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4 09:26:50

古丈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古阳镇为县城所在地,其西抵保靖、东接沅陵,南与吉首、泸溪相接,北和永顺交界。总面积1286平方公里,下辖7乡5镇,总人口14.41万人(2016年),其中少数民族占76.9%。古丈县生态环境优良,林木绿化率高达80.46%,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举重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2018年末全县总户数47664户,总人口143757人,常住人口13.44万人。

区划名称古丈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433126
辖区面积1286.47 km²
人口数量14.37 万人
车牌代码湘U
电话区号0743
邮政编码416000
行政驻地古阳镇
气候条件亚热带山地型温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

古丈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古阳镇433126101
岩头寨镇433126103
默戎镇433126104
红石林镇433126105
断龙山镇433126106
高峰镇433126107
坪坝镇433126108

古丈县建制沿革

战国时期,因治城设古丈坪,属楚。

秦国,置郡县,古丈属黔中郡。

汉代,属武陵郡酉阳县

三国时,属东吴荆州郡酉阳县。

梁隋时期,改属沅陵郡大乡县。

至唐,属黔中道溪州(老司城)。

五代十国时,属楚溪州下溪州。

宋朝,属辰州泸溪郡。

元朝,属保靖州地。

明朝,属永顺宣尉使。

清雍正五年,设永顺同知治此。

雍正七年,永顺府于古丈坪设督捕同知,督永顺十八保捕务,有“永顺二府”之称。

清道光二年,建制古丈坪厅,改设抚民同知,因属苗疆要地,曾与凤凰、乾州、永绥三厅统称 “ 苗疆四厅 ”。

民国元年,改厅置县,定名古丈县,设县知事公署,属辰沅道。

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古丈县划属其内。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古丈县属之。

1

996年,古丈县面积1297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苗族、土家族占74%。辖4个镇、11个乡:古阳镇、罗依溪镇、默戎镇、河西镇、城关乡、草潭乡、坪坝乡、野竹乡、河蓬乡、双溪乡、高峰乡、茄通乡、断龙山乡、岩头寨乡、山枣乡。县政府驻古阳镇。

2004年,全县辖4个镇、11个乡:古阳镇、默戎镇、罗依溪镇、河西镇、断龙山乡、茄通乡、高峰乡、岩头寨乡、野竹乡、河蓬乡、坪坝乡、山枣乡、双溪乡、城关乡、草潭乡。

2005年,古丈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5个乡、2个镇合并设立1个乡、2个镇,设立1个乡,共减少3个乡。具体调整如下:城关乡、古阳镇合并设立古阳镇,镇政府驻古丈坪;岩头寨乡、草潭乡、野竹乡合并设立岩头寨乡,乡政府驻野竹坪;茄通乡、河西镇合并设立红石林镇,镇政府驻白鹤湾;设立高望界乡,乡政府驻高望界。调整后,古丈县辖4个镇、8个乡。

古丈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丈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横跨东经109°4′44“-110°16′13〞、北纬28°24′05〞-28°45′57〞。东西宽51.36公里,南北长40.52公里,总面积1297平方公里。武陵山脉中段,西抵保靖、东接沅陵,南连泸溪、吉首,北近永顺。

地质地貌

古丈县地质构造属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三隆起带中段,古丈一凤凰新华夏亚带。构造走向,主至向北北东展布。燕山运动后,被剥蚀为准平原。由于喜山运动和第四泛新构造的影响,准平原有所抬升,皱褶断裂极为发育。

地貌

古丈县境内山峦重叠,由西向南、向东、向北方向延伸。最高海拔1146米,最低海拔147米,主山脉牛角山至高望界,由西向南东北延伸,山势高峻,沟深谷窄,形成锯状屋脊,分向东南和西北稍平缓,溪河谷地错落其间。

气候

古丈县属中亚热带山地型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季明显,作物生长期长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35℃的高温日数,每年平均15天左右。气温低于零下5℃的严冬日数,每年平均0.7天。全年日平均气温10℃的作物生长期有240.8天,积温4997℃。常年降水量为1475.9 mm,雨水比较均匀,对作物生长有利。月平均相对湿度81%,全年平均日照1304小时。

古丈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古丈县有常耕地11.5万亩,其中稻田8.5万亩,旱地3万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森林资源

古丈县森林资源丰富,历来就有“林业之乡”的美称。古丈县气候、阳光、土壤条件极适合亚热带各种林木的栽培与生长。古丈县拥有森林面积15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超过70%,有乔灌木95科318属918种。其中有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黄杉等。

矿产资源

古丈县矿藏资源丰富,境内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的矿藏有锰、钒、磷、大理石等34种。其中锰、钒、磷极具开采价值,仅在岩头寨、河蓬矿区探明的钒金属储量就达300余万吨,潜在价值超过3000亿元。大理石储量达30亿立方米。

水利资源

古丈县共有大小溪河63条,水量丰富,年平均水量在2亿立方米左右,蕴藏量9万多千瓦,可供开发约1.3万多千瓦。已建成大小水电站10余座。

古丈县人口民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古丈县常住总人口119202人,其中,古阳镇18061人,默戎镇12627人,罗依溪镇10714人,河西镇3972人,断龙乡11367人,茄通乡7669人,高峰乡8189人,岩头寨乡3629人,野竹乡5946人,河逢乡5276人,坪坝乡9578人,山枣乡5527人,双溪乡6435人,城关乡4346人,草塘乡2752人,国营高望界林场3114人。

2004年,全县总人口为137637人;少数民族人口117066人,占总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

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144810人,比上年增长0.19%,其中,非农业人口27012人,农业人口117798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59万人,其中,苗族6.68万人,土家族5.8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12.91万人,城镇人口4.51万人,乡村人口8.40万人,城镇化率达34.93%。

2018年末全县总户数47664户,总人口143757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8762人,乡村户籍人口114995人,全县常住人口13.44万人,城镇化率达40.03%。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2.6万人,其中,苗族6.7万人,土家族5.9万人。

2018年全县人口总出生率为9.80‰,总死亡率为5.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9‰。

古丈县民俗文化

民间舞蹈

古丈县民间舞蹈有猴儿鼓、社巴巴、团圆鼓、调年、跳马、打筒子、铜铃、接龙、毛古斯、梅山、操旗、八幅罗裙、玩耍耍、地花灯、龙灯、狮子灯、车灯、蚌壳灯、九子鞭等。

猴儿鼓舞

猴儿鼓舞原是苗族人民用以驱鬼赶邪、消灾、求福的一种舞蹈。相传很久以前,大森林内一群猴子,将兽皮随意搭在一棵干树桩上,过一段时间,兽皮干了,被一小猴无意碰撞,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群猴汇集敲打,跳跃嬉戏。这一情景,被一苗族猎人发现,觉得有趣,便模仿创造成猴儿鼓舞。表演者击鼓起舞,伴以敲边 (鼓边)击锣,男的表演则模拟猴子穿裆、抓痒、捉虱、扯胡子等动作;女的表演则模拟人的梳头、戴花、扣衣、纺纱、织纱、织布、挖土、栽秧、打谷、挑担等劳动和生活方面的动作,又称 “ 花鼓 ” 。单舞、对舞、群舞都十分活跃而有风趣。

社巴巴舞

社巴巴舞原是土家族祭祖敬神时的一种集体舞蹈。男女老少围绕大鼓,随着刚劲有力的锣鼓节奏,舞步摆手、脚手必须同边同向同步闪动,所以又叫摆手舞。其动作形象,多模拟生产活动。

团圆鼓舞

团圆鼓舞原是苗族人民喜庆团年的一种集体舞蹈。即在广场坪地置一大鼓,全村男女老少围成两圈,女内男外,一德高望重老人在中央击鼓,众人随着鼓声,边唱边舞,一唱众和,甚是热闹。其基本动作有五,现传大摆、小摆、细摆 3种。1956年,古丈县将此节目整理后参加我省群众文艺汇演,并获演出奖。

调年舞

调年舞又叫摆腰舞,也是苗族集体舞蹈,形式与团圆鼓舞相类似,唯中央一人舞“万民伞”,随着伞的转动起舞,有进三步退一步,进一步退五步,进三步退三步等。

跳马舞

跳马舞原是太平、宋家两地土家族人民每遇灾荒疾病,许马跳马敬山神土地的迷信舞蹈。许马、可许 9匹至12匹。马用篾条扎架,各色布料做皮,枇杷树叶做耳朵,棕丝做马鬃和马尾。农历正月十五日,祭成祖宗之后,第一个属 “ 马 ” 的日子为跳马日。前 3天,每晚几十人化装山神,在马场表演打粑粑、送春书、犁田等活动, “ 马 ” 日晚上,铁炮 3声、唢呐、长号、锣鼓齐唱,3人1匹马(1人牵、1人骑、1人赶),由两个旗手引向马场。路上每隔1米,烧一把油香照明,一路马铃铛铛,锣鼓喧天,到跳马场后,仅由鼓点指挥,随着鼓声节奏起舞造旗。即一、二拍位准备式,三拍位举起旗、扬起马,四拍位休止,如此若干次后,鼓点越敲越密,马越跑越快,最后锣鼓重击 “ 冬冬冬 ” 3声,全部人马急奔出场,将马烧掉。

筒子舞

筒子舞原是野竹、豺狗寨一带庙会舞蹈。由少年儿童代装“金童”、“玉女”,手执 1米长、大指粗的装饰竹筒,排成两行,锣鼓节奏起舞每四拍完成一个动作,有美女梳头、雪花盖顶、莲花扫地、古树盘根、观音坐莲、出门打伞、鸡公相斗等式、脚步蹉踏、刚劲大方。

铜铃舞

八宝铜铃舞原是土家族梯玛(老司)祭祀舞蹈。即手摇累累铜铃,边唱边跳。其步法有左右步、人字步、扫堂步、十字步、莲花步、拜菩萨、打神堂等;其动作有喂马、逗马、上马、骑马、跑马、下马等。

接龙舞

接龙舞是苗族古老的舞蹈之一,流行地区较广,多在每年二月或十月举行。男女老少参加,以姑娘为主,一般8人,多则不限。领舞者1人,扮成龙师,敲碗带头,后2 人各持红、绿色龙形彩旗,或牵龙形帕子,引着满穿接龙盛装,右手打龙伞,左手持手帕的姑娘或舞队,从接龙处起,沿着插上五色彩旗的接龙路,旋伞起舞。模拟龙翻身,龙穿花、跳龙门、龙抢宝、龙进门、关龙门以及丢粑粑等动作边舞边行,一路吹着长号、唢呐、敲着包包锣,一直将龙接到家里,安放在堂屋中间地下,盖上一块青石板为止。

毛古斯

毛古斯是土家族一种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是在土家传统摆手活动中穿插进行的。它有歌舞,有对话,有大量生产动作,有简单情节与场次,演出者要身扎稻草,头佩草辫。毛古斯记叙了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其中有的再现了古代渔猎过程;有的反映了艰苦的农业活动;有人民获得生活资料后的欢乐;也有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愤慨与反抗。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比较轻松活泼的气氛表现出来的,显示了土家先民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艺术才能。毛古斯所进行的事实上是传统教育,诫子勿忘祖先的创业艰难与艰苦生活。

苗族武术

苗族武术具有气势刚烈,步法稳健,招法多变,劲力突出,发招狠绝的特点。苗族武术有徒手和器械两大类,不管是拳术还是器械套路都是打“四门”,形成“四门拳”、“四门棍”、“四门刀”、“四门镗”等等“四门”套路。搏斗时脚踩“品”字桩,能攻能防,以变求胜;进退中脚走“之”字,蜿若游蛇行走,确保进退灵活。

传统民俗

过年

土家族提前一天过年(腊月28日或29日)。据说是明代朝廷调土家族士兵抗击倭寇,必须年前出发,古会家人提前过年。因时间紧迫,菜为坨坨肉,大杂烩。

跳马节

岁初第一个马日(午日),为土家跳马节。扎马数匹,人站其中,若骑马状。节日活动有许马、敬土地神、操旗、跳马、抬老爷、调年(跳摆手舞)、稀可乐、烧马等。

社巴节

二月五戊逢社日为土家社巴日,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场面宏大,喜气洋洋,富有情趣。清代文人一竹枝词描绘到:“田家洞畔社场开,姊妹双双赴会来,一尺云鞋花满口,也装莲步入舞台。”

三月三

苗族人民三月三聚集宽坪,打筒子、对歌、跳舞、玩龙、舞狮,尽情欢乐,吃食三月三粑粑。

清明场

苗族人民盛行清明这天举行清明歌会,赶清明场活动。届时在一山坳,男女青年对歌跳舞,并互相赠送礼物,以示爱慕之情。

四月八

土家族相传四月八为牛的生日,这天牛要休息,给牛喂精料,人们也休息,欢度节日。

六月六

土家族这天晒“龙袍”或新衣新被,纪念英雄。苗族则举行盛大歌会,缅怀“盘瓠”与高辛氏生下六男六女的不朽功绩。

拔龙船

五月十五大端午节,酉水沿岸盛行拔龙船,以纪念屈原,显示土家族人民风浪搏击的大无畏精神。

迎城隍

五月二十八,据说是城隍爷的生日,古丈县城恰逢赶集,这天要举行盛大的迎城隍庆典,将城隍庙的小城隍菩萨抬出,游遍大街小巷,判官小鬼一齐出动,好不热闹。

七月七

七月七走穿洞,这是苗乡一大盛会,届时苗家人盛装打扮,从四面八方向河蓬穿洞汇集,打团圆鼓舞,对唱山歌,谢织女凿洞之恩,与牛郎织女同乐,通宵达旦。

赶秋

立秋时节,苗族人民盛装结友,高高兴兴涌向秋场,唱歌跳舞,共庆丰年。相传赶秋是一个名叫巴贵的青年为了寻找意中人,特设八秋千、对歌演变而来的。

过乡。高望界一带的佤乡人选择十月上旬的最后一天,为过乡节。大家请来跳香老司,进行跳香等祭祀活动,庆丰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酬谢五谷神献种之恩。

古丈茶歌

古丈的土家族和苗族是一个歌的民族,而古丈又是茶的故乡,因此,茶歌无处不在。茶歌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歌词,唱的人根据自己的心情填充新鲜的文字。在所有的古丈茶歌中,宋祖英演唱的《古丈茶歌》流传最广。

古丈县风景名胜

高望界

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城的东北部,北临酉水河,航运下可至沅陵,上可达保靖、龙山县境内,距古丈县城43公里,已修通直达核心景区公路。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5.3万亩,森林覆盖率88.4%,最低高拔170米,最高海拔1146米。年平均气温12.5℃,小气候明显。

坐龙峡

坐龙峡景区以险、奇、幽、深为特色,峡谷内绝壁矗立、幽深,平均高差170米,最险处高差达340米,最宽处不到20米,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中南林学院专家把坐龙峡称为“中南第一峡谷”。

默戎苗寨

默戎镇龙鼻嘴村,共有8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571户2378人,其中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0%,是一个典型的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这里民风淳朴,1993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苗族花鼓之乡”,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夯吾苗寨

“夯吾苗寨”位于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距县城10公里,处湘西黄金游泳线张家界至凤凰线中段。省道S229公路穿村而过,本寨共71户,全部为苗族。“夯吾”为苗语,意为“清澈小溪”,“夯吾苗寨”即为“清澈小溪边的苗寨”。传说4000多年前,苗族第四次大迁徙时,苗族“欢兜”一支在此定居,自名“夯吾”。夯吾苗寨,至今仍有30%苗民不会讲汉话。夯吾苗寨中的民居皆依山傍水而建,朴素而特色鲜明。

红石林

红石林距县城26公里,位于湘西自治州古丈县茄通乡和断龙山乡境内。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分为花兰景区和坐苦坝景区。这里所有的石头表面都披着一层细密的皱褶,如珊瑚礁一般。更神奇的是红石林景观的石头都会随天气、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换色彩。2005年红石林景区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并被列入“新潇湘八景”。

古丈县名优特产

蒿草粑

蒿草粑(野菜粑)——是湘西少数民族清明节的传统食品。鼠耳草、蒿草:生长于无污染的大山之中,又名清明草。鼠耳草据《本草纲目》载:鼠耳主治“主痹寒热,止咳”。鼠曲可“调中益气、止泻除痰、除肺中寒、大声肺气。”据现代药理研究,清明菜还具有扩张局部血管,降血压、治疗消化性溃疡、镇咳、镇痛等作用。

糯米腌酸鱼

在苗寨,最常用和盛行的一种名菜是糯米腌酸鱼。立秋之后,苗家后生从放水的稻田里,捉来了一篓篓活蹦乱跳的肥鱼,拿回家来之后,就由家庭主妇们洗净加工后,拌以细碎的糯米粉,放在土罐缸子里腌制,一个月后,就可以取出食吃,糯米腌酸鱼有几种吃法,即可以炒吃、油炸煎吃、火烤蒸吃、小炒红椒吃等。但尤以油炸煎吃最佳。

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产于武陵山脉中腹古丈县境内,县内森林密布,云雾缭绕;溪流纵横,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土壤有机质丰富,富含磷硒;无污染,生产环境得天独厚,其成茶条索紧细、锋苗挺秀,色泽翠润,白毫满披;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绿嫩匀整。

“古丈毛尖”茶在唐代即为贡茶。茶叶产业已成为古丈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7年“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叶创品夺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古丈县茶园面积达5.85万亩,良种基地达1.2万亩,2007年古丈县茶叶生产加工总量1510吨,实现产值6000万元,茶农人均增收285元。

湖南湘西州相关地区

湖南湘西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