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2-12-28 10:09:54

宝应县,隶属于江苏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扬州市北缘,属宁镇扬同城化外围圈层,介于东经119°07′43′~119°42′51′、北纬33°02′46′~33°24′55′之间。下辖14个镇、1个开发区管委会。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总面积为1467平方千米。2017年,宝应县人口89.49万人。

宝应县秦时建县,始名东阳县、平安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定国之宝,遂改上元三年为宝应元年,赐安宜县名为“宝应”。宝应县属黄淮冲积平原,以京杭运河为界,分成东西两部分,西高东低;沿运河两岸高亢,东西边缘低洼;运东南北两侧略高,中间偏低。境内多数地区在海拔两米左右,属里下河江苏浅洼平原区。

区划名称宝应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321023
辖区面积1467 km²
人口数量89.49 万人
车牌代码苏K
电话区号0514
邮政编码225800
行政驻地安宜镇宝应大道88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江淮里下河平原

宝应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安宜镇321023100
氾水镇321023101
夏集镇321023102
柳堡镇321023103
射阳湖镇321023104
广洋湖镇321023105
鲁垛镇321023106
小官庄镇321023107
望直港镇321023108
曹甸镇321023109
西安丰镇321023110
山阳镇321023111
黄塍镇321023112
泾河镇321023113
开发区管委会321023400

宝应县建置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宝应县先属吴国,后属越国。

秦朝,建东阳县,属东海郡。

汉,改为东阳县、平安县、射阳县地,先后属临淮郡、广陵郡。

隋初,全部改为安宜县。

唐肃宗上元三年(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

南宋期间,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县、盐城县、山阳县、淮阴县等县。

明朝,隶高邮州。

清朝,改属扬州府。

民国期间,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县境解放时,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专区、泰州专区。

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

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

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

宝应县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宝应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介于北纬33°02′46″~33°24′55″,东经119°07′43″~119°42′51″之间。东与建湖县、兴化市、盐城市盐都区交界;南与高邮市接壤;西与金湖县、洪泽区相连;北与淮安市淮安区毗邻。

县城略呈梨形,射阳湖、广洋湖环其东,宝应湖、白马湖绕其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最北缘自西安丰镇崔渡村至南端夏集镇三洋河村,直线距离约47.4千米,东端自广洋湖镇团头荡至西界山阳镇顺河村西白马湖中,直线距离约55.7千米。

详情

气候特征

宝应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呈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4℃。

地形地貌

宝应县地貌类型总体上属于里下河浅洼平原,地势低平。其地貌单元又可细分为三个3个亚地貌类型,各亚地貌单元地质环境背景条件有所差异:

古黄河泛滥决口扇平原:该地貌为堆积类型,分布在宝应县北山阳镇-黄塍镇-西安丰镇一带,海拔3~7米。沉积物多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局部还可见灰色淤泥质粘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湖沼积平原:该地貌为堆积类型,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海拔一般在1~3米。地表组成物质为全新世大墩组灰-灰黑色亚粘土、淤泥质粘土,有机质丰富。30m以浅不同程度发育有饱和粉土、粉砂,沿湖圩田区浅部淤泥质软土较发育,超荷载易产生流塑变形,引起地面形变。

泻湖积平原:该地貌为堆积类型,属里下河中部地区的平原区。地势周边高、中间低、西北高和东北低。区内赋存有丰富的深层孔隙地下水,因强烈开采孔隙承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第II、第III承压水最大水位埋深均超过25m,导致地面沉降轻微发生;东部低洼圩田平原浅部淤泥质软土较发育,超荷载易产生流塑变形。

宝应县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截止2018年,宝应县野生药用植物305种,总蕴量3560吨。

动物资源

宝应县水域面积4.88万公顷,滩地面积1.76万公顷。水产养殖面积常年保持3万公顷以上,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除养殖常规鱼种外,龟、鳖、河 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占水产 养殖总面积的80%,产量6万吨以上。

矿藏资源

宝应县地下矿产资源 主要有泥炭、黏土、铁锰结核、石油和天然气,境域大部分地区钻孔内部钻遇比较完整的第三系地层,是富含油气的远景层位。

宝应县温泉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天然矿物质。经国家、省有关专家评估论证,为硅酸医疗热矿水,对皮肤、关节、心血管等疾病有医疗保健作用,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水资源

宝应县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共约为1.6亿立方米。主要有潼河、朱马河、宝射河等42条河流,总长约652公里。面积较大的湖荡有白马湖、范光湖、射阳湖、广洋湖、和平荡、獐狮荡、绿草荡、三里荡等,俗称“五湖四荡”,约257.69平方公里。

湖泊多属浅水、封闭型水体,水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螃蟹、龟鳖珍珠,是全国水产品生产重点县。滩地面积约73.4万亩,为里下河地区最多的县份。

宝应县人口

2019年末,宝应县户籍人口87.97万人,按性别分,男性44.59万人、女性43.3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4‰,死亡率为7.75‰,自然增长率-1.31‰。全县常住人口数76.1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6.13%。

宝应县名优特产

宝应湖大闸蟹

宝应湖区域可供水产养殖面积10万亩,湖泊水位稳定,通常水深在1.5-2米,浮游生物校多,两栖动物丰富,生物饵料充足。宝应县河蟹养殖面积超过23万亩,产量达2.5万吨,产量约占江苏省河蟹总产量的1/8、中国总产量的1/16。先后被国家有关权威部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004年被中国渔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名蟹之一。

西安丰水晶

水晶,属石英类宝石,晶体晶莹透明、质地坚硬、晶位高雅,宝应西安丰镇,素有“水晶工艺品之乡”之称,该镇的水晶企业共有58家,占该镇水晶产业工人的一半以上。具有规模的水晶企业十家。

藕制品

宝应是著名的荷藕之乡,藕产品丰富,著名的有藕粉、藕汁汁、荷叶茶。宝应荷藕节多枝繁,汁多肉嫩,是鲜美的果品。宝应藕粉用鲜藕淀粉制成,早在明代就成为贡品。

蜜饯捶藕

蜜饯捶藕为宝应十大名菜之首,曾载入清宫御食谱。它是用荷藕、糯米、蜜饯、白莲为主原料,配以青梅、桔饼、蜂蜜等佐料,经焖、拍、炸、蒸等10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泾河大糕

白龙牌泾河大糕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因传说泾河小龙王在此避难而取名,曾获商业部和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中国首届食品博会银奖。

鲁垛乱针绣

鲁垛镇的乱针绣产业始创于十三年前由12个乡村姑娘到苏南丹阳学习2年技艺回乡,逐步发展起来。鲁垛镇已建立了3个刺绣研究所,拥有大小刺绣企业近10家,全镇刺绣女工已增加至3000名,远销到欧洲、美国以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达200多万美元。

安丰卜页

1897年秋,京殿武传胪、御前侍卫(正三品)安丰人粱巨魁将安丰卜页带入宫廷,深受光绪帝喜欢。

宝应县风景名胜

白鹿岛旅游区

白鹿岛生态旅游区(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位于宝应县城区西侧,西依宝应湖,东邻京杭大运河,淮江公路、盐金公路在此交汇,距京沪高速10公里,距宝应县城8公里,有县城公交车直达。

2003年8月,白鹿岛旅游区建设集生态旅游、生态住宅、生态产业示范于一体的有机农业项目,突出四大主题和生态园七大功能区。园区将成为苏中城市近郊第一大森林公园,扬州范围内第一家建在食客眼前的有机饭店。

纵棹园

纵棹园是国家AAA级景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宝应县城区安宜镇安宜东路1号。纵棹园系清朝乔莱(侍读)故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代康熙年间翰林院侍读学士乔莱所建,占地20余亩。嘉庆元年,其孙捐园基“景贤堂”,建画川书院。道光五年扩修,1983年修缮。当地政府1982年恢复原名,1983年修缮,2005年修葺一新。

纵棹园集北方名胜的典雅和南方园林的清秀于一身,已成为传统风格的集休闲、购物、游玩、赏景为一体的开放型园林,是宝应著名的观光胜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现有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入园观戏的古戏台及翦淞阁、竹深荷净堂、画川书院、八宝亭、背山临流馆等著名景点,号称苏北雕花园。

荷园

射阳湖荷园旅游区是国家AA级景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宝应东荡射阳湖畔,园区面积达1万多亩,水陆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原始河湖纵横,人文景观独特,享誉海内外。

宝应县委、县政府于2000年在射阳湖镇、水泗集镇西侧建设了万亩荷藕生态旅游观光园,园区内河沟纵横,水网密布,是江苏省莲藕新品种引进和良种培育基地。

荷园先后吸引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日本、韩国、德国及港、澳、台等中外游客累计达50多万人,法国国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也慕名前来取景、采访。荷园不仅成为历届中国宝应荷藕节的参观现场,而且还成为第十八届全国荷花展览会游览景点。

宝应革命烈士纪念馆

宝应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为全县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德育教育基地,始建于1976年,2001年6月重建。总占地面积60亩。分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综合服务区四个功能区,一期工程有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华克之纪念馆,烈士墓区,祭扫凭吊广场等。

宁国寺

宁国寺始建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由无尘和尚开山,原址在县城叶挺路东首,名为宁国教寺,后易名宁国禅寺,迄今1368年。历代僧、官多加修建,大雄宝殿匾额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寺藏明万历铜钟,前后共6处,殿堂楼阁数百间,寺后有千佛楼,主供释迦 ,楼内每根梁柱上雕刻的多尊佛像,形态各异,组成千佛绕毗卢的场面。清道光六年(1826年),大雄宝殿毁于大火,古寺濒临灭迹。

1993年3月,宝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城隍庙、万寿庵旧址上重建宁国寺。大雄宝殿匾额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

宁国寺正在依照规划,通过寺院自筹,信众捐募,逐步实施建设南山门殿、祖堂丈室、钟楼、鼓楼、讲经堂、斋堂、戒坛、佛教文物馆等。兴建宁国塔,规划高度63.7米,取意为宁国寺始建于637年。

江苏扬州市相关地区

江苏扬州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