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01 11:44:26

端州区,广东肇庆市市辖区,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属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是肇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端州,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端州区处于东经112°23′至34′,北纬23°2′至11′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构造剥蚀山地为主,南临西江,北靠北岭山,东邻鼎湖山和鼎湖区,西与高要区小湘镇接壤。北岭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在肇庆西江南岸,远远就可以看到连绵起伏横贯东西的北岭山脉,尤似一道天然的屏障守护着旅游名城肇庆市。

区划名称端州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441202
辖区面积152 km²
人口数量50.94 万人
车牌代码粤H
电话区号0758
邮政编码526060
行政驻地城东街道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

端州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端州区城东街道441202001
端州区城西街道441202003
端州区黄岗街道441202005
端州区睦岗街道441202006

端州区建置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属南海郡。

秦末汉初属南越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要县,今城区为高要县治。

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置高要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端州,大业三年(607年)改设信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设端州,天宝元年(743年)复置高要郡,乾元元年(756年)改为端州;

宋重和元年(1118年)设肇庆府,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设肇庆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复设肇庆府;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肇市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称肇庆镇,谓高要县城肇庆镇始。

1949年11月、1958年4月,肇庆镇两次升格为肇庆市(县级),不久均撤销,仍属高要县。

1961年4月,肇庆镇再次升格为肇庆市(县级),辖镇南、狮山、宝月、双东、二桂、渔业6个公社。

1965年11月,双东、二桂合并为郊区公社。

1971年2月,渔业公社与交通合作社、木帆船社合并为水上公社。

1972年4月,撤销城市人民公社制度。镇南、狮山、宝月公社分别改为东区、西区和北区,水上公社撤销,按合并前分开三个单位。

1974年1月,郊区公社分为睦岗公社和下黄岗公社。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肇庆地区,将肇庆升格为地级市,以原肇庆市为基础设立肇庆市端州区(县级)。

1988年3月2日,肇庆市端州区党政机关挂牌办公,端州区辖东区、水上、西区、北区和黄岗、睦岗二镇。

1991年,东区、水上、西区、北区易名为城东、城南、城西、城北。

2010年10月,撤销黄岗镇、睦岗镇,设立黄岗街道、睦岗街道。

端州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端州区地处北回归线南侧。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北岸。南临西江,北靠北岭山,东邻鼎湖山和肇庆市鼎湖区,西与高要区小湘镇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3′至34′,北纬23°2′至11′之间。

地形地貌

端州区地处西江中下游北岸的河谷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构造剥蚀山地,中部为冲积平原,南有西江环抱。北部山地以东西走向为主体,东段称鼎湖山,西段称北岭山,东南还有羚羊山,它同北岭山隔旱峡相对峙立。鼎湖山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最低点在黄岗河旁村,海拔约6米,南北高差994米。

气候

端州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吹偏南风,冬季吹偏北风,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夏稍热,冬偶寒。多年平均温度为22.1℃,最冷1月平均气温14.2℃。60年以来极端最低气温-1℃(1955年1月11日),最热8月平均气温29.0℃,60年以来极端最高气温38.7℃(1990年8月17日),若根据平均气温10℃以下为冬,22℃以上为夏,10.1℃至21.9℃为春、秋两季的划分季节标准,则此地春、秋时间为5个月,夏季时间长达7个月,没有真正的冬天。年平均日照为1736.85小时。无霜期年平均356.5天,年有霜日数平均不到10天。年平均降雨量达1644.7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6.3天,60年以来极端年最大雨量2245.7毫米(195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8月,6月出现第一个降雨高峰,8月出现第二个降雨高峰。

水文

端州区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西江,从封开至高要流经境内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区内河道长27千米,年均流量6921.5立方米/秒。

端州区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区内鸟类尚有画眉、鸬鹚、鹌鹑、白鹇、杜鹃、白鸽等。兽类有岩栖动物蝙蝠(又称“五彩蝙蝠”)、穿山甲、果子狸、小家鼠和野猪等。爬虫类动物有红龟、六目龟、大头龟、甲鱼(俗称水鱼)、蟒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水蛇和蛤蚧等20余种。两栖类动物有青蛙、山蛙。鱼类主要有鲈鱼、鲥鱼、生鱼、鳗鱼、黄鳝、鲤鱼、鲩鱼、鲋鱼、鲮鱼和泥鳅等。星湖饲养以鳙鱼、鲩鱼、鲮鱼和鲤鱼4类鱼种为主。

植物资源

区内林业森林植物特点是松多杉少;中林多,成熟林少;小材多,大材少;低产林多,且比较稀疏。集体林地集中在大龙、兰龙、欧田和马头岗,其余林地为国营北岭林场所有。

矿藏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较为贫乏,矿产种类少,规模小,资源较为分散,工业价值不大。发现矿种(亚矿种)共有13种,其中金属矿有铜、铅、锌,非金属矿有硫、磷、泥炭、砚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灰岩、建筑用砂岩、水泥用黏土、砖瓦用黏土、天然石英砂等。矿山企业均为采石取土场。其中砚石为制作端砚材料,产于北岭山和羚羊峡西岸一带,主要采坑有北岭的宋坑、梅花坑、外坑、陈坑,羚羊峡西岸的有洞岩、白线岩,保有资源量约26万吨。

端州区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端州区户籍人口41.3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0.94万人,常住人口出生6469人,常住人口出生率14.33‰,自然增长率9.98‰,出生人口性别比122.69;全区流出人口25764人,流入人口87394人,其中跨省流入人口51586人,省内流入人口35808人。

民族

端州区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据2010年肇庆市端州区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区人口由37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473428人,占总人口的98.77%,壮族、蒙古族、瑶族等36个少数民族5914人,占总人口的1.23%。

端州区文化

舞龙

肇庆市端州区是传说中龙母的故乡,德庆、封开一带素有舞龙的习俗,有火龙、彩龙、旱龙三种。每逢节庆,当地的人们都会舞动巨龙欢庆。在重大的节庆肇庆牌坊广场还会开展各式舞龙比赛,还会作出各种奖项来增加舞龙的刺激性等等。

婚俗

普通婚俗:端州人结婚有许多奇特而有趣之处。结婚前一天,新人各自在家准备,互不见面。男家在良辰燃放鞭炮,接着请好命公﹑好命婆(一般是有儿子的中年夫妇)开床设账。是夜,新郎不得睡在新床上。次日清晨,新郎由好命公﹑好命婆为之梳头。女家,不管嫁妆多少,父母都要为女儿准备一对小火笼,内装木炭,上盖大红纸,以预祝女儿婿结婚后生活红火。结婚前一天晚上,新娘彻夜不眠。次日凌晨,新娘由伴娘陪伴,梳妆打扮。吉日早上,迎亲的花车来到女家,伴郎即大声嚷着要见新娘,但新娘却由伴娘陪伴着,躲在闺房之中,迟迟不出,这叫依依不舍,如新娘之兄长未婚,要避开,绝对不能看着小妹出门。同时,新娘的母亲要将一条男裤放在闺房的门上,八字儿摆开,以让女儿从裤档下跨出闺房。接着,一对新人开始向女家的长辈端茶拜别。拜别后,母亲将一篮象征如意吉祥的十宝--红包﹑红糖﹑红枣﹑桂圆﹑酒饼﹑米花﹑莲子﹑百合﹑花生﹑桂面--交新娘。这时,新郎领着新娘跨出大门门槛,新娘的兄长未婚,则由新娘的父亲为新郎打红伞遮阳。花车回到男家时,男家派一个已生养有儿子的妇女在鞭炮齐鸣声中接过红伞,打开遮住新郎,向新房走去。是时,新郎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均不可看着新郎﹑新娘走下花车,直至走进新房,这叫回避,以免见外。新娘在伴娘的陪伴下,走近新房后,与新郎并排坐在床沿上,叫坐床。继而他们登厅拜堂,先拜祖先,后拜父母。

疍家婚俗:肇庆沿西江之水上人家,称疍家,其嫁娶颇奇趣:男子未聘,则置盘草于艇梢;女子未受聘,则置盘花于艇梢,以致媒妁。结婚前3天,男女互不见面。至吉日良辰,特设酒艇,张灯结彩,旗灯照耀,好不热闹。吉时,鞭炮齐鸣,于是一好命公便伴着新郎哥,驾起一叶花舟,驾向新娘子的红船。新娘子被接回后,旋即登船见过家公家婆,与新郎哥一同拜祭祖先。 傍晚时分,亲朋戚友驾方舟赴宴。宴席上,无论菜多少,“香芋扣肉”一菜绝不可少,且特别大碗,同时要由主家女尊长亲手泡制。饮宴沸沸扬扬,一直闹至深夜才散去。小家疍户还有养童养媳之风习,长大后而结婚者谓之转髻。现今绝大部份水上人家已迁居岸上,虽然其生活习惯已与岸上人家同化了,但其婚俗仍留有一些古痕迹。

端州区名优特产

肇庆裹蒸

肇庆裹蒸,是广东省肇庆地区特色传统名小吃,节日食俗,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逢年过节端州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包裹,呈埃及金字塔形,每只重约0.5公斤。其料主要以糯米、脱衣绿豆、猪肉为主,或加以冬菇,腊肠、咸蛋等做馅料,取大缸用柴猛火煲7至8小时可食,热食时清益扑鼻,入口松化爽滑甘香。

疍家糕

疍家糕又叫大船糕、千层糕,它有咸和甜两种味道,是肇庆疍家人独特的传统美食。疍家糕是水上人家的传统食品。其特点是层层相叠,疍家糕甜咸兼具,以粘米粉加白糖等配料,一层层地蒸制,做工精细,虚拟为“千层”,其制作反映了端州水上人家的生活习俗和特有文化。2009年,肇庆市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砚

端州区是端砚的故乡,2006年5月20日“端砚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代已成为贡品的端砚列于“四大名砚”之首,并享有“国之瑰宝”的美誉。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配盒、打磨、上蜡等工序。端溪石大多不抗震,所以一直以来端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为手工制作。端砚制作中的采石很关键,古代砚坑洞高约80厘米,采石工人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采石,所用开采工具往往因石材所处环境而制,雕刻工具则因砚石的硬度、雕刻的技巧和题材需要而制。20世纪70年代前,这些工具多由采石工或砚匠自制。采石工具主要包括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及灯等,雕刻工具主要包括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及工夫台等。

剑花

剑花,因其产于该市景区七星岩,故名七星剑花。剑花是一种攀缘植物,大都植根于土壤之中。而七星剑花却与众不同,它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喜好生长在没有水份、没有土壤的七星岩悬崖峭壁之上,又称霸王花。七星剑花属仙人掌科,茎狭长,三棱有节,状如节鞭,向四处蔓延,一节一节地向上攀登,所以又称量天尺。在每年的小暑到中秋为剑花盛开季节,尤其是风雨之后,繁花竞放,民间又称风雨花。剑花,在夏天开白花,日闭夜开,因而又有神仙剑花之美誉。七星剑花有去痰火和止咳的功用,民间多用以煲汤,味清香、汤甜滑,实乃用以佐膳之美料。

肇实

肇实,正名芡实,因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故名。 据传,明朝中叶,仙掌岩上一姓邵道士,以芡实入药为附近村庄的小孩治病,并教村民们广为引种。不久,小孩的病痊愈了,所引种的芡实也获得了好收成。村民们对邵道士感激不尽,但芡实为何物,他们全然不知,认为是邵道士教引种的,于是就以邵作为果实之名叫邵实。后来,因邵与肇同音,而肇庆所产之芡实颗粒大、药力强,遂改称为肇实。肇实属睡莲科,是一种一年生的水草植物,生长在湖泊和水塘之中。肇实的茎和叶都长有刺,开紫色花,所结之果外壳坚硬,亦有刺。肇实有收敛、滋养、强壮之功效。 肇实多用来炖肉、煲汤、或入药,能健脾止泻、固肾去湿,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别名丹叶、散血子,作为夏天清凉饮料中的佳品,久已名闻中外了。 紫背天葵属秋海棠科,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性喜潮湿,多攀缘在阴暗湿润的山崖上。这种植物无地上茎,基生叶一片,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状,叶面有毛,呈深绿色,叶背紫色,故名紫背天葵。紫背天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止咳。 紫背天葵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能消署除热,又有助消化、健胃、解酒之效。

端州区风景名胜

端州区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端州城区一江(西江)绕城,两湖(星湖和鼎湖)相连,三峡(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争险,四塔(崇禧塔、文明塔、元魁塔、巽峰塔)对峙,五楼(阅江楼、披云楼、丽谯楼、波海楼、绿瓦楼)斗丽。还有梅庵、宋城墙、肇庆府学宫等文物古迹。星湖风景区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十大文明景区示范点”。它位于城区北部,以峰岩、湖泊、岩溶地貌为主要特色,具有“五湖六岗七岩八洞”之美景,享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盛誉。

王泮生祠

王泮生祠,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东街道办事处塔脚社区塔脚路,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是端州官民为纪念政绩卓著的时任知府王泮而建的生祠。建国后曾作为景福围工程处仓库使用遭改建,2006年重修,恢复旧貌。坐北向南,该祠原为三进,现仅存中堂。敞开式三开间,面阔12.06米,进深9.88米。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梁架,两根檐柱,四根木质圆形金柱,白石覆盆柱础。金柱上架六椽栿,檐柱上架木梁,向外延伸,无斗拱铺作。该祠梁架结构为本地区少见的抬梁式,是纪念当地名宦的重要历史建筑。

2003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渡头元魁塔

渡头元魁塔,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江滨东路。据史料记载,为渡头村梁挺芳、梁挺高兄弟同科中举回乡所建。元魁塔为楼阁式八角塔,高27米,底层每边长2.63米。外观七层,内为十层,其中一至三层为穿壁绕平台结构,有夹(暗)层;四至十层内为直筒式结构,搭便梯上落,但外观与下面塔层相同,为出腰檐平台栏杆的楼阁式。塔的内结构采用两种形式,独具特色,对于研究我国南方古塔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

1984年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高要学宫

高要学宫(即肇庆府学宫),又称文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东街道办事处正东居委会正东路。始建于宋崇宁初,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天顺三年(1459)被焚,嘉靖十一年(1532)又重建。明代学宫,日瑧完备。四周筑以石栏,连接东西街,原建筑为中轴线上建牌坊,依序为“崧山起凤”、“端水蛟龙、”“崇儒”、“贞教”。 青云路居中,两旁设贤关、圣城两坊,连接入学宫甬通。头门为文明门,二门上榜书“黉宫”二字。三孔拱桥,后置泮池,直通大成门。门两侧为名宦祠和乡贤祠。门内为丹墀,丹墀北面高台之上为大成殿,东西两侧为两庑廊。殿后有尊经阁、明伦堂、敬一亭等。清代曾多次修葺,民国后及抗日战争时期屡遭破坏,最近一次重修为2011年。原建筑仅存大成殿和西庑。

197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米仓巷包公井

米仓巷包公井,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西街道办事处城中社区米仓巷。宋康定年间开凿,呈圆筒形,井壁用青砖砌成,设脚窝。井栏为水泥红砖新砌,里藏旧石井栏。外径0.67米,内径0.44米,由井沿至水面约0.94米,井水常年充沛。

相传该古井为名臣包拯在宋康定年间任端州知州三年期间(1040—1042),为使当地民众能饮用干净的水以防治病疫而主持开凿。元末明初郡人董源《义井记》云“相传郡城包公所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内;在府治西,岳庙旁则第二井也;在县学前街南,俗称义井,则第三井也;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其六在北门之左;其七在主帅堂前”。米仓巷井是以上所言的“其五在广济仓右”之井,米仓巷是包公所建的丰济仓所在,元代改称为广济仓。该古井年代久远,井泉甘洌,记录历史名人善政,对研究端州人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崇禧塔

崇禧塔,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东街道办事处塔脚社区西江岸上。于明万历十年(1582),由肇庆知府王泮兴建。当时认为西江水“滔滔而东,其气不聚,人才遂如晨星”,若建此风水塔则可使人才辈出。塔名“崇禧”,取其“文运兴旺”、“鸿福无疆”之意。建国后,于1960年和1983年先后对塔进行全面修葺,恢复了楼板、平座、瓦檐、栏杆等,并增建外围墙,由赵朴初撰书“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耸南天”对联镶嵌于山门。

196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梅庵

梅庵,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城西梅庵路。五代梁时智远和尚为纪念先祖,在慧能插梅处草创茅庵。宋至道二年(996)建成砖木结构的庵堂,取名梅庵。明清两代历经多次修葺,1979年重修,1985年建围墙,逐渐形成现格局。梅庵座西北向东南,依岗势前低后高,采用传统中轴线对称手法布局。现存主体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三部分,附属建筑有六祖井、常光亭、六云亭等,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

196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肇庆市相关地区

广东肇庆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