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1 10:08:53

伽师县得名于伽师河。“伽师”似‘喀什”的同词异译,即突厥语“玉”之意。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天赐昌盛。《西域图志》作牌租阿巴特,《西域同文志》释:“牌租,天赐之谓;阿巴特,欣幸之词。”又名巴仁(维吾尔语“伯合热”一词的变音,意为两河之间)。

伽师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维吾尔语称“排孜阿瓦提”,意为美丽富饶的地方,位于喀什噶尔冲击平原中下游,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地震多发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9°16′~40°00′,东经76°20′~78°00′之间;东邻巴楚,西接疏勒,南连岳普湖,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伽师县巴仁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338公里。伽师县是“丝绸之路”南道久负盛名的重要商埠,是著名的古代西域重镇之一。伽师县总面积6600.68平方公里;辖3镇10乡;38.2万人(2013年)。

区划名称伽师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653129
辖区面积6600.68 km²
人口数量38.2 万人
车牌代码新Q
电话区号0998
邮政编码844300
行政驻地巴仁镇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地理位置新疆西南部

伽师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巴仁镇653129100
西克尔库勒镇653129101
夏普吐勒镇653129102
卧里托格拉克镇653129103
克孜勒博依镇653129104
和夏阿瓦提镇653129107
铁日木乡653129200
英买里乡653129201
江巴孜乡653129202
米夏乡653129205
克孜勒苏乡653129208
古勒鲁克乡653129209
玉代克力克乡653129210

伽师县建置沿革

汉为疏勒国地。唐代有“迦师城”一名。清属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管辖。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伽师县,以唐代“迦师”为县名,隶属疏勒府。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伽师县治由南部的开旦木加依迁至巴仁,始为伽师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喀什行政区、喀什督察专区。

1949年,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

1977年,划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1980年,复归喀什地区管辖。

2020年,伽师县经评估核查符合贫困县退出标准和条件,退出贫困县序列。

伽师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伽师县位于喀什噶尔冲击平原中下游,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属地震多发带。地理坐标北纬39°16′~40°00′,东经76°20′~78°00′之间,东邻巴楚,西接疏勒,南连岳普湖,北依天山山脉的柯坪南支,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东西最长141千米,南北最宽80千米,伽师县总面积6600.68平方千米。伽师县巴仁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338千米。

地貌

伽师县为喀什噶尔河流域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形为东西走向的开形盆地,地形坡降明显变缓,形成由西南向东北微倾的地势,平均海拔1208.6米,地面坡度为1/1000—1/3000。

气候

伽师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降水稀少。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温差大,湿度小,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降雨量64.6毫米,年均蒸发量2051.5毫米,年平均气温11.7°,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1°。全年日照时数为2923.7小时,无霜期平均在233天左右。

伽师县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伽师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克尔镇以北喀什噶尔套山南坡地区。截至2013年,己探明矿藏有铜、铅、锰、锌、铁、镍、铂、铝、石灰石、方解石、冰洲石、萤石、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硫磺、钻井粘土、石棉、石油、天然气等24种金属及非金属矿藏,其中冰洲石、石膏储量可观,铜储量1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3—8%,其余矿品位均在中等程度以上,分布集中,易开采。

土地资源

截至2013年,伽师县耕地面积80余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6%,园地为1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为211.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1%,森林覆盖率为19.5%;未利用地总面积约540万亩,占总面积的53.7%,其中,可供开发的宜农宜林耕地面积达360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66.7%。

水资源

伽师县水资源丰富,属喀什噶尔河水系,以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截至2013年,境内有融雪型河流7条,是喀什噶尔冲积平原下游的地下地表水汇集区,但由于喀什噶尔河每年来水量极不均匀,存在“春旱、夏洪、秋缺、冬枯”的现象。伽师县年均地表径流量11.04亿立方米,引用量年均9.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2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截至2013年,伽师县有伽师瓜、杏、酸梅、小茴香、红花、甘草、羊、牛等生物资源。

伽师县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伽师县总人口为38.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3.39万人,占总人口的98.81%,农业人口30.91万人,占总人口的91.48%。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3个民族。

伽师县风景名胜

哈斯·哈吉甫墓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坐落在市内体育路,占地965平方米。墓主是11世纪中期的维吾尔族诗,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生于1019年,卒于1080年左右。陵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正门宽4.2米,高8米,正门两侧各有一座高达8.7米的圆柱形塔楼,陵墓由墓葬群、门楼和主墓室组成。主墓室外方内圆,上覆穹窿顶,顶正中有一个小塔楼。陵布局独特、宏伟、装修古朴、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

阿曼尼莎汗陵

阿曼尼莎汗生于1526年,卒于1560年,阿不都热西提之妃。十五世纪杰出的维吾尔族女诗人,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13岁入宫,34岁因难产而逝。阿曼尼沙汗纪念陵占地1050平方米,有王墓王宫,阿勒屯,与清真寺连为一体。陵高22米,陵墓修建在一座2米高,10米宽,10米长的正方形基坐上,陵顶为园塔状在陵宫内,宫殿墙上镶有“木卡姆”十二套曲名。阿曼尼沙汗纪念陵构思巧妙,具有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莫尔佛塔

位于喀什市东北约30千米处,是一座古代佛教遗迹,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该塔由一座卵圆形土塔和一座覆阗形高台构成。卵圆形土塔中空,塔高12米多,下有三层方座,以大土坯砌筑而成,土塔旁边的巨大高台,是这里的中心建筑,是专门用来供佛的,墙壁龛内的佛像因年久剥落,已荡然无存,但佛龛的痕迹仍然依稀可辨。

西克尔大峡谷

伽师魔幻大峡谷位于西克尔镇以北神奇七彩山脉—天山支脉柯坪山系,距伽师县西克尔湖以北东约41千米、距喀什市166公里,是集峡谷湖泊为一体的天然旅游胜地。它以“新、险、奇、特、幽”著称,也是中国发现最长、最神奇的地震陷落带,在中国深圳2006全球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论坛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优秀地质公园。

伽师县名优特产

伽师有伽师石榴、伽师酸梅、伽师瓜、罗布麻、伽师杏、大芸、伽师甘草等特产;有手抓饭、烤鱼、烤肉等特色饮食。

新疆喀什地区相关地区

新疆喀什地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