3万余人,对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秋季大扫荡”。我鲁西南军分区司令员朱程、鲁西南专署专员袁复荣等首长率军分区指挥所、专署机关、民军第一团、军分区骑兵连等,撤至郑庄村中土围子,但终因众寡悬殊,朱程司令员、袁复荣专员等将士壮烈殉国。

万亩荷塘风景区

万亩荷塘风景区依托太行堤第二、三水库。库区面积5.4万亩。引黄干线横穿库区,沙性土质,适宜种植莲藕、水稻等。库区莲藕面积8500亩,盛夏时节,十里荷花香,被誉为“万亩荷塘”,是旅游开发地。万亩荷塘风景区依托现有的5.4万亩水面,1万亩荷塘,面积广大的稻田、湿地芦苇,太行大堤等,以大堤、森林、水面、湿地、芦苇、稻田、荷塘、村社农家为特色,进行水体综合景观的设计,开展赏荷、划船、钓鱼等水上休闲活动。

八里湾风景区

八里湾风景区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八里湾水库。因距老城区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黄河决口冲击而成的低洼潭坑,经几届政府开发建设,现已配套了水利设施,水位深浅可任意调节,水质良好、土壤肥沃。该风景区地形特殊,四面环水,以湖区和周边湿地公园为核心。

历代遗迹

曹县夏朝前属东夷之地,境内有许多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遗迹,为尧舜禹中原活动之地,商王在此立国建都,东周春秋战国之世诸侯争霸会盟多在次地。大圣商汤、元圣伊尹、道圣庄周、兵圣吴起、农圣氾胜之、科圣燕肃等,有三位状元、几百位进士、功臣名将数不胜数。许多名人留有遗迹或安葬于此,如盘庚陵、商汤陵、箕子墓、伊尹墓、莱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项羽龙须岗、澹台子羽祠等。涂山是夏禹会万国诸侯之地、商汤会三千诸侯之地,景山是商汤受命之地,青山是项羽发迹之地,商汤王陵,现在曹县南土山集村。

曹县商都文化开发已列入山东省一山两圣一半岛总体规划。汤王墓、伊尹墓、箕子墓及黄巢出生地等已经于2010年开始修复。

山东菏泽市相关地区

山东菏泽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