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4 09:12:00

惠来县,粤东古邑,古称“葵阳”,是广东揭阳市辖县,粤东新城和揭阳滨海新区的所在地,享有地级市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省级管理权限,是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一带的核心组成部分。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6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9.5公里。现辖13个镇、2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管理区、1个市直工业区,截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125.62万人。

区划名称惠来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445224
辖区面积1253 km²
人口数量125.62 万人
车牌代码粤V
电话区号0663
邮政编码515200
行政驻地惠城镇南门大街1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广东省东南沿海 潮汕平原南部

惠来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惠城镇445224100
华湖镇445224102
仙庵镇445224103
靖海镇445224104
周田镇445224105
前詹镇445224106
神泉镇445224107
东陇镇445224108
岐石镇445224109
隆江镇445224110
溪西镇445224111
鳌江镇445224112
东港镇445224113
葵潭镇445224114
东埔农场445224401
揭阳市大南山华侨管理区445224402
葵潭农场445224403
青坑林场445224404
揭阳(惠来)沿海经济开发试验区445224450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南海街道445224451

惠来县建制沿革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历史源远流长,人文历史悠久。

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之际属海阳国(南瓯国)。

秦汉三国惠来主要地域属广州南海郡揭阳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置东官郡,将揭阳县划分为海阳、潮阳、绥安、海宁4县并入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置义安郡,以秦汉揭阳县境置义安郡,郡治海阳县(在今潮州市),析海阳县北部置义招县,义安郡管辖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5县,惠来地域隶属义安郡。

南朝南齐时,析义安郡海阳县北部置程乡县(梅县建置之始),程乡县境今梅县、蕉岭、平远全部及丰顺部分,义安郡管辖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程乡6县,惠来地域仍属义安郡。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原义安郡境置潮州,潮州管辖海阳、潮阳、海宁、绥安、义招、程乡6县,惠来地域隶属潮州。

唐承隋制,惠来地域仍属潮州,唐武德四年(621年),义安郡再改称潮州,海宁县并入潮阳县。

宋元时期,惠来地域仍属潮州潮阳县不变。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广东潮州府潮阳县析置惠来县,嘉靖四年(1525年)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处葵岭东南,故又称葵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割入靖海千户所。置县后隶属广东潮州府管辖至清末。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属广东都督府、巡按使潮循道、东江行政委员公署、东区绥靖委员公署、广东省第五、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20日,惠来全境解放,同年8月,成立惠来县人民政府。惠来县先后隶属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临时专员公署、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汕头专员公署。1949年6月,将惠来县梅林区辖属的梅峰镇、松阳乡,南阳乡,高埔乡,云落乡,崩坎乡,葵龙乡,埔头乡共8乡镇505村,划归普宁县。

1950年3月,将惠来县雷岭乡28村,划归潮阳县。同年4月,将惠来县甲子镇及18乡,划归陆丰县。

1958年12月10日,撤销惠来县建制,与普宁县合并。

1959年4月,将惠来县红江公社横山等10村,划归陆丰县。

1961年3月,恢复惠来县建制,隶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惠来县属汕头市

1991年,揭阳县撤县建市(地级),惠来县从汕头市析出,划分给揭阳市管辖。

惠来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惠来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位于东经22°53′30″~23°11′10″,北纬115°54′55″~116°34′10″之间,东连潮阳,西接陆丰,北邻普宁,南濒南海。县境东西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全县陆地面积1253平方公里。

地质

惠来县境在元古代震旦纪(距今19亿~5.7亿年),原是一片大海。到寒武纪(距今5.7亿~5亿年)早期,北半球出露了华夏古陆,县境一部分为华夏古陆南端。至中生代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距今1.37亿年前后),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燕山运动,县境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背斜褶皱及向斜褶皱,伴随大规模的岩浆岩入侵,出露了以西东走向为主的山地、丘陵。沿海地带也由原来的深海升为浅海,历经数百万年的冲积而形成一块块的海滨平原。

地貌

惠来县地处大南山南麓,枕山面海。东西直线距离67公

里,以县治惠城为界,东部南北直线距离在11公里~17公里之间,西部南北直线距离在18公里~33公里之间。北部为山区,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丘陵地带,中南部多为平原台地,中部至东部沿海多为沙滩地,西南部沿海多为海、河塭地。海岸线岬角发育,曲折多湾。地势北高南低。西部高于东部。北南倾斜度较大,境内最高峰犁头山东海拔822.7米,最低地带神泉镇,平均高程不足3米。全境基本属滨海丘陵类型,总面积约为187.95万亩。

大南山脉盘绕绵延在普宁、惠来、潮南3县(市、区)之间,从西至东横贯惠来县境整个北部。县内最高山峰犁头山东,海拔822.7米,位于青坑林场北部。高程在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为1.04万亩,占全县面积0.55%。除北部山区的中低丘陵以外,县境东西均为丘陵地带。东部为南山岭丘陵带,属大南山南伸余脉,绵延于华湖镇、前詹镇、周田镇,由关门山经塔兜山向南直趋海滨;西部为三清岭丘陵带,包括东港镇、鳌江镇、大南山华侨管理区、葵潭农场、东埔农场大部分区域。由凤地山、五龙顶、三清山组成一条西东走向的矮山岭,而后南折双梅山,绵延至海滨。丘陵总面积约为100.5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3.49%。

平原、阶地主要分布于惠来县境中南部。以总铺洋为主的龙江中下游沉积地带,为县内最大平原。其次为东陇洋和华陇洋,两洋相连,处雷岭河和盐岭河下游。西部平原地有鳌江下游的鸟坑洋、龙舟洋以及葵潭盆地。东部较大成片平原地为京陇洋,处关门山以东学地溪等小溪河下游。平原、阶地总面积约为46.0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24.5%。沙滩地分布于仙庵、靖海、周田、前詹、神泉、溪西等镇沿海地带,面积约为11.4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6.1%。海、河塭地主要分布于鳌江、岐石两镇海边,面积约为10.3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5%。

气候

惠来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境处北回归线以南。1979~2004年,年平均气温22.1℃,年平均日照1927.8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9%。县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45毫米。

惠来县夏季长,秋季短,日照时数长,季节性不明显。2015年,惠来县主要天气特点: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台风影响严重。全年雨量2681.3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多51%。年平均气温22.7℃,比历年偏高0.5℃;年极端最低气温7.0℃,极端最高气温37.0℃。年雷暴日数65天。

土壤

惠来县冲积平原均属沃土地带,北部丘陵一般属红壤或赤红壤。

水文

惠来县境内河流多,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有5条,分别是龙江、螺溪、雷岭河、鳌江、狮石湖;1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有铭湖溪、溪东溪、大潭水、赤澳水、东铺水,河流短促,独流入海。流域总面积1253平方公里。

惠来县自然资源

水资源

惠来县内大小河流18条,总长273公里,主要河流龙江,全长88公里,发源于普宁的南山凹,经陆丰流入葵潭、隆江,从神泉港出海。天然湖泊有狮石湖、仕兜湖、西塘池。境内有地表水23.38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浅层地下水年均径流量约0.95亿立方米;枯水年可利用水量3.01亿立方米。

惠来县多年平均径流深945毫米,年径流总量11.8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3.78亿立方米,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矿产资源

惠来县内地质花岗岩约占80%,沉积岩约占18%。矿藏资源分布广,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已探明的有20多种。

惠来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少,2014年底,全县辖区范围内,矿产18种,其中金属矿有金、银、铜、锡、铝、锌、钨、钴、铬镍、钛铁矿、锆英石;非金属矿有黄铁矿、毒砂矿、高岭土、花岗岩、饰面花岗岩;能源矿有煤、泥炭。惠城镇后洋村钟丘洋有含铜多的金属矿,探明铜矿资源量11.3万吨,是优势矿产之一。神泉图田村一带锆英石、钛铁矿有一定规模储量。全县范围内建筑用花岗岩储量比较大。

土地资源

2014年,惠来县土地资源总面积187.6507万亩(1251.0045平方公里)。全县土地分三大类:一是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150.7783万亩(1005.1885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0.35%;二是建设用地,面积20.5618万亩(137.078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0.96%,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1.0921万亩(73.9472平方公里),交通公路用地面积1.5891万亩(10.59平方公里);三是未利用地,面积16.3106万亩(108.737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69%。

生物资源

据历史记载,惠来县有兽类、禽类、蛇类外,主要生产淡水鱼、海产品。海洋鱼类有3个纲,30个科50多个品种,惠来县海域底栖生物种类,呈现明显的亚热带沿岸种群区系特征,以适应高盐性种及广盐性广布种为主。种类组成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为主。全县海域出现53科81种,其中有:环节动物、螠虫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等。鱼类已知有68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有100多种。

惠来县主要有石斑鱼、鳗鱼、带鱼、鮸鱼、鲈鱼、乌鲳、马鲛鱼、乌贼、鱿鱼、金枪鱼、鲨鱼、银鱼、海鳗等。贝壳类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鲍鱼、海胆、响螺、西施舌、牡蛎、蚶、日月蚝、红螺、花蛤、泥螺等。海藻类以紫菜、赤菜、海带产量居多,并为县名优特产。201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53.1%,水果种植面积37.35万亩,水果品种有33类120多种,盛产荔枝、龙眼、菠萝、油甘、杨桃、柑桔、芒果、青梅等。

截至2016年,惠来县建立市级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3个,即“海龟自然保护区”“神泉渔业自然保护区”“龙虾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到4705公顷。

惠来县人口民族

2014年,惠来县总户数为256839户,总人口1399758人,比上年末增加46475人;全县非农业人口348501人,其中实有非农业人口226491人;全县当年出生人数18256人,人口出生率13.26‰;死亡人数7661人,死亡率5.57;自然增长人数10595人,自然增长率7.7‰。年末常住人口111.6万人,城镇化率42.36%。

2015年,惠来县户籍总人口1420525人,常住人口111.5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73‰。惠来县主要民族为汉族。

惠来县民族风俗

民间艺术

景屏或称活景、藏景、美景屏。是一种广场游展式造型艺术。以戏出场面为内容,人物由小童扮演,配以一定景物。真人(故叫活景)假景定格造型,构成一定主题的景观。游展时或配以锣鼓八音,更具气派,成为春节期间或盛大节日的拔尖节目。靖海镇有张、林、曾三姓,以造景闻名,代代相传。

潮州音乐:民国初期,县内有儒家乐社,又称闲间、乐社,系能奏会弹之人,在工作之余,组合弹奏。县城有“怡情社”乐班。民国三十六年(1947)又创“陶情社”,为精通、喜爱潮乐者聚合的小团体,并起了积累、整理乐谱的作用。

方言歌:潮州歌册是一种以潮汕方言为表现形式的叙事长诗。唱歌册时,依歌册唱诵,歌声悠扬悦耳。听者边作手头工作,边听曲文。唱歌册只凭唱者顺口朗诵,七言、五言、浅白押韵,四名一韵,无乐伴奏。

唱渔歌:渔歌内容反映渔民生活与生产。1958年神泉镇业余剧团曾整理渔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渔村》曾参加汕头地区民歌汇唱。

大锣鼓大锣鼓,为惠来县春节期间供游行表演的文娱活动。一队大锣鼓的组成可多达上百人,头尾可摆1~2华里。前有大旗招展,后有锣鼓铿锵,丝竹悠扬。大锣鼓演出时,队前用一根青竹挂一幅红幡,上帖金字“国泰民安”。接着是大旗队,肩扛大旗,一队数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进。接着是以24面大锣(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钹,10只海螺为主的乐队。

鳌舞方言称舞鳌,鳌鱼用竹、木、布扎形彩绘制成,长3尺,龙头鱼身。舞者手擎鳌鱼挥舞。一班有5只。在锣鼓伴奏下,有追逐、穿花、跳径、跃龙门、咬斗、喧春等动作。

狮舞方言称舞虎狮。惠来县春节至元宵有舞狮习惯。狮身是一幅近丈的黄布,狮尾为一大簇流芳状的红麻丝。舞时,一人在前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尾,按锣鼓节拍表演。动作神态有理毛、舔背、抓痒、瞌睡等。还有一种称“高脚狮”,舞狮者肢踩高跷,并增加一位戴面具的狮娘。舞狮后,有武术表演,多为南派的手拳、棍、叉、双刀、双锏等真功夫。有的还表演纵身串火圈的惊险动作。

龙舞方言称舞龙。惠来县舞龙,始于清咸丰年间。青山乡的螃蟹村和葵潭镇的长春村,有舞“双龙抢宝”的节目。光绪年间,惠城镇英内村开始组织舞龙队,此后,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舞龙。龙是用竹、木、布造形,彩绘制作,九节或十一节为一条龙,一鼓一锣一钹伴奏。动作有反肚、翻滚、跳龙门、追珠等。

英歌舞惠来英歌舞,一队英歌大体分为刚健雄浑的扣棒为“前棚”;丰富多彩的戏曲片断为“后栅”。集舞蹈、戏曲于一体。

地方风俗

七样菜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惠来人有吃七样菜的

习俗,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有记载。七样菜对哪七样没有具体规定,大多以潮汕所产的大菜、春菜、芥蓝、厚荷等为主,数量的多少也无限制,可随意。

谢神农历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户都择吉日、备盛礼拜祭神灵。通常是演戏(包括皮影戏)、大锣鼓、八音班、纸龙袍冠履、全猪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礼有上刀梯、烧焰火,还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

生老习俗

祈子祈求得子的习俗与灯关系密切。“灯”,在潮语中与“丁”音,有为婆家带来了男丁的寓意。生了男孩的人家,会在元宵夜举行“上灯”活动。其实,以“灯”谐“丁”以祈求子的习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有,在其他地区也很多。

保胎妇女怀有身孕有许多禁忌;生产妇女临产时,必须请来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产房里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样离开产房。有些人为了分娩顺利,还会到庙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顺产。产妇产下婴儿后,胎衣不能随便丢;产妇的娘家就必须准备鸡蛋送到产妇家,为其补养。

坐腊、开荤:产妇在产后一个星期内,产房不能透风,这段日子叫做“坐腊”。到了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举行“开荤”仪式,产妇开始吃肉、吃鱼来滋养身体。同时,还要备办礼物送给邻里亲朋,生男孩的送甜面条,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圆子,称为“圆仔”。到了满月,则必须备办丰盛的酒菜宴请亲朋好友,叫做喝“满月酒”。很多地方婴儿出生第十二日这一天要为他洗澡,会在洗澡盘里放入一颗像碗一般大的石头,表示孩子将来胆子会大。

饮茶礼俗

潮汕工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项目之一。饮工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新客换茶”,“暗下逐客令”,“无茶色”,“茶三酒四秃桃二”的讲究。另外切忌“喝茶皱眉“,是对主人的不恭。

特色饮食

靖海豆辑

靖海豆辑是惠来县靖海镇的知名特产,是以花生仁、白糖、猪油

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饼食。

隆江猪脚

隆江猪脚,属于粤菜系。得名于其原产地惠来县隆江镇。隆江猪脚是当地一道有名的菜肴。

酸梅蒸午鱼

酸梅蒸午鱼,用新鲜酸梅浸泡盐水,磨烂捣渣而成。抹在鱼身后,鱼底放几片姜蒸熟便可。

惠来广章

惠来广章,用腐竹皮把以猪肉为主要食材做成的馅料包好,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特色饮食  
绿豆饼三参饼肚脐饼酥糖
鱼丸鱼饼虾丸虾饼蚵仔煎---

惠来县风景名胜

概述

惠来县主要有龙泉山庄风景区、百花尖风景区、黄光山风景区、铭湖岩、仙井岩、清水岩、神泉的海角甘泉、蜃楼海市(非固定),惠城东栅永福寺(活佛宋禅祖师潜修圆寂之地)等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

最大的航标塔

海上航标灯塔。位于惠来靖海镇坂美村西南石碑山岬角。初

建于1882年,数建数毁。灯塔为1989年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8米,塔顶灯光视24.5海里,主光灯每10秒闪动一次,并配有雷达应答器和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备,是中国16个导航台中最高者,有“亚洲第一航标塔”之称。

葵潭大庚园

葵潭大庚园位于葵潭镇324国道北侧,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会员、中国古建筑专家薛福鑫主持设计。大庚园占地面积16800平方米。

赤松观龙藏洞

赤松观龙藏洞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西北8公里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庙,世称“龙藏洞”。

葵潭世铿院

世铿院位于惠来县葵潭镇玄武社区,由林世铿投资兴建。世铿院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有石雕九龙吐珠,四周规模壮观的280幅大理石碑林,雕刻着叶选平、马万琪、启功、沈鹏、孙轶青、关山月等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区领导、名人名家无偿赠送的278幅丹青墨宝,该院收藏名书名画共500多幅。后部分主建筑九院合一。

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于神泉镇区东南角,宋时是海滩上一个淡水泉眼,明时砌成泉井。清乾隆间知县王玮在井旁建亭,将苏福独联刻在亭柱上,并树碑撰文。清代歌咏神泉诗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产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称。

黄光山佛光寺

惠来县黄光山佛光寺位于惠来县城西北方向,地处溪西镇鲁阳村与曲溪村之间的群山中。清宣统三年(1911)桂月(农历八月)碑刻为“黄光山”,1997年改名为“黄光山佛光寺”。

靖海古城

靖海镇地处惠来县东南部,面临南海,形似半岛,乃粤东航海要冲,地理位置独特,为海防前哨,屯兵要塞

靖海古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地方上奏朝廷,称当地村民乡民苦于海寇为害。明嘉靖二十八年奉旨修筑建靖海城,经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城墙周长501丈,墙高1丈4尺,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现存古城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上有跑马道。2010年5月,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严禅寺

百花山庄严禅寺,位于惠来县城以东三十里处周田镇施家村,俗称“百花尖”。它创建于宋,明、清均有葺修和扩建,规模宏大。1983年10月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8月被批准登记开放,系岭东名胜之一。

文昌阁塔

文昌阁塔位于惠来县城之南,初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顺治时毁于火灾,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县张秉政修阁,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杨宗秉于阁前祠原地建文昌阁塔三层,额曰“奎光阁”。此塔为风水塔,属古代砖石结构,贝灰夯筑,状为三层八角形,密檐式塔檐,高23米,每层皆有石柱支架,外有栏杆,内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绘有八卦图。第三层北门上刻有清知府周硕勋“巢凤凌云”楷书。

广东揭阳市相关地区

广东揭阳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