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30 10:06:16

华州区隶属陕西渭南市,古称郑县、咸林、武乡,1913年改名为华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部、渭河南岸,西距省会古都西安70余公里,东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29公里。东接华阴市,西距渭南市政府驻地临渭区23公里,南依秦岭与洛南县、蓝田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相望。

华州区幅员面积1139.5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2018年7月政府网信息),辖1个街道、9个镇。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地势南高北仰中间夹槽,其中可耕地面积41万亩,境内山、塬、川、滩兼有,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华州区古称郑县,境内泉护村遗址出土的玫瑰花图案彩陶,据考证,中华的“华”就源于玫瑰花的“花”,因此,华州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自唐至清绝大部分时期为华州州治所在地,1913年改名为华县,2016年10月,华县撤县设区。

区划名称华州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610503
辖区面积1139.5 km²
人口数量37 万人
车牌代码陕E
电话区号0913
邮政编码714100
行政驻地华州街道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南部、渭河南岸

华州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华州街道610503001
杏林镇610503101
赤水镇610503102
高塘镇610503103
大明镇610503104
瓜坡镇610503105
莲花寺镇610503106
柳枝镇610503107
下庙镇610503108
金堆镇610503109

华州区建制沿革

据考古发掘,在新石器时代,今柳枝镇元君庙、泉护村、杏林镇老官台等地,就已经出现氏族村落。

西周时,境内属于畿内,称为“郑”。西周初年,彤国分封在今县境内西南。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郑桓公)于郑地,即郑国。郑桓公居棫林(又称咸林),后迁至拾(棫林与拾在今县境东北)。周幽王九年(前773年),郑桓公徙其民于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周平王二年(前769年),郑国东迁。

春秋时的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因郑邑为郑国故都之故,秦国在此设郑县,这是华县设县之始。

战国时,郑县仍属秦国。

秦朝时,郑县属内史管辖,县治在今县境北。

西汉时,郑县属京兆尹,县治在今县境北。同时,今县境内还有两个县:一名沈阳县,县治在今县城东北十几里处;一名武城县,县治在今县城东十几里处。沈阳县和武城县属左冯翊管辖。

王莽始建国改武城县为桓城县、沈阳县为制昌县。

东汉初废武城、沈阳入郑县,郑县属京兆尹。

三国曹魏和西晋时,郑县都隶于雍州京兆郡。

十六国时期,郑县先后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等国。

南北朝的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于郑县设华山郡,上属泰州(治所在蒲坂县,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旧永济)。太和十一年(487年)郑县属华州(治所在今大荔县北)华山郡。孝昌二年(526年)北魏又在郑县设东雍州,郑县改隶东雍州华山郡,州、郡治所都在郑县。华山郡领郑县、华阴、敷西(治所在今华阴县夫水镇)、夏阳(治所在今韩城县西)、郃阳(今合阳)5县,郑县治所在今城区西。

西魏时,于废帝三年(554年)改东雍州为华州,华州领华山郡、白水郡,华山郡领郑县、敷西2县。

北周时郡治移今拾村,四年县治又移今郭村;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州废,属京兆郡。

隋朝时,于开皇三年(583年)废华山郡,大业三年(607年)废华州,郑县属京兆郡管辖,县治迁至今县西。义宁元年(617年)割京兆郡之郑县、华阴,复置华山郡。

唐朝时,于武德元年(618年)改华山郡为华州,割雍州渭南县来属,武德五年(622年)渭南复隶雍州。垂拱元年(685年)割同州下邽(今渭南市北部)来属,华州辖郑县、华阴(包括潼关)、下邽3县、州治在郑县。垂拱二年(686年)改华州为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华州旧名,天宝元年(742年)华州改为华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称华州,上元二年(761年)再次更名为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华州旧称,乾宁四年(897年)华州升为兴德府,天祐三年(906年)又改为华州。郑县治所在今县城西,华州治所于永泰元年(765年)后在今县城。

五代时,华州辖郑县、华阴、下邽。后周显德三年(956年),渭南改隶华州。

北宋时,郑县属永兴军路华州,华州州治仍设在郑县,下辖郑县、下邽、华阴、蒲城、渭南。

金朝时,郑县属京兆府路华州,华州所辖县与北宋同。

元朝时,省郑县入华州,郑县建制撤消,其境属华州直辖。华州上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治所在今西安市),下辖蒲城、华阴、渭南(包括下邽)3县,州治在今县城。至元十二年(1275年)复置郑县,后又废入华州。

明朝,华州隶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明初,辖华阴、蒲城、渭南,洪武七年(1374年)雒南、商县来属。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西安府商州(治所在今商县),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改渭南直隶西安府。华州州治在今县城。

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前,华州属陕西西安府。雍正三年后,华州升为直隶州,辖蒲城、华阴、潼关3县。乾隆元年(1736年)以后,华州不再领县,属陕西潼商道同州府(治所在今大荔县)管辖。

中华民国时,民国二年(1913年)2月,改华州为华县,隶陕西省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撤关中道,直隶陕西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陕西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今大荔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于华县设立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华县、华阴、潼关、渭南、临潼、蓝田。

1949年5月华县解放以后,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渭南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5月,隶陕西省渭南分区专员公署。1956年10月,专员公署撤销,华县直隶陕西省。1959年1月,华县与渭南、华阴、潼关合并,称渭南县,原华县分设华州、高塘、金堆三个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复华县建制,属复设的渭南专员公署。1968年,隶渭南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属渭南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起属渭南市。

201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1月22日,华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华州区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华州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经109°36′00″——110°2′48″、北纬34°12′27″——34°36′27″之间。南依秦岭与洛南县交界,北临渭河与大荔县、临渭区隔水相望,东与华阴市毗邻,西与临渭区接壤,西南一隅与蓝田县相连。南北长41.1千米,东西宽27.7千米,总面积1139.5平方千米。

地质特征

华州区在中国大地构造位置上,正处稳定性的华北地台南缘,南接活动性的地槽,与扬子地台相望。它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活动的一面,在地质条件上,显示出双重性和过渡性特征。区境纵贯华北地台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汾渭断陷和豫西断隆),三个三级构造单元(渭河断凹、太华台拱和金堆城台凹)。太古界太华群至元古界蓟县系地层层序清楚,且比较齐全。有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发育和褶皱、断裂结构发育。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占有相当比例。华县这一多样性、复杂性的地质条件,造成了区境内阶梯状多层次地貌,形成了丰富的矿藏资源,并成为地震危险区。公元1556年1月23日午夜,汾渭谷地发生了一次极其强烈的大地震,83万人丧生,史称“华州大地震”。

地形地貌

华州区地势南高北低,落差较大,海拔高度2646米—334米。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多样,南部为秦岭华山山地,层峦叠嶂,连绵起伏;西南为黄土台塬,沟壑交织,土层深厚;北部为冲积平原,沃野平阔,阡陌纵横。山、塬、川、滩,自南而北呈阶梯式递降,地貌差异明显,各具特色。

气候

华州区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适量。2017年平均气温14.8度,较历年平均值13.4度偏高1.4度;年总降水量577.2毫米,较历年平均值581.2毫米偏少4.0毫米;年总日照时数1821.9小时,较历年平均值1876.9小时偏少55.0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42.2度,出现在7月2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8.1度,出现在1月23日。

水文

华州区境内河流属黄河流域的渭河及南洛河两个水系。渭河从赤水镇三涨村西入境东流,至县东北端方山河入渭口出境,全长47.25公里。岭北的赤水、遇仙、石堤、罗纹、构峪、方山6条支流,由南而北汇入渭河;发源于华阴市方山峪的方山河,从老西潼公路北0.5公里处入境北流,经柳枝镇北拾村穿过渭河大堤,向东北注入渭河,境内流经4.6公里。岭南的文峪、蒿平川、大栗西、栗峪4条支流,由北而南汇入南洛河。

华州区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华州区地质条件独特,矿产资源丰富。共探明的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16种,有金、钼、铜、铅、锌、钨、锰、铁、锶、稀土、银、镁、滑石、水晶、白云岩、花岗岩、大理石、硅石、含钾岩石、黏石、蛭石、片麻岩、闪长岩、铀等。已开发利用的有钼、铅、锌、铀、大理石、片麻岩、粘土等。其中钼的储量和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华州区已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钼业之都"。秦岭北麓的花岗岩储量达6.7亿立方米,年生产规模约8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华州区土地总面积113137.3公顷,其中山地面积70200.28公顷,占总面积的62%;台塬面积13512.14公顷,占总面积的12%;平原面积29424.88公顷,占总面积的26%。全区耕地面积4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5万亩,人均耕地1.2亩。

水力资源

2014年,华州区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7亿元。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2.7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4.1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7.36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平方千米,堤防长度74.89千米。已建成水库12座,总库容2434.16万立方米。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3处,有效灌溉面积3.8万亩,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49万人。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达到6848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3556万立方米,工业供水1732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871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104万立方米,生态环境4万立方米,林牧鱼畜581万立方米。

水资源

华州区年产地表水22498万立方米,地下水埋藏量24864.83万立方米,扣除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的14014.05万立方米,华州区水资源总量为33348.48万立方米,为渭南市地下水富水区之一。地热水资源在平川地带也有分布。

生物资源

华州区境内有野生动物73科近300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林麝、白肩雕,二类保护动物有黑熊、鸳鸯、鸢、赤腹鹰、白尾鹞、红脚隼、血雉、大鲵等。林木树种81科398种,其中华山松、油松、白皮松、侧柏、栎类、桦类、杨、柳、榆、槐、桐、银杏等分布较广。青竹也有片状分布。

华州区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末,华州区常住人口32.66万人,出生率10.25‰,死亡率6.51‰,人口自然增长率3.74‰。

据2018年7月政府网发布的信息显示,人口37万。

民族

华州区有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朝鲜族、布依族、白族、维吾尔族、藏族、纳西族、撒拉族、黎族、彝族、傣族、锡伯族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4%,其他17个少数民族509人,散居于华州区城区及金堆、瓜坡、杏林、莲花寺、柳枝等地。

华州区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

华州社火,指民间节日游艺活动的高跷、芯子、蹦鼓、旱船、走马、焰火等。高跷是以数尺结实而轻便的木杆做拐子,上端尺许有脚踏板。演员脚踏木拐,以布条扎膝下,演员多扮演传统剧目角色。表演时一字纵排,边走边舞,技艺高超者能“双足停立”、“单腿连套”等,丑角表演者前后穿梭戏闹,增添欢乐气氛;芯子又叫铁芯,分支岔立,高约数丈,表演者多为少年或儿童,扮演传统戏剧人物形象,伫立铁芯顶端,一幅芯杆及表演者为一台。芯子有背芯子和抬芯子之分,背芯子,芯杆由一壮汉背负;抬芯子,芯杆由若干彪汉抬起行走,表演者在行进中作动作,具有静中有动的惊险特色。
华州皮影,又称灯影,在灯下以兽皮刻制的影人演戏而得名,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戏剧之一。其特点是:刀工精细、线条明畅,设色艳丽,所雕帝王宫殿、佳人乡阁、才子书房、军营帅帐、桌椅门窗、花木怪石,无不逼真;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工农兵商子、男女老少形象生动。2006年5月20日被国家公布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州秧歌,流行于赤水郭村、南会、蒋家,以及东阳、高塘一带,约在一百多年前由渭南传入。由于渭南、华县秧歌有一定的血缘关系,故一般惯称“渭华秧歌”,也称“华州秧歌”。秧歌曲调委婉悠扬,最擅长表现喜剧性内容。纪录整理的秧歌曲调有40多首。华县秧歌还吸收迷胡、花鼓音乐的某些旋律。秧歌最初是一种地摊子式的就地演唱,演唱比较简单,只有锣鼓、镲间奏,没有弦乐。
礼馍:又称“花花馍”、“面花”,华县农村妇女中很多人都掌握此技艺,世代相传,相延至今,它不仅有严肃庄重的礼仪性,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礼馍为在各种节日、婚丧、寿诞时亲朋往来的礼仪用品。制作时选用上等面粉,制作过程中或捏成龙、虎、鸟、鱼、兔、猪等及一般花果的形状,或剪、或压,形成各种花纹。蒸制而成。
竹艺:华州区竹编历史悠久,明《华州志》已有“民常习竹器之艺”的记载。早期建立竹业生产合作社(后改为华县竹艺厂),集合民间竹器艺人,继承和发扬传统技艺,并学习外地先进工艺,使竹艺水平不断提高。竹器品种类已由原来的粗性家具,发展到精细雅致的工艺家具、工艺编织等40余类,3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沙发、书架、屏风、茶几、座椅、帘子等。

方言俚语

华州区地方言多而杂。其意义可以说:深、精、准、谐。下面举例来说此地若干方言,供大家玩味。

1、飨食人。就是把自己认为所特有的东西在众人面前炫耀,以引起他人的羡慕。飨〈书〉用酒食款待人,泛指请人享受。虽然把本意由褒变为贬,但文雅、受用。例如:别把那东西飨食人,我还不稀罕。

2、麦(men)怕。其实指“麦罢”即麦收结束,通常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的一个时令节日。但“麦怕”较“麦罢”更显示出历史上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担忧和出嫁女子回娘家的艰辛。也是一个挺文雅的词。例如:你看麦怕回来啦!

3、瓷瓷磨磨。表示“慢”的意思,但较“慢”可以显出他人对你的不耐烦和对你智力的蔑视。

4、咳里吗嚓。表示“快”的意思,但较“快”语气、语速更为急迫,节奏感更强,含有“刻不容缓”之“快”。虽然字数较多,但“快”感立出。据传来自于女真语。例如:你咳里吗嚓把东西一拿就走,别瓷瓷磨磨的!

5、匹司。就是“滚”的意思。其谐音为“鄙视”、“屁屎”。不表示命令或权威意义上“滚”,而更重厌恶、不屑、轻蔑,是地位、年龄高的人对他人的用语,也可以是地位、年龄相当的人之间的玩笑用语。例1:要钱、要钱,你没看我忙着吗?匹司!(对小儿女说) 例2:你现在没事了,还不匹司?(对同事的玩笑话)

6、长头没也。也:指“尾巴”,和“头”相对。指细而长且无序的事物。例如:这线长头没也的,我不绾一下,咋放呢?

7、 我(wo)子各也,也说成“我也”。指计划中的事已经准备妥当,更重心理轻松和胸有成竹,而令他人羡慕。大有万事具备,只待时日来临之意。例如:你年货盘的我子各也,就差贴门神了。

8、胡球吗哒。指马马虎虎、稀里糊涂地办事,更有“敷衍、应付”地完成任务而交差之意。 例如:我胡球吗哒地一看说好,就到你这里来啦。

9、吱里哇啦。指小孩放声大哭或人嘈杂的地方听不清他人说什么。例1:把孩子打的吱里哇啦的,能解决问题吗? 例2:你听房间里吱里哇啦的,我不进去。

10、炕瘸起。即“炕角地”的谐音。特指屋内火炕之外的其它地方。例如:你到炕瘸起给我把鞋拿来。

11、灶火。不是灶内的火,而指锅灶前放置柴草及人坐在这儿给灶内填柴草的地方。 例如:你的笔我可能遗在灶火里了,我去找一下。

12、窑窝。指在墙上预留(或以后淘土)一个窟窿后面沏上一块砖(比较薄的),可以放置东西的窟窿。 例如:炕上的窑窝里有一根蜡,你拿来点上。还有更多的方言如:二球(二皮子);瞎(读ha )熊(读song );烂憨(读gan);乃哒、乃个、乃东西;出溜;脑里(脑头)等等。

名优特产

华州区有华州山药、华州大接杏、华州面花、华州大接杏、赤水大葱、华州九孔、柳枝香、南沙圣女、华州大白、黄家洋芋(马铃薯)、华州黑陶等特产。

华州区风景名胜

综述

华州区的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是陕西东部最大的集山水观光、生态休闲、登山健身为一体的山岳谷地型森林公园。渭华起义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陕西东部唯一的红色旅游风景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柳枝泉护村、元君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桓公墓、李元谅碑、赤水桥上桥以及众多的自然人文旅游观光点老观台文化遗址,郑桓公陵园文化广场,郭子仪故里风物,潜龙寺,永庆寺,宁山寺,禅修寺,蕴空山寺塔,文庙,赤水胡家古宅,太平峪山庄,桥峪水库,华县剪纸、面花、黑陶以及蹦鼓、老腔、芯子等民间艺术展演,"中国皮影之乡","中国钼业之都"等。

主要景点

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是国家AAAA级景区,地处华州城区东南7千米,坐落于秦岭北麓,因道教名山少华山得名。公园由少华峰、潜龙寺、红崖湖、石门峡、密林谷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6300公顷。少华山森林公园汇聚名山秀水,兼融道、佛两教,是以避暑度假和休闲娱乐为主题,集高山揽胜、森林游憩、幽谷寻奇、科学考察、宗教活动等为一体的省级山岳型森林公园。少华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以其险绝高峻与华山并称"二华"。少华山自古有名,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一直到现代的《中国名胜大辞典》,古代文人如东汉的张衡,唐代的张乔、杜牧等,写过许多吟颂少华山的寺词和文章。名着《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少华山。历代封建帝王曾在山上兴土木。

泉护村遗址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附近,地处华山脚下,渭河南岸。1958~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队陕西队华县分队两次进行发掘。泉护村遗址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主要内容,是该类型一处颇具代表性的遗址;泉护村庙底沟类型(即泉护村一期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包含绘有两种花卉图案、一种鸟形图案的彩陶盆(钵),并有重唇小口尖底瓶、葫芦小口平底瓶和砂陶罐。5种陶器特征鲜明,从早到晚发展的连续性清楚,阶段性明显,可分为3个阶段,经过了“成熟、转折、退化”的全过程。在该类型遗存中,发现有半地穴式方形房基,带斜坡或台阶、坑底有烧灶的“居穴”,两、三座一组的横穴式陶窑群等主要遗迹。

蕴空禅院,位于华州区大明镇政府西南3千米的蕴空山北麓。相传,始建于东汉,旧名“云寂寺”。禅院有大殿3间,内供释迦主尊及文殊、普贤二菩萨。大殿右前侧有廊房6间供僧侣食宿之用。禅院南端有一仿木楼阁式宋塔,再南又有普干和尚宝塔相伴。

李元谅碑现存于华州区人民政府院内。高4.45米,宽1.57米,厚0.41米。碑头为六螭首,雕刻雄健,碑侧雕饰蔓草花纹。碑文共32行,每行65字,李彝篆额,张哲撰文,韩秀弼书。篆额书日:“大唐镇国军陕西节度使右仆射李公懋功昭德颂”。该碑在明万历六年(公元l578年),知州石元麟自废署草莽中移置现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渭华起义纪念馆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塬上,这里地势挺拔,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南接秦岭,北临渭水,川塬起伏,沟壑纵横,粮丰林茂,人杰地灵。它与雄伟高大的渭华起义纪念塔相映生辉,是陕西省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一年后,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先后拨巨款对旧址进行了维修。一九八五年八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同意,陕西省委批准在渭华起义旧址建馆修塔。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渭华起义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之际,塔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陕西渭南市相关地区

陕西渭南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