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5-23 12:00:29

河北省2023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是什么?相信这是不少学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

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

2.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天以天下予尧舜,尧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在他看来,一代帝王取得成功并非自己的成功而是上天的旨意。他在评价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事件时说:“此天之所以兴周国也,非周国之所能为也。”在此,董仲舒旨在

A.阐释早期国家政权更替原因

B.探讨周朝取代商朝的历史必然性

C.说明汉代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推动儒学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3.下图为敦煌唐墓出土的砖刻《胡人引驼图》影印图。图中胡人穿波斯装,一手执缰引驼,一手拄手杖跋涉。类似内容的砖刻在唐墓多有发现。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唐朝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A.异域文化受到青睐

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C.敦煌成为工商业市镇

D.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4.据载:元昊(后建立西夏)早蓄奸险,务收豪杰,故不第举子数人自投于彼,元昊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倚为谋主。后来,宋朝在西北地区的进士录取比例调整为“十人取一人,比之东南十倍假借之矣”。据此可知,当时的边疆形势推动了宋朝

A.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

B.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

C.干弱枝强局面的形成

D.崇文抑武政策的制定

5.据统计,从1550年到1645年将近100年的时间内,从美洲、欧洲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总计大约有14000吨,相当于同期明朝白银产量的10倍。仅1631年一年,从菲律宾马尼拉运到明朝的白银,就有1400万两。这主要是由于明朝

A.朝贡贸易的发达

B.抑商政策的废除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长途贩运的兴盛

6.下表为皖苏浙三省交界处的广德县1850—1865年人口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A.边疆危机加深导致人口迁徙

B.五口通商加剧土著居民外流

C.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人口就业

D.政局动荡导致人口结构变更

7.20世纪初,有中国学者曾介绍过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但在当时没有产生任何社会影响。但到1919年前后,克氏互助论开始风行中国思想界,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东方杂志连载相关理论,商务印书馆也出版相关著作,人们纷纷主张用互助论来解决人类社会和中国问题。这一变化

A.得益于五四运动的宣传推动

B.反映出新文化运动阵营出现分化

C.深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

D.助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8.20世纪30年代,中央革命根据地在发展军事工业和出口工业的同时,还兴办了一些公营民用工业。如长汀造纸厂、长汀印刷厂、汀州弹棉厂、长汀樟脑厂、长汀织布厂、瑞金织布厂、于都卫生材料厂等。这体现了

A.边区政府致力打破国民党封锁

B.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

C.苏区军民全力准备反“围剿”

D.解放区人民的经济建设

9.20世纪40年代后期,毛泽东指出:我两路南出后, …… (敌)为要抽出几十个旅守备长江、汉水、平汉各地,不但有大减陇海线及其以北各地守备兵力之可能,且有将机动兵力一部改为守备兵力之可能。如此,则全局可能起变化。在此,毛泽东

A.指出了孟良崮战役的影响

B.阐明了战略进攻的意义

C.积极筹划构建第二条战线

D.意在加快推进淮海战役

10.1990年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不久,北京有广泛影响力的期刊《当代思想》发文指出,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类似观点的文章在当时多有发表。这反映出当时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质疑

B.拨乱反正工作提上日程

C.思想观念亟需进一步的解放

D.现代企业制度引发争论

11.希腊古典作家习惯于把希腊人与波斯人的冲突演绎为欧洲与亚洲的对立、“文明”与“野蛮”的 敌对。在希波战争中,希腊对波斯存在傲慢与偏见,认为波斯人是专制的、野蛮的,他们不仅是对希腊“自由”的威胁,更是对“文明”世界的威胁。希腊人的这种认知

A.闪烁着唯物主义的光辉

B.充满了对民主政治的渴望

C.体现出对奴隶制的否定

D.隐含着一定的西方优越论

12.1780年,俄国发表《武装中立宣言》,宣布中立国船只可以在交战国各口岸之间和交战国沿海自由航行,交战国人民财产,除违禁品外可以自由装载于中立国船只。法国、西班牙、丹麦、瑞典、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欧洲主要国家相继认可该宣言,欧洲这些国家的行为

A.加速了不列颠帝国的衰落

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序幕

D.有利于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13.19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比较成本说。该学说认为,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因内各种商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专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商品用于出口。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商品,即使其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亦仍以从国外进口有利。这一学说

A.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的要求

B.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开启

C.成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

D.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14.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05年,德国就制定了相关作战计划,取道比利时迅速攻入法国,直捣巴黎,在几周内战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三至四个月击溃俄国,结束战争。这表明当时德国

A.存有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

B.拥有战胜协约国的综合国力

C.幻想以局部冲突战胜对手

D.力图缓和与英国的利益冲突

15.1991年至2011年20年间,西方七国集团的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从66.7%下降到48.1%,而金砖五国则从7%上升到20%左右。这可以用来说明

A.区域集团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B.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C.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已瓦解

D.世界力量对比逐渐失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晚清重臣张之洞著写《劝学篇》说;或曰,民权固有弊矣,议院独不可设乎? 曰:民权不可僭,公议不可无。凡遇有大政事,诏旨交廷臣会议,外吏令绅局公议,中国旧章所有也。即或咨询所不及,一省有大事,绅民得以公呈达于院、司、道、府,甚至联名公呈于都察院;国家有大事,京朝官可陈奏,可呈请代奏。方今朝政清明,果有忠爱之心、治安之策,何患其不能上达?如其事可见施行,固朝廷所乐闻者。但建议在下,裁择在上,庶乎收群策之益而无沸羹之弊,何必袭议院之名战?此时纵欲开议院,其如无议员何?此必俟学堂大兴,人才日盛,然后议之,今非其时也。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

(1)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张之洞的观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上面五幅图片描述美国粗钢产量变化趋势,任选一幅或几幅图片,简述所反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选图片,说明时要结合史实)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提出“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胶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岂独百姓不欲而必顺其情,但夷狄不欲,亦能从其意耳。”唐玄宗在《命备吐蕃制》中说“朕以虚薄,君临寓县,……无隔于夷夏,柔服四裔”,又说“怀远以德, …… 中外无隔,夷夏混齐,托声教于珠方,跻含灵于仁寿。”在《安置降蕃诏》中说“开怀纳戎,张袖延狄”。唐代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根据不同地区具体情况,针对性推行政令、法令。边疆民族除可保留本部族风俗习惯之外,有的甚至允许内部保留着政权组织形式及其原有官职等级序列。

——摘编自《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梁启超较早地提出了“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概念,指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康有为不赞成把满族说成夷狄,且对清胡开拓疆土、巩固边疆的贡献做了肯定,认为“自满、汉及篆、回、藏既同隶一国,并同当为中华人,不得殊异,其满人并赐汉姓,俾合同而化,永泯猜嫌,则团合大群以强中国,莫善于此。”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关于民族主义,他指出:“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称谓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对民族问题的探讨由此更加受到重视。

——摘编自周励恒《近代以来民族观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开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

——摘自陈立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加强五方面工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代民族观的突出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观不同于唐代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你对党中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英国政府出于保留和维护其在中国多年经营的巨大利益考虑,准备承认新中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天真地认为,与中国建交,就会获得与苏联对等的影响力。1950年1月,正值毛泽东出访苏联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函周恩来外长,宣布承认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后,双方并没有建立起正常的外交关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举行会谈。艾登抱怨说:英国早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中国却一直不承认英国。周恩来对艾登说:不是中国不承认英国,而是英国在联合国不承认我们。6月17日,两国达成了互派代办的协议。协议规定,两国代办的任务除谈判建交外,还可以处理侨务和商务问题。9月2日,新中国政府任命宦乡为中国驻伦敦的代办。从此,两国关系进入了“半外交关系代办级外交”的阶段。

——摘编自武洪隽、武春霞《漫长的中英建交谈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在处理中英关系问题中所凸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影响。

河北省2023届高三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Ⅱ)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北省高三大数据联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2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答案】

(1)观点:主张现存政治制度仍可发挥作用;中国缺少兴民权、开议院的人才,反对兴民权、开议院。

(2)评价:张之洞主张传达民情、反映民意,疏解社会矛盾,在政治上具有一定开明性;张之洞坚持封建专制政体,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保守政治观,反对政治变革。

17.【答案】

举例

选取图1。说明:图1是1867—1879年期间,粗钢产量快速上升。国内:美国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统一和促进国内市场的统一。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钢铁业发展得到有力的推动。新式转炉炼钢法的发明,推动了钢产量的提高。垄断组织的建立推动钢铁业的快速发展。国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海外移民增加了美国的劳动力。

18.【答案】

(1)特点:没有民族歧视;开明怀柔;因俗而治。影响: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边疆地区社会问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唐朝的繁荣昌盛。

(2)不同:统一的中华民族观念;各民族平等;民族认同增强。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影响;知识分子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3)认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答案】

(1)立足国家利益,以维护国家主权为前提;坚持先谈判后建交的原则;立场坚定,方式灵活。

(2)是新中国初期的重要外交成就,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密切了中英关系,推动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相关推荐:全国各市高三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2023)

关键词:

河北省相关地区

河北省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