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4 09:27:10

保靖县,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北部,与吉首市、花垣县、永顺县、古丈县、龙山县、重庆秀山县接壤;总人口31万人,世居主体民族有土家族和苗族72399人;辖迁陵、复兴、普戎、毛沟、野竹坪、清水坪、比耳、水田河、碗米坡、葫芦10个镇和大妥、阳朝、涂乍、水银、清水、夯沙6个乡,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

2015年,保靖县乡镇区划调整后,下辖2乡10镇。

区划名称保靖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433125
辖区面积1760 km²
人口数量31 万人
车牌代码湘U
电话区号0743
邮政编码416500
行政驻地迁陵镇魏竹路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北部

保靖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普戎镇433125104
复兴镇433125108
迁陵镇433125109
清水坪镇433125110
比耳镇433125111
毛沟镇433125112
水田河镇433125113
葫芦镇433125114
碗米坡镇433125115
吕洞山镇433125116
阳朝乡433125217
长潭河乡433125218

保靖县建制沿革

保靖县地,春秋战国时为楚地,楚威王三年(公元前337年),建黔中郡,因黔山得名,当时辖境有今湖南省西部及贵州省东北部。公元前280年,秦攻取楚黔中,但不久被收复。公元前277年,秦又攻取巫郡、黔中郡及江南地,设置黔中郡,辖境包括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市黔江流域,保靖在黔中郡中部。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将湘西五溪地置迁陵县,其治所在今迁陵镇东酉水北岸的乳香岩,地名“四方城”。西汉后期,王莽改迁陵为迁陆。东汉复迁陵,仍隶武陵郡。

三国、两晋时期,仍属武陵郡。

南北朝时期,宋孝建元年(454年)置武陵太守,齐复武陵郡,改迁陵为零陵县。梁置沅陵郡,设大乡县,零陵析入大乡,隶属沅陵郡。

隋唐因之。唐贞观九年(635年),析大乡部分地域置三亭县,因县西有三亭古城故名,其治所堡子街(今迁陵镇后街坡),隶属辰州。武后天授二年(691年),析辰州大乡置洛浦县,以县西洛浦山故名,其治所在保靖县西南,地名“西洛”(今大妥乡甘溪村),隶属溪州。天授三年(692年),分大乡、三亭两县隶属溪州。长安四年(704年),改属锦州。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又复三亭县,仍隶属溪州。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三亭县为保静州。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改为羁縻保靖州,隶属于荆湖北路。

元初改称保靖州,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改为保靖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改安抚司为宣慰司,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升为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直属湖广布政使司管辖,后改属湖广都司,领长官司二,即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今凤凰地)。

雍正四年(1726年)设同知,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革除土司世袭,实行派任流官的制度),废除土司制,设置保靖县,县治迁陵,隶属永顺府。

1949年11月至1952年10月,属永顺专署。1952年10月,永顺专署撤销,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4年3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称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苗族自治州改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均属其管辖。

1996年,保靖县面积1761平方千米,人口约26.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1%。辖5个镇、20个乡:迁陵镇、毛沟镇、复兴镇、水田河镇、葫芦镇、阳朝乡、梅花乡、水银乡、涂乍乡、仙仁乡、比耳乡、黄连乡、马王乡、拔茅乡、隆头乡、簸箕乡、野竹坪乡、清水乡、大妥乡、龙溪乡、普戎乡、昂洞乡、中心乡、堂朗乡、夯沙乡。县政府驻迁陵镇。

比耳乡、黄连乡(改清水坪镇)、野竹坪乡、普戎乡先后撤乡设镇。调整后,保靖县辖9个镇、16个乡:迁陵镇、复兴镇、毛沟镇、比耳镇、葫芦镇、普戎镇、野竹坪镇、水田河镇、清水坪镇、隆头乡、梅花乡、涂乍乡、中心乡、马王乡、水银乡、清水乡、龙溪乡、阳朝乡、拔茅乡、仙仁乡、夯沙乡、簸箕乡、堂朗乡、大妥乡、昂洞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保靖县常住总人口260034人,其中,迁陵镇12725人,比耳镇11218人,清水坪镇8911人,毛沟镇16558人,野竹坪镇10779人,复兴镇8495人,普戎镇12788人,水田河镇8903人,葫芦镇29428人,马王乡13633人,拔茅乡10846人,隆头乡8771人,簸箕乡7013人,清水乡3894人,大妥乡16702人,龙溪乡10318人,昂洞乡10538人,阳朝乡8782人,水银乡6673人,涂乍乡5999人,仙仁乡6036人,中心乡8608人,堂朗乡4562人,夯沙乡9176人,梅花乡8678人。

保靖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保靖县(苗文:Xanb Jib Yal)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2′至109°50′,北纬28°24′至28°55′,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与永顺县、古丈县、吉首市、花垣县、龙山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国土总面积1753.5平方公里。

县境区域,代有变化。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辖今保靖、花垣地及重庆秀山县之洪安、石堤。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辖今保靖、花垣、古丈等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辖今保靖、花垣、古丈、凤凰、龙山之南部。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为保靖县,县治迁陵,其疆域东西长170里、南北长140里。县城东至永顺界田家洞35里;南至乾州喜鹊营120里;东南至永绥厅狮子桥26里;西南至今重庆秀山界太平坝135里、烂泥湾130里,东北至永顺县界惹毛塘35里。民国时期区域与清末大致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5年,保靖县疆界有变动,县城东至古丈县断龙白溪关30里;东北至永顺县白杨38里;西至与重庆秀山交界的汇酉桥130里;西南至重庆秀山县交界太平坝135里;南与花垣县交界的狮子桥26里;北至永顺县对山寨80里;西北至龙山县隆头大喇司70里。

地质

保靖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武陵山脉的中段,为沅麻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属中国新华夏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西南段,武陵山二级隆起中段,湘西北弧形构造西南端内弯处。构造走向由北北东转北东,属台地型类型。

县境地层:西北为泥盆系、志留系、二迭系和三迭系,中部为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东南部为板溪群、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面积达239.9049万亩,变质岩不多,有1.3562万亩,岩浆岩很少,只2212亩。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不甚发育,占18.4964万亩。比例依次为90.48%、0.51%、0.08%、7.01%。出露岩石砂砾岩28.07万亩,砂页岩73.8万亩,石灰岩138.03万亩,变质岩1.57万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18.49万亩,水面4.12万亩。比例依次为10.63%、27.94%、52.26%、0.60%、7.01%、1.56%。

地形地貌

保靖县境内重山叠峰,岭谷相间,地貌类型齐全,山、丘、岗、坪交错分布,属以中山、中低山为主的山地地貌,显现出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貌轮廓。县境西北有川河界、白云山、香火山、灵角山四大山脉绵延,其间,海拔900米以上山峰达331座,白云山主峰白云寺海拔1320.5米,为保靖县群峰之首;中部为中低中谷地,地势比较平缓,海拔在300~500米之间,最低海拔为县水文站水准点,即凤滩电站水库最高水位线200.5米;吕洞山脉盘县境东南,山体破碎、切割深密,向有“峡谷一线天”之说。海拔900米以上山峰232座,吕洞山主峰阿婆山海拔1227.3米,为保靖县第二高峰。

20世纪60年代初探明,保靖县有溶洞296个,有地下阴河、岩溶泉39处;有大小山头4965个,其中900米以上的有563座。

气候

复杂的地象性状使保靖境内气候因地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地势高差悬殊的中山地带,呈现出地跨三带的主体气候特征,“山下开桃花,山上飘雪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6℃,无霜期缩短5天,不同高度的季节也就有了差异。年平均气温为16.1℃,气温最低月为1月,日均温为4.7℃~2.5℃,最高月为7月,日均温为2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7℃,极端最高气温为39.9℃,无霜期288天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水文

保靖县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20~1620毫米之间,在省、州内属偏多的县份之一,但时空分布不均。4~6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40%以上,7~9月则干旱少雨。在地域分布上南、北偏多,中部偏少。年际变化也大,年降水量最大达1869.7毫米(1980年),最小仅877毫米(1989年后),比值达2.13倍。

境内水系发达,溪河密布,有大小溪河150余条,分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634.1平方公里和136.55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在5公里以上或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溪河达61条,其中:一级支流1条、二级支流16条、三级支流29条、四级支流13条、五级支流2条。

保靖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83年,县农业区划统计,保靖县总面积264.0976万亩,其中中低山、中山面积224.1838万亩,丘陵1.30127万亩,岗地4.2822万亩,溪谷溶蚀平原18.4964万亩,水面4.1225万亩,依次分别占总面积的84.88%、4.93%、1.62%、7.01%、1.56%。

2014年政府官网数据显示,保靖县土地总面积174587.62公顷。其中:耕地1.9221万公顷,建设用地0.5672公顷,未利用土地2.5778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1.36万公顷。

一 耕地

县内山峦起伏,耕地比重小,1986年面积为25.235万亩。随着耕地垦复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逐年增长,1992年面积为29.952万亩,1996年为29.725万亩。21世纪初,实施退耕还林,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到2005年末,耕地面积为22.71万亩,其中水田1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9.45%、旱地9.2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55%。保靖县耕地主要分布在大妥、阳朝、复兴、水田、清水坪、毛沟6个乡(镇),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7亩。耕地水田有平洋田、梯田、溪边田、山垄田等,旱地中则分有坡地和平地。

二 园地

保靖县园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1986年,园地面积为2.74万亩,其中:桑园20亩、茶园6073亩、果园2.13万亩,1992年面积为2.96万亩,1996年面积为3.46万亩,到2005年末,面积达29.3万亩,其中:果园24.615万亩、茶园2.23万亩、花椒园2.13万亩、其他园地3250亩。果园中柑桔面积17.18万亩,占绝大比重,相对集中于比耳、清水坪、阳朝、碗米坡、大妥5个乡镇。

三 林地

1986年保靖县森林面积为62.82万亩,油茶面积11.35万亩,宜林荒山34.32万亩,封山育林15.13万亩。1992年面积为17.83万亩,1996年面积为177.93万亩,到2005年末面积为190.05万亩,其中经济林4545亩,防护林5.55万亩,苗圃825亩,幼林58.55万亩,母树林1050亩,种子园195亩。保靖县林地主要布在野竹坪、毛沟、碗米坡、普戎等乡镇。

四 牧草地

保靖县牧草地面积逐年略有上升。1986年面积为865亩,到2005年,围栏改良天然草原3.8万亩,新建人工饲草(料)基地2万亩。保靖县牧草地主要分布在复兴镇扁朝牧场、碗米坡镇白云山牧场等。

水资源

境内核算总水量124.86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5.19亿立方米,有干流长大于5公里或流域面积在

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1条,分别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其中酉水河是湘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为1634.05平方公里,占保靖县总面积92%。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8.4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发电量达44.5万千瓦。保靖县已开发水电站29处41台,总装机容量28.9万千瓦,其中碗米坡水电厂总装机24万千瓦。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4种,矿产地90余处,紫砂陶、金属镁、钒矿、白云石、硫铁矿、磷矿、大理石、硅石页岩气等储量丰富。

生物资源

保靖县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境内白云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世界闻名孓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蓝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其中白云山蓝果树群是湖南省最大的蓝果树群;有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国家保护名贵药材,是中国桐油、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是保靖黄金茶的原产地。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云豹、金钱豹、猕猴、大鲵等国家保护动物60余种。

保靖县人口民族

土家族是保靖县境内的主体民族。2005年,全县土家族人口有15.9621万人,主要分布于迁陵镇(含原梅花乡、龙溪乡)、普戎镇、碗米坡镇(含原昂洞乡)、阳朝乡(含原仙仁乡)、水银乡、涂乍乡、复兴镇、清水乡、大妥乡、毛沟镇(含原簸箕乡)、比耳镇(含原隆头乡)、野竹坪镇、清水坪镇(含原马王乡)等,部分人口杂居在吕洞山区。保靖县酉水流域的土家族是中国上古史中南蛮的一支,人称八蛮,蛮头是八部大王。

苗族为保靖县的又一主体民族。2005年,全县苗族人口6.3520万人,多分布在县境内吕洞山地区的水田河镇(含原中心乡)、葫芦镇(含原堂朗乡)夯沙乡,还有一部分与土家族人杂居在复兴镇、迁陵镇、毛沟镇等交通方便的集镇,以及涂乍乡、清水坪镇等地。

截至2019年末,保靖县户籍总人口30.44万人,其中男性15.96万人,女性14.71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8.5%。人口出生率8.81‰,死亡率3.87‰,人口自然增长率4.94‰。人口年龄构成中,17岁以下、18-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占21.3%、59.9%和18.8%,与去年比17岁以下人口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18-59岁人口占比上升1.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常住人口29.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91万人,农村人口16.11万人。城镇化率44.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保靖县民俗风情

赶秋节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关于赶秋的由来,有的说是赶“立秋日”,有的说是“赶秋千”。相传很久以前,苗寨有个名叫巴贵达惹的青年,英武善射,为人正直,深受众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猎,见一山鹰从空中掠过,便举手拉弓,一箭射中。与山鹰同时坠落的,还有一只花鞋。这只花鞋,绣工极为精巧,一看就出自聪明美丽的苗寨姑娘之手。巴贵达惹决意找到这只花鞋的主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同时能坐8个人的风车,取名“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约远近村寨的男女前来打秋取乐。打秋千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欢的活动,巴贵达惹想,那个做花鞋的姑娘,一定会来。果然,他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那只花鞋的主人,美丽的姑娘七娘。后来,他们通过对唱苗歌建立了感情,结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从那以后,人们沿袭此例,一年一度地举行这种活动。

地方服饰

汉族人的服饰与外地无异,土家、苗家人的服饰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土家族男子老人,穿无领大袖满胸衣,青年人,头包青布帕或白布帕,呈人字路,着对胸衣,多排布扣,裤子为青、兰布加白布裤腰,鞋子是青面白底。妇女,头结发辫,缠以白布帕或青丝帕,不包人字路。未婚女子,有的将发辫垂于背后,而更多的是盘于头上,婚后则将发辫改挽成髻,束于网套。衣长大无领,袖管短而袖口大,向右边开襟胸,襟胸和袖口滚有寸宽五色花梅条或丝绣花条。裤亦喜兰、青布,白裤腰,裤脚大而短,口沿上端贴花梅条,或丝绣花条。鞋稍尖,青面白底,鞋面绣花。劳动妇女不习惯穿袜,多用青、白布裹脚。耳上吊金银质耳环,手腕戴银质或玉石手圈,手指戴金银戒指,胸前挂“牙钱”,上系有银练、银铃、银牙扦、银珠子等一大串,行走时叮当作响。土家族小孩(包括汉族)的服饰突出在帽子上,按年龄、季节确定帽形,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冬季戴“狗头帽”“鱼尾巴”“风帽”。

苗族男子服饰较女子服饰简单,头缠长1至3丈的青棉布帕,缠成斜十字形。上身着白、青、蓝色或花格(或花条)的棉布料的对襟衣,有7对扭扣,下身着青、蓝色棉布料大筒裤,脚裹3寸宽、丈余长青棉布裹脚,劳动时腰束布带。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妇女穿无领花衣,着白褶裙、蓄长发织辫子,用长条青布(父或母丧亡后可用白帕)帕叠成前方后园的螺形包头。衣裤均镶有花边,头、颈、胸、手均配戴银饰。脚缠青布裹脚,穿船形花鞋。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由专门从业匠人制作。从制作的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凤冠、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从造型上分也是五花八门,仅耳环一项就可分瓜子吊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圈圈耳环等十余种。这些精美的首饰,只在节庆日或赶场时佩戴,平时常戴手镯、戒指、圈圈耳环而已。

保靖县旅游名胜

保靖境内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

保靖县自古为土家族、苗族繁衍生息之地,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如:三万年前的东洛旧石器时代遗址:汉代迁陵县城(四方城)遗址:战国粮窖和湘西仅有的汉代青铜冶炼场;春秋战国古墓群:唐代的酉水岩墓葬;明代史称“东南战功第一”的土司彭荩臣营造抗倭战舰艨艟的遗址;酉水摩崖石刻之最“天开文运”;土家族调年节、摆手舞、茅谷斯、哭嫁歌、打溜子、唱山歌以及苗族赶秋、四月八、挑葱会、武术、猴儿鼓、唱苗歌、赶边边场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等。

保靖县旅游资源以酉溪园风景区和黔山土家民俗景区、吕洞山风景区、小寨沟景区为主。

酉溪园风景区

酉溪园风景区。以迁陵为中心,上至碗米坡大坝,下至梅花乡他沙村,全长约40公里。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迁陵古城遗址又名四方城,位于保靖县城东约3千米的龙溪乡要坝村酉水河边。汉高祖五年(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在此正式置县,始称迁陵县,隶属武陵郡。后来,历代虽不断更名,其治所仍未动。直至五代取消迁陵县,此地是近600年的县城治所。

酉溪森林公园

公园距县城中心仅一公里,占地1030亩。三面环水,一面倚山,由南向北走向。岛上丘陵起伏,林木葱郁,岛鸣上下景色宜人。西侧绝壁上有人工凿就的岩墓葬穴三眼,有人工凿就的石洞中“帝母庙”遗址。西面调年坡腰,有毛泽东国文业师袁吉六先生的墓塔。墓塔正中嵌的大理石碑上刻有毛泽东亲笔题书《袁吉六先生之墓》七个金光大字。背面刻有1965年章士钊、郭沫若先生对袁学识的对联评价。章:“此老通古今文史”;郭:“斯人教天下英才”。半岛之东濒临酉水南去北还的九十度拐弯之岸,凸起一丘,似扭头回看迁陵古镇,名“望乡台”与此相崎的对岸是绚丽多姿的“石楼洞”和挺拔高耸的“孝子岩”。半岛中心有一较高的坡,名“将军山”。曾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将军彭荩臣设练兵闲暇时,在此坡上与官兵谈心和散步的去处。园内有大型体育广场和为纪念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杨霞而建的“杨霞体育馆”。

酉水岩墓葬群

酉水河,人称湘西的母亲河。临河的悬崖绝壁上有土著先民的岩墓葬二十余处。有的为天然溶洞,有的为人工开凿;有的见方两米多,有的小得难以容身,有的内壁装饰花纹,有的粗糙简陋。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异,实为罕见。

小寨沟景区

小寨沟景区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约20公里,可通白溪关口,入王村、古丈坐龙溪、猛洞河火车站。小寨沟流经鱼塘、大坝、小寨、卡道四个自然村寨,其间5公里。有一山塘约60余亩,无出水口也无入水口,却一年四季无论暴雨还是久旱,水位始终不变,是消暑避夏的极佳处所景。有一山体似装墨水瓶子和笔,“笔”的后面有一山体形似一个认真看书的学者,称“仙人看书”,其左侧有一山柱,高约数百米,与旁边山体相距两三米,称“天柱山”。景区内还有景点古南长城遗址、望乡台、灶锅塘、龙洞、龙洞潭、一线天、鸡公山、火把山等20余处。

吕洞山

吕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保靖、古丈、吉首边境地区,距县城约60公里。吕洞山海拔1227米,系保靖县境内第二高峰,因山峰上两个天眼竖立,呈一个“吕”字而得名。当地苗族人视其为“圣山”。该地区由于年代久远,受侵蚀、溶蚀形成多级剥落台阶,加上切割剧烈,形成深山峡谷,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叠出,众多溪流以放射状发源于吕洞山。吕洞山脉形成的自然景观有“十里画廊”、“百米石龙”、“李白醉月”、“鸡畜对话”、“猴狮会”、“瀑布群落”、“不二门”等。

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保靖县城西边约45公里,2005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8.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区内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主峰海拔1320米,为保靖县最高峰。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已发现的植物资源181科1518种,有珍贵树种红豆杉、珙桐、银杏、钟萼木、闽楠、樟树、油樟、香果树等10科20余种,动物资源55科163种,属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的有穿山甲、娃娃鱼、大灵猫、花面狸等,还有竹鸡、华南兔、蛇类等15种三类保护动物。主要景点有白云山知青场、白云寺、大水井、白云山知青纪念碑、白云山避暑山庄、狩猎场、植物园等。

摩崖石刻

“天开文运”摩崖石刻位于县城酉水老码头对岸临河崖壁,距河面30余米。颜体四字,从右至左横排,阴刻,每字2.4m×1.8m。左有落款“光绪十七年孟夏月刊”九小字,楷书阴文。1891年初夏保靖人刻下的这一作品,其大其高,州内绝无仅有。

保靖县名优特产

酒瓶

保靖紫砂陶当前探明的储量为16亿吨,居全国第一,使之获得“中国紫砂陶之乡”美名。其陶土焙烧收缩性小、强度高、耐酸性好,是一流的酒类包装容器原料,被业内赞为“会呼吸的酒瓶”。截至2011年,约13种国内名酒的酒瓶均出自保靖。

黄金茶

保靖黄金茶源于距今400多年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野生茶树品种资源。至2011年底,保靖县黄金茶茶园总面积已达3.6万亩,可开采面积1.1万亩,范围覆盖48个行政村5500多户3.25万人,超过100亩的种植大户有80余家,2011年全县实现黄金茶总产值8500万元。同时,保靖注册了“保靖黄金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湖南湘西州相关地区

湖南湘西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