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30 10:01:46

甘泉县,地处陕西延安市中部,属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为半湿润内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2300.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总面积60.9万亩,林草覆盖率达78.4%,其中森林覆盖率为50.5%。甘泉因城西南5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而得名,素称“美水之乡”。西周即有史载,秦置雕阴县,北魏初置临真县,唐武德元年置伏陆县,天宝元年改甘泉县。名胜古迹有秦直道遗址、隋炀帝赐名的“美水泉”、唐代建筑白鹿寺、千年银杏树、宋代古墓群等。

区划名称甘泉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610627
辖区面积2300.7 km²
人口数量8.81 万人
车牌代码陕J
电话区号0911
邮政编码716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中部

甘泉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美水街道610627001
下寺湾镇610627101
道镇610627102
石门镇610627103
桥镇乡610627200
劳山乡610627203

甘泉县置县沿革

西周,初属翟国,后为晋国。

春秋(前770~前476),属晋国。

战国(前475~前221),初属魏,后属秦。秦(前221~前206),置雕阴县,隶上郡。今甘泉东南部(道镇地区)为雕阴县辖;今境内西北部(石门至桥镇)为高奴县辖,隶上郡。

秦汉之际,项羽封三秦,甘泉属翟国。

西汉(前206~247),置雕阴道,今境东南部仍为雕阴县辖;今境西北部为高奴县辖,隶上郡。

东汉(25~220),初为雕阴县、高奴县辖,隶上郡,后为夏国。

三国(220),魏置青州县、筑青州城(今石门),后属夏国。

西晋(266~316)属夏国。前、后秦(351~417)为长城县辖,隶长城郡。

北魏太和元年(477),置因城县,治所在今下寺湾乡阎家沟村,辖今境西北部及志丹县南部。八年(484)设石城县(治所在青州旧址),辖今甘泉东部。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石城县为银城县,隶上郡;改长城县为三川县,属鄜州,隶中部郡。

北周保定二年(562),银城治所迁石龟镇(今神木县南),原辖地入因城县。

隋开皇三年(583),郡制撤销,实行州、县制。大业三年(607),恢复郡制,改延州为延安郡。今境西北部为因城辖地,隶延安郡;置洛交县(治所今富县),今境东南部为洛交县辖,隶上郡。

唐武德元年(618),境置伏陆县,辖今境东、南部。废郡为州,隶鄜州。二年(619),改因城为金城县(治所无考),置洛盘、新昌、土塠县及永州。贞观四年(630),永州迁至洛源县(今吴旗境内)。八年(634),撤洛盘、新昌、土塠县,辖地入金城县,隶延州。天宝元年(742),废州复郡,改伏陆县为甘泉县,隶洛交郡(原鄜州);改金城县为敷政县,隶延安郡(原延州)。乾元元年(758),撤郡复州,甘泉隶鄜州,敷政隶延州。

五代十国(907~979),沿用甘泉、敷政建置,隶鄜州、延州。

北宋元祐四年(1089),改延州为延安府。甘泉、敷政县均属延安府。

金(115~1234),沿用甘泉、敷政县旧制,属鄜延路延安府。

元(1265),撤临真县(今延安市东南部),入甘泉县;269年,撤敷政县,辖地入安塞县。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改延安路为延安府,辖甘泉县;1376年,设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1644~1911),实行省、道、府、县级行政制,甘泉县属陕西省延榆绥道延安府辖。

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厅制,省下设道、县两级,甘泉县隶属陕西省榆林道。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制,省直辖县。1935年初,创建陕北和陕甘边苏区,甘泉解放。今境劳山一带为肤甘革命委员会辖区;清泉及临真一带为红泉革命委员会辖区;道镇、府村川一带为鄜甘革命委员会辖区。11月,成立甘洛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陕甘省,原安塞所辖桥镇、下寺湾、石门入甘洛县,原甘泉所辖临真入延安县。1937年,改甘洛县政府为甘泉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同时并存国民党甘泉县政府(辖今甘泉东南部及延安市南部),隶属国民党陕西省政府第二行政督察署管辖。

1941年,甘泉属陕甘宁边区直辖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分置延属、绥德、关中、陇东、三边分区,甘泉改属延属分区管辖。

1949年5月,撤销延属分区,设陕北行政公署,甘泉隶属陕北行政公署。1950年5月1日,撤销陕北行政公署,设陕西省延安分区专员公署(简称延安专区),甘泉隶延安专区。1958年12月,甘泉县并入延安县。1961年9月,恢复甘泉县制。1969年,延安专区改称延安地区,甘泉隶延安地区至今。

甘泉县地理环境

位置

位于延安地区中部。地处东经108°45'34″~109°33'46″,北纬36°6'57″~36°37'33″。东邻延安市,西接志丹县,北连安塞区,南毗富县。县城向南经铜川市至省会西安市333公里,北距延安市40公里。县域东南至西北长约80公里,东北至西南宽约50公里。

地貌

甘泉属陕北黄土高原低山丘陵沟壑区,地貌特征东南~西北长,东北~西南窄,洛河由西北向东南纵贯甘泉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950~1625米。西部墩梁是甘泉县最高点,海拔1625米,南部兰家川河床为最低点,海拔950米。洛河谷地比较平坦,川面宽500~1000米,约占甘泉县总面积的10%。其余广大区域,黄土梁峁丘陵沟壑交错分布,相对高差在200米以下。

气候

甘泉县属高原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湿润,冬寒少雨,夏短冬长。年平均气温8.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78.7 小时, 平均日照6.8 小时,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无霜期148天,年降雨量126.3 毫米。

甘泉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泉县过境河容水总量3.142亿立米,自产水6.122万立米。地表水径流总量0.6129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4.7%;浅层地下水总量0.391亿立米,占总降水量的2.3%。通过土壤、植物、水面等途径蒸发,平均蒸发深度523毫米,蒸腾水量11.99亿立方米,占总降水量的92.9%。甘泉水资源总量6083万立米,其中沟道常流径流0.6129亿立米,人均占有水量1.174立米,亩均占有水量198立米。水蕴藏量大,洛河按50%保证率25立方米/秒,以流量计算,可开发量1377瓦。

植物资源

甘泉县植物资源丰富,面积广阔,种类繁多,有森林资源1742800亩,覆盖率达50.61%;草资源1007298亩,共71科365种;农作物种植465524.73亩。甘泉是地带性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的北部落叶栎叶林区地带,甘泉县乔木、灌木林覆盖率50.69%。森林以幼年杂木林为主。林龄结构中,次生林约占五分之四。活木蓄积总量为425.31立方米,年粗长率5.3%,粗长量225000立方米。净生长率2.15%,净生长量91000立方米。

动物资源

鱼类有鲤鱼、草鱼、红鱼、青鱼、鳙鱼。两栖动物种类较多,多属无尾目的蟾蜍科和蛙科。主要有蟾蜍、青蛙。爬行动物有鳖、壁虎、眼镜蛇、蝮蛇、竹叶青、偶有银环蛇、赤练蛇。

鸟类有鸭、鹅、老鹰、鸡、野鸡、山鸡、鸽、斑鸠、杜鹃、雀鹰、猫头鹰、鸱鸺、戴胜、啄木鸟、燕、喜鹊、灰喜鹊、乌鸦、大咀乌鸦、寒鸦、百灵、黄鹂、柳莺、山雀、麻雀、朱雀、鹚怪子、黄告、鸽虎、憨半痴、画眉、鹦鹉、八哥。

兽类有鼹鼠、蝙蝠、鼠兔、紫貂、鼷鼠、松鼠、金花鼠、田鼠、大仓鼠、狼、狐、豺、狼狗、狮子狗、黄鼬、青鼬、狗獾、水獭、豹猫、猫、金钱豹、马、骡、驴、牛、猪、山羊、绵羊、野猪。

甘泉县人口

境内人口高峰期为明代天顺、嘉靖、隆庆年间,甘泉县约2530户,27,071人。清同治二年(1863),先因兵荒,继以疾疫和野狼伤人,逃亡者过半。至宣统元年(1909),甘泉有1280户,3,740人。

民国年间,外省籍难民流入甘泉,榆林地区灾民也相继移人甘泉县。历代甘泉因战事、灾害、兵燹频繁,人口发展起落不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口总量逐年增加。1949年,甘泉县人口17,867人,1979年,达到54,104人,1989年,为64,684人,比1949年增长3.6倍,平均每年净增1,170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甘泉县总人口76705人。2011年,甘泉县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内。

2019年,甘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88,1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754人。常住总人口7.91万人。

甘泉县境内的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

甘泉县文化

文化和电视

全县文化事业机构8个,其中:乡镇文化站6个。全县有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42610卷/盒。全县有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42512册。

群众文艺

秧歌

秧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方群众文艺活动,普及甘泉县。每年春节,群众自发的组织起秧歌队,在村、镇及县城逐户庆贺拜年。秧歌队伍少者30~40人,多者近百人。一般为男女各半,分别列队,伞头1~2人,边跳边扭,以锣鼓伴奏,鼓乐队引路。秧歌队伴有“旱船”、“狮子”、“竹马”、“高跷”、“腰鼓”等,并有小戏剧、舞蹈等。

跑旱船

1人“坐”船、2人搬桨。亦有双人“坐”船,双人搬桨,大秧歌队均有水船。走场时坐船人动作灵捷优美,酷似水上漂。搬桨人仿梢公模样,动作滑稽,并扭三人秧歌。

古遗址

寺沟村遗址

位于今高哨乡寺沟村东南台地上,距县城15公里,属于新石器文化遗址。1984年遗址调查发现东、西台文化层很厚,内涵丰富。东台遗址保存完整,断层积厚约3~5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地面留有灰色、蓝纹、素面、泥质加沙陶片;西台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00米。断层外文化遗址土层厚约4~7米。地面留有盆、钵、罐、尖底瓶等陶器残片,多为黄色、次为枯黄色。

史家湾遗址

位于甘泉城南20公里处道镇乡北、洛河沿岸史家湾村北山坡面台地上,属于龙山文化遗址。遗址的文化层很厚,有周和秦汉时期遗物。断层厚约4~7米,有明显灰坑。地面留有陶器碎片,有罐、瓶等。陶色以灰陶为主,陶质为细泥、粗泥、沙陶,陶纹有绳纹、细绳纹、麻点纹、堆纹。遗址东西宽约300米,南北稍长。

甘泉县旅游

香林寺

香林寺又名弘门寺,位于县城西北40公里的下寺湾镇香林寺坪村北的奇峰之上,据《延安府志》记载,香林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年,因满山翠柏飘香而得名。寺院依山而建,山势奇峻。有真武祖师殿、玉皇庙、九天玄女殿、观音阁、龙王庙等。寺院西侧的悬崖峭壁上石窟密布,有大小70多处,窟窟相通,洞洞串联。2007年,下寺湾民众筹集款项,开拓道路,竖立山门,筑建神道,建钟楼、鼓楼,立文化碑廊。

秦直道

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北国匈奴的侵扰,于公元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条军事性通道。秦直道南起淳化县甘泉山上的秦林光宫,沿子午岭北行,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靖边、榆林、穿越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鄂尔多斯草原至阴山脚下的秦九原郡,全长700多公里。因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秦直道在甘泉境内全长34.8公里,由富县、志丹、甘泉三县的分水岭墩梁入境,经寻行甫、赵家畔、杏树嘴、箭湾、高山窑子下山至安家沟村,过洛河圣马桥,由方家河村西北上山,经老窑湾、王李家湾、榆树沟等地入志丹县境。甘泉境内秦直道洛河南段从箭湾至高山窑子保存最好,路基宽度一般在30至50米之间,最宽处达58米。沿途有垭口、兵站遗址多处。特别是“堑山堙谷,逢山开巷,遇石堑齐,过河架桥,遇沟填平”的修筑特点在洛河北段的方家河村得到集中体现,号称秦直道博物馆。洛河引桥桥墩残存桥基宽82米,顶宽44米,高72米,长56米。

美水泉

美水泉又名甘泉,发源于县城西南3.5公里的神林山下,是甘泉县境内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美水泉以其悠久的历史、优良的水质和神奇的传说闻名于世。据史书记载,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北巡突厥牧场,途中到此游历,偶饮此水,厥味甘美,顿觉心旷神怡,遂赐名“美水泉”,后为隋唐两代皇宫专用。美水泉现为一排12孔的窑洞式蓄水池,泉旁有明代“修复甘泉碑记”、民国“重修甘泉县甘泉碑记”和2007年县政府所立“美水泉碑记”石碑三通,以及十分罕见的刺榆树两株,榆刺似针。美水泉泉水经科学检测,其为优质高钙矿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与华清池温泉等并列称为陕西四大古泉之一。

陕西延安市相关地区

陕西延安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