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31 09:30:16

正宁县隶属于甘肃庆阳市,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陕西省彬县相邻,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甘肃省宁县相接,地理坐标为北纬35°14′40″—35°36′18″,东经107°56′20″—108°38′08″,全县幅员面积1330.9648平方千米。正宁县辖4镇、6乡(2011年末),共7个社区、94个村、6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96万(2012年)。

区划名称正宁县
行政级别县级
区划代码621025
辖区面积1319.5 km²
人口数量24.49 万人
车牌代码甘M
电话区号0934
邮政编码745300
行政驻地山河镇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

正宁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山河镇621025100
榆林子镇621025101
宫河镇621025102
永和镇621025103
永正镇621025104
周家镇621025105
湫头镇621025106
西坡镇621025107
五顷原乡621025204
三嘉乡621025205

正宁县建制沿革

早在旧石器中期,正宁境内已有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为华夏民族发祥地之一。

夏禹时,天下分为九州,正宁属雍州西戎之地。

夏代孔甲年间,立邦国于北豳(治在今庆城县城),正宁属之。

夏桀(履癸)年间,周部族先祖公刘建立豳国,正宁属之。

商初,正宁仍归豳国所属。商末,周部族南迁岐山周塬,豳地被犬戎所占。戎人建立义渠戎国,正宁属之。自西周末年起,义渠戎国与强秦抗衡500余年。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灭义渠戎国,县域属秦北地郡和上郡所辖。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蒙恬修筑直道,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直道粗成,在县境长达70千米。

汉代,县域建立独乐、阳周二县,是正宁建置的起始。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率大军十八万众,沿直道经县域,出朔方,威振匈奴,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新莽始建国元年(前9年),王莽改阳周为上陵畤。东汉,县域设独乐、阳周、西川三县。

三国两晋时期,部族攻伐,诸侯兼并,县域归属屡经更迭。

南北朝末期,县域所设独乐、阳周、安定三县属宁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为罗川,属宁州。

唐初,罗川属关内道宁州。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梦群仙现于“罗底”,派使臣在罗川县挖得玉真人像27尊、心星1座,取“真人安宁”之意,改罗川为真宁。随后,唐肃宗李亨在此避“安史之乱”。

宋代,真宁历属永兴军路宁州、陕西路宁州、环庆路宁州、庆阳军节度宁州、兴宁军节度。

金天德二年(1150年),真宁属庆原路宁州。

元属陕西行省巩昌路总帅府宁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宁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属陕西布政使司庆阳府。

清康熙八年(1669年),属甘肃布政使司(行省)庆阳府;雍正元年(1723年),为避世宗“胤禛”之讳,又改为正宁。正宁之名始见史册。

民国二年(1913年),属甘肃省陇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泾源区行政视察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7月27日,正宁县解放,属甘肃行政公署庆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并入宁县。

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建置。

正宁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子午岭西麓,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陕西省彬县相邻,西与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与甘肃省宁县相接,地理坐标为北纬35°14′40″—35°36′18″,东经107°56′20″—108°38′08″,全县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

地貌

正宁县属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地形较复杂,山川、塬、梁、峁、沟、谷、台齐备。全县海拔880米-1756米,平均海拔1443米;黄土层厚90米-150米,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按地貌特征可分为东北部子午岭林区、西南部塬面和沟壑区。

气候

正宁县属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西南部气温较高,东北部气温较低。冬季多西北风,较寒冷干燥;夏季多东南风,较湿润温和;春季为过渡季节,冷热交替,变化频繁。年均气温9℃,降水量694.8毫米,无霜期173天左右。

正宁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1年9月底,正宁县总面积1330.964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323.4575平方千米,园地26.6584平方千米,林地748.2229平方千米,草地129.7817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5.0984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7.765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29.9806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正宁县已探明煤炭储量19亿多吨,其中宁正煤田18亿多吨。核桃峪800万吨矿井正在建设之中,石油、天然气储量也比较丰富。粘土分布广泛,砂石分布于四郎河流域及周家乡车家沟等川区。

水资源

正宁县年径流总量604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92立方米/秒,其中境内自产水4906.95万立方米,平均流量1.56立方米/秒。自产出境水4661.6万立方米,平均流量1.48立方米/秒。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模数4.42万立方米。全县人均径流量516.7立方米,耕地亩均径流量约200立方米。1983年10月普查,地下水径流总量2746.25万立方米,按塬面计算,宫河塬(含宁县米桥)面积204.6平方千米,地下水静储量3.63亿立方米,动储量313万立方米/年;永和塬面积49平方千米,地下水静储量1.18亿立方米,动储量97万立方米/年。

生物资源

植物树种有乔、灌木24目、44科、88属、204种,主要有松树、柏树、桦树等;野生动物虫类有43种,鸟类有55种,兽类28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对象的3种),主要有豹、狍鹿、灵猫、黑鹳、鸳鸯等。

正宁县人口民族

2018年底,正宁县总户数79140户,户籍总人口24.49万人。2018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反馈结果显示,全县常住人口18.46万人,城镇化率37.49%,人口出生率12.06‰,死亡率8.4‰,自然增长率3.66‰。

正宁县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少数民族以回族人数最多,大部分居住在五顷塬回族自治乡。

正宁县历史文化

地方习俗

丧葬习俗

正宁县丧葬习俗包含:送终、穿衣、停床、报丧、打墓、盛碱、出子、讣闻、请主、开吊、祭礼、进饭、起灵、下葬、出殃、葬后祭祀。

婚庆习俗

正宁县当地人娶媳妇风俗包含:发轿、迎花、拜天地、入洞房、待客、进门、拜大小、谢客、耍房。

名优特产

正宁县特产主要有:正宁烤烟、陇蜜苹果、正宁豆腐、正宁香菇等。

正宁县名胜古迹

曹文诏墓

曹文诏为明末将领,在围剿明末农民起义时兵败自尽。曹文诏墓葬在今正宁县榆林子镇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东北距县城20公里。现存封土残高约12米,底径约25米,规模较大。

罗川古城

罗川古城位于四郎河北岸,街道中心有三座高大的明赵氏石坊,最东边的是恩宠坊,街西边为清官坊和天宫坊,是甘肃省公存的唯一石坊,196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鹅池洞

鹅池洞位于县城东南古城墙下一平台之上,内连城墙与城内相通,外有天然屏障,与柔远河相通,系原庆阳著名八景之一的鹅池春水所在地,后遭兵燹地震,现存遗址5.86亩,依然可辨当年之繁盛,1999年被批准为莲池寺佛教场所,庙会文化日盛。

黄帝冢

黄帝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1~3米,阶面宽1~2米,上植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

甘肃庆阳市相关地区

甘肃庆阳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