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25 09:39:47

茂县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6′~104°10′,北纬31°25′~32°16′,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东西长116.62千米,南北宽93.73千米,幅员面积3903.28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茂县辖11镇,共149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总人口约11万人,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除羌族外,境内还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等17个民族。 

区划名称茂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513223
辖区面积3903.28 km²
人口数量11 万人
车牌代码川U
电话区号0837
邮政编码623200
行政驻地凤仪镇
气候条件高原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绵阳市西北部95公里处

茂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凤仪镇513223100
南新镇513223101
叠溪镇513223102
富顺镇513223105
土门镇513223107
洼底镇513223109
沙坝镇513223110
渭门镇513223111
黑虎镇513223112
沟口镇513223113
赤不苏镇513223114

茂县建制沿革

茂县自殷商至春秋战国以来,由岷江上游“蜀山氐”古羌人开发,系古代冉駹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秦武王元年(前310年),设湔氐道。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氐羌人冉、駹等部落地设置汶山郡,领绵虒、汶江、广柔、蚕陵、湔氐5县。汶江县、蚕陵县治地在今县境凤仪镇、叠溪镇。

东汉光武帝时,设汶江道,安帝永初三年(109年),改为广汉属国都尉,灵帝时设汶山郡。

三国蜀汉时,绵虒仍置汶山郡,改汶江道为汶江县。

西晋移郡治于绵虒县,改汶江县为广阳县。

东晋仍置汶山郡,废广阳县。

南齐时,在凤仪镇复置北部都尉。

梁普通三年(522年),设置绳州,领汶山、北部2郡。凤仪镇为绳州、北部郡、广阳县的州、郡、县治。

西魏仍置绳州,复置甘松郡。

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年),改绳州为汶州。领北部、汶山2郡,北部郡领广阳、北川2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置蜀州,五年(585年)改蜀州为会州,并置会州总官邸,领7县。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将今凤仪镇所置广阳县改为汶山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会州、冀州,合置汶山郡,领11县,汶山县为郡治地。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汶山郡为会州。三年(620年)置会州总管府。四年(621年)改为南会州。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升置都督府。八年(634年)改南会为茂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通化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茂州,属剑南道,领汶山、汶川、石泉、通化4县和39个羁縻州。五代前蜀王建天复七年(907年),仍置茂州,领4县。

宋仍置茂州通化郡,领2县10个羁縻州,今凤仪镇为州、郡和汶山县治,直至元代。

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属吐蕃宣慰司,世祖至元中仍置茂州,领汶山,亦称文山。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废,后复置汶山、汶川2年。汶山县(今凤仪镇)为州治。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仍置茂州,领1县,并将汶山县并入州。

清顺治初,仍置茂州,隶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直隶府,属松茂道,领汶川、保县2县。道光十一年(1831年),茂州领汶川1县及土司12个。

民国二年(1913年),改茂州为茂县。民国十六至二十四年(1927-1935年),属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治地凤仪镇),由28军军长兼督办。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驻茂县。5月30日,在凤仪镇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茂县苏维埃政府,建区级或相当于区级政权12个,乡级30个,村级56个。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月,国民政府在今凤仪镇设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茂县、汶川、理番、懋功、靖化、松潘6县。

1950年1月,茂县解放。2月11日,在凤仪镇建立茂县人民政府。2月26日建茂县专署,隶属川西行政公署。1953年元旦,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首府设茂县。1954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治所迁往刷金寺,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58年7月7日,茂县、汶川、理县3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县府置威州镇。1963年恢复汶川、理县建制,茂汶羌族自治县县治地迁回凤仪镇。1987年12月10日,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更名为茂县。

茂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茂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带,四周与北川羌族自治县、安州区、绵竹市、什邡市、彭州市、汶川县、理县、松潘县相邻,距成都190公里,距都江堰101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6′~104°10′,北纬31°25′~32°16′,东西长116.62千米,南北宽93.73千米,幅员面积3903.28平方公里。

地貌

茂县东部为中山地带,地貌以高山峡谷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峰海拔均在4000米左右,相对高度1500~2500米。西部万年雪山主峰海拔5230米,东南九顶山主峰狮子王峰高4984米,东部土门河下游谷地海拔890米,县城海拔1580米。

气候

茂县气候受西风环境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属高原性季风气候,因海拔高低悬殊大,垂直气候和地区气候明显,局部气候复杂,日照充足,降水少,气候干燥,多风,四季明显,干湿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和地区温差大。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伏旱,秋季多阴雨,春夏常有暴雨、洪水、冰雹、泥石流灾害发生,属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地震多发区。年均气温11.0℃,极端最低气温-11.6℃,极端最高气温32.2℃,无霜期215.4天,年均日照1549.4小时,年降水量486.3毫米。

水文

茂县河流分属岷江和涪江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70余条,自北向南纵贯全境的岷江河和黑水河,土门河为主要干流,大小湖泊25个。

茂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2年,茂县国土总面积3903.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2.61%,林地占67.5%,草地21.6%,森林覆盖率为31.3%。

生物资源

截至2012年,茂县植物有574种,珍稀植物达30余种,主要是松、柏、杉和各种阔叶林木,生长鹿茸、麝香、虫草、贝母、天麻、等名贵中草药。野生动物约有385种,其中兽类91种,鸟类238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20种,鱼类13种。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羚羊、野牛、绿尾虹雉、野牦牛、金雕、羚羊等珍稀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

截至2012年,茂县已知矿种为金矿、银矿、铜矿、铅锌矿、黄铁矿、锰矿、铝矾土矿、磷矿、石灰石、大理石、石榴子石、无烟煤、石英矿、硅石、白云石、水晶石等。

茂县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底,茂县总人口111452人,其中男性56863人,女性54589人,农业人口83111人,非农业人口28341人。2012年,茂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9‰。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羌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2%、约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除羌族外,境内还居住着汉、藏、回等17个民族。

茂县历史文化

非遗文化

羌族多声部民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戈大战(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羊皮鼓舞(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民俗

转山会

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为“祭山会”(又称转山会)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分别于春秋两季举行。春季祈祷风调雨顺,秋后则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实际上是一种春祷秋酬的农事活动,却始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更折射出远古神秘文化的光辉。

羌族俄苴节

“俄苴”意为农历正月初五,是羌族村寨的狩猎节,又叫男子节。在节日上,将举行祭祀、男子狩猎等极富羌族特色的民间活动。

羌族萨朗

羌族萨朗属于集体性舞蹈,由一能歌善舞者领头,男女各列一行或拉手围成圈,边唱边跳,下肢动作灵活多样,双臂仅前后摆动而已,所唱歌曲多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民歌,用羌语演唱。该舞蹈节奏明快,舞姿雄健。

名优特产

茂县特产有:茂汶苹果、茂县花椒、甜樱桃、酿酒葡萄、脆红李、枇杷、虫草、天麻、川贝、当归、独活、黄芪、蕨菜、刺龙包、松茸等。

茂县名胜古迹

茂县名胜古迹有:羌乡古寨(国家AAAA级景区)、叠溪·松坪沟、九顶山、叠溪地震遗址、黑虎羌寨碉楼群、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宝鼎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地岭国家森林公园等。

四川阿坝州相关地区

四川阿坝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