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5 10:58:23

崇明区,隶属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全区地势平坦,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1′15″,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 也是继台湾岛、海南岛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128.9毫米。截至2018年,崇明区辖16个镇、2个乡,区政府驻城桥镇。截至2018年,崇明区户籍人口67.8万人。

区划名称崇明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310151
辖区面积1413 km²
人口数量67.8 万人
车牌代码沪C
电话区号021
邮政编码202150
行政驻地城桥镇人民路68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上海市北部、长江入海口处

崇明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城桥镇310151101
堡镇310151102
新河镇310151103
庙镇310151104
竖新镇310151105
向化镇310151106
三星镇310151107
港沿镇310151108
中兴镇310151109
陈家镇310151110
绿华镇310151111
港西镇310151112
建设镇310151113
新海镇310151114
东平镇310151115
长兴镇310151116
新村乡310151201
横沙乡310151202
前卫农场310151401
东平林场310151402
上实现代农业园区310151501

崇明区建置沿革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与钱氏吴越在长江口一带争战,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治所在今南通市)于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在西沙设立崇明镇,崇明沙洲始有建置。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末,李昪取代杨吴,国号大齐,后改国号唐(史称南唐),改年号为昇元,继续管辖崇明镇。李璟继位后,崇明镇辖于静海制置院(今南通)。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后周军队攻下南唐在江北的所有领地,暂时废除崇明镇建置。

北宋初,恢复崇明镇建置,归通州海门县管辖。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崇明镇升为州,隶属扬州路。首任崇明知州薛文虎,在姚刘沙天赐盐场提督所旧址建立州城。改崇明镇为西沙巡检司,仅存的道安村改为道安乡。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旧城坍没,州城一迁于原址北15里处。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仍隶扬州路。洪武八年(1375年),改隶苏州府。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崇明县专隶于太仓州。宣统三年(1911年),沪军都督派遣民军赶走崇明镇台,建立民国崇明县政府,隶属于江苏省管辖。

民国三年(1914年),崇明县隶属沪海道管辖。

民国十六年(1927年),崇明县又划归江苏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崇明县外沙10个乡划出另建江苏省启东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崇明县隶属于江苏省第七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隶属于江苏省第四区(南通)。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崇明特别区公署隶属上海特别市(汪伪政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崇明县再次隶属江苏省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隶属江苏省松江专区。

1949年,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

1949年6月2日,崇明县解放,隶属江苏南通专区。

1958年12月1日,崇明县改隶上海市。

2005年5月18日,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域,整建置划入崇明县。2009年11月18日,长兴撤乡建镇。

2016年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改崇明县为崇明区。

2020年5月,入选2019年全国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第36。

崇明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明区,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公里,主要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及环绕在周围的浅滩、沙洲组成,滩涂资源丰富。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宝山区、嘉定区及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隔江相望,北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启东市相隔。

崇明区崇明岛位于中国海岸线中点位置,地理方位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全岛面积1269.1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一18公里。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

崇明区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口南支水道,总面积89.5平方公里。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一4公里。

崇明区横沙岛位于长江口南支东端,总面积54.4平方公里。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西靠长兴岛,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

地形地貌

崇明区崇明岛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崇明区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一4公里。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崇明区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土壤

崇明区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个土类,以及8个土属、35个土种。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至5寸。3个土类呈东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条带状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桥、三星、合作、庙镇、江口、港西、城桥等乡及鳌山、新河、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南地区,占全区集体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布在绿华、港东、建设、新民、大新、港沿、合兴、裕安等乡及鳌山、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北,占全区集体耕地的39.99%;盐土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北部沿江沿海一带,占全区集体耕地的10.14%。

气候

崇明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的日照数1973.9小时,无霜期236天。崇明区环江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28.9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

水文

崇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均受沿海潮汐影响,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 周围潮汐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型,流向基本为往复流。

崇明区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崇明区除芦苇、关草、丝草等外,遍及全区的各种草类主要有:马齿苋(别名五行草、长寿菜,俗称专诸草)、益母草(别名对月草、白花益母草)、苍耳草(别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头婆、狗耳朵草)、佩兰(俗名兰草、大泽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泽漆草(俗名猫儿眼睛草、乳浆草、倒毒伞、一把伞、龙虎草、铁骨伞)、旋复草(俗称蟛蜞头花、金钱花、野油花、滴滴金、金钱菊、满天星)、扁血草(别名扁竹、粉节草、通生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蒲公英(俗名鬼公英、黄花郎、婆婆丁、黄花早)、墨旱莲(别名金陵草、莲子草、墨斗草、墨菜、猪牙草、白花草、水旱莲)、瓜娄(别名娄皮、娄仁、木瓜皮、木瓜子)、老虎脚爪草、土牛膝、紫浮萍、江剪刀草(俗名野油菜、蟛蜞菜)、杞子根(又名枸杞)、凤茄(别名山茄子、凤茄子)、龙葵草(俗称五宅茄、乌疔草、七粒扣)、灯笼草(俗名酸浆草、天泡草、天灯笼)、金银花、萝摩(俗名天将克、奶浆草、婆婆针线花)、牵牛子(俗名黑丑、白丑、狗耳草)、没娘藤(俗名金丝草;大叶金钱草)、天仙藤、车前草、竹叶丝草、茅根、望江南(俗名羊角豆、大吴风草)、鸡尿藤(俗名臭屁藤)、蚂蚁草、酢浆草、凤尾草、葎草、瓦松(俗名瓦道花)、香附(俗名莎草、回头草)、水蜈蚣(俗名水香草)、蒲包根(俗名水蜡烛)、乌蔹莓(俗称野葡萄藤)、地肤子草(俗名扫帚草)、金丝荷叶草、枸骨(俗名猫儿刺)、铁扁担、臭梧桐、马鞭草、地丁草、小青草、苦楝、水浮莲、九龙根、大蓟草、小蓟草、马兰、牛头令、合子草、红泽兰、青蒿、虎仗草、挂金灯、葶苈子、紫苏子、水花生、绿萍、苣荬、黄瓜草、苦菜、野刺苋、反枝苋、野大豆、田青、金花菜、藜、小藜、灰绿藜、拉拉藤、翅碱蓬、繁缕、大马蓼、水蓼、婆婆纳、碎米荠、泥胡菜、天明精、血见愁、水竹叶、大蓬蒿、鼠曲草、大丁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马唐、稗、牛筋草、白羊草、看麦娘、雀稗、狗牙根、结缕草、沼莎草、菰聚合草、小根蒜、金盏花、一年蓬、千金子、猪秧秧、地锦、刺果毛茛、鸭舌草等。

动物资源

崇明区兽类主要有黄鼠狼(俗称黄狼),早年有刺猬,现濒绝迹。

崇明区虫类有蛇、壁虎、蜈蚣、大蟾蜍(俗称癞蛤蟆)、青蛙、蚯蚓、蜗牛等。还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147种。

崇明区鸟类品种繁多,东部地区是候鸟迁徒途中的栖息之地,常有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歇足。侯鸟有132种,分别是:黑颈鸊鷉、绿鹭、中白鹭、夜鹭、黄斑苇、大麻、黑脸琵鹭、鸿雁、豆雁、白额雁、小天鹅、赤麻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赤颈鸭、赤膀鸭;白眉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绿头鸭、长尾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松雀鹰、燕隼、鹌鹑、灰鹤、红胸田鸡、黑水鸡、彩鹬、凤头麦鸡;灰斑鸻、金(斑)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中杓鹬、白腰杓鹬、红腰杓鹬、黑尾睦鹬、斑尾睦鹬、鹤鹬、红脚鹬、泽鹬、青脚鹬、白腰草鹬、林鹬、小青脚鹬、矶鹬、灰鹬、翘嘴鹬、翻石鹬、孤沙锥、大沙锥、扇尾沙锥、豆鹬、红腹滨鹬、细嘴滨鹬、红胸滨鹬、长趾滨鹬、乌脚滨鹬、尖尾滨鹬、黑腹滨鹬、弯嘴滨鹬、三趾鹬、勺嘴鹬、阔嘴鹬、反嘴鹬、红颈瓣蹼鹬、灰瓣蹼鹬、普通燕鸻、海鸥、银鸥、白额燕鸥、棕复杜鹃、大杜鹃、小杜鹃、长耳鸮、普通夜鹰、赤翡翠、三宝鸟、灰沙燕、家燕、金腰燕、毛脚燕、山鹡鸰、白鹡鸰、黄鹡鸰、田鹨、树鹨、北鹨、水鹨、灰山椒鸟、虎纹伯劳、红尾伯劳、黑枕黄鹂、秃鼻乌鸦、寒鸦、红尾歌鸲、红点颏、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白眉地鸫、虎斑地鸫、灰背鸫、乌灰鸫、白腹鸫、斑鸫、鳞头树莺、北蝗莺、大苇莺、黑眉苇莺、黄眉柳莺,极北柳莺、冕柳莺、白眉(姬)鹟、黄眉(姬)鹟、鸲(姬)鹟、乌鹟、北灰鹟、白腹蓝(姬)鹟、燕雀、黄雀、黑尾蜡嘴雀、锡嘴雀、黄胸鹀、黄喉鹀、灰头鹀、赤胸鹀、小鹀、

崇明区鸟类还有小鸊鷉、灰雁、小苇、斑嘴鸭、环颈雉(雉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骨顶鸡(白骨顶)、剑鸻、金眶鸻、环颈鸻、小杓鹬、半蹼鹬、黑嘴鸥、红嘴鸥、白翅浮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蓝翡翠、云雀、山鹨、栗耳短脚鹎、北椋鸟、灰椋鸟、喜鹃、小嘴乌鸦、鹪鹩、蓝点颏、金眶鹟莺;棕头鸦雀、震旦鸦雀、麻雀、白腰文鸟、金翅雀、白头鹀等类。

崇明区人口

截至2018年,崇明区共有户籍人口678631人,比上年增加2756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3122人,出生率4.61‰;死亡6666人,死亡率9.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3‰。

崇明区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 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 藏族等少数民族。

崇明区历史文化

综述

2001年,上海市文物普查的调查统计显示,崇明区有各类古建筑、革命史迹、名人故居等文物单位(点)共计107个(处),覆盖崇明区大多数乡镇。其中包括: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崇明学宫、唐一岑墓,崇明区文物保护单位五处——金鳌山、寿安寺、黄家花园、陈干青旧居、杜少如旧居,崇明区“登记保护建筑”九处——演武厅、寒山寺、施翘河天妃宫、广福寺、曹炳麟故居、大公所、姚家宅等。截至2014年,崇明博物馆文物藏品数达到2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366件。

崇明区堡镇在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尤其是以清末民初崇明岛地方传统风貌为主的居住街坊建筑群得以保留下来,突出体现了崇明岛的传统文化和生活场景。在这些历史街坊建筑群中,又以堡镇光明街、正大街规模最大、保存数量最多,蕴藏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3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明确批复将堡镇光明街、正大街列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

方言

崇明方言(崇明话)属吴语,崇明话“土”,这与崇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密切联系。崇明岛自唐代武德年间在长江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岛上居民主要来自江南地区以及因战乱从北方迁移而来的移民,来自各地的移民在垦拓环境中逐渐融合,江北风、江南情,形成了崇明岛独特的风俗和独特的崇明方言。在这个四面环水、交通不便的岛上,崇明方言成了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古老的、很有特点的一种方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瀛洲古调派琵琶

瀛洲古调派琵琶。“瀛洲古调派琵琶”是发源于崇明岛的琵琶曲和演奏技艺风格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流派之一,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牡丹亭

牡丹亭。“牡丹亭”是一种丝竹加锣鼓演奏的独特的民间音乐演奏形式,只流传于崇明,收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崇明扁担戏

崇明扁担戏。“崇明扁担戏”又称崇明木头人戏,属单人布袋木偶戏,是我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一种表演形式,集木偶技巧、表演技巧于一体。收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崇明区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8年,崇明区有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明珠湖景区、前卫生态村、三民文化村等四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7年,举办森林旅游节、自行车嘉年华、明珠湖鱼鲜节、“二月二龙抬头”文化旅游节、端午季节庆活动等,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创建名录。

主要景点

崇明学宫

崇明学宫,位于城桥镇鳌山路696号,为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现占地23.21亩,是上海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座孔庙,1984年5月4日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先后历经三次修复,第一期工程于1997年完成大成殿、东西两庑及500米长古围墙的修复;第二期修复工程于2000年完成东西牌坊、棂星门、泮池、登云桥、东西官厅、戟门、尊经阁、崇圣祠的修缮;第三期修复工程于2002年完成明伦堂、仪门、碑廊的修复。前后共投资1700余万元。崇明学宫作为县博物馆所在地,现有固定展厅7间,展出“崇明岛史与古船”、“崇明民俗”两个基本陈列和“黄丕谟版画陈列室”,另有临时展厅1间。

唐一岑墓

唐一岑墓,位于城桥镇苗圃东首,1992年6月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唐一岑(?—1554)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任崇明知县,为抵御倭寇侵犯,壮烈牺牲。唐一岑墓现占地2亩,坐东向西,是崇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崇明岛中北部,总面积5400亩。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园内森林繁茂、湖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为特色,集森林观光、会议、旅游、休闲度假、参与性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崇明岛最东端,总面积326平方公里,属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植被资源,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集散地,也是水禽的越冬地。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达312种,迁徙水鸟上百万只。

西沙湿地

西沙湿地,位于崇明岛西部,总面积为4500亩,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通过生态引鸟、植物多样性配置、水处理净化等工程,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

明珠湖

明珠湖公园,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西南部,是岛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它占地面积6500亩,水域面积3000亩,水容量多达500万立方米,是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崇明岛西部水上游乐度假区和西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主要区域。

前卫生态村

前卫生态村,位于崇明岛中北部,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于1969年在一片滩涂中围垦诞生,经40多年的建设,已成为有现代化村镇风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经济比较发达的生态村,是国家AAAA级景区。

瀛东村

瀛东村是崇明岛第一个迎来日出的村庄,村内绿荫环绕,鱼塘鳞次栉比,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是理想的旅游休憩胜地。有村史展示馆、渔具博物馆、崇明岛精神雕像等景点及斗鸡、斗羊、浑水摸鱼、泛舟垂钓等活动项目。

横沙岛

横沙岛,位于上海长江口的最东端,是三座岛屿中最娇小的一座,功能定位是“休闲度假岛”,主要开发国际会务会展中心、国际娱乐中心、低密度高档住宅别墅区、游艇俱乐部等项目。1992年横沙岛被国务院列为首批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村之一。

西沙·明珠湖景区

西沙·明珠湖景区占地11900亩,自然风光秀美,环境保护优质,大气指标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国家Ⅱ类,适宜各类赛事的举办和体育旅游休闲活动的开展。2018年10月31日,西沙·明珠湖景区获评崇明区首家“上海市五星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称号。

崇明区名优特产

崇明特产主要有河蟹、优质大米、特色蔬菜、白山羊、林果花、崇明老毛蟹、崇明老白酒、崇明白山羊、崇明金瓜、崇明香酥芋、崇明水仙等系列崇明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崇明杂交晚粳“寒优湘晴”:具有米质优、垩白少而小,产量高、色泽晶莹、口感柔软、味道清香、糯而不粘、冷后不硬、营养丰富、不含污染等特点,符合国家一级优质大米标准,并在2000年荣获全国第11届星火杯创造发明金奖。

甜芦粟:俗称甜芦穄,属高梁别种,在崇明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崇明甜芦粟茎青节长,汁多味甜,肉质松脆,食用方便。其品种有青壳、黄壳、黑穗、红穗和糖穄、高梁穄等近10种。

上海崇明区相关地区

上海崇明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