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一切内外大种,及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三
2、 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菩提行经卷一
3、 常有人问怎样念佛,也有人教怎样念佛。其实,念佛就像呼吸、说话、走路一样自然。自然就好。
4、 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无量义经
5、 想要家庭吉祥、和睦,就应该常常起欢喜心,天天为自己的家庭祝福。
6、 浊世绽清莲世界尽管黑暗,我们必须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为周遭的环境所诱惑。
7、 佛心禅语 问:“如何是学人心?”师日:“尽十万世界是你心。”——长沙景岑禅师
8、 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般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9、 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世间诸事,皆同实相,不见资生之事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小品般若经卷六,阿惟越致品
10、 佛心禅语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 小。”
11、 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12、 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道。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13、 摄为船师,摄就是接受;只要有信念,肯接受佛陀的教法,佛法就象是一条船,可以送我们到达解脱痛苦的彼岸。
14、 天天禅语能指引正路,是良师;能同行正道,是益友。
15、 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制,所有的人归宿都是死亡。你不知道来路和去路,也看不见两者的尽头,悲伤也徒然。经集第三品,第八章箭经
16、 迷妄中的人永远不可能与觉悟者对等说话,如同盲眼人不可能与明眼人分辨颜色一样。凡夫对佛说种种怀疑、推量,也就毫无价值了。
17、 大乘信为父,般若以为母,禅胎大悲乳,诸佛如贵子。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三
18、 佛心禅语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经落地了,后脚还不肯放开。一证严法师
19、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维摩经卷下,菩萨行品
20、 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遭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21、 无“形式”则不足以显“内容”。然形式要取诸“中道”,不可野亦不可乱,尤其不可轻忽“形实如一”的掌握。
22、 菩萨必具行六度,不可但言宜修般若。大乘方广总持经
23、 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忏悔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器。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24、 佛心禅语 永远不可欺骗别人,不可轻视任何地方的人们。在充满愤怒和恶意的地方,让我们用慈爱对待他们,使他们不受丝毫的损伤。——佛陀的格言
25、 若转得自己,则一切粗重境来,皆作得主宰。……若作得主宰,即是不变易,若作主宰不得,即是变易也。(唐)曹山本寂禅师
26、 人生最有价值的,是健康的身体;比健康更有价值的,是正确的人生方向。
27、 学佛先从做人开始,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
28、 佛心禅语 对于正确的决定,这叫坚持;对于错误的选择,这叫固执。
29、 听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谓之“受法”。
30、 不满足的爱就是缺爱症。唯有以宗教精神——用慈施悲来净化人心,洗净社会病态,让众生多得福报。
31、 书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只能挖书山一角,取书海一瓢。
32、 佛心禅语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打开,不让任何的外在条件来打扰我们,那么 一切的烦恼与痛苦,也都不存在了。
33、 佛心禅语 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丁夫,常一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34、 佛心禅语 心境清凉,忙碌便是欢喜,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工作中的忙碌便为欢喜。
35、 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欣赏”。
36、 受人凌辱,畏其势而忍之者,不足为忍;无可畏之势而能忍之者,真为忍也。(法藏碎金录)
37、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
38、 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唯佛能善觉,因是有是无。若能自观察,则无有诸入,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
39、 佛心禅语 水位升高,船身也随着升高;使用的泥土越多,造出来的佛像就越大。
40、 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华严经卷四,世主妙严品
41、 有的人追求爱欲荣华,过着愚痴烦恼的生活;有的人断欲守空,过着随缘清净的日子。崇高与卑微,全在感情心灵的一念取舍。
42、 迫害不以为意。有道德修养的人,当其遭遇伤害与逼迫时,他能够不去介意;甚至好像一个充满气的皮球,你打它一下,它跳得更高,你愈迫害它,它愈是坚强。
43、 安分守己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着和乐的日子。
44、 我于空性究竟故,外界与我成一体,风心显境自在故,任何变现皆随心。弥勒日巴大师歌集
45、 佛心禅语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钱,但有钱的人也不一定都快乐。很多人为获取金钱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金钱换不来多一分一秒的时间。
46、 如佛所赞:如来大智尊,显说功德证:忍、慧、福、业力,誓愿力最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上
47、 孝敬父母 世界上只有父母不能再生,因此,当父母健在时子女应尽力孝敬,以 免父母去世后懊悔。
48、 佛心禅语 山羊被杀因作声,飞蛾投火由火色。水鱼悬钩为吞饵,世人趋死以境牵。——佛夺行集经
49、 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
50、 三、归依三宝(一)佛陀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楞严经卷六
51、 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有了它,你会平和面对动荡不安,积极应付挫折困难,于寒冬里感受到暖意,在风雨中体会到幸福。
52、 佛心禅语 爱的最伟大之处,就是打开了人生的窗口。——海涛法师
53、 勿轻言“挫折感、无力感”。纵然困难如石,也要钻过去:更何况有时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如纸之薄。
54、 真修行者,重在默默地行持,而不在口头上到处说。
55、 著述须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可光前绝后。(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二
56、 莲花与毒蛇 说好话如口吐莲花;说坏话如口吐毒蛇。
57、 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品
58、 佛心禅语 僧问:“如何是璇玑不动?”师日:“青山数重。”日:“如何是寂尔无限?”师日:“白云一带。”——天龙重机禅师
59、 不实之法,是从缘生;真实之法,不从缘起;如来法身,体是真实,名为涅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
60、 要以享受和欣赏的心态,满心欢喜地生活在当下。
61、 开会的最大好处就是让大家能够聚在一起,见到老朋友,结交新朋友。
62、 当你倒霉时,你身上的阴性场态总是占主导,而阳性场态也是最弱之时,当阴远超于阳时,就会麻烦不断,祸不单行,此时遇见小人或撞见鬼都是常有的事。
63、 经典佛语录 在佛家看来,这就是人对于身体健康、物质财富、人际关系和精神追求这几个人生基本问题应持的态度。
64、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怨憎,是丑化自己的人生。
65、 佛心禅语 时候季秋霜冷,皎洁银河耿耿。松窗一柱炉烟,颇释吾家好景。——法演禅师语录
66、 有了感恩的心,人的心量才会变得广大和宽容。有了感恩的心,人们才会想到要去回报社会,回报大众。
67、 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古印度)弥勒瑜珈师地论卷三十八
68、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69、 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70、 佛语禅话不要怕压力,只要自问做得对与否。
71、 佛心禅语 太阳住在虚空之中,看起来好像无所依靠,其实它一点也不危险。无住就是它的安住。看似无家,其实处处为家,这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72、 我们怎么来感恩呢?就是要尽己所能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73、 佛语禅话从没有杂念、恶意,培养善念,还要进一步——不执着。
74、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而思想是无形无相的。也就是说,人有形的肉体有相的行为是受制于无形无相的思想。疾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75、 天天禅语能开启智慧、美化生活,都是善法。
76、 不可任意弃养宠物,不做不当的放生,应该积极护生,尤其给人因缘,放人生路,就是最好的护生。
77、 童叟无欺和气生财,经商求财,须讲信用;童叟无欺,和气生财。
78、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79、 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离粗语悭吝,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卷九十一,发胜志乐会
80、 佛心禅语 是没是真如?心不起,心真如。色不起,色真如。心真如故心解脱,色真如故色解脱,心色俱离,即无一物,是大菩提树。一无题
81、 何等为信具足?谓善男子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是名善男子信具足。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82、 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华严经卷十四,净行品
83、 佛心禅语 生:“顿悟见性,究竟是怎样的境界?”心:“迥超一切相对境界。究竟如何?你当切实亲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光
84、 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大集经卷十五
85、 佛心禅语 从来不犯错误的人没有,从来不犯过去曾经犯过的错误的人也是不多见 的。颜回这种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86、 一切功德由时间所累积,一切功德由我们身体行动所成就;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惜人身。
87、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人人都应当保护自己在语言上的德行,不要相互辱骂。
88、 即心即佛自在常乐,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祸福无门人自招,即心即佛人自在。
89、 开启心胸,才能发挥无量的慈悲,获致真真正的智慧与功德。
90、 佛心禅语 是你的迟早会是你的,没有必要为它而烦恼;不是你的永远都不属于你,为它烦恼又有何用呢?
91、 诸佛一似大圆镜,我身犹若摩尼珠,诸佛法身人我体,我身常人诸佛躯。(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二十引经言
92、 佛心禅语 言语道断,文字性空,到这里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潜人还会幺?——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93、 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大般若经卷四一二,乘大乘品
94、 佛心禅语 佛说,慈悲为怀,福报自然来。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是 为慈悲。宽容待人,以德报怨,懂得感恩,广行布施,就是在修福。
95、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怀一颗谦卑之心。
96、 佛心禅语 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任何人也不能将他击垮。
97、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宋)慧开禅宗无门关
98、 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所以然者,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
99、 尽本分我们若能把一切工作、一切付出,都认为是自己的本分事,这就做到了谦虚的修养功夫。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小心冒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