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9 09:52:24

柳城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介于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25'之间。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7公里。总面积面积2114平方千米。柳城县域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截至2018年,柳城县下辖10个镇、2个乡。截至2018年末,柳城县总人口41.09万人。

区划名称柳城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450222
辖区面积2114 km²
人口数量41.09 万人
车牌代码桂B
电话区号0772
邮政编码545200
行政驻地大埔镇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

柳城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大埔镇450222100
龙头镇450222101
太平镇450222102
沙埔镇450222103
东泉镇450222104
凤山镇450222105
六塘镇450222106
冲脉镇450222107
寨隆镇450222108
马山镇450222109
古砦仫佬族乡450222200
社冲乡450222202

柳城县建置沿革

南北朝未建龙城县前属潭中县地。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从潭中县划出设龙城县,属桂州始安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属桂州。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设龙州,辖龙城、柳岭县。贞观七年(633年),柳岭县并入龙城县,撤销龙州,龙城县归南昆州管辖。贞观八年改南昆州为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柳州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改龙城郡为柳州,龙城县均属之。

五代十国,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龙城县属楚国柳州。南汉乾和六年(948年),柳州入南汉版图,龙城县属柳州。

宋开宝四年(971年),龙城县属广南路柳州。至道三年(997年),属广南西路柳州。景德三年(1006年),龙城县改名柳城县,仍属柳州。咸淳一年(1265年),柳州州治迁柳城县之龙江南,即今南丹村。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柳州路总管府,柳城县属柳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城县属柳州府。

清顺治八年(1651年),柳城县属广西行省柳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柳城县属广西省柳州府;民国二年(1913年),属柳江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属广西省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柳江行政督察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转属省辖;民国十九年(1030年),属第三民团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柳州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柳州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五(1946年),属行政督察区第二区。

1949年11月24日,柳城县解放,属柳州专区。

1952年7月,柳州专区并入宜山专区,柳城县隶属宜山专区。

1958年7月,宜山专区驻地从宜山县庆远镇迁柳州市,更名柳州专区,柳城县属之。

1984年2月10日,柳城县从柳州地区划出,归柳州市管辖。

柳城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柳城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北,介于东经108°36'至109°50',北纬24°26'至24°25'之间。东与鹿寨县毗邻,西与罗城县、宜州市接壤,南与柳州市郊区、柳江县相连,北与融安县、融水县交界。县境内东西最大横距7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47千米。总面积211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柳城县境东西横列呈块状,最大横距79千米,南北纵距47千米,融江自北向南流将地域划为东西两部。县东北系越城岭南伸边缘,西北部系九万大山的末端。东西部属岩溶山地,地势自东向西递降。中部地区岩溶山与丘陵交错,属低丘坡地。总面积2123.7平方千米,折合3185550亩.其中,山地799573亩,丘陵1075530亩,平地1083087亩,河流73268亩,山塘水库28670亩,村庄占地86010亩,城镇和工矿企业占地9557亩,道路用地31855亩。在总面积中,耕地568082亩,林地262547亩,牧地575534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地843215亩。

气候

柳城县域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热冬寒,四季明显,光照能量和水量丰富。但在季度或月份中仍有分布不均的现象,春、秋季常发生干旱,一些年份则发生雹灾、霜灾或涝灾。

日照:柳城县平均日照时间为1647.6小时,最多达1842.6小时,最少也有1380.6小时。据1959~1980年22年的统计资料,年平均日照率37%。据物质吸收光能在0.38~4微米范围内,可获辐射能99%,生理辐射平均每平方厘米50千卡,最高每平方厘米55千卡,最低47千卡,以县的农业产量计,早稻亩产500斤光能利用率只为0.6%,亩产1200斤光能利用率为1.45%,亩产玉米200斤光能利用率只为0.26%。

降水量:年降水量平均在1300~1500毫米之间,河东多于河西,平地多于山地。东泉、沙埔、凤山、太平、古砦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1400毫米;丘陵和山地的六塘、马山、洛崖地区,只有1300毫米的平均年降水量;大埔居中,平均年降水量1300~1400毫米。但年度降水量变化较大:1959年,大埔降水量是1807.8毫米,东泉1749.5毫米,沙埔黄甘坪高达2123.5毫米;1963年,大埔只降986毫米,东泉919.3毫米,沙埔黄甘坪938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与最少年降水量,相差1000毫米。

气温:柳城县境年极端气温,最高39.4℃,最低零下2.5℃。年平均20.2℃ ,平均温差8.8℃,1月平均温度10℃,7月平均温度28.6℃,年无霜期334天。在一年中,温度等于或大于10℃有287夭,等于或大于15℃有230天,活动积温6547~5699.1℃之间。

一年四季的划分及气温如下:

春季,历时79天。初春,2月11日至3月10日,28天,日平均气温11.7~14.2℃;仲春,3月11日至4月15日,36天,日平均气温14.2~19.4℃;季春,4月16日至4月30日,15天,日平均气温20.9~23.3C。

夏季,历时最长,为168天,初夏,5月1日至5月25日,25天,日平均气温23.2~25.2℃;仲夏,5月26日至9月30日,128天,日平均气温26.1~28.8℃,气候炎热,时有暴雨大风;季夏,10月1日至10月15日,15天,日平均气温25.6~22.8℃。

秋季,历时71天,初秋,10月16日至11月15日,31天,日平均气温20.7~16.3℃;深秋,11月16日至12月25日,40天,日平均气温15.8~11.6℃,气候干燥。

冬季,12月26日至次年2月10日,47天,日平均气温降至10℃。

水文

柳城县河流属珠江水系,集雨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有融江、龙江、沙埔河、大帽河、中回河和保大河,境内总长221.9千米,河网密度0.01千米,流域总面积437237.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84.17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08亿立方米。各河流水的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或重碳酸钙镁型,总硬度均在40毫克/升以下,平均年侵蚀模数约67吨/平方千米,每年水土流失量约14.673万吨。

其主要河流如下:

融江:源出贵州榕江,经三江、融安、融水入柳城。上起十五坡,下至凤山镇,长70千米.流域面积26752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56.1亿立方米。县境内落差12.05米。

龙江:源于贵州荔波,经南丹、河池、宜山入柳城。始于六塘镇横冲村,绕县西南至凤山镇南丹村,长40.8千米。河道弯曲,暗礁甚多,落差11.5米.流域面积15870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22.27亿立方米。

沙埔河:源于融安县沙子乡古益村,流经县属金洞、纳尝、江头村,西出沙埔、古城入融江。长37.1千米,落差53米,集雨面积735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22亿立方米。

大帽河:又名洛险河,源于鹿寨县黄泥村,流经县境的八卦岭、大碑村、碑塘村、佛子村、张家村、大樟村、东泉镇、东山桥,再经丈八、洲村、岸埔,西至白虎山北入融江。全长41千米,集雨面积240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16亿立方米。

杨柳河:又名中回河,源出柳城县太平乡里品村,西经安乐村、赤罗村、南山村、杨柳村入融江.全长18千米,集雨面积64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432亿立方米。。

保大河:源出柳城县葛麻洞,经保大、龙庆入融江。全长15千米,集雨面积62.6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426亿立方米。

勤俭河:源出柳城县下尧村,经西北创村、下翁、大碑村出金滩入融江。全长10千米,集雨面积30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6亿立方米。

柳城县境内大小江河水质,除夏秋洪水混浊外,年度内大部时间水质透明,是人畜和工农业用水之源。近年来在融江沿岸兴建的工厂,积极采取措施处理“三废”,但由于技术、设备、管理等原因,尚有废水、废渣排入江河.据防疫站1983年检测,龙江河从三岔至南丹村河段,发现含有砷、铬、氯化物、铝、汞、酚等10种有害物质。

根据1973年柳城水文地质队写的《柳城县农田水利地质规划调查报告》一书中记载,柳城全县地下水年总流量1.36亿立方米,其中河西片年流量0.82亿立方米,占总流量的60%.还探出太平乡园艺场东侧,有一地下河出水口,每秒流量100公升;古砦乡上富村也有一地下河出水口,每秒流量88.3公升。上升泉涌水量较大的沙埔白头汶,六塘东明汶、石田汶、马跋汶、寨隆六岭汶、马山汶、东泉张村汶等。在全县范围内,太平、沙埔、六塘、马山、古砦等乡镇地下水藏量较丰富,水质适合饮用标准,但含钙质较多,不宜作工业用水。

其部分汶泉如下:

白头汶:又名大汶。在沙埔上雷的大汶村,每秒流量600公升,可引灌耕地600余亩。

东明汶:在六塘镇东明村,涌泉流量每秒512公升,能灌溉农田450亩。

马跋汶:又名涌珠泉,在六塘镇西北700米处,除饮用外,可引灌农田700余亩。相传诸葛武侯南征至此,马跋而泉涌,故名。

石田汶:在六塘镇石田村,泉水流量每秒183公升。1973年,开挖2米深,涌水量可供两台26马力抽水机提水。

马山汶:在马山圩西北,泉水流量每秒200公升,除当地居民用水外,可灌田数百亩。

六岭汶:在寨隆乡六岭村,泉水流量每秒200公升,作农田灌溉用。

张村汶:在东泉镇高田张村,泉水量每秒200公升。

马鹿汶:在洛崖乡马鹿村,泉水量每秒130公升。

黄塘汶:在凤山镇北大协村。

虎头汶:又名凉水汶,在太平乡庙口村,水流量每秒120公升,汛期从岩洞游出鲤鱼、鲇鱼等。

土壤

柳城县境边缘多土石山,中部为丘陵和岩溶山交错,土壤母质由石灰岩、砂页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和山洪冲积物等组成。1981年普查,全县土壤分为七个土类,19个亚类,57个土属,141个土种。

柳城县稻田土壤属水稻土类,成土母质有石灰岩、砂页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土等,普查总面积315846亩。其中,有3类成土母质比重较大.即;石灰岩溶质142106亩,占稻田面积44.9%;砂页岩溶质88269亩,占稻田面积27.9%;河流冲积物17539亩,占稻田面积5.6%。硅质岩成土母质比重甚少,只占稻田面积0.9%,故稻田土壤成土母质本身缺磷钾成分。本县水稻土类又分为潴育性、盐渍性、淹育性、潜育性、沼泽性、矿毒性、侧渗性7个亚类,共有26个土属,93个土种。

潴育性水稻土:有8个土属,30个土种,面积162545亩,占稻田面积51.46%。其中,砂页岩母质潴育水稻土、棕色石灰土母质潴育水稻土、红土母质潴育水稻土、河流冲积物母质潴育水稻土4个土属面积较多,有154473亩。各乡镇均有分布,以东泉、沙埔太平,洛崖、六塘、大埔、凤山等乡镇面积较多。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土种有潴育沙泥田、潴育棕泥田、潴育黄泥田、潴育沙土田、潴育壤质棕泥田沙泥肉田、潴育粉沙棕泥田、潴育潮泥田和棕泥肉田,多分布于平原、盆地、缓丘和谷地,通透性好,土壤熟化程度好,排灌条件较好,肥力高,产量亦较高。但是,由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土种,成土母质本身含有机质、磷、钾均较少。.

盐渍性水稻土:有1个土属,16个土种,面积88934亩,占稻田面积28.17%。要土种有4种,即:石灰性田、石灰性泥肉田、石灰板结田和石灰性沙泥田,共71111亩,以古砦、太平、六塘等乡镇为主要分布区。因常引用岩溶洞水和施放石灰,土壤呈碱性,pH值在8.0左右,其不利因素是:含钙多,质地较粘,易板结,磷钾低缺。

淹育性水稻土:有7个土属,30个土种,面积50755亩,占稻田面积的16.07%。红土母质淹育水稻土、棕色石灰土母质淹育水稻土和砂页岩母质淹育水稻土4个土属,共有46017亩,各乡镇均有分布,以沙埔、东泉、太平和凤山等乡镇面积较多。.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土种有壤土田、壤质棕泥田、棕泥田、沙质黄泥田、沙土田和黄泥田,多是地势稍高的丘陵梯田、洞田,水利条件差,肥力差,土壤熟化程度低。

潜育性水稻土:有3个土属,6个土种,面积9711亩,占稻田面积3.09%。主要土种有浅浸田、浅潜底田、深浸田和深潜底田,主要分布于东泉、沙埔、太平、凤山、马山等乡镇,地处丘陵谷地或山间冲槽。这类稻田,地下水位高,长期渍水,水土温度低,微生物活动能力弱,有机质分解慢,肥料利用率低,土壤中的铁、锰等物质还原性强,有毒物质较多,土体出现青灰和蓝灰色潜育层,作物产量低。

沼泽性水稻土:有3个土属,6个土种,面积2587亩,占稻田面积0.82%。主要土种有深埋黑泥田、浅埋黑泥田和黑泥散田,共2366亩,分布于六塘、沙埔、大埔、凤山、太平等乡镇。这类稻田,地下泉水水上溢,土壤稀烂,铁锰还原性强,耕作层有铁锈,生产性能差,作物产量低。

矿毒性水稻土:有2个土属,3个土种,面积1050亩,占稻田面积0.33%,分布于六塘、凤山等镇。这类稻田,因长期引用工矿废水,致使土壤中含有硫酸和硫化合物等有毒物质,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侧渗性水稻土:有2个土属,2个土种,面积264亩,占稻田面积0.08%,零星分布于沙埔乡。这类稻田,犁底层下有一漂白粉状层,土质瘤瘠,作物产量低

柳城县旱地土类据普查有248265亩,分为6个土类,10个亚类,12个土属,23个土种,各乡镇均有分布。按成土母质可分为7类,占旱地面积的比重分别是:石灰岩占35.3%,,第四纪红土占27.4%,砂页岩占24.1%,河流冲积物占10. 7%,洪积物、紫色岩和砂岩共占2.5%。按土壤质地划分,壤土占50.5%,沙壤土占25.4%,粘壤土占18.2%,粘土占2.0%。按耕作层深度统计,10~15厘米占53.1%,16~20厘米27.8%,小于10厘米占14.7%,大于20厘米占4.4%。按耕地肥力统计,速效磷含量高占2.12%,含量低占86.87% ;速效钾含量高占0.18%,含量低占88.31%;有机质含量高占0.69%,含量低占69.8%。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低的比重较大,是由于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页岩3种成土母质所占比重较大的缘故。

柳城县荒地土类据普查有190125亩,分为6个土类,12个土属,23个土种,各乡镇均有分布。成土母质分为7类,各占荒地面积的比重是:砂页岩占47.81%,石灰岩占36. 08%,第四纪红土占11. 32%,河流冲积物、硅质岩、红色石灰土和砂岩共占4.79%。主要土种有红壤土、厚层砂页岩红壤、红壤、红泥土、沙质红泥土、红黄泥土等。大部分荒地的特点是:土体深厚,但水土流失严重,pH值为5.0~5.5,呈酸性。

柳城县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柳城县主要植物资源有:木类,松、杉、樟、香椿和国家重点保护三类树种黄枝油杉等;竹类,刺竹、苦竹、黄竹、棕竹、金竹等;果类,柑、橙、柚、梨、桃等;药类,土黄连、三叉苦、山芝麻、金银花、土牛膝等;草类,纤毛鸭嘴草、白茅、青香茅、刺芒野古草、虫背草等;菌类,木耳、白木耳、香菇、草菇、蘑菇等。

动物资源

柳城县主要动物资源有:兽类,野猪、狐狸、果子狸、黄猄、黄鼬等;蛇类,吹风蛇、三素线、金包铁、银包铁、青竹蛇等;禽类,鹰、猫头鹰、鹞、雁、更雀等;虫类,蜂、蚁、蝶、蚕、蜻蜓等;蛙类,青蛙、箭蛙、树蛙等;鱼类,柳城县境江河、池塘天然繁术的鱼类80种,其中较具经济价值的有斑鳜、倒刺鲍、乌鱼、骨鱼、憾鱼等37种。

矿产资源

柳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冶金锰矿和非金属矿产。

煤炭:以烟煤和肥焦煤为主,储藏量700万吨以上,发热量一般为4000~6000大卡/公斤,年产量5至8万吨。

冶金锰矿:探明储量12万吨,平均含锰品位30%,低磷、低铁、易采。

白云岩矿:储量超亿吨,已探明5137万吨。

石灰岩矿:分布全县,质量优良。

大理石矿:主要有黑色和彩色两种。黑色大理石储量150万立方米,抛光度好,名为“黑玉”;彩色大理石花色有彩带、红彩花、象彩花等,抛光色彩鲜艳,名为“彩玉”,储藏丰富。

耐火石英砂岩:储量多,易采易制,年产量1000到2000吨。

天然硅粉(石英粉):地质储量10万吨以上。

硅石矿(石英卵石):储藏量多,易采易选。

水资源

柳城县水域总面积10193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2%。按农业人口平均,每人0.33亩。其中大小江河、溪流70条,面积73268亩,占水域总面积71.87%;池塘2580张,面积4085亩,占水域总面积4.01%;水库63处,面积2324.1亩,占水域总面积22.80%;山塘71张, 面积1344亩,占水域总面积1.32%。 全县可养殖水域面积39281亩,占水域总面积38.53%。 其中:池塘占可养殖面积28.32%,水库占可养殖面积68.26%,山塘占可养殖面积3.42%。

柳城县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年末,户籍人口41.09万人,常住人口37.34万人。有壮族、仫佬族、侗族等少数民族24.5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05‰。

柳城县各民族人口,以汉、壮两个民族居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柳城县居住有汉、壮、瑶、苗、 侗、仫佬、毛南、回、彝、水、京、满、蒙、高山、土家、布依、黎、畲、白、藏、锡伯、仡佬、维吾尔、蒙古、傣、怒、阿昌等等27个民族。

柳城县历史文化

方言

柳城县语言有壮话、客家话(俗称麻界话)、官话(柳州方言或称桂中方言)、百姓话、白话(粤语广州方言)、仫佬话、福建话(闽南语)等。其中以壮语、客家话、官话三种语言居多,普遍通用的是官话。

壮话:全县14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以太平、六塘、马山、冲脉、洛崖、寨隆6个乡镇分布较多,占86.77%。在这些乡镇所在地的圩镇也讲官话。

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大埔、东泉、沙埔、龙头、西安5个乡镇和太平乡的少数村屯。也有少数村屯客家话、百姓话两种语言同时通用。

官话:主要分布在大埔镇、东泉镇、凤山镇和社冲乡部分村屯,以及县内的机关、厂矿、农林场、 学校,在全县境内工作联系、集市贸易以及人际交往中普遍通用。

百姓话:主要分布在古砦、大埔、龙头、洛崖四个乡镇,以古砦乡居多,占79.11%。

白话:主要来自北流、容县、陆川、桂平、平南等县的移民,零星分布在大埔、凤山、沙埔、 龙头、 西安、社冲、古砦、洛崖等乡镇的一些村屯。

仫佬话:分布在古砦乡的上富、罗峒、大岩峒等村屯,其中部分村屯亦兼用壮话。

福建话:主要分布在龙头乡的伏虎、上罗、下屯等村屯,其中部分村屯亦兼用客家话和百姓话。

文物古迹

柳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城巨猿洞”和“宋窑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丹古城遗址”、“对河宋窑遗址”和“海山石墙遗址”。

柳城巨猿洞1956年秋,一农民在柳城县社冲乡楞寨山洞挖岩泥作肥料,发现巨猿下颌骨化石,后经专家考古发掘而得名。该洞位于社冲乡楞寨山,分1号、2号洞。两洞贯通,长28米,面积180平方米。洞内由上而下分六层,堆积物2~4米厚。

1957至1966年,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多次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0多万年前的巨猿下颌骨化石3件、牙齿化石1100多枚,伴生动物骨骼化石数千件,包括高等灵长类、低等脊椎动物化石。分属哺乳动物的灵长目、啮齿目、食肉目、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六类,主要有猩猩、金丝猴、猕猴、华南毫猪、硕箭猪等。

柳城巨猿洞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巨猿化石最多的一处洞穴,源自77个不同个体,对于研究华南更新世早期动物群的种居性质及其分类具有重要价值,为广西地貌第四纪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1963年2月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山石墙遗址:位于古砦乡上雷屯海山顶,清初当地农民起义军首领龙韬率众构筑,以谋抗清复明。现存墙址两段,一段封锁龙脊山独座山山口,长130米,上宽1.2米,外高2.6米,另一段封锁将官山独座山山口,长120米,最宽处3米。1984年8月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城县风景名胜

综述

柳城县主要旅游景区有国家AAAA级景区1个(柳城知青城)、国家AAA景区2个(红马山景区、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有自治区级景区8个(日田丝业、禅韵丝缘、崖山休闲景区、百香农庄、源泉山庄、净水农庄、壹号农庄、凤明农庄)。

主要景点

柳城知青城

广西知青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融江河畔,坐落在依山傍水,风光迷人的柳城县大埔镇洛崖社区,距县城5千米,距柳州市55千米,有209国道和宜柳高速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景区总面积4平方千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

主要旅游景点:崖山风光、百年码头、知青街、知青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沿江观景长廊、民族风情木楼群、百年古榕、生态烧烤区。

红马山景区

红马山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城县沙埔镇六广村九龙洲岛,209国道旁,距柳州市41千米,距县城17千米,交通十分便利。景区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其中景区九龙洲岛500亩、山林面积约500亩、水面面积200亩),是集观光、餐饮、垂钓、娱乐、探险、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规模郊外度假休闲场所。

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

古砦民俗风情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地处柳城县西北部,距柳州市约70千米,距县城24千米,交通便利。

古砦仫佬族乡是我国唯一一个仫佬族乡,有着古朴的民族风情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有海山遗址、柳州迄今为止发现保存得最完整的古民居——滩头围村古民居、华南最大最美的红枫林、覃村石拱桥、新维生态林、夹人山、凉伞山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仫佬族特色节庆如开塘节、衣饭节、社节以及特色餐饮等。

日田丝业

广西日田丝业,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内规模较大、装备先进、产业链完整的集栽桑养蚕、缫丝、绢纺、服饰、功能性真丝家纺、桑蚕绿色保健系列等于一体的研发、生产、产品展示交易基地。

禅韵丝缘

柳城县凤山禅韵丝缘景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位于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南部凤山镇境内,距柳城县城33千米,距柳州市区42千米,三柳高速公路、柳江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景区占地超过5000亩,2014年开始建设,是结合塘进现代蚕业核心示范区发展起来的旅游景点。主要功能分区为:游客服务区、千亩农田示范区、禅文化旅游区,沿江休闲戏水区(规划中)、三江口-古龙城文化体验区(规划中)、糖文化工业旅游区等。景区远离城市的喧嚣,幽静恬适,空气清新。

崖山休闲景区

崖山休闲农庄是广西五星级农家乐、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位于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柳城县洛崖村中寨屯,占地100亩,距县城7千米,距柳州52千米,距宜柳高速25千米,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青城隔江而望。

柳城县名优特产

柳城蜜桔

柳城蜜桔是广西柳州市柳城县于1981年从南丰蜜桔品种引进种植,经过多年优选培育而成的柑桔优良品种,是柳城县主要绿色生态水果品牌,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西柳州市相关地区

广西柳州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