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29 10:15:41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县境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早自东汉、唐以来,这里就是中国大西南的组成部分,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截止到2014年,维西县辖3个镇、7个乡,共有3个社区、79个村。2012年末,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人口为15412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7717人,占总人口的89.35%。

区划名称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行政级别自治县
区划代码533423
辖区面积4661 km²
人口数量15.4127 万人
车牌代码云R
电话区号0887
邮政编码674600
行政驻地保和镇
气候条件温带气候
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北部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保和镇533423101
叶枝镇533423102
塔城镇533423103
永春乡533423201
攀天阁乡533423202
白济汛乡533423203
康普乡533423204
巴迪乡533423205
中路乡533423206
维登乡533423207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建制沿革

从唐至宋,县境先后隶属于吐蕃、南诏、“大理国”管辖。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临西县,为县境设治之始。

明代,临西县的建置仍延续。成化四年(1468年)之后的百余年间,丽江木氏土司与吐蕃进行争夺临西之战,攻战临西县地。至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临西全境复归丽江军民府统辖。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归流,建维西厅,疆域东跨金沙江,北接今西藏芒康县境,西至怒江,西北延伸到独龙江,包括今维西、德钦、贡山、福贡四县和香格里拉县的五境乡。维西厅初归鹤庆管辖。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后改属丽江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设维西县,德钦、福贡、贡山先后划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第十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曾设置于县城。

1949年5月12日,中共维西党组织领导下的人民武装暴动成功,推翻了国民党领导的维西县政府,建立了临时性的人民政权。同年10月1日正式建立维西县人民政府,属丽江专区管辖。1957年划归迪庆藏族自治州。

1961年五境区划归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县。

1965年12月8日,怒江州兰坪县第六区10个公社,共115个生产队,1950户,8071人,划归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985年6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维西县,建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于同年10月13日正式成立,仍隶属于迪庆州

2001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1个镇、9个乡:保和镇、叶枝乡、塔城乡、永春乡、白济汛乡、巴迪乡、康普乡、攀天阁乡、中路乡、维登乡。

2002年7月23日,云南省政府批准塔城乡撤乡建镇,叶枝乡撤乡建镇。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经98°54′~99°34′,北纬26°53′~28°02′之间。县境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南端,东与香格里拉县隔江相望,东南与丽江市玉龙县接壤,南与怒江兰坪县相连,西与怒江州贡山县、福贡县为邻,北与德钦县衔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境东西最大跨径70公里,南北纵距122公里,总面积4661平方公里。

地貌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境位居三江并流地带。云岭山脉东濒金沙江,西临澜沧江,自北往南延伸,切割剧烈,气势雄浑;碧罗雪山矗立于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群峰巍峨,连绵起伏,形成天然屏障。地势大起大落,由南往北呈阶梯状台升。位于县境西北的查布朵嘎峰,海拔4800米,是全县最高海拔,而位于县境南端的澜沧江与碧玉河交汇口,海拔1380米,是全县最低海拔。全县境内,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164座,地形北窄南宽,全县平均海拔2340米,县城保和镇海拔2320米。

县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高山、河谷、山间小盆地和高山褶断,凹陷枯湖沉积地或草甸,由于河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地貌常被分割,形成典型的“V”型地貌。有分布不均、大小不等的坡积,冲积和冰积物,形成形态各异的河谷区和高山草场、林场,组成高低不等的河谷台地,洪积扇地和滩地。

气候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低纬高原,属西藏华西类康滇区的亚热带与温带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其特点是:冬长无夏,春秋相连,仅有冷暖、干湿和大小雨季之分。又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海拔高差悬殊大,光、温、降水分布皆不均匀,形成立体气候。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104.5小时;年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5.3℃,最低值为-1.5℃;年平均降水量938.1毫米,降水日数在100~160天之间;年平均气压为767.4~773.3毫巴之间;年平均风速1.3米/秒;年平均霜期169天;年平均降雪11天。

水文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山高林茂,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澜沧江从巴迪乡大石头入境,经6个乡(镇),由小甸村出境流向兰坪,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过境流程165公里。金沙江经县境东北隅,过境流程13公里。全县大小山溪、河流共763条,分别注入两江之中,其中永春河、腊普河为两条最大干流。永春河流经3乡1镇,流程56公里,流域面积81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5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80立方米/秒,引灌农田9500亩。腊普河流程76公里,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8.7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30立方米/秒,常年引灌农田4600亩。此外,属于澜沧江支流,流程达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条。另有高山雪溶湖33个。河网密度为0.33公里/平方公里,径流量31.72亿立方米。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自然资源

水电资源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高山湖泊、河流、山溪众多,最容易开发清洁能源——水力发电。横断山区是我国水力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而维西地处“三江并流”中的澜沧江、金沙江上游,横断山褶皱带中段,境内降水丰沛,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地表水径流量稳定。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山高谷深、江河密布、河流湍急、落差集中,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全县有大小河流763条,“两江”一级支流有56条,可开发利用的有49条,这些河流水流湍急,落差集中,径流量相对稳定,最容易建水电站。据调查全县水能蕴藏量为376.94MW,可开发利用的有311.77MW,是水资源的富集地。境内还有极富开发价值的澜沧江、金沙江,其中澜沧江在境内流程165公里,高差320米,山高谷深,水量稳定,具备开发大型梯级电站的优良条件。

矿产资源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三江成矿带,矿藏比较丰富。截止到2013年已知矿藏有钛、铁、锑、铜、金、银、铅、锌、钨、锰、锡、石膏、油页岩、石棉、大理石、瓷土等,分布面广。勘探工作尚处于开始阶段,探明2个中型铁矿(楚格咱铁矿C+D级,储量为4825.9万吨,属中型富铁矿;庆福铁矿为C+D级,储量为1200万吨,为中型铁矿)。

生物资源

截止2013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发现的脊椎动物有716种,有害昆虫1886种,资源昆虫1316种。飞禽走兽中如羚牛、云豹、穿山甲、赤斑羚、小熊猫、棕熊、滇金丝猴、红腹锦雉、红腹角雉、大绯胸鹦鹉、黑顶长尾雉、金猫、雪豹、白尾梢虹鸡等,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其中的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是继大熊猫之后的又一国宝,全国仅有1000多只,而在县境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11群870多只。

截止到2013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植物资源以建材、药用、食用菌和观赏类植物为主,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森林面积5216196亩,森林覆盖率为77.5%,已查明的树种有146科、77属、2357种,其中有秃杉、珙桐、榧木、三尖杉、红豆杉、长苞冷杉、丽江铁杉等珍稀名贵树种。药用植物有241科、633属、867种,其中红豆杉、八角莲、胡黄莲、天麻、虫草、雪上一枝蒿、雪莲花等均属名贵药材。珍贵美味野生食用菌有松茸、羊肚菌、金耳、黑木耳、香菌、鸡油菌、牛肝菌、竹荪等。观赏类植物有杜鹃、兰花、龙女花、马桑绣球、云南山梅花、灯笼花、秋水仙、龙胆草、百合花、报春花、绿绒蒿等360多种。其中杜鹃和珙桐,早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被英、法、瑞士等传教士引至国外种植而享有盛誉。兰花更以质优类繁而著称于世,“太白素”曾荣获第二届全国兰花博览会金奖。维西向被专家誉为“天然杜鹃花园”,共有杜鹃花74种,其中19种以县境为原模式产地,凸叶杜鹃叶片长达74厘米,堪称世界之最。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口民族

人口

2012年末,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人口为154127(公安年报户籍人口)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年末常住人口16239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37717人,占总人口的89.35%;2012年内出生人口为1417人,死亡人口为89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8‰,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户数为44370户,其中:农业户数37364户。

民族

2012年,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6.79%,傈僳族人口占56.91%;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傈僳族人口占65.57%。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分布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主要居住在山高坡陡、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及半山区,水热条件较好的澜沧江、金沙江沿岸及河谷地带主要有白族、纳西族、藏族以及汉族等民族分布。根据行政区划,县城保和镇是汉族的主要聚居地,永春乡以及叶枝镇梓里、真朴、美乐3个村委会,塔城镇启别、海尼2个村委会和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为纳西族相对集中的地方,而巴迪乡和塔城镇是县内藏族分布较广的两个乡镇。白族分散而杂居,大多是被称为“那玛人”的白族支系,主要聚居地是维登乡维登、富川、小甸、妥洛、北甸5个村委会以及中路乡加禾村委会、白济汛乡共乐村委会,永春乡拖枝、菊香、兰永3个村委会和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也有白族分布。此外,在塔城镇的海尼、柯那两个村委会有纳西族支系“玛利马沙人”居住。

傈僳族

傈僳族为氐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特点为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

歌舞

傈僳族民间歌舞有《阿尺目刮》、《瓦器器》、《对脚舞》。藏族歌舞有《热巴舞》,纳西族歌曲有《阿勒》。

戏曲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一地的汉族的大词戏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较为重要的地方戏种。

宗教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内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共存,同时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多种宗教和不同教派友好相处。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达摩祖师洞

距维西县城105公里,距塔城镇25公里,达摩寺始建于公元1151年,为祖师洞修禅庵,以石为梯延伸于洞。

响古箐滇金丝猴生态旅游区

响古箐滇金丝猴生态旅游区距维西县城84公里,距塔城镇政府驻地8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萨马阁的组成部分。生活在响古箐一带的滇金丝猴有500多只,1999年中国昆明世博会吉祥物灵灵就是从这里走向昆明,走向世界的。滇金丝猴是与大熊猫并列的国家级保护珍稀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分布区域狭窄,仅局限于金沙江,澜沧江之间的云岭山脉,北起西藏芒康,南去云南兰坪一带,萨马阁保护区是滇金丝猴的主要栖息地,约有1000多只。区内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4种,二类保护动物25种,有榧木、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植物,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8%,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水源林和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

三江并流风景区

三江并流风景区位于青藏高原以南,延伸至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地区。包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沿金沙江的部分景点,北起西藏和云南的交界处;南至金沙江到大具,澜沧江至功果桥、怒江至六库等地,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西与缅甸接壤。三江并流中的“三江”实际上指的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四江。景区内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3个风景片区,8个中心景区,60多个风景点,总面积3500多平方千米。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

萨马贡自然保护区位于维西塔城,1981年由州人民政府划定,保护区面积243平方千米,是金沙江上游西岸的重要水源林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区正好处在中湿带南亚印缅东缘和青藏高原南缘过渡区。海拔最高点为通萨岗,海拔4170米,向东逐渐降低,到柯公村海拔2230米。萨马贡自然保护区森林浓密,有云杉、冷杉、沙棘、简竹等名贵木材,由于气候湿润,海拔高差明显,植物种类齐备。在保护区内还栖息着90多只滇金丝猴,此外,还有小熊猫、大灵猫、花面狐、獐、熊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雪龙山

雪龙山位于维西县城西南10公里的老君山异峰凸起处,海拔3909米,山顶有雪融湖,水面面积1500平方米,湖水四季不涸,称雪龙山天池。天池周围约有3000亩逐渐开始抬升的草山,其下是原始森林和黄杯、紫玉盘、红棕、亮鳞、团花等维西的名贵杜鹃。

云南迪庆州相关地区

云南迪庆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