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24 11:22:11

临西县是河北邢台市辖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部,京九铁路、邢临高速公路和邢临公路贯穿县境,是邢台市的东大门,沟通冀鲁的桥头堡。行政区域面积542平方公里,辖6个镇、3个乡,6个社区、299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5.29万人(2016年)。

汉代置清渊县(治今临西)。北魏更名临清县(治今临西)。金元以后,县治迁徙水东(治今临清),遂成为临清县的河西部分。1964年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设临西县。临西县历史上涌现出北宋名将王彦超、明代文学家谢榛、全国劳模吕玉兰等名人志士。有京杭运河、临清古城遗址、月洼寺等名胜古迹,潭腿、乱弹、空心面等文化遗产。临西县主产小麦、玉米等作物,形成了棉纺、建材、机械等工业体系,轴承是其特色支柱产业。

区划名称临西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130535
辖区面积542 km²
人口数量35.29 万人
车牌代码冀E
电话区号0319
邮政编码054900
行政驻地江西
气候条件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
地理位置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部

临西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临西镇130535100
河西镇130535101
下堡寺镇130535102
尖冢镇130535103
老官寨镇130535104
吕寨镇130535105
东枣园乡130535200
摇鞍镇乡130535203
大刘庄乡130535204
轴承工业园区130535400

临西县建制沿革

夏朝,今临西县域属兖州之地。

商代末叶,本域属纣畿内地。

西周为邢国聂北之地,邢灭属卫,战国归赵。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本域属巨鹿郡(治所邢台平乡)。

西汉初,设清渊县,治青阳,属巨鹿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改属魏郡。

始元至元凤间(前86一前75年),汉昭帝封太常江德为榆阳侯(国),治在今临西县吕寨乡一带。

三国魏,清渊县仍名。黄初二年(221年),更隶冀州部阳平郡。

西晋,咸宁中(275—279年),清渊县改称清泉县,属司州阳平郡。

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县为临清县(临清之名始此),并徙治于今临西县仓集镇。

前燕,临清县改隶司州部建兴郡。前秦、后燕、魏仍之。

北魏时期,临清县徙治于榆阳城旧址东十里(今临西县仓集镇东月洼寺一带),属相州清河郡。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析临清县复置清渊县,治迁清水(今冠县清水镇),隶相州阳平郡,

北齐时期,临清、清渊二县合并,复称清泉县,治清水(今冠县清水镇),属司州阳平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为临清县和清渊县,临清县仍治今临西县仓集镇,属冀州部清河郡。

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临清县另置沙丘县。大业二年(606年),省沙丘县入临清县。

唐武德元年(609年),避唐高祖李渊讳,将清渊县并入临清县,仍治今临西县仓集镇。

唐武德四年(612),析临清县复置沙丘县,贞观元年(627年),省沙丘县入临清县。

大历七年(772年),析临清县南境别置永济县,治今临西县张桥店,属贝州清河郡,唐末废。

后梁、后汉、后周,临清均隶大名府。后唐属兴唐府澶州,后属广晋府。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属大名府。熙宁五年(1072年),入宗城县为镇,旋复设,仍隶属大名府。

金天会五年(1127年),临清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因避水患徙治曹仁镇(今临清旧县)。

正隆二年(1157年),改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代临清县属中书省濮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设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为枢密院直属。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临清县属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

洪武二年(1369年)徙治中州纸马巷(临清闸)。洪武七年(1374年),割堂邑县会通乡来属。

景泰元年(1450年),徙治临清闸东北三里建砖城为治所(今临清市旧城区和临西县河西镇部分)。

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馆陶、丘县,属东昌府。

清初,临清袭旧称临清州,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领夏津县、武城县、丘县。

民国二年(1913年),临清州降为县,属山东省济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隶东临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更隶德临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四专署驻临清。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袭占临清城。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于临清县西北部(今威县境)建临清县战委会,翌年于临清县西境(今临西县域)建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伪临清县公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划临清县、企之县、清河县三县邻接地域建立宏毅县,属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同时,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划入临清县,为八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31日临清解放,县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共革命政权迁驻临清县城。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临清在威县16村及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一带归旧属。翌年,临清县、市并置,驻地临清城,属冀南区一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初,改属冀南行署一专署。同年9月26日,更隶华北人民政府冀南行政公署一专署。同时,市升为专级。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市降为县级。8月10目,改称临清专署。不久,临清县、镇并设,为河北省邯郸专署所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袭原称。1952年11月32日,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同年12月19日改隶聊城专区。1954年,临清镇改称市。1950年,撤销清平县,其三、四、五区并入临清县。1958年,临清县并入市。1963年,称县。

1964年12月,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置临西工委,驻河西,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

1965年3月27日,成立临西县,县城驻临西县城关镇(今临西县河西镇,为原临清县城河西部分)。

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地区,继辖临西县。同年,县驻地徙至童村(今临西镇)。

1993年邢台市、地区合并为邢台市,临西县仍属之。

临西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南部,卫运河中游左岸。地理坐标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地处冀鲁平原腹地、两省(河北、山东)三市(邢台、聊城、德州)交界之地。东濒卫运河,南邻馆陶县,西接邱县,北衔威县、清河县。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略呈椭圆形,总面积542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临西镇珠江路。

地形地貌

临西全县地势平坦,中部古堤纵贯南北,将全县分割为堤上缓岗、堤下低平两个地貌。西部海拔在33—36米之间,东部海拔在28—33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稍有倾斜,地面坡降为1/5000—1/6000,堤下坡被西部高地东部卫运河左岸所围,北部又是南坡洼、白坡洼与清河、威县部分区域共同封闭洼地,最低点海拔27米。

地质

临西县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的东部边缘。按地质分区,属华北地台区的渤海台向斜。西靠太行山隆起带,东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接触,跨居邢衡隆起及临清拗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基底发育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带,并割裂成冀县、南宫凹陷四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控制着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层属于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是一套成因类型复杂的松散亚沙土、亚粘土、粘土、中夹粉沙——粗沙的沉积,总厚度在470一600米之间。此种地层结构虽贫于矿藏,但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富含水肥,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基础。据国家石油部门的勘探,境内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气候

临西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C。1月平均气温-2.9°C,极端最低气温-21.2°C(1971年12月27日)。7月平均气温26.6°C,极端最高气温41.2°C(1966年6月22日)。

无霜期194天,年日均气温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49天,年日均气温0°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86天。初、终霜冻平均日期分别在10月24日和4月12日。

年平均日照为2497.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6%。年平均辐射总量119.2千卡/平方厘米。

平均年降水量55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为886.3毫米(1973年),最小为274.3毫米(1972年)。

水文

临西县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东临漳卫南运河(卫运河),县内长39.2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卫西干渠、临威渠、临馆渠、申街分洪渠、下堡寺渠、新清临渠、东清临渠、跃进渠、赵疃渠、马刘庄渠、引卫西干渠、赵王河等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公里。渠道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年均输水量7000万至1.1亿立方米。全县浅层淡水区面积为4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7.9%。

临西县浅层地下水依靠降水补给,引黄干渠、卫运河侧向补给地下水1.69亿立方米/年;深层地下水靠上游同层地下水越流排泄量补充1919.1万立方米/年。

土壤

临西县境内土壤分1个土类(潮土),3个亚类(褐化、潮土、盐化潮土),8个土属,26个土种。西部黄河故道堤上缓岗带,向褐化潮土发展、转化,有褐化潮土14.48万亩,占总面积的17.8%;东部堤下低洼地区为典型的潮土和盐化潮土,面积分别为60.12万亩和6.7万亩,各占总面积的74%和8.2%。表土质地以轻壤质为主,面积达70.3万亩,占总面积的86.5%;沙壤质分布在卫运河沿岸及老沙河一带,面积6.2万亩,占总面积的7.6%;中壤质4.3万亩,占总面积的5.3%;另有5000亩的砂质,占总面积的0.6%。

临西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临西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天然降水)、客水(卫运河来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属水资源量少区域。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774.4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6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499.3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3819.9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192.6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44.3万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6%,水资源极度匮乏。与1990年后相比,临西县水资源总量减少2055.6万立方米。

地热资源

临西县地处地热资源带,地热水为极软水,用途广泛,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冀南温泉位于临西县城西大门,邯临公路旁边高村境内,井深1280米,出口水温54±1℃,流量100立方米/小时。2009年温泉娱乐中心有温泉井3眼,井深1500米,日出水量1万余吨,水温53℃—60℃,水质符合国家医疗热矿水标准; 水中富含68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无色无味,水质细腻,对皮肤、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有疗效。截至2015年,临西县城区内共有16眼地热井,全部被取缔关停。

临西县人口民族

人口

临西居民绝大部分为明朝初年山西移民迁入,境内78%的聚落形成于明代。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增长较快。

临西县主要年份人口数据

年份

总户数

总人口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1950年404641664658356682899
1960年474601872699098796282
1970年52626221718112273109445
1980年56321234841119161115680
1990年68732286224145634140590
2000年79302313118159328153790
2010年89887343384176228167156

2014年,临西县总户数101304户,户籍人口386800人,其中男性199799人,女性187001人;18岁以下109362人,18—35岁108883人,35—60岁118011人,60岁以上50544人;全县常住人口350640人,其中城镇人口142409人,城镇化率40.61%。2014年出生5323人,人口出生率14.76‰,出生人口性别比104.02:100,死亡2718人,人口死亡率7.53‰;自然增长26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22‰。

民族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临西县汉族人口340042人,占总人口的99.03%;少数民族人口3342人,占0.97%,其中回族3299人,满族24人,布依族3人,蒙古族、彝族、壮族、朝鲜族、土家族、仡佬族各2人,藏族、苗族、傣族、佤族各1人。

临西县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保护级别

乱弹传统戏剧省级、市级
弹(谭、潭)腿杂技与竞技省级、市级
手工挂面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省级、市级
罗竹林的故事民间文学省级、市级
贡砖烧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市级

乱弹

临西乱弹也称“銮坛”,因早期专供宫廷欣赏而名。约于清乾隆年间传入,临西县老官寨向有“乱弹之乡”之称。剧目多反映宫廷生活,唱腔基本为板腔体系。伴奏有“文伴”、“武伴”之分。唱腔婉转、抒情性强的生、旦多以横笛、笙伴奏;唱腔激昂、高亢嘹亮的老生、花脸多以大笛、笙伴奏;其他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扬琴等。

潭腿

古老武术“潭腿”是由“昆仑“大师创立于北宋初年,因昆仑大师隐居在临西县龙潭寺而得名,讲究”拳打三分脚踢七“,分为正宗潭腿(临清潭腿)、教门潭腿和少林潭腿。各门派互教传练,门派拳功不同,在路数上也各有增减,为与正宗潭腿区别,分支各派皆称“弹腿”。以临西县为中心的正宗临清潭腿流传至今,拳法没有失传,也没有任何添改。

空心挂面

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尖冢镇地方特产,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仅有0.1毫米。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铨公使工艺日臻完善,传进皇宫,万历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封为贡面。

文物遗迹

名称

年代

等级

临清古城遗址北魏一金代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杭运河(临西段)春秋至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里圈清真寺明代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寺遗址清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阳古城遗址战国一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官营清真寺明代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庄清真寺民国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清故城

临清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县城东南的仓上村东,时代是北魏至金。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6华里,东西宽3华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北城墙、北城门遗址犹存。城内主要建筑有:古县衙、钟鼓楼、文庙、奶奶庙、净域寺等,有多座汉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系、五大名窑中的大部分瓷器,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堤

古堤位于临西县境中部,纵贯南北。相传此堤与馆陶之金堤同为汉代所筑,故亦称金堤。又传,堤为鲧所筑,故又称鲧堤。据科技人员实地勘踏,从土层构造分析,疑非人工所筑,可能为古代洪水淤积而成。现存古堤全长25公里,堤上(西部)海拔在36~33米之间。堤下(东部)海拔在33~28米之间。古堤经过历代自然流水的冲刷和人为破坏,变化很大。建国后来一些沿堤村庄搬堤造田,局部堤段已接近平衡或变成漫坡地。

巨幅圣旨

2014年临西县文物调查中在临西县孙楼村一农户家(清代名将孙维统后代子孙)中所发现,系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时,依惯例嘉奖功臣,颁给时任“河南抚标都司佥书管右营游击事”孙维统的三轴诰命之一的皇帝诰封圣旨,分为七节,总长度为3.5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品相完好、制作精美、庄重大方,十分珍贵。

运河文化

在大运河申遗时,邢台的临西与清河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段。运河在历史上称永济渠、御河,源于汉代黄河北流形成的屯氏别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万余众开凿成为永济渠(宋代广称御河),永济渠由临西尖冢而北,走今仓上、堤口一线,是临西县历史上最悠久、流域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人工河,也是黄河下游故道之一。临西在历史上是南北大运河重要的运粮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运河在临西境内设有码头,一个是尖冢码头,一个是丁家码头。尖冢码头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之一,早在金、元时期,就发展成为较大的河运码头重镇。在今邢台临西、山东临清一带一直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尖冢的说法,以形容历史上尖冢镇的重要及其曾经有过的繁荣。丁家码头位于临西县今东枣园村正东的卫运河直弯处,有“单堤陡岸、临河无坡、背河低坑”的地理优势,故丁姓祖先选择在此地建立码头。到明清时期,临西成为北京皇家重要的建筑材料生产地,利用运河码头不断的把所需要的砖瓦运入京城。现临西境内还有许多贡砖遗址。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官窑创设最古,规模甚大,其制作优良,例为贡品。”自明朝初年至清朝中叶,北京故宫、各大殿,明代的十三陵、清代的东陵、西及紫禁城、八达岭长城等御用砖,绝大部分为临清(今临西)烧造。

特产名吃

临西酱菜

临西酱菜是临西县久享盛名的特产。清末民初,临西酱菜就蜚声山东、河北一带,远销京津等地。临西酱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共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包瓜、磨茄、臭豆腐、豆腐卤等最为人们所称道。

臭豆腐

清康熙年间,西水波村的沈氏家族的沈贵,少时贫穷,流落江苏逃荒时学到了做臭豆腐的手艺,后辗转来到西水波,带来了做臭豆腐的手艺,并在家开起了臭豆腐坊。后经不断改良,其臭豆腐色香味俱佳。光绪初年,沈氏麒昌、麟昌二兄弟带着几百年来的传统手艺在临清开创了“园香斋”酱菜厂,以生产臭豆腐为其立厂项目,与临清“济美”、“茂盛”酱菜齐名,并被选为进京“贡品”进入皇宫大内。

吴老胖饼卷

吴老胖是一家专门经营清真酱牛肉的老字号,开创于民国初期,主要经营酱牛肉饼卷、酱牛肉、五香腱子、酱牛肚、烧羊腿、酱蹄筋等,其中酱牛肉饼卷成为临西当地的特色小吃。

王一摸镰刀

清代嘉庆年间,临清县赵凡村(今属临西县)铁匠王信兄弟三人打造的镰刀刃薄锋利,人们买镰刀时不用挑,从背褡里随手摸出一把,个个都是好样的,于是得外号“王一摸”。镰刀用料选用山西晋城的铁,河南焦作的煤,安徽芜湖的钢,山东章丘的磨石,经18道工序,过72遍手才能制作出来。解放后成立镰刀厂,实现流水机械化生产。

方言

临西话属冀鲁官话区石济片的聊泰小片,有22个声母,40个韵母。主要特点是:临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没有入声;临西话没有r声母,普通话里r声母的字在临西话中读成l(“日”字除外);有尖团音的分别,如“精一经”、“节一结”、“秋一丘”、“齐一旗”、“修一休”、“旋一玄”不同音;临西话中有一个舌根浊鼻音声母[ŋ];临西话有一个[iai]韵母,另外有些韵母在临西话里读成合口呼,如蜕[t'ueu]、嫩[luen]。

临西话内部有明显差异,分为童村片(临西镇、下堡寺镇、尖冢镇和樊村乡、白地乡、摇鞍镇乡、姚楼乡、吕寨乡及大刘庄乡西部)、河西片(河西镇、单屯乡、黎博寨乡、大刘庄乡东部老官寨乡、东枣园乡)和水波片。本地称东片话、西片话和北片话。东片平翘舌不分,一律读成舌尖前音。西片有尖团分别,平翘舌区分清楚。西片和东片的阴平字单字调是一个中平调,北片是一个曲折调,与边邻的清河话一致。

临西县旅游景点

吕玉兰纪念馆

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和玉兰公园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公园内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传栏、功德碑、体育器材等,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其中,占地面积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党史展厅、国防教育展厅、劳模展厅、电教放映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建筑面积500亩,展出面积35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214幅,实物58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吕玉兰光辉的一生。

四·二九烈士陵园

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摇鞍镇乡中贺伍庄北,有64个烈士墓。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4月28日,日军纠集临清、馆陶等13个县的日伪军,于4月29日围袭摇鞍镇一带的抗日力量。八路军冀南四军分区政治部,新4旅11团、771团和385旅的一部分官兵,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大部突破重围。战斗中,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宏明、政治部主任孙毅民以身殉国,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地人民将烈士尸体葬埋于此。1987年于此建成烈士陵园。

万和宫

万和宫是一座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旅游景区,坐落在孔子讲学途经之地邢台市临西县万庄村,是河北省首家国学文化旅游景区,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1万余平方米。宫内建有八大文化区,有孔子、袁隆平、亚里士多德等古今中外先贤名人雕像数百尊,古今中外精美画品千余幅,经史典籍、箴言、篆刻数万字。

八里圈清真寺

八里圈清真寺是冀东、鲁西一带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位于临西县东枣园乡八里圈村,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现南北、东西各长57.50米,总面积3305平方米。主建筑西大殿面积360余平方米。四周建有南北讲堂及对厅、沐浴室计21间,后大殿斗拱木结构,大殿两侧的雕刻刻工精湛,已有580余年的历史,是研究大运河历史的宝贵资料。被列为河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邢台市相关地区

河北邢台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