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31 10:01:22

“玉树“系藏文音译,意为“遗址”。玉树市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通天河、扎曲、巴曲在玉树市境内流过。气候寒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城市。2018年全州年末常住总人口为41.66万人,有藏、汉、回等民族。人口中近93%是藏族,是青海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1929年始设玉树县,1952年沿旧制设立玉树县,201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玉树县,设立县级玉树市,以原玉树县的行政区域为县级玉树市的行政区域。

区划名称玉树市
行政级别县级市
区划代码632701
辖区面积13462 km²
人口数量41.66 万人
车牌代码青G
电话区号0976
邮政编码815000
行政驻地结古街道
气候条件大陆性高原气候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省东南部

玉树市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结古镇街道632701001
扎西科街道632701002
西杭街道632701003
新寨街道632701004
隆宝镇632701101
下拉秀镇632701102
仲达乡632701200
巴塘乡632701201
小苏莽乡632701202
上拉秀乡632701203
安冲乡632701205
哈秀乡632701400

玉树市建置沿革

据《玉树县志》记载,玉树古为羌地。

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

隋、唐称之为“女国”、“东女国”,唐属吐蕃辖地。

南宋,属囊谦部落头人管辖。

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辖地。

明,属朵甘思宣慰司地。

明末清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辖,受囊谦王族节制,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仍受囊谦王族管辖。

民国初,受青海办事长官和西宁镇总兵节制,旋改隶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辖。

民国六年(1917年),属玉树理事。

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设玉树县。

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

1949年设玉树专区,专署驻玉树县,辖玉树、称多、囊谦三县。

1951年12月25日,玉树专区改为玉树藏族自治区,辖称多、囊谦两县,撤销玉树县建制。

1952年,玉树县建制又得以恢复,由玉树藏族自治区领导,后经几次变更。

1957年正式建立玉树县,县政府驻结古镇。

1955年,玉树藏族自治区改设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隶玉树藏族自治州。

2013年7月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同意,撤销玉树县,设立玉树市。

玉树市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玉树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东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南与囊谦县为邻,西和杂多县毗连,西北与治多县联境,北和东北与曲麻莱、称多县以及四川省相望。西起东经95°41′40″,东至东经97°44′34″,经差2°02′54″,南经北纬33°44′44″,北至北纬33°46′44″,纬差1°05′10″。东西最宽189.5公里,南北最长194.3公里。

地形地貌

玉树市地形以高原为主,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整个地形西北和中部高,东南和东北低,地形复杂,地势高耸,地貌以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带为主,间有许多小盆地和湖盆最高山峰保俊色海拔5752米,东部正达金沙江水面海拔3350米,平均海拔4493.4米,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51座,大部分终年积雪。地形地势东临川西山地,南接横断山脉北段,西近高原主体,地势高耸,地形复杂,由唐古拉山余脉色吉嘎牙—格拉山构成地形骨干,从东向西横贯县境中部,蜿蜒曲折,形成树枝形山地,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水文

玉树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青藏高原腹地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自然区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均发源于该地,素有江河之源和中华水塔之美誉。北靠通天河,全市纵跨长江与澜沧江两大水系,两大水系支流网络全市。通天河、扎曲、巴曲在玉树市境内流过。

气候

玉树市属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冷季长达7~8个月,暖季只有4~5个月。年均温2.9℃,1月均温-7.5℃,7月均温12.5℃。年降水量487毫米。有耕地5000公顷,可利用草原116.3万公顷,森林2.9万公顷。

玉树市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玉树市有虫草、川贝母、大黄、藏茵陈、雪莲、柴胡、秦艽、黄姜、黄芪、羌活、黄芩、麝香、鹿茸、龙骨、沙棘、杜鹃等等400余种药材。可食野生植物有蕨麻(俗称人参果)。

动物资源

玉树市有百余种野生动物,其中16种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珍惜野生动物,主要有白马鸡、藏雪鸡、黑颈鹤、岩羊、野驴、马麝、猞猁、雪豹、棕熊、恒河猴、藏狐、胡兀鹫等。

矿产资源

玉树市主要矿产资源有银、铅、锌、砂金等。矿种多,门类全,储量丰富,有色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等;贵金属矿产有金、银;燃料矿产煤及非金属矿产粘土、石灰岩等。具有开发前景的矿产资源有赵卡隆多金属矿,属P级储量,隆宝镇可漏砂金矿属C级储量,巴塘乡挡托铅锌矿及岗饮铜矿等。

玉树市风景名胜

人文景观

格萨尔广场

“格萨尔广场”其得名广场的主建筑雕塑“格萨尔王”,广场属玉树境内规模最大的,总投资1852.63万元,总占地面积为600平方米,于2007年7月正式竣工。雕塑总高度为21米,是由黄铜材料制作而成,是藏族人怀念“格萨尔王”而造。传说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妖魔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萨尔降临人间,他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诸天神的保护,降妖伏魔,铲强扶弱,给人间带来了幸福与安宁,于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迹在人间流传开来,在漫长的岁月中,传奇的故事演变了蜚声中外的史诗《格萨尔王传》。

晒经台

通天河唐僧晒经台就是离玉树市结古镇约30公里的通天河畔的一块磐石,石面漆黑如墨,上面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字迹。民间传说曾有一位中原高僧西天取经路过这里,却不幸失信的他被神龟所惩罚掉入河中,脱险后将浸湿的经文摊开于河岸的磐石上晾晒,等经文晒干收起时,不慎把《佛本行经》的经尾给沾破了,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佛经经卷中只有《佛本行经》至今残缺不全,而大磐石上却字迹犹存。后人便将这块磐石称为晒经石。

勒巴沟岩画

勒巴沟:藏语意为“美丽沟”。这里自然风光神奇迷人,沟口是历史文化古迹文成公主庙,沟内有十多处岩画,勒巴沟岩画主要以佛像、菩萨、香客、瑞兽等为主。勒巴沟岩画位于玉树州境内的通天河畔。勒巴沟岩画面江而凿,处于勒巴沟沟口。从沟口唐末释迦像到现今打制的嘛尼石,你可以看到整个藏族宗教石刻的历史。青海境内发现的岩画多以动物个体形象为主。

嘉纳嘛呢石经城

新寨嘉那嘛呢于十八世纪末,由结古镇结古寺三大活佛系统之一的第一世嘉那木扎佐盖活佛倡导,正式创建,现存嘛呢堆东西长275米,南北宽74~82米,高4米,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体积达近9万立方米,其嘛呢石单体数量达数十亿块之多。依据原形制,在嘛呢堆周围复建了2座佛堂、14座佛塔,10个大转经筒、480个小转经筒。1998年12月被青海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玉树有两个重要节日与嘉那嘛呢堆有关,分别是“嘉那帮庆”和“嘉那邦琼”。前者是嘛呢堆的奠基日,后者是落成日,特别是每年藏历12月8日开始的为期3天的“嘉那帮琼”大庆典,总会举办隆重的宗教法事活动和歌舞表演。

自然景观

巴塘热水沟

热水沟位于巴塘乡杂沟,沟内毛枝柳和百里香杜鹃花满山遍野,灌丛草甸间溪水轻流,更为稀奇的是这里有治疗各类疾病的高原温泉,热水沟是以高原垂直生态自然景观特征的旅游资源富集区。这里既是渡假的好去处,又是休闲、疗养的好地方。距结古镇约39公里,距玉树巴塘机场22公里。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位于玉树市结古镇西南约80多公里的地方。这是一个长约10公里,宽约3公里的狭长沟谷地带。谷地两边是高耸对峙、起伏连绵的蘑菇状山峦,两山之间,是大片广阔平坦的沼泽草甸,自然环境宁静而幽雅。隆宝滩,海拔高度4200多米,这里气候寒冷,生境潮湿,雨量充沛,溪流迂回,沼泽遍地,属于典型的沼泽草甸和高山草甸区。在滩的中间,众多的小泉,纵横迂回的溪流,星罗棋布的沼池把草滩切割成无数大大小小的沙洲和孤立的“小岛”,所以野兽无法靠近。岛上生长着各种丰美的水草,小岛周围的沼池、溪流中还有许多两栖爬行动物,以及软体小动物等。这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鸟类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每年春夏之际,许多珍贵的候鸟,如黑颈鹤、斑头雁、棕头鸥等纷纷飞到这里繁衍后代。尤其是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黑颈鹤,每年都成群成批地飞到隆宝滩栖息生活。据统计,中国仅有的百余只黑颈鹤中就有四十多只集中在隆宝滩。

巴塘草原

玉树巴塘草原,玉树两大草原之一,另一处为位于玉树州称多县的嘉塘草原。巴塘草原地处玉树市巴塘乡,距结古镇18公里,面积近百平方公里。夏季碧草如茵,野花遍地;秋季牧民转场,牛羊成群,蔚为壮观。

草原上分布着班庆寺等寺院,屹立着800年历史的藏区四大天葬台之一。

巴塘也是玉树机场所在地。

泞吉湖

泞吉湖位于离玉树市结古镇约60公里的上拉秀乡境内,海拔4200米左右,湖面9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有30米左右。湖水矿化度较高,属咸水湖,湖中盛产高原裸鲤鱼。每逢春夏季节,斑头雁、鱼鸥、赤麻鸭、大天鹅、黑颈鹤等鸟类在此孵卵育雏。泞吉湖清澈透碧,犹如一面美丽的明境镶嵌在青山深入,牛羊、帐逢环抱四周。当地百姓把此湖奉为度母菩萨的圣湖,于每年七八月份教举行祭祀活动。

藏传佛教寺院

藏娘佛塔及桑周寺

藏娘佛塔,世界三大藏传佛教佛塔之一,位于通天河南岸玉树市仲达乡歇格村桑周寺,距乡约40公里。2001年6月25日藏娘佛塔及桑周寺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藏娘佛塔是由藏传佛教后弘期初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佛教画像、造塔等权衡制度的制定者孟德嘉纳(又称尼德加那)于北宋天圣七年(1030年)设计并主持修建的。因此,该塔可称为标准藏传佛教塔的实物样本。被后世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等各派著名法王、大师共认为是藏传佛教塔之精华。与尼泊尔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共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传佛教佛塔。《大藏经·丹珠尔》外,藏汉许多史书如《德吾史部》《娘氏志》《青史》《红史》《汉藏集史》(世界史)、《西藏王统记》等五十多部史著中均有记述。

当卡寺

当卡寺由岗拉寺僧人巴洒当西创建于12世纪中叶,兴盛时有700多僧侣。该寺活佛佛号为都毛秋杰。1958年前,建有48柱经堂1座、60柱佛殿1座、僧舍80余间,有僧侣199人。现建有80柱大经堂1座、20柱小经堂1座,还建有佛像、怙主殿、讲经院和100多间僧舍。寺内共有释迦牟尼佛像、莲花生大师像、蒂洛巴、纳若巴、玛巴和米拉日巴等噶举派始祖以及祖婆阿斯秋吉卓玛等护法神像。

结古寺

结古寺,位于玉树结古镇东结古山上,藏语称“结古顿珠楞”意为“结古义成洲”,为萨迦派在青海省内的主寺。主要建筑有:经堂2座,僧舍220间,主体建筑“都文舟嘉措”可容纳100所哇诵经。讲经院、大昭殿、弥勒殿、嘉那和文保活佛院都各具特色。结古寺位于结古镇东,寺院依山而建,殿堂僧舍错落。以建筑宏伟、寺僧众多、文物丰富、多名僧高徒在我国藏区闻名遐迩。殿堂僧舍错落有致,高耸于山岗之上。

历史上一直是玉树北部地区萨迦派主寺,1937年藏历十二月一日,九世班禅却吉尼玛圆寂于此。嘉那佛是该寺最大活佛,与内地关系非常密切,故称“嘉那朱古”(汉族活佛之意),嘉那佛独创了称为“多顶求卓”的100多种舞蹈。

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庙,别名“沙加公主庙”,又名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寺。相传系唐代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位于玉树市巴塘乡贝达社境内,距州府结古镇20千米处。始建于唐代,有1300多年历史,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为青海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本寺由文成公主选址,大译师伊西央的支持下,唐蕃工匠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左右开凿,永徽4年(公元653年)竣工。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代祖丹联姻,在勒巴沟岩石上凿刻主要以佛教内容为主的摩崖,贝大日如来佛石窟摩崖由大日如来佛及八大菩萨立像(浮雕),佛殿左右藏、汉刻文,章冈及卓拉摩崖组成,面积约350平方米。内容有大日如来佛八大菩萨浮雕、古藏文刻文“所、依能依颂”、“祝辞”、“具摩崖简志”、汉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及章冈的十方佛和古藏文《普贤菩萨行愿王经》石刻。

禅古寺

禅古寺因修建和管护文成公主庙而享有声誉,该寺位于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南4公里处的禅古村。距文成公主庙16公里,始建于公元12世纪,海拔3700多米,分上下两寺,相距约70米,初有下寺,后建上寺,放下寺为母寺。

“禅古”,直译为“花石头”,得名于下寺附近一块花色磐石。

禅古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修持本派“大手印法”。寺内存有经卷3万余卷,大小佛像3000余尊。大经堂内辟有宁玛、噶举、萨迦和格鲁四大教派的佛殿,供奉着各自的开派社师或传承上师。禅古寺公元十二世纪创时建于玉树地区的“吉然圣地”,这里迄今还有“吉然红塔”遗址和“吉然自显白塔”等文物古迹。后因教派之争而渐趋衰微。14世纪末在七世噶玛巴秋扎嘉措的关照下恢复了禅古寺,寺内建有大经堂、佛塔、僧舍、佛殿和讲经院等。有查来嘉贡、禅古朱古和斯日朱古、噶玛洛周尼玛四个活佛转世系统,其中查来嘉贡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在玉树地区册封的“四大嘉贡”(救世主,亦作怙主)之一。

班庆寺

班庆寺位于离青海玉树市结古镇28公里的巴塘乡政府所在地。1600多年前,由噶举派著名高僧、第四世桑吉念巴格莱尖措所创建。建有100多柱的大经堂、护法殿、闭关禅房、活佛寝宫、僧舍和佛塔等,经堂内供有高十几米的释迦牟尼镀金铜佛像等珍贵文物。5层大经堂高36米,占地面积约1200多平方米,大经堂内供有8米的三世佛镀金铜像,工艺精湛,形象生动。经堂内还陈列着众多宗教文物和珍贵经书。除大经堂外,还建有八座佛塔、大厨房等大型建筑。

吉然寺

吉然寺,全称吉然菩提洲,位于离玉树州府所在地结古镇25公里的巴塘乡境内的卓玛巴杂崖根,因此又名卓玛巴杂寺,海拔3700多米。吉然寺是吉然家族在此世袭传承住持弘法而得名。“吉然”是家族姓氏,自称是吐蕃四大原始氏族之一,早期信奉苯教,到8世纪改宗信仰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内修有经堂、遗迹较多。吉然寺因在历史上曾为直贡噶举派主寺。

玉树市民俗风情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民共同的传统节日,寺僧和俗人一样也欢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不过藏历年的推算法与农历春节有些差异。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

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

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由青海玉树州、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和西藏昌都地区三州一地轮流联合定期举行。届时,美丽的玉树草原上将会出现数万顶帐篷,组成一座五彩缤纷的帐篷城。节日期间除了举办盛大的开幕式外,还会举行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歌舞、服饰表演和惊险此及的赛马、赛牛、马术等民间体育表演。

嘉那嘛呢节

藏历12月8日的嘉那嘛呢节是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落成的庆典节日。嘉那嘛呢石经城有两个节日,一是200年前嘉那嘛呢石经城奠基的节日,藏语称“嘉那帮庆”。二是嘉那嘛呢石经城落成的庆典节,藏语称“嘉那帮群”。相比之下,嘉那帮群“节日比较隆重、热烈。嘉那嘛呢节的活动从藏历12月8日举行到15日,由新寨村民主特的各种宗教活动和歌舞表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节日期间,除了举行宗教活动和歌舞表演,还要开展民间物资交流。随着嘉那嘛呢节的声名远播,参加节日的不仅有来自玉树各地的信教群众,还有玉树周边地区的群众,数万人游览、朝拜堪称世界之最的嘉那嘛呢石经城。

赛马节

玉树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民族盛会。作为传统娱乐活动,可以追溯到吐蕃时期。玉树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届时藏族群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将各自的帐蓬星罗棋布地扎在结古草原上,参加赛马、赛牦牛、藏式摔交、马术、射箭、射击、民族歌舞、藏族服饰展示等极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盛夏的玉树草原,整个玉树地区从村到乡、从乡到县都会开展规模不等的赛马等文体活动。规模最大的还是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每年7月25日举办的全州性传统赛马会,为期一周,地点一般在结古镇西边的扎西科草原。届时,会场周围几公里搭满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帐篷,远远望去,如同一座独具风情的帐篷城。上万顶帐篷组成的五彩缤纷的帐篷城、康巴藏族潇洒漂亮的民族传统服饰和驰名中外的玉树歌舞,构成了玉树赛马会的三大奇观。赛马会的主内容有跑马射箭、乘马射击、跑马拾哈达、跑马倒立、跑马悬体等马术表演。还有远距离跑马赛、走马赛、牦牛赛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传统歌舞、民族服饰表演和寺院跳神等表演项目。

藏族服饰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玉树是康巴服饰文化的翘楚,素有藏区“服饰之乡”的美誉。康巴玉树藏人的服饰奢盛而雍容大气。男人的藏袍都以虎、豹的真皮镶边,显得英豪武勇。据说这种装饰是古代吐蕃王朝奖赏英勇武士时赐以虎豹皮并让其披褂在肩头而演变来的,后来代代沿袭,成为藏家男儿阳刚的象征。女子的袍装,更华贵艳丽,以优质水獭真皮镶边,并把边饰加得很宽,尤其下摆,达到尺余甚至更宽。据说,不算饰物,单这种藏袍价值就高达两三万元。女装的奢华,还体现在头饰,金银珠宝应有尽有,佩戴在发际和胸项。

藏族民居

玉树藏族民居一般为2至3层的楼房,平面呈方形;不少人家倚山建房,以石砌墙,墙里不用打木桩,却能砌得光洁、严整。往往一排建筑有几十户人家,宛如古代城堡。民居的一层设有向院外开的窗户,用作牲口圈、草房或车库。中层住人。这一层除了卧室、客厅客房、厨房仓房和厕所外,还布置了专门供奉神佛的经堂。经堂宽敞华丽,彩画彩雕精巧的巨大佛龛占去了一面墙。经堂内还供奉祖上传下来的唐卡、法器和高僧居留后留下的吉祥信物。在专门为喇嘛精制的禅床上,铺垫着厚实、华美的毛毯。经堂是藏族人家的中心所在,来了贵客,一定先要到此顶礼观瞻,烧几柱高香。在经堂里就连主人也不能坐卧。至于女人,即使是远来的宾客,也绝对不允许在经堂里休息。民居的第三层通常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不用彩画。顶部修造得结实、平展,用以晾晒粮食,是很好的大凉台。人站在上面可以环视绿野乡村和远处的雪岭江流。大凉台上设置着牛首造型的香炉,用来燃烧香草、柏树枝叶,以敬奉神佛。也有在院子的墙院上和房顶四角上安放白色石头的习俗,显示出古人白石崇拜的痕迹。康巴地区的民宅、寺以及各地的碉楼、佛塔,多是由能工巧匠不画图、不吊线直接施工建成的。几百年来任凭风吹雨打地震而经久不塌。

藏族婚俗

血缘外婚制:无论是牧主头人,还是平民百姓,一律实行严格的血缘外婚制度。凡有父亲或母系血亲者,禁止通婚。这与一些民族过去允许姑表、姨表之间通婚的习俗大相径庭。

家庭制度:玉树藏族家庭多数为单一的小家庭,人口少,那种几代同堂、妯娌共处的大家庭很少。

恋爱: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比较自由,一般不存在父母包办和买卖婚姻问题。即使双方父母撮合,事前也要征男女双方的同意,并不强迫成婚。每年的藏历新年、赛马会、庙会等喜庆佳节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机会。表达爱情的方式往往是对唱"拉伊"(山歌)。

卜卦:藏族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卜卦,婚姻是人事大事,第一步也自然是卜卦。主要卜卦男女双方生辰是否相合,卜择结婚的良辰吉日,卜算迎亲的美好时辰等。

送亲:卜定结婚之日,新娘穿戴一新,由其舅舅和兄弟并约定一至几个品行兼优、能说会唱善辩的婚使(藏语叫"业执")以及伴娘陪送。行进途中如果遇见背水、背牛粪的人,则认为吉利,主人很高兴地送点东西,甚至献哈达致谢。如果遇见背空桶的人则认为不吉利。在离家门不太远的地方送亲人与迎亲人相会后,举行敬酒仪式,藏语叫"穹却",娘家人送婚礼。

新娘一般必须在日出前赶到婆家。婆家大门上插有柏枝,地上铺上白毡,中间有用青稞绘撒表示吉祥的"Ж"雍仲号,新娘下马时脚必须踩在雍仲号上。进门时,要和婆婆一起提回早已在门口准备好的盛满鲜奶的奶桶,或者提一满口袋牛粪。送亲者进入院中后,新郎新娘捧吉祥物,绕煨桑台顺转三圈,众人高呼"拉甲洛"(意为神胜利),并候专人点桑。刚到家,先吃面食或蕨麻,藏语叫"咖卓",之后进入正式婚宴。

嫁妆:嫁妆视家境而定,富人比较讲究以骏马、织锦缎、上等冰糖、肥羊肉等为标志的"九九婚礼",他们往往陪送昂贵的服装首饰、大量的土地牛羊。贫穷人家以缝制新衣服陪嫁。

天葬

天葬,是普通藏族人奉行的一种葬俗。它是按照藏传佛教的丧葬程序,诵往生经,然后将尸体送到天葬台,经天葬师解尸后喂给秃鹫吃光的一种独特丧葬习俗。

玉树市有几个天葬台尤其以巴塘天葬台最为著名,据传是公元1100年由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选定的康区最大的殊胜天葬台之一。

民俗禁忌

玉树藏族和其它地区的藏族一样禁忌范围十分广泛,内容涉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禁忌已成为日常的生活习俗,同时已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外地游客很有必要了解藏族的民俗禁忌,使自己的旅行活动更有意义。下面重点列几个禁忌习俗:

自然和动物禁忌:禁止在神山和寺庙周围乱砍乱挖树木、花草、药材和捕杀动物;忌搅动泉眼或在泉水中洗东西;禁忌捕杀鹰鹫;忌宰杀放生的牛羊和骑用的马匹。

婚姻和日常生活禁忌:禁忌孕妇到别人家串门或参加婚礼;禁忌吃兽类肉;禁忌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的人婚配;忌男女生肖相克;忌父与女、母与子、兄弟与姐妹等在场时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

丧葬和宗教禁忌:家人或村里人死后禁忌谈笑、歌舞;服丧49天内禁家人洗头、沐浴、饮酒、盛装;平时忌提死者的名字;禁忌进入经堂不脱帽、喧哗和乱敲钟鼓;禁忌跨过袈裟和经书、法器等;禁忌在寺庙内吸烟、饮酒、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忌逆时针反转寺院、佛塔、圣山、嘛呢石堆和经轮等;忌在供品和酥油灯上吹气和打哈欠;忌用有文字的纸张特别是经文纸擦东西或当卫生纸;禁忌将佛像和经书放在床底下或践踏。

玉树市文化艺术

藏娘唐卡艺术

藏娘唐卡艺术和热贡唐卡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杰出代表。藏娘唐卡的绘画技艺基本上是家族内传承,主要靠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因藏娘塔的盛名,这个地区的唐卡艺术被称之为藏娘唐卡艺术。藏娘唐卡艺人零散分布在各处,依照藏娘塔的传说来看,该地民间形成规模的绘画艺术流传已有近千年历史。这里的画匠主要以画藏传佛教为题材的作品为主,兼顾为民居及寺院画油漆彩绘。歇格村很多村民家中都收藏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古旧唐卡。因藏娘唐卡的绘制年代距今几十年至几百年不等,故唐卡的色彩、质地、主题与风格带给看惯现代唐卡的人的却是另一种震撼与诱惑。因为这些古唐卡是采用天然矿物颜料所绘,所以色彩经久不变。又由于古旧唐卡的主题与画风同现代唐卡绘画相比较似乎少了规范和拘束,因此显得生活气息浓郁、鲜活而富有情趣。

格萨尔文化

“玉树“系藏文音译,意为“遗址”。相传玉树族第一代头人垦布那钦初建部落的地区是格萨尔王妃珠姆的诞生地,故名。

玉树市境内的格萨尔王传说:玉树市结古镇往南,沿214国道东面的西杭嘎雅半山腰上涌出的山泉,因地势形成一个小瀑布,据传说是珠姆洗浴的地方。在西杭噶雅还有一个小凹土脸盆一样的地方,传说是珠姆梳洗的地方;玉树市境内的隆宝乡隆宝湖也叫珠姆湖,传说那里的黑颈鹤是珠姆饲养的,是珠姆的信使。在格萨尔史诗里有很多黑颈鹤的相关描述,在藏族人民的文化观念中黑颈鹤是仙鸟。

民歌

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山歌)和“拉伊”(情歌)。“昌鲁”属鲁体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藏区民歌的分布,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性。2008年6月14日玉树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舞蹈

玉树历来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在玉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歌舞是玉树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论是农闲还是节日,或是重要的宗教庆典,都少不了歌舞的表演与助兴。玉树民间歌舞是一种集体参与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玉树藏族歌舞种类繁多,有伊、卓、热巴、热伊、锅哇等,而每一种类中的曲调多的有三四百种,少的也有几十个。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玉树卓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至今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

玉树伊舞既是各种歌舞的统称也可指区别于其他民间歌舞的单一的弦子舞,可解释为舞、歌舞。“伊”的产生比“卓”更早,它相对“卓”所受宗教影响较小,是玉树地区最民众化的舞蹈。

锅哇”义为武装者或武士舞,是玉树特有的一种风格独特的礼仪性民间舞蹈,在寺院庙会或部落人士的重大礼仪性场合表演。表演者均为男性俗民,头戴垂有红丝穗的圆形高筒帽,藏语称“觉拉”,身着节庆盛装,佩戴“嘎吾”(银质镀金护身佛龛)、项链、腰饰等饰物,表演队形以转圈为主,旌旗导前,长号开道,一人击钹领舞,其后有一至二名持剑拿盾的舞者,其余皆持剑握弓。随着领舞者的击钹、击节而舞,中间穿插着说“锅斜”(道白)、唱“锅勒”(锅歌)。其特点是舞姿徐缓庄重、气氛肃穆、场面宏大、风格古朴凝重,被誉为“藏族仪仗舞”。

热伊”是一种精美绝伦的舞蹈品种,兼具“热巴”和“伊”的风格特色,具有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生动奇特的表演形式、幽默诙谐而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热伊”中的“索莱姆索”、“孜琼尕松卓玛”以及素有藏族交际舞之称的“琼珠索那措”等舞蹈更是美仑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精美绝伦的歌舞艺术珍品。

热巴”是一种注重技巧、展示技巧、以鼓点伴奏、踏节而舞的民间舞种。一般由藏族民间艺人组成的歌舞班子演出,专业性较强,须数年传授苦练,方能胜任角色。

康巴藏戏

20世纪80年代初,扎西格勒继承玉树康巴藏戏曾演出过的技艺和经验,将《格萨尔王传》中的《大食财宗》之部的故事节选一部分章节,编成藏戏进行演出,他不仅担任编剧、导演,而且还能设计唱腔、舞蹈、服装和道具等,在当时很受藏族群众的喜爱。他采用《格萨尔王传》说唱曲调演唱,并固定为藏戏的音乐唱腔,把玉树民间舞蹈揉合到藏戏表演中,根据剧情或表演内容设计舞蹈场面,同时吸收了戏曲的表演手法,类似于一种有歌有舞有说唱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玉树地区比较成熟的一种带有戏剧性的大型综合百艺歌舞的表演形式,主要由说唱、戏剧故事和玉树民间歌舞三个部分组成,是带有专业特点的广场表演艺术。一般有五个表演段落:一是铃鼓舞开场;二是说唱,介绍剧情;三是藏戏短剧,包括藏戏片断;四是穿插滑稽节目,一般是选取生活中讽喻性内容进行即兴表演;五是民间歌舞,即以吉祥歌舞结束全剧。此剧与民间艺术家活佛达洛创建的四川色达《格萨尔》藏戏的戏路基本相同。如今又有一些喜爱藏戏的老艺人排演了《文成公主》《卓娃桑姆》《苏吉尼玛》《格萨尔王》。

玉树市名优特产

八吉祥徽纪念品

藏语称“扎西达杰”即宝伞(庇护万物)、金鱼(自由与解脱)、宝瓶(功德圆满)、妙莲(不染尘俗)、右旋白螺(佛音)、盘长(佛教教义贯穿始终)、胜利幢(佛法力量)。据传它们依次代表如来佛的头、眼、喉、舌、牙、心、身和足。

唐卡

唐卡亦称布画,是将佛画用移缎装裱成佛合状后悬持挂供养的卷轴画,藏语原意为“平坦宽广”之意,即平面画。唐卡这种绘画形式起源于何时,由于受藏族有史记载的历史只始于吐蕃王朝建立初期的影响。就藏族绘画艺术的起像而言,其历史下线至少可以追溯至吐蕃王统一前,距今已有4500至5000年的藏东河谷区以昌都,“卡诺”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其上线则可上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在藏区各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骨器等器物上的纹饰的雕刻,玉树唐卡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店,其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玉树地区最初的唐卡画是由古代佛教大学者弥底于1030年左右引进的。这种新兴的绘画艺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玉树逐渐行程了具有本地特点的唐卡艺术流派。

护法神像

藏传佛教的护法神是一种保护佛法的神祗,一般都供养在专门的神殿内。藏传佛教各教派、各寺院都有自己的护法神,因此护法神的造像也形态各异。玉树地区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的寺院都有分布,各教派的护法神像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多用于本地特有的土质经过特殊加工后塑造。护法神像做工精细,加之工艺细腻精湛和造型富有想象力。

藏家银器

银器可分为四类,生活用品、首饰、服装饰品和宗教用具等。

生活用品有银碗、银勺、银筷、酒具、银壶、银盘等30余种;

首饰有银耳坠、耳环、发卡、银项链、戒指、手镯、发箍等40余种;

服装饰品有银饰刀具、银盾、奶钩、带环、腰盘、腰牌、针线盒等大20余类;

宗教用品有酥油灯、净水壶、平安顶、银塔、银帽、护身佛龛、锁呐、喇叭等40余种。

安冲藏刀

玉树安冲藏刀在藏族地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500年前。玉树安冲藏刀式样独特,装饰别具一格,颇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玉树安冲藏刀的特点在于它那华丽的外观镶饰,无论男刀女刀皆用丰富的材料通体交叉彩饰。男刀较女刀长而宽,外观造型笔直,女刀两头稍有弯曲。柄尾多为朵云形,鞘首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宽出鞘体数毫米,看去就象一个小小的盾牌。其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金属丝、鲨鱼皮、宝珠等。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金属叶片有镂空二方连续图案,浮雕适合图案,以及用不同色泽的叶片拚制图案等。金属丝多用于叠压或拚凑纹样。宝石则直接嵌入高高的金属基座上。纹样表现题材有龙、凤、狮、虎和花草、法轮、宝瓶以及几何形图案等。在纹样及其它饰物的布局上,刀鞘主纹龙凤纹及鲨鱼皮常以大块面表现,余则作局部点缀。男刀多在柄尾金属饰物中部嵌一颗珊瑚珠,看起来异常醒目。同时,藏家艺人利用白银、紫铜、黄铜三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

玛尼石

在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周围的许多信徒兼营镌刻玛尼石,有大至几尺见方,雄浑气派的大石块,也有小可盈握、精致美观的小石片,他们在石块上镌刻经文、佛像以及一些吉祥图案,旅客可以请一块添加到经石堆上去,也可以带回去留作纪念。

念珠

玉树的念珠花样繁多,质地优良,有象牙制品、珊瑚制品、玉石制品、水晶制品、木制品、骨制品以及塑料制品,从一根丝线穿过108颗珠子,由一颗称作“常奂”的三眼珠中穿出结好。

玉树藏獒

玉树,三大藏獒原产地之一。玉树地区因地带和气候的垂直分布,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润潮湿,大多数藏獒的颈毛丰厚,在离开原产地后,比如到了冬季干旱温暖的中原地区,藏獒常有脱毛现象。该地区的藏獒身高以及骨量跟头部、嘴型表现普遍较弱,嘴短,下唇稍微有些皱褶。毛色多样化,最大的特色在于其颈毛发达、丰厚,呈环状分布于头颈部,归类于狮型。该地区盛产通体雪白、被毛修长、非常珍贵的雪獒,此地的雪獒,目晴而且鼻子呈现粉红色,体型、头形跟耳部位置跟狮型獒基本完全一致。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是一种名贵神奇的药材,前人对虫草曾有“一物竞兼动植”两性的记载。它真实地麦角菌科植物,的谓出,是一种名叫草蝙蝠蛾的幼虫。所谓草是寄生在虫子头顶上的一株菌类植物的菌体。也可以说冬虫是受真菌感染而死的虫体。夏草是寄生在虫子头上的真菌座,虫草生长在38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玉树的虫草体大粗壮。

人参果

学名蕨麻,俗称蕨蔴长寿果,系高原蔷薇科野生植物,广布青海各地,以果洛、玉树地区所产为上品,人参果有体圆肉肥,颗粒饱满,色泽红亮,产量较高的特点。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名贵土特产之一,为高原蔷薇科鹅绒委陵菜野生植物;生长于海拔四千至五千米左右的青藏高原之上,无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人参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藏红花

藏红花,又叫红花,原产埃及,但在巴基斯坦、印并等地栽培历史也很长。红花可入药,有活血通络之功效。也是制作油漆的原料。

藏药"仁青佐塔"

此药配方珍贵,加工特殊。玉树州藏医院和禅古寺藏医诊所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的"佐塔",其主要功能:养颜解毒、延年益寿、尤其对各种中毒症有特殊疗效,同时有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增加药效之功能。

藏药"仁青芒觉"

此药对各种中毒症、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肝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痢疾、肝炎、肝硬化、肝肿大等疾病有特殊疗效,无病服用则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藏药"然纳桑塔"

珍贵藏药"然纳桑塔"(七十味珍珠丸),此药对长期难以医治之诸顽症均有疗效,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神经性瘫痪痉挛、癫痫等症疗效更佳,对肾炎、颊痹、高血压、脚肿、脚跛等症有疗效。

牦牛鞭

牛鞭(既青藏高原牦牛的阴茎及睾丸),牦牛鞭又叫牛肾,此品未经任何人为加工,为100%的纯正牦牛鞭,内含蛋白质、维生素、腹脂、磷、铁、钙等,滋阴补肾,即可泡酒饮用,又可烹调滋补名菜。

糌粑

糌粑是酥油拌炒面的藏语音译,它跟酸奶一样使人们难以忘怀。藏区的炒面,在加工方法上与内地的炒麦粉有所不同。它是先炒青稞后用小磨加工成粉的,所以具有奶粉般的异香。由于调入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酥油、曲拉和奶茶,所以糌粑不仅酥软香润,而且营养丰富。糌粑是徒手拌制的:在一只小小的龙碗里,碗底是茶,茶中是油,油上是堆尖的炒面,用右手食指沿碗边慢压炒面,边压边搅,再合拢四指,轻扣碗心,边转边搓,拌成一块可以入口的油面团,这就是糌粑。

风干牦牛肉

牦牛是一种典型的高寒动物,性极耐寒,终年栖息于人迹罕至的高山盆地、高寒荒漠草原等环境中,所饮用之水为高原无污染的矿泉水,吃的是冬虫夏草等百草。牦牛肉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营养价值极高。牦牛的角、骨、骨髓、舌、喉头、心、胆、汁,到血、肉、皮毛等不同的部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风干肉是牧人储存冬肉的一种方法,也是冬春季节的传统食物。

青海玉树州相关地区

青海玉树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