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1 11:42:43

德庆县,隶属于广东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南临西江与云浮市的郁南县、云安区隔江相望。辖12个镇、1个街道,193个村(居)委会。面积2258平方公里。2019年末户籍人口41万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县,名端溪县,是广东境内15个秦汉古县之一。东晋永和七年(451年),设立晋康郡,唐武德五年(622年)设立南康州,兼置总管府,总管粤西一带六州军事。贞观十二年(638年)改名康州。宋大观四年(1110年)升为望郡。宋绍兴元年(1131年)宋高宗赵构因曾以康州为潜邸,诏升为府,改名德庆府,德庆之名从此沿用。

区划名称德庆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441226
辖区面积2258 km²
人口数量35.63 万人
车牌代码粤H
电话区号0758
邮政编码526600
行政驻地德城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游北岸

德庆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德城街道441226001
新圩镇441226101
回龙镇441226102
官圩镇441226103
马圩镇441226105
高良镇441226106
莫村镇441226107
永丰镇441226109
武垄镇441226110
播植镇441226111
凤村镇441226112
悦城镇441226113
九市镇441226114

德庆县建置沿革

周代时,为百越(粤)地。

秦前,肇庆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今肇庆部分地域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辖区包括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秦属南海郡。秦末属南越国。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灭南越,置端谿(溪)县,县治在今德城镇,为德庆设县之始,以县治地当端溪水口而得名。时端溪县范围为今德庆、罗定、郁南、云浮、信宜等县地,隶交趾苍梧郡。后汉仍前制,至建安八年(203年)属交州苍梧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苍梧郡属广州,端溪县仍隶苍梧郡。

晋太康元年(280年),分端溪县为端溪、元溪两县。端溪县治依旧,元溪县治在今县境悦城镇红院(旧名旧县村)。后再析端溪县西江南岸部分地置都罗、武城、龙乡、晋化等县。晋永和七年(351年),分苍梧郡地置晋康郡。端溪、元溪均改隶晋康郡。郡治在元溪县。

南北朝宋元嘉中叶(约440年),龙乡县归并端溪县。南北朝宋大明中叶(约460年),分端溪、元溪县地增设乐城、宾江、说(悦)城,文招诸县。皆隶广州晋康郡。郡治设在端溪县(乐城县治在今悦城,宾江县治在今九市,悦城县治在今播植镇,文招县治在今凤村镇)。至梁代,撤销元溪县、宾江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撤销晋康郡,置端州。端溪、乐城、悦城、文招皆隶于端州。隋开皇十二年(592),撤销悦城、文招两县,并入乐城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端州置南康州,兼置总管府(后称康州),属岭南道,辖端溪、乐城二县。州治设在端溪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康州为晋康郡,改乐城县为悦城县。端溪、悦城皆隶于晋康郡(后复名康州),郡(州)治设在端溪县,属岭南东道。

宋开宝五年(972年),并晋康(今云浮县地)、悦城、都城(今郁南县地)三县入端溪县。宋绍兴元年(1131年),以康州为潜邸,诏升为府。以其德而致庆为名,易名德庆府,属广南东路。德庆之名自此始。时德庆府领县四:端溪、泷水、封川、开建。端溪县为德庆府治。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设7县,隶2路2州:端溪县、泷水县隶德庆路;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德庆府为德庆州,撤销端溪县,其地由州直接管辖,端溪县名自此废。州下领泷水、封川、开建三县。属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年),肇庆府领:德庆州(领封川县、开建县)、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州8县。明万历五年(1577年),划晋康乡西江南岸地和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辨四都及新兴县的芙蓉二图连泷水县部份属地设立东安县(今云浮县);划州西南的都城乡和泷水县部份属地设西宁县(今郁南县);升泷水县为罗定州。至此,西江以南地全部分出。德庆州领封川、开建二县。

清雍正八年(1730年),州领封川、开建二县划出改隶肇庆府。德庆州无领县,属广东布政使司岭西道肇庆府,后改广肇罗道肇庆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0月,改德庆州为德庆县。民国三年(1914)属广东省粤海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道直属广东省。民国十二年(1923年)一度属西江善后督办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广东省西北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属广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广东省第十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

1949年12月1日德庆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广东省西江专署。1952年,属粤中行署。1956年,属高要专署。1958年10月25日,德庆县与封川县合并,称德封县。属江门专署。1961年4月,德、封分县,恢复德庆县建制。属肇庆专署领导。1968年属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1月属广东省肇庆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属广东省肇庆市辖。

德庆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庆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东接高要区;西、西北与封开县毗邻;北连怀集县;东北界广宁县;南临西江与云浮市郁南县、云安区隔江相望。地处北纬23°04′~23°30′、东经111°32′~112°17′之间,北回归线经过县境最北端。县境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47公里。东距肇庆92公里,距广州200公里,西距广西梧州79公里。总面积225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德庆县属丘陵低山及河流冲积地貌,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西江,内地丘陵与河谷交错。全县明显地可分为低山区、东西两大丘陵宽谷区和西江沿岸河流冲积区。低山区占全县面积38.85%,丘陵宽谷区占50.63%,西江河流冲积区占10.52%。

土壤

德庆县土壤主要有:黄壤、红壤、赤红壤、红色石灰土、基水地、菜园地、潮砂泥土和水稻土等土壤,旱地以赤红壤、红壤为主,以赤红壤面积分布最广、最大。水田土壤多以潴育型、沼泽型、淹育型、渗育型、潜育型水稻土为主,土质多弱碱性,土质肥沃。

气候

德庆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强烈,具有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夏长冬短的气候特点。

春季(3~5月):气温逐渐上升。4月开始,雨量明显增多,雨季汛期开始。时有冷空气南下影响,多雷阵雨。天气多变,时冷时热,风向多偏东,平均风力1~2级。

夏季(6~8月):海洋暖湿空气加强,风向多偏东南。日光充足,天气炎热。台风活动开始,大雨和暴雨日数较多,常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易发生山洪内涝,防汛进入重要时候。

秋季(9~11月):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海洋台风及暖湿气流活动减弱,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天气渐凉,雨量显著减少,秋高气爽,常易出现“寒露风”和短时秋旱,风向多偏西或西北。

冬季(12~2月):受北方干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气候干燥,温度降低,常有寒潮侵袭,造成霜冻、干旱,北部偶有结冰。在冷空气影响下2月份常有低温阴雨天气。风向多为北、西北。

由于境内低山区与丘陵区互相交错的地理环境影响,南北气候略有差异。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入侵,受山脉阻挡,在四面环山的丘陵停留较久,西北部气温一般比南部沿江低0.5℃~2℃,低温阴雨过程也比南部多1~2天,寒露风天气比南部明显。夏季来自南海的东南气流沿西江入侵,南部气候比北部温和凉快,北部气温比南部沿江较酷热。春夏季锋面南下受到山脉的抬升作用,北部的锋面降雨大于南部;而夏秋季受台风影响,降雨则南部沿江大于北部。年雨量是西北部山区多于东南部沿江一带。

水文

德庆县境内有悦城河、马圩河、陆水河、大埇河流域,悦城河和马圩河分踞东、西两半部 ,由北而南 ,注入西江 ,地表水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水库42座,总库容量达1191.8万立方米。

德庆县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据德庆县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森林树种共有72科231种,主要林木有松科、杉科、樟科、壳斗科、茶科、大戟科和禾本科竹等。珍贵的乡土树种有红黎、毛锥、格木、香樟、楠木、桐木、荷木等。用材林中马尾松为当家树,湿地松为从外地引入新兴的松科品种,二者共1247599亩,占用材林、防护林面积的84.35%,杉为重要林木,占8.25%;经济林中以玉桂为主,其次为山茶、油茶、山地杂果、槁木,主分布于县中、东部低高丘的永丰、武垄、凤村、悦城及高良等乡镇。

动物资源

虎,德庆县在建国前多,1962年捕获3头后,罕见;豹,罕见;豺狗,1963年捕获21头;山牛,于武垄见;猪有山猪、箭猪;狸有果子狸、过树狸、白鼻喷、七间狸、五间狸、芒花狸;有山羊、黄麖、花猫(山猫)、山兔、黄鼬(黄鼠狼);鼠有松鼠,花鼠、田鼠、家鼠、骚鼠;有蝙蝠(粪便入药,名夜明沙);有穿山甲、水獭等。

供肉食用的有山鸡、雉鸡、水鸡、水鸭、野鸽、鹌鹑、鹧鸪、斑鸠、山鹕;供观赏的有画眉、谷微、了哥、花了哥(又名牛屎了)、黄莺、白眼圈、喜鹊、白头翁、高髻翁、花翅、乌翅;侯鸟有燕子、雁、布谷鸟(杜鹃)、天吊水;还有啄木鸟、相思鸟、猫头鹰、大鹰(大鸢)、乌鸦、黄鹤、白鹤、灰鹤、大翠鸟、小翠鸟(吊鱼郎)、长尾朔、山麻雀、家雀、禾花雀等。

矿产资源

按金属元素分类:黑色金属有铁、锰;重有色金属有铅、铜、锡、锌、镍;贵金属有金、银;稀有高熔点金属有钽、铌、钨、钼、锆;稀有轻金属有铷、钛、铍;稀土金属有独居石、磷钇(含稀土元素10多种);非金属和半金属有萤石、高岭土、钾长、钠长、磷灰、白云母、石灰岩、绢腊贞石、重晶石、花岗岩、褐煤等。主要矿产工业储量:计黄金134公斤、钽铌460吨、锡1389吨、铷2305吨、独居石1375吨,磷钇187吨、磷灰石5769吨、钾长1000万吨、铅锌682吨、石灰石1亿吨、高岭土700万吨、绢腊页石2000万吨、花岗石数亿立方米。已知大小矿点230余处。

德庆县人口

截至2017年末,德庆县总人口40.45万,常住人口35.63万人,城镇化率27.53%。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德庆县风景名胜

德庆学宫

德庆学宫位于德庆县城朝阳西路北。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学宫由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杏坛、东西庑、崇圣殿、尊经阁组成,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尚存大成殿、杏坛、东西庑、名宦祠、乡贤祠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所建的附属建筑尊圣义祠。从2000年起修复了泮池,重建棂星门和大成门。

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宽17.36米、深17.53米,平面略呈正方形,面积304.3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高19.4米,殿脊灰塑,造型简朴。殿内明间4根木质金柱不到殿顶,以12组斗栱承托平棋,起抬梁作用,呈“四柱不顶”之势。左右两侧重檐下,均采用大丁栿结构,各省去中间两柱,使殿内减柱4根,独树一帜。下檐斗栱七铺作单抄三下昂,其出跳总长达1.22米。大成殿保留宋、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原构架,是广东现存最重要的元代建筑。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塔

三元塔位于德庆县西江北岸的白沙山。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由知州沈有严倡建,因州人祈求科举考试连中三元而得名。

塔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木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级,内为十七层,高58米。塔基础用红砂岩和花岗岩石砌。须弥座转角处砌有神态各异的石雕托塔力士。塔身各层转角有方形倚柱,柱头施额枋。每层各面有圭形洞门。各层有塔檐,每层塔檐短而高,用四至五层菱角牙子砖砌出。各层平座浅短,用三层菱角牙子砖砌出。塔刹铁铸已毁。塔表柱、枋批荡采用银朱灰。1994年大修时恢复楼板、平座、栏杆,新铸塔刹。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洲岩摩崖石刻

三洲岩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九市镇三洲岩洞内。石刻始于宋,盛于宋、明,清后少见。在原有174人次题刻中,宋明石刻占106题,其中名人石刻有60多题,大部分题刻见载于清光绪《德庆州志·金石》,因风雨侵蚀剥落及其它原因,现仅存86题。最早的为宋庆历三年(1043年)转运使马寻与皇祐二年(1050年)祖无择题刻。重要的有皇祐五年(1053年)元绛记载壮族首领侬智高攻打康州,熙宁元年(1068年)南琴的武后更造字、周敦颐题名,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题名等石刻,现仅存南琴的题字。所存石刻以明代居多,宋代仅存6题,较有代表性的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龚辉所题的“瑶华洞天”,明成化九年(1473年)广东按察使吕洪的题诗以及“石庢”、“第一岩”、“三洲洞”等。石刻字体篆、隶、楷、草俱备。

龙山宫

龙山宫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五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

龙山宫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441.5平方米,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及两廊,左右两侧分设耳房。前进宽9.01米、深5.17米,面宽、进深各三开间,硬山顶。正脊灰批,中部平直,两端饰夔纹;垂脊上端饰鳌鱼吻,下端置夔纹。后进面宽、进深开间数与前进同,但深为7.63米,正脊、垂脊均饰夔纹,脊端呈卷草状。前后进山墙,均饰蝙蝠图案。屋盖为灰筒瓦面,绿色琉璃瓦当滴水。内墙沿瓦面下90厘米宽壁面,均饰地方壁画。龙山宫梁架结构古朴,石柱础上由圆形砖柱筑高1.5米后,再承接圆木柱,柱顶上施用汉代流行而后代罕见的圆栌斗。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盘龙峡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位于德庆县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整个生态旅游区占地3万亩。这里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成功开发了勇士漂流、瀑布观光、峡谷品氧、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全国最具风情的山顶木屋度假村、熏衣草木屋王国酒店、盘龙天堂度假酒店、高空滑索、森林水世界等等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

悦城龙母庙

龙母祖庙位于德庆县西江岸边的悦城镇,相传为龙母故乡。龙母庙现是岭南规模较大的古庙,在建筑学上有较高的价值,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每逢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期,在龙母庙都举行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肇庆市属各县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地区前往参拜者多时超过十万之众。一连十数日,龙母庙前石牌坊广场上,香客云集,香烟缭绕,昔时还有"祭青蛇"、"摸龙床求子"的习俗。

悦城龙母庙主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由牌楼、山门、香亭、正殿、前后两厢等建筑物组成一个完整严谨整体。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体系按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石板铺设,每逢西江发大水淹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自光绪三十一年重建至今,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蛀、雷电不侵,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德庆县名优特产

德庆贡柑

贡柑是德庆县特色农产品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德庆贡柑是橙与橘的自然杂交种,其果形果色似橙,果头适中(单果重120~150克),果皮薄,色泽金黄,果面洁净光滑;其果肉还富有宽皮柑类肉质细嫩爽口、果汁多的优点,而且果肉细嫩透明清脆而爽口无渣;其味清香绵蜜,甜爽可口,是高糖低酸优良品种;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含有大量的有机果糖糖分和有机无菌水分,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上能以有机果糖的成分有效补充人体的碳水化合物,不会像一般食用糖那样增加人体血糖。含大量各种营养保健成分的果汁,更能有效补充秋冬干燥季节人体所需的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2017年德庆贡柑种植面积达10.5万亩,产量1.79亿公斤。2017年入选了“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肉桂

德庆县历来是“西江桂”的产区,早在明朝就有“德庆多桂”的历史记载。桂树全身都是宝。其中,桂皮、桂油有驱风、辟寒、活血、健胃等作用,是制作医药、香料、化妆品的名贵材料。德庆有肉桂生产基地三十万亩,年产桂皮20000吨、桂油50吨左右。

何首乌

德庆何首乌,德庆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德庆县多为砂壤土,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土壤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应何首乌的生长。德庆何首乌的块根纺锤形或团块状。长5-15厘米,直径4-10厘米。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的纵沟和致密皱纹,并有横长皮孔及细根痕。切断面淡黄棕色或淡红棕色,粉性,皮部有类圆形的异型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

巴戟

德庆巴戟,德庆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巴戟外观为扁圆柱形,略弯曲,直径0.5-2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及横裂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易与木部分离部坚硬,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1-5毫米。无嗅,味甘而微涩。

竹篙粉

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独特,口感显著区别于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挂晾而得名。德庆气候湿热,村民经常将新蒸的热河粉随手晾在晒腐竹的簕竹篙上冻凉再切来吃。菜园田间,村民常就着白粥、自制的榨菜、辣椒酱,“稀里咕噜”一番,风味盎然。后来周边村落不断仿效流传,更乘旅游开发之风,遂成德庆著名小吃。

云吞

德庆县的云吞与广式云吞极为不同,广式云吞个大肉多,而德庆云吞更注重的是汤底及人们群众赋予其的寓意。骨汤熬得好不好决定着整碗云吞的口感度,云吞的馅料必须选取上等猪肉、冬菇,而制皮则更巧功夫,薄如蝉翼的云吞皮裹上新鲜的冬菇猪肉馅,这样才能确保云吞的好品质。

广东肇庆市相关地区

广东肇庆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