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31 10:02:16

蒙城,古称山桑、漆园、涡阳、淝水,是安徽亳州市下辖县,地处淮北平原中部,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介于北纬32°55′29″—33°29′64″,东经116°15′43″—116°49′25″之间。蒙城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139.4994万人。截至2019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

蒙城县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在21-29.5米之间,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期。蒙城境内有万佛塔、蒙城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等名胜古迹。尉迟寺新石器文化遗址被称为“中华原始第一村”,和北宋古塔万佛塔一起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区划名称蒙城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341622
辖区面积2091 km²
人口数量139.4994 万人
车牌代码皖S
电话区号0558
邮政编码233500
行政驻地周元西路168号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淮北平原中部,安徽省西北部

蒙城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漆园街道341622001
庄周街道341622002
城关街道341622003
双涧镇341622101
小涧镇341622102
坛城镇341622104
许疃镇341622106
板桥集镇341622107
马集镇341622108
岳坊镇341622109
立仓镇341622110
楚村镇341622111
乐土镇341622112
三义镇341622113
篱笆镇341622114
王集乡341622201
小辛集乡341622202
安徽蒙城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341622400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疃煤矿341622401

蒙城县建制沿革

夏,为禹贡豫州之域。

商,为汤都,称北冡。西周称漆邑。公元前595年归楚,称楚北地漆园。

秦,属砀郡。

汉初,分西北境为梁国蒙县,东南境为沛郡山桑县。三国时,属魏谯郡山桑县。东晋侨置蒙县,仍属谯郡。

南北朝时,属宋山桑县。南齐仍为山桑县。

北魏皇兴元年(467),废山桑县建置涡州,为州治所。在漆园故城建置涡阳县。

梁大通二年(528),梁改置涡州为西徐州,后置北新安郡,均为州、郡治所。

东魏武定八年(550),置南谯州,仍以涡阳为治所,并山桑、蒙县为蒙郡。北齐复称蒙县。

隋开皇十六年(595),称淝水县;大业七年(611),改淝水县为山桑县。

唐天宝元年(742),正式定名为蒙城县。此后,虽归属屡有变更,但县名一直沿用未变。

五代时,为河南道亳州蒙城县。

宋代,先后属安丰军、亳州、寿州。

元代,属总管府安丰路。

明代,属南直隶凤阳府。

清代,先后属亳州、颍州。

民国元年(1912),属安徽省寿州。

民国3年6月,属安徽省淮四道(道尹驻泗县)。

民国17年3月,直属安徽省。

民国21年10月,属安徽省第六(泗县)行政督察区。

民国27年6月,属安徽省第三(阜阳)行政督察区。本月中国共产党建立板桥区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33年12月,蒙城县北境归宿蒙县,属淮北路西第二行署。

民国34年12月,宿蒙县属华中区第八行署。

民国36年6月,宿蒙县属豫皖苏区第三行署。11月,县南境归蒙城县,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

民国38年3月,裁撤宿蒙、宿怀、蒙城(涡河南)、涡阳4个边区县,设蒙城县,原蒙城辖区恢复,属豫皖苏区第六行署。4月12日,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

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阜阳专区。

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阜阳地区。

1996年,阜阳地区改市,属安徽省阜阳市

2000年6月,地级亳州市建立,属安徽省亳州市。

蒙城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东部,东邻蚌埠市怀远县,西靠利辛县、涡阳县,南接淮南市凤台县,北接淮北市濉溪县。全县总面积2091平方公里,约占安徽省总面积1.52%。位置介于北纬32°55′~33°29′,东经116°15′~116°49′之间。

地形地貌

蒙城县境位于华北平原南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高程由29.5米降至21米,端差8.5米,坡降1/8500,沿涡河区域为黄泛冲积平原,北淝河、芡河流域属河间侵蚀平原。有万亩以上碟状封闭型湖洼地42处,岛状山丘12座,庄户高地(古村、镇遗址)1000余处,涡淝与涡芡之间两条分水带。

气候

蒙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732.63毫米,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年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1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2%,气温最佳时间为3~6月份和9~11月份。总的气侯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夏雨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灾害性天气以旱、涝、霜、冻、龙卷风、冰雹为主。

水文

蒙城县境内自北向南有北淝河、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北淝河(古称夏水、泓水、陂水)源于河南省商丘市附近,东南流经毫县、涡阳,由小山王家西北入境,东南流经芮集南、唐集、板桥集北、乌集南至瓦埠集北出境,再经蚌埠北至五河县沫河口入淮;境内长34公里,流域面积约575公里。涡河(古称过水),源于河南省通许县,流经杞县、太康、鹿邑与北干惠济河汇流,经安徽省毫州市、涡阳县,由田桥入境,东南流经小涧镇西、城关镇北、全集西、双涧镇北、移村集南至界沟集出境,至怀远县城北入淮;境内长52公里,流域面积671平方公里,平槽流量1500立方米/秒。芡河(春秋时称濮水,三国时期名渠水)古河道源于河南省郑州西北黄河南侧,东南流经开封、扶乐、陈县、利辛,由胜利沟口入境,东南流经吕望集、陈桥集南、顺河集北、立仓集南至枣木桥北出境,流注淮河;境内长46公里,流域面积约704公里。茨淮新河系人工河,1971年破土动工,1976年通水;西起阜阳茨河铺,东南流经利辛县、风台县,由港河闸南入境,流经薛集南、新大兴集南,至邹楼东南出境(蒙城、风台两县以河为界),至怀远县荆山西南入淮;流经县境长35公里,流域面积为142平方公里,正常排洪量2000立方米/秒,分洪量3000立方米/秒。

蒙城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蒙城县的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过境水、浅层地下水构成,均属淡水。地表水主要是过境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以涡河、北淝河、茨淮新河、芡河为干道,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4.79亿立方米,水库、闸、坝蓄水量7.9亿立方米。地下水为深型裂缝空隙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分布深度40~50米,年平均可利用量4.49亿立方米。

植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木本植物主要有泡桐、刺槐、杨、楝、椿、柳、桑、槐、楮、榆、悬铃木(法梧)、枫杨、水杉、棠梨、梓、松、柏、梧桐、楸、鸟桕、皂荚、柘、朴、丝棉木、枣、杏、桃、李、梨、苹果、石榴、柿、樱桃、核桃、银杏、沙果、梅、无花果、云片柏、刺松、雪松、马尾松、侧柏、夹竹桃、冬青、桂、女贞、黄杨、广玉兰、风尾兰等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红芋、绿豆、碗豆、梅豆、红豆、蚕豆、黑豆、芝麻、花生、蓖麻、向日葵、烟叶、薄荷、甘蔗、笋瓜、瓠子、葫芦、莴苣等等。

动物资源

蒙城县境内昆虫纲动物主要有蜜蜂、马蜂、蜻蜓、蜣螂、土鳖、青草蛉、七星瓢虫、放屁虫、蚕、蝴蝶、蝉、蚂蚁、螳螂、蟋蟀。环节动物有蚯蚓。软体动物有螺、蚌。蛛形纲有蜘蛛、蝎。甲壳纲有虾、蟹。鱼纲有鲫鱼、鲤鱼、鲦鱼、草鱼、鲢鱼、鳙鱼、黑鱼、鲇鱼、鳗鱼、鳝鱼等等。两栖纲有青蛙、蟾蜍。爬行纲有蛇、蜥蜴、龟、鳖、壁虎。鸟纲有野鸡、野鸭、鸽、鸳鸯、鱼鹰、麻雀、燕、雁、斑鸠、布谷鸟、黄鹂、水鸡、青雀、黄雀、花喜鹊、灰喜鹊、鹰等等。哺乳纲有山羊、绵羊、寒羊、貂、犬、猫、狐狸、野兔、黄鼬、鼠、刺猬、蝙蝠等等。

矿产资源

蒙城县地处平原地区,境内蕴藏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燃料用煤、饮用矿泉水和铁矿等。建筑石料用灰岩及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小涧的狼山、双锁山和尧山、漆园的梁土山、王集的石山以及坛城境内。饮用矿泉水主要蕴藏在三义境内,日平均涌水量960方。砖瓦原料粘土资源分布较广,大部分分布在沿涡、沿淝两岸地带。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涡河以北地区,探明总储量4.6亿吨,可开采储量2.3亿吨,均为低硫、低磷优质煤,发热值6500大卡左右。“亳州市蒙城县西贾庄—罗集地区铁矿预查”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南部篱笆集—罗集地区,南与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接壤,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总面积270平方公里。

蒙城县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蒙城县有户籍人口总户数350199户,总人口1448488人,其中男性761664人,女性686824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10816人,乡村人口1137672人。全年出生人口26072人,其中男性13321人,女性12751人。死亡人口7667人,其中男性4376人,女性3291人。

2018年常住人口115.4万人,比2017年增加1.6万人。

蒙城县境内主要民族为汉族,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彝族和苗族。

蒙城县地方文化

方言俚语

蒙城方言属中原官话。县东南境接近凤台方言,县西北境则受阜阳方言影响较大。境内词汇差别最大,语音略有差别,语法比较一致。蒙城方言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蒙城方言的调类和普通话相同,均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顺序不同,而且调值悬殊较大。

民间文艺

楹联

蒙城县是“中国楹联之乡”。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2013年,蒙城县举行楹联“五进”暨“九溪·恒辰杯”全县楹联对抗赛,征联分出句征联和自撰联两种方式。从应征较好的县直和乡镇单位,该县选择六个单位组成六个代表队于“五一”节前后举行现场对抗赛。竞赛内容为楹联知识、楹联故事、古今名联及现场应对。

民间习俗

●饮食

蒙城县居民以面食为主,每日三餐,干、稀两类。干有馒头、卷千、杷粑、锅贴、烙馍、干饭等,稀有红芋饭,面条、面片、面疙瘩、莱汤等。平素以咸菜、辣椒、蒜瓣佐食。20世纪80年代后,生活水平提高,城镇居民喜食甜、淡、低脂肪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服饰

民国时期,蒙城县富人冬戴风帽,身着长袍马褂,下穿直筒大腰棉裤,足着棉袜,穿三道云棉鞋;春、秋戴礼帽,着夹袄夹裤,出门穿长衫。—般百姓冬戴线帽,上着土布右开襟过膝大棉袄,下穿棉裤,脚穿麻窝(麻、草结的鞋);春、秋穿土布对襟单褂,腰系青布巾,穿草鞋或撒鞋(鞋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盛夏敞头赤膊。家境稍裕的青年,冬戴“火车头”(东北棉帽),春、秋戴“帽垫”,顶缀红疙瘩(父母新丧为白色),外出穿海昌蓝大褂,少数人穿西服,着皮鞋。老年妇女冬戴头箍或顶包头,上穿棉袄(肥胖宽大,右开襟,大陀襟镶边,领口、袖口饰花边,钉布扣五、七枚),下穿大腰直筒棉裤(裤角镶滚边,扎腿)。中青年妇女,出门穿海昌蓝褂,着荷花色袜,吊带,红绣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蒙城县境内居民喜列宁装,男青年戴蓝军帽。女青年上穿站领盘香扣对襟短褂,夏穿肥胖仅及膝盖的二蓝色裤,柿黄色袜,带袢鞋。1955年前后,风行苏联花布。“文化大革命”初期.盛行草绿色军装。70年代,服装以蓝、灰、黑三色为主,男性一般穿“二五大衣”、中山装、西装、衬衫,松紧口鞋。20世纪80年代后,青年男女服装款式新颖,花色绚丽。男上衣有呢子大衣、西装、港衫、茄克、猎装、青年装、击剑装、香槟衫等,下着西装裤、喇叭裤、牛仔裤。女性着西装、连衣裙、丝绸绣花时装、滑雪衫、羊毛衫和各种纹饰的毛线织物。城镇居民穿皮鞋,农村人穿运动鞋。旅游鞋城乡居民都爰穿。

●建房

盖房上梁选双头日子(忌二、五、八)上午,放鞭炮、撒红点馒头、花生等,亲友持酒肉或现金来贺,称“压风”。主人设宴待客和建房工匠。建国后此俗仍存,此等贺仪日趋丰渥,酬往报还,不胜其苦。

蒙城县名优特产

名称 简介
狼山黑陶狼山黑陶产于蒙城县小涧镇狼山一带,产品具有"古"、"拙"感,纯黑色。狼山黑陶畅销上海、苏、杭一带,远销日本、东南亚、西欧。
油酥烧饼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层层迭迭,薄如竹纸,汪着油。刚烤好挑起的油酥烧饼拿上餐桌时,要一个一个地分开摆放。
楚村粉丝粉丝是楚村镇的一大特产,该镇大规模生产粉丝是在1970年以后,盛于1990年前后。红薯是加工粉丝的主要原料。
蒙城Sa汤Sa汤是蒙城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麦仁、鸡汤、鸡蛋、麻油、胡椒等。
板桥无籽西瓜板桥无籽西瓜采用“靠接”技术培育而成,“金帅”、“蜜桂”、“绿宝”等品种为彩色无籽西瓜,黑皮黄瓤,黄皮红瓤。
秋黄瓜秋黄瓜主要产于小涧镇潘刘于庄,多数在半斤重以上,最大的可达2斤多重,长约40厘米,且皮薄、子稀、肉厚。
火腿腐乳火腿腐乳分火腿腐乳及火腿醉腐乳两类,生产历史在百年以上。火腿腐乳色泽红润,滋味咸鲜,略带酸甜。火腿醉腐乳色白淡雅,汤清发绿。

蒙城县旅游景点

九顶灵山寺

九顶灵山寺位于蒙城县城西北16公里小涧镇狼山山顶,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十三间,分两进院落,有院墙围护,总体为砖石结构。

马公府

马公府坐落在蒙城县马集镇境内,为晚清一品当朝马玉昆府邸。马公府存房屋46间,分前后两进院子,后院又分为东西两院,整个建筑为“品”字型,砖木框架结构,房梁一般为三层垛梁,存有大量砖雕、木雕。

板桥集战斗纪念馆

板桥集战斗纪念馆位于蒙城县板桥集镇雪枫公园内,纪念馆是为纪念板桥集战斗而建,占地面积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100多幅图片和部分实物,同时收藏了120名将军的题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万佛塔

万佛塔又名插花塔、兴化寺塔、慈氏寺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尊而得名。万佛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塔的四正面辟门,其余四面砌作假窗,上檐第二、第三层用砖砌作塔檐平座。

蒙城县文庙

蒙城文庙又名蒙城孔庙,始建于元至元21年(1284年),是祭孔、演礼和办学的地方,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灵星门、泮池、泮桥、大成门和大成殿。

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

尉迟寺史前文化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20公里处,面积约十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遣址,为大汶口文化演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是父系氏族晚期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所居住的村寨或城堡,距今5000年左右。

双公庙

双公庙位于蒙城县吕望镇,始建于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庙宇。尚存前殿3间,供奉庄子,后殿3间,供奉姜子牙。双公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

庄子祠

1995年6月,蒙城在明代庄子祠旧址上重建庄子祠。2008年后,该县增设了梦蝶楼、南华经阁、东西碑廊、庄子草堂、庄子养生院、五五池、逍遥池等新景观。全祠占地52亩,由仿汉代祠堂建筑群和东西万树园等景观构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安徽亳州市相关地区

安徽亳州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