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咬金的斧子——就这么三下(歇)程咬金:唐初大将,古代小说隋唐演义、说唐中的人物.传说惯使两把很重的板斧,头三下很厉害,后来就差劲儿了。比喻本领不怎么样,就开头几下子,使不出新的花招。也用来表示自谦。
2、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释义:王叔和:晋朝的医学家,著有脉经、脉诀。读医书,不如多在治病的实践中学习医术。例句:“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什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近来蒙少爷的教训,才晓得书是该念的。
3、 既尊孔子,又拜活佛(惯)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活佛:藏传佛教中的高僧。比喻用意不专,对几方面都应付,都不信任。
4、 昆仑山前搭戏台——背景高
5、 饱汉不知饿汉饥(谚)指能吃上饱饭的人,很难体会出挨饿是什么滋味。也泛指处于良好境况中的人,体会不到处于艰辛困难状况中的人的痛苦。
6、 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歇)羊角葱:葱的一种,茎部粗大,叶子长得像羊角,味辛辣。本指老而味辣,转指人老练狠毒。含讥讽或责骂意。
7、 拍桌子打板凳形容争吵发脾气。浩然艳阳天:“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气势之凶,声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8、 大口小口,一月一斗(谚)不论大人或小孩,在吃粮上,一人一月总得一大斗。指口粮的耗费是硬指标,不容含糊。
9、 在县城一家家具厂上班的哥哥,正干得好好儿的,突然想改行做生意。全家人都劝他,他却不听。大伯生气地说:“骆驼蹄子走猴路,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踏踏实实,干啥工作也不行。”(河南·西华)
10、 老师要求我们做一件作品上交到学校的展览室,同学们正为此事而发愁。班长站了起来,充满信心地说:“人多出韩信,智多出孔明。咱们大家在一起合计合计,一定会做出好作品来。”(广东-龙门)
11、 纸上画大炮——打不响
12、 四面光八面圆(惯)比喻处世圆滑,哪一面都不得罪。
13、 东西“东西”合成一个词的时候,“东西”非东非西,它指的是物品。来源于朱熹与他人对话的一段妙语。在南宋,朱熹和盛温如都是大学问家,也是好朋友。一天早晨,朱熹去看望盛温如,正巧在街头相遇。朱熹见他手里提一只新编的竹篮,便随口问道:“拿这篮子去干什么?”盛温如回答道:“去买东西。”朱熹听后便开起了玩笑:“夫子常以治天下四方为己任,为何不买‘南北’,只买‘东西’呢?” 盛温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五行之中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和火我这竹篮是不能盛的。而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和金装在篮里却不要紧,所以,我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啊!” 盛温如巧妙地用五行之说,解释了买“东西”的道理,从此传开,“东西”一词使用至今。
14、 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谚)指稻子多了,打出的米就多;人多了,办法、道理也就容易出来了。
15、 客随主便(谚)指客人要听从主人的安排,尊重主人的意愿。 也作客听主便。 客听主安排。
16、 堤外损失堤内补(谚)堤:沿海、河、湖等的防水建筑物。指农作物要是在堤外受到损害的,就要在堤内设法得到补偿。比喻在这方面失去的,就要在那方面补起来,不使总体亏损。 也作“堤内损失堤外补”。
17、 看着妈妈轻松折好了被子,我也去试了试。但怎么也折不好,不是上边大就是下边大,弄得我满头大汗,还得请妈妈来帮忙。妈妈说:“看人挑担不吃力,自上肩胛嘴要歪。只有自己做了,才能体会到别人劳动的辛苦。”(浙江·绍兴)
18、 鹅蛋子——又圆又滑(歇)本指鹅蛋外形圆、表面滑,转以形容人圆滑。
19、 隔山打斑鸠——乱放一通
20、 倒打一钉耙释义:比喻反皎一口。例句:我们前些天,揭发批判了李春山,他现在公开赖账,还对李克同志倒打一钉耙,真是无耻已极。
21、 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气闷热。吃饭时,我脱光衣服,开着电扇,还是热得要命。奶奶说:“要是能把肉皮子也脱了就凉快了!”(四川·达川)
22、 城隍爷的马——骑不得;样子货
23、 得饭望饱,闹事望了(谚)得到饭食,总想着吃饱肚子;闹起事来,总希望事情有个了结。指闹事人的共同心理是盼望有人来调解。
24、 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释义: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的果实,可以掏空做器皿,过去常用来装药。比喻不知人肚子里到底打算搞出什么名堂来。例句:“你们都退去,只留朝云在此。”众人领命,一齐都散,不留一人。元普便叫朝云闭上门,朝云正不知刘元普葫芦内卖出什么药来。
25、 指着碟子说碟子,指着碗说碗(惯)比喻就事论事,无关的不说。
26、 大佛三百五,各有成佛路(谚)三百五:泛指多。比喻人在修行或事业的进取方面,各有各的门路,各有各的办法。
27、 头白可种桃(谚)人到年老发白时,栽种桃树还赶得上吃桃子。指桃树结果实比其他果类树木快。
28、 锻炼不刻苦,纸上画老虎。
29、 枣核儿——两头尖(歇)两头:本指枣核儿的两端,转指前期和后期。尖:谐“艰”。指穷人的生活在幼年和老年时期最艰难。
30、 斑鸠嫌树斑鸠起释义:斑鸠讨厌树,只能斑鸠飞起,而树不动。比喻客人与主人之间有了矛盾,只能是客人离开。例句:谁不愿遵守军纪,请不要留在我的大旗下边,斑鸠嫌树斑鸠起,任诸位远走高飞,我决不相留。
31、 草深虫子密,林大鸟儿多(谚)指草丛深了,各种虫子都有;树林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比喻社会是广阔博大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32、 二叔家批下来个二胎指标。前天,二婶又生了个小妹妹。大爷不高兴地说:“唉,十个如花女,赶不上一个跛脚汉。”大奶说:“十个武大郎,比不上一个穆桂英,你是老思想!”(河南·内乡)
33、 五更中国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饺子拜年。那么,“五更”是怎么来的呢?我国古代把夜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或梆子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秋分时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正所谓“鸡鸣五更”。
34、 孔雀开屏——尾巴翘得高;喜气洋洋
35、 面糊盆里磨镜(惯)面糊:用面粉打成的糨糊。在糨糊盆里磨镜子,镜面永远也不清楚。形容人不清白。
36、 逮兔打狐狸——举两得
37、 爸爸下班回来说,老张家三个儿子,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整天闲逛啃老子。爷爷在一旁说:“好虎一只能镇山,耗子一窝喂猫的货。”(黑龙江·哈尔滨)
38、 眼镜框里镶铜子儿———切向钱看
39、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40、 下课了,大家都到前边交作业。一个正在抄黑板上习题的同学嚷开了:“喂!我是抄题还是画脑袋呀?”(天津·宝坻)
41、 开水锅里加凉水——下子冷静下来
42、 肚子里长笋——胸有成竹
43、 我学了一年的小提琴,尽管天天练习,却始终没有多大进步。星期天,我又在院子里苦练,邻居王阿姨从门口走过,冷冷地说:“你呀,根本就是西瓜皮打鞋掌——不是那块料,别在那儿捉起臭虫放在自己脑壳上叮——自讨苦吃了。”听后,我不服气地说:“你也别总是隔着门缝看扁人……”(河南·孟州)
44、 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谚)哭孩脸:动不动就哭的小孩的脸。 指大海的水面变化莫测,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风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儿面,一朝变三变”。
45、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46、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们形容女子长得漂亮,往往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来比喻。美貌与这四种事物何干?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说从古就有,分别是形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都还分别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沉鱼”,是指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美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这时,有鱼儿游过,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了。 “落雁”,是指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昭君告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昭君便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下来。从此,昭君就有了“落雁”的代称。 “闭月”,是指貂蝉。三国演义说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她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飞扬跋扈,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王允与貂蝉共同设下美人计、连环计,密谋杀死董卓。为此,王允和貂蝉便以父女相称。为了宣扬他女儿长得如何漂亮,王允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蝉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羞花”,是指杨贵妃。传说杨玉环进宫后,很是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鲜花说:“花儿呀,花儿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啊!”她边说边用手摸了花儿一下。不想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恰巧,此事被一宫女看见。宫女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这件事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喜出望外,大肆渲染,此事也就传开了。
47、 邮票齿孔现在寄信时,将买来的连在一起的几张邮票用手一撕,所需的邮票就会顺着齿孔掉下来,且邮票不仅不受影响yipinjuzi.com,反而因齿孔部位的半边齿印排列整齐而更加美观,使用起来很方便。那么,它是谁发明的呢? 1848年,伦敦市中心的一家酒店来了一个记者,他一面饮酒,一边撰写当天的通讯稿件。当他把写好的稿件塞人信封,准备贴上邮票时,却找不到裁邮票的剪刀。迫于无奈,他从衣襟里取下一枚小别针,在两枚邮票的空隙处用别针尖刺了一连串均匀的小孔,然后轻轻撕开,竟然十分整齐美观。做者无意,观者有心。坐在记者对面的亚瑟·亨利,心中暗想,假如能发明一种打孔机,在每枚邮票的四边都打上小孔,那么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结果他真的发明了打孔机,自此,齿孔邮票问世。
48、 揭盖子(惯)比喻把掩盖着的矛盾、问题揭露出来。
49、 酱油碟子跟着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较厚,蘸碟子里的酱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钱财很快就消耗完了。
50、 茶喝二道酒喝三(谚)茶喝二道:茶喝到第二道,茶味正浓。酒喝三:酒喝过三杯后,精神兴奋。 指二道茶方酽,三杯酒提神。
51、 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释义:做事留有余地有好处。例句:“我们不要占便宜,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
52、 多求不如省费(谚)多求:多方寻求开发财源。省费:节省一切开支。财物的耗费是个无底洞,财源再广,也供不了无休无止的耗费。 指增加收入,不如节省开支。
53、 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54、 睁眼一抹黑见“两眼一抹黑”。 玩笑。
55、 舍着金钟撞破盆(惯)比喻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豁出性命去拼搏。
56、 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57、 白露身不露释义:“白露”时,不要再光膀子了。言天气渐冷,赤身露体易着凉。例句:八月,秋兴:谚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
58、 看人下菜碟儿根据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谓 看人行事,态度不一。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儿呗,也不能这样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济,可 也有脸皮。”
59、 河豚鱼撞船———肚子气
60、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61、 不到火候不揭锅释义:比喻要抓住适当的机会。例句:袁坚呢,喜欢仔细观察,理出个头来,不到火候不揭锅。
62、 这山望着那山高站在山坡上,看别的山顶,总觉得高。 指不满足现有的处境,羡慕别人的条件。或说:这山望着那 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成语:见异思迁。沈从文长河: “常言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你哪知道我们的苦处。”
63、 新婚三天没大小见“洞房三天没大小”。
64、 君子成人之美谓应帮助别人,成全别人。台湾琼瑶月 朦胧鸟朦胧:“又觉得自己做得好漂亮,好大方,好有风 度——君子成人之美!”
65、 膏药贴嘴巴——难开口
66、 烧香望和尚——一事两勾当(歇)旧时作风不好的女子去寺庙,既烧了香又看望了相好的和尚。 转指一举两得。
67、 老鼠给猫刮胡子——溜须不顾命
68、 小明的爸爸把白菜收回家后,自语道:“这菜都被冻坏了。”小明妈听见后埋怨说:“谁叫你不早收呢?立冬不起菜,冻了不要怪!”(河北·献县)
69、 醉汉嘴里出真言见“酒后吐真言”。
70、 阎王老子做木匠——鬼斧神工
71、 不打不成交释义:不经过冲突,彼此不了解,就不会成为朋友。例句:有一次因为背错了“语录”差点没被红卫兵作“现行反革命”送到公安局去。不打不成交,由于错背“语录”事件,各派红卫兵组织连连审讯和批斗梁有德。
72、 说不清,道不明(惯)指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 也作“说不清,道不白”。
73、 肉烂在汤锅里(惯)比喻没有受到损失,或好处还在自己人手里。 也比喻利益、损失都混在一起,分不出来了。 也作肉烂在汤里。 肉烂在锅里。
74、 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谚)指发生争端后,修养好的人讲道理,没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动武。 也作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动言,小人动拳。
75、 吹喇叭打鼓——各有各的调门
76、 遍地是黄金,缺少有心人(谚)指发财致富的机会随时随地都有,就看人们有没有生财的眼光和心计。
77、 瓜熟蒂落——时机到了
78、 砧板上的肉——随人砍,随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摆布。
79、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主观客观条件均极为不利,面 临危险。台湾李敖启发你的小故事:“三十四年来,已经 面目全非,已经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世界。”
80、 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释义:比喻人心险恶,难以猜测。“难”又作“怎”。例句:这个郎君也早合当倒运,就吐实话泄机与他,到吃婆娘哄赚了。正是: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难保不怀毒。
81、 越丑越爱戴花指人总想掩盖自己的缺点。周立波暴 风骤雨:“谈到韩老六说自己脚正不怕鞋歪时,小王哈哈大 笑道:真是人越丑越爱戴花。”
82、 拿了秤杆忘秤砣——不知轻重
83、 胆小鬼怕鬼,鬼越多释义:胆小鬼越害怕鬼,鬼越多。比喻越害怕困难,困难越多。例句:“来吧,孩子,我们正在大山的心脏里开辟道路呢!”他捋着胡子说,“胆小鬼怕鬼鬼越多。起初,听说要挖通一座大山,吃惊得了不得;如今真的动手干了,也没啥了不起。”
84、 天黑找不到路——日暮途穷
85、 方的不来来圆的变换手法。菡子纠纷:“你别看楼志 清就这么‘熊’掉了,他的鬼点子可多呢!方的不来来圆的, 硬的不来来软的。”
86、 粮棉大增产——丰衣足食
87、 挤不出牙膏多指逼不出话来,逼不出东西来。传记图 书:“他派黄做秘书监视张,黄过于老实,挤不出牙膏,逼得 太紧,又怕他上吊。”
88、 打开窗户说亮话释义:比喻有话明讲,说话直率。例句:“她说,只等她那个情人一回来,她就要跟韩小蜇打开天窗说亮话,男婚女嫁,各奔东西……”
89、 刚大年初三,爸爸可就扛着锄头下田了,我说:“爸呀!你怎么没年没月呢?快把锄头放下,我们打牌去。”爸说:“三天戏,五天年,过得多了人们烦。”唉,真拿爸爸没办法。(河南·内乡)
90、 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91、 姥爷在我家门口种了许多花,但是,这些花总是被小偷偷走。昨天晚上,姥爷说:“电视上的歌唱的是‘常回家看看’,我是常出去看看,抓住个贼。”我和妈妈笑得肚子都疼了。(新疆·哈密)
92、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今日结果不好,当初不该那样做。 表示悔恨。相关的:早知如此,悔不当初。张贤亮河的子 孙:“接下来的这段往事,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时候,总 引起一种充满柔情的心荡神驰,一种早知如此,悔不当初的 惆怅,一种真正的男子汉的激情的冲动。”
93、 食人之禄,忠人之事(谚)禄:禄粮,饭食。指吃了人家的饭,拿了人家的俸禄,就要尽心竭力地报效人家。 也作食人之禄,必当终人之事。 食人之禄,当尽其心。
94、 大俭之后,必生奢男(谚)大俭:生活极其俭省。奢男:奢侈淫乐的子弟。指父辈过于俭省,积累下钱财产业,必定造成败家子的骄奢淫逸。
95、 张大叔平时懒散惯了,满屋子乱七八糟的,可他在外边却西装革履,挺精神。知底细的人都说他是“驴屎蛋外面光,不知里面咋窝囊”。(河南·新野)
96、 老母猪衔着象牙筷子——装煞也是杀材(歇)衔:用嘴含着。 煞: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杀材:该杀的料。指装得再好,也没有好下场。常含责骂意。
97、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学好不容易,学坏很容易。类似的: 学坏容易学好难。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治得了病治不 了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好三年,学坏三天;我是 无力让你们人人修成正果的。”
98、 弥天之罪,一悔便消(谚)即使犯下了极大的罪,只要能真诚忏悔,罪也就消除了。指真诚悔过,是消除罪过唯一的途径。 也作“弥天大罪,当不得一个悔字”。
99、 春苗得雨——正逢时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所有内容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小心冒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底部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