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06 09:54:01

晋源区是山西太原市六城区之一,于1998年1月1日太原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挂牌成立,地处太原市西南晋阳古城遗址所在地,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闻名。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全区,全长30.8公里。区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山川各半,西高东低。截至2016年底,总人口23.6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4.32万。

区划名称晋源区
行政级别市辖区
区划代码140110
辖区面积289 km²
人口数量23.67 万人
车牌代码晋A
电话区号0351
邮政编码030000
行政驻地晋源街道晋源新城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太原城区西南部

晋源区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义井街道140110001
罗城街道140110002
晋源街道140110003
金胜镇140110100
晋祠镇140110101
姚村镇140110102

晋源区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经国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太原市,同时为避免市县重名,改太原县为晋源县。因地处晋水源头,故名晋源。

历史沿革

晋源区为晋阳古城所在地。

尧帝在此筑唐城,称为唐地。

夏、商、周时称唐国。西周初,周成王剪桐叶封弟叔虞为唐国诸侯,史称唐叔虞。

秦为太原郡治。

汉为韩国国都、代国国都、太原郡治、并州刺史部治所。

西晋为太原国都、太原郡治所。

十六国时为前赵、后赵、后燕郡州治所或国都。

北齐为大丞相府、别都、太原郡治。

隋为并州治、太原郡治,唐为北都、太原府治、北京

五代为后唐西京,后汉国都。

宋及金、元、明、清、民国,境内县级建置基本稳定,先后称平晋县、太原县、晋源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一度建立清(源)太(原)县、清(源)太(原)徐(沟)县民主政府。

太原解放后,初为晋源县,1951年8月划归太原市,撤县分置外六、外七两个区。之后,随着太原市行政区划的变动,境内所属的区、公社多次变动。

1970年3月,太原市南郊区正式成立。

1996年,南郊区辖小店、北格、晋源、晋祠4个镇,金胜、姚村、刘家堡、西温庄、亲贤、黄陵、郝庄、杨家峪、孟家井9个乡,239个村委会,298个自然村,14个居民委员会。中共南郊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小店镇昌盛西街49号。

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晋源区。

晋源区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晋源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9′~112°46′,北纬37°36′~37°55′之间。南北长23.3公里,东西长20.3公里,区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地处太原市西南,北起义井东街,与万柏林区相依,南至姚村镇高家堡村,西南与清徐县、古交市接壤,东以汾河为界,与小店区隔河相望。

地形地貌

晋源区有东西向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和众多褶皱断裂。地表裸露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区境东西两山对峙,中间为向南呈开放形的广阔河谷平原,山区占34.44%,丘陵占8.23%,平川占57.33%。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十余座,庙前山主峰海拔1865.8米,为境内最高山峰。中部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在海拔763米~780米之间。

气候

晋源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度,无霜期170天,年均降雨量462毫米,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水系

晋源区境内有汾河、潇河、晋泉水及14条季节性河流和晋阳湖。

晋源区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截至2013年底,晋源区行政区域内森林覆盖率26.39%,天龙山一带有鸟类150余种,有国家一类、二类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雕、游隼、苍鹰。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底,晋源区的西部山区拥有原煤储量1.2亿吨,还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

水资源

晋源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储量丰富,是北方城市中的富水区。截至2016年底,晋源区开发利用水总量为5926万立方米/年。按水源分类:地表清水3700万立方米,占总量的62.43%;地下水1900万立方米,占总量的37.57%。

晋源区始祖文化

天下王氏

王氏之祖根植晋土,枝荫天下2000余年,繁衍子孙一亿余人。东周第十一代王周灵王即位未久,立长子姬晋为太子,字子乔,史称太子晋(公元前565年——公元前549年)。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

《国语》记载,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谷、洛二水泛滥成灾,洪水直逼王宫,形势危急,灵王要“壅洪饰宫”用壅堵的办法来保护官殿。子乔说“不可”,并列举了历史上有的君王一心为百姓着想,人民安居乐业,国力兴盛,有的君王不以民为本,导致国力衰弱乃至激起民变而亡国的典故,来劝谏灵王。周灵王不但不听,还生了气,废掉他的太子名号,黜为庶人。不到三年就生了病,抑郁而死,终年十七岁。子乔死后,国内动乱,他的后裔避难于平阳,并改姬姓为王氏。《元和郡县志》谓“太原……平阳……其实一也。”

秦汉之时,他的后裔在姓氏诸望中,分为太原、琅琊两支。这两支都尊王子乔为始祖。晋祠晋溪书院建有“子乔祠”,国内以及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海外太原王氏社团都来此寻根谒祖。

天下张氏

天下张氏出晋阳。张姓是中国三大姓之一,迄今占全国人口的7.1%,总数近九千万。张氏祖地就在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张村、张家坟、王郭村、青阳河村一带,为纪念青阳氏而在青阳河畔修建的青阳庙遗址依然存在。

关于张姓起源和张姓始祖的归属,流行较广的是始祖挥公说。张挥的祖父即黄帝,父亲是少昊青阳氏。挥公随父出征,夜现弧星,受到启发,发明弓箭,被黄帝赐姓为张,并授“弓正”之职,封于青阳一带。唐代林宝撰《元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少昊阳氏第五子挥,官职弓正,夜观弧星,状射天狼。悟而始制弓矢,祀弧星,赐姓张氏。”《尔雅·释诂》又说:“正”即“长”。“弓正”即为“弓长”,“弓”“长”合二为一便是“张”。

晋源区晋源故事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

“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事件主人公豫让留下的名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更为人们所熟知。该故事2012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豫让刺赵反映的是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的一则真实历史事件。豫让当时是晋国卿大夫智瑶(智伯)的家臣。尽管人称智伯“贪而愎”,企图掌控整个晋国权利,排斥其余赵、魏、韩势力而独吞晋国,但在豫让看来,智伯却是最为“知己”之人。所以当智伯独吞晋国失败而被赵襄子杀害之后,豫让称曰“士为知己者死”,一心要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当他意识到赵襄子实乃开明仁义之人后,做出了壮烈的击袍自刎的义士之举。他拔剑击斩赵襄子之衣,以示为主复仇,自刎则实现了对仁义认同和保全。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称豫让刺赵为“舍生取义”,是所谓“义刺”。今晋源区赤桥村中的豫让桥,即是其击袍自刎所在之石桥。而该村之所以名为“赤桥”,也就是依此事件而来。

水母娘娘的传说

在我国最古的地理书《山海经》便有:“悬瓮之山,晋水出焉”的记载,它不仅指出了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而且还告诉我们,难老泉水破天荒以来便开始涌注奔流于人间了。那么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是否在那时已经开始流传,已不得而知,但是晋祠水母楼(明代),却是水母娘娘传说故事的物证。

传说很久以前,晋祠这地方没有水,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在悬瓮山下,住着一户人家,为久病的儿子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不幸的是春英刚过门,她的丈夫就病逝了。春英的婆母是村里出了名的恶毒女人,小姑子是一个又懒又馋又刁蛮的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她们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春英把后桶水弄脏了。为了虐待春英,她们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春英挑着满满的水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尽管如此,春英还是悉心照料着恶毒的婆婆和刁蛮的小姑子。

春英以她的勤劳和善良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白衣大仙下凡考验她。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老翁。老人牵着马站在路口,见春英挑水过来,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有些为难,但看到老人和马都渴得厉害,就答应了,但老人同样只要前桶水,不要后桶水。于是春英毫不犹豫地把水让给了老翁,又返身去挑水。第二天,春英挑水走到那个路口,老翁又等在那里要水喝,春英让他喝了个饱。第三天,老翁喝完水后笑吟吟地对春英说:“大嫂,你的心肠太好了,我是天上的白衣大仙,特来考验你,现在送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去以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左转三圈,右转三圈,水就满了。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春英回到家后,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春英高兴地把此事告诉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打水,乡亲们万分感激。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气坏了,一天婆婆借故打发春英回娘家,春英临走时再三叮嘱婆婆和小姑子,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小姑子就急不可耐地把马鞭提了出来,顿时大水涌出缸外,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冲跨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冲走了。此时,春英正在娘家梳头,闻此消息,她连头上的梳子也来不及往下取,飞奔回婆家,冲进厨房,拿起一个蒲团盖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柳氏坐的缸底下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柳氏也从此坐化成仙了。从此以后,四方百姓尊称柳春英为“水母娘娘”,并集资在泉水源头盖起了水母楼,纪念这位勤劳、简朴、善良、仁慈的农家妇女。

晋源区民俗风情

1.晋祠庙会

“七月初二,晋祠赶会。”每到盛夏时节农历七月初二,由民间自发形成的传统古庙会——晋祠庙会氤氲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热烈开演。香火袅娜、市声鼎沸、历史久远的晋祠庙会绵延至今仍具相当规模,千百年来传统盛大的庙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晋祠周边几十个村、镇以及阳曲、清徐,甚至交城、文水、太谷、忻州等地方圆百里的百姓,在当地是一个比过年还热闹、比进城还隆重的传统节日,真可谓民间盛典、古老热烈。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晋阳风火流星

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一说源于民间杂技的水流星,一说源于武术中的流星锤。作为民间社火之一的晋阳风火流星,是民间传统节日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它是由爱好和善于武术的人组成,表演者持有刀枪棍棒,流星锤(也有火流星),三三叉等兵器,在行进中或场地表演。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二月二焰火

南街焰火源于古晋阳,明清太原县。南街焰火的老火架按层次摆设,一共十二层,闰年按十三层摆设,老火架上摆放鞭炮,其中叠架炮别具特色,在最顶层还要布置一个火神庙。架火按牌楼形式设计,有一定的格式,还要便于人上去摆放鞭炮,老火架象征月月上进,节节高升,红红火火,越烧越旺,配以各种杂耍,在彩绘时还要加入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大闹天宫等杂耍品种。2010被山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最初是晋阳先民栽种水稻时随口编唱的民歌小调,主要内容是祈祷水稻丰收。因为给稻秧唱歌,故人亦称“歌秧子”,久而久之改称秧歌,之后有了地域名称叫“太原秧歌”。200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源区特产与小吃

晋祠大米

晋祠大米,因晋祠泉水浇灌而名,它与天津小站大米同为华北地区的米中珍品,是太原农耕文化的品牌,太原农耕历史的荣耀。2012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寺莲藕

大寺莲藕,因种植于晋祠镇南大寺村,北大寺村而名,是晋源区颇负盛名的土特产品。

古寨豆腐

古寨村制作豆腐的历史由来已久,据说已近千年,古寨

豆腐的特点是白、嫩、细、香,略带一点卤味,是晋源的地方名吃。古寨豆腐制作技艺2011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祠元宵

晋祠元宵是晋源人人皆知的传统名吃,旧时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凡种稻谷的村庄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元宵,以应时节。晋祠桂花元宵制作技艺2012年被晋源区人民政府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驴油炒灌肠

荞面灌肠是是太原、晋中一带的传统风味小吃,即可凉调冷食,又可锅炒热吃,很受人民群众欢迎。晋源区的驴油炒灌肠尤为著名。

炉食人人马马

炉食人人马马(简称炉食马马),是晋源特有的地方传统风味小吃,是用白玉茭、小麦两种面粉和碱、米稀混合而成的一种多图形、带色彩的烧饼。可食、可玩、可作为艺术装饰品挂在墙上观赏。2012年被晋源区人民政府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源区旅游景点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蛮声中外的旅游胜地。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中国古代建筑的集约载体,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是西周成王次子、晋国开国君主姬虞的祠堂。祠内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被文化部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侍女塑像、难老泉及具有二千八百多年树龄的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

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创建于春秋中晚期(公元前497),晋国世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选择了西依龙山、东临汾水的有利地形,建筑了“城高四丈,周回四里”的晋阳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曾为战国时赵国的第一个都城、北齐时的陪都、北汉的都城、唐代的北京,享有“龙城之誉”。三家分晋、西汉戍边、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肇基、五代战乱,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和晋阳古城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太原市建城2500年的实物见证,晋阳古城遗址承载了一座城市的记忆,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颇受关注。

蒙山

蒙山位于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是晋阳佛教圣地。东魏孝静帝曾敕佛教净土宗始祖昙鸾住大岩寺(开化旧名)。公元551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凿寺后大岩为大佛,历五帝24年始成。蒙山大佛依山镌刻,结跏跌足而坐,双手施禅定印,佛体厚胛肥肩,佛超山峦,据史称,佛高“二百尺”(约66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有确切计年的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近年来,晋源区委、区政府大力打造蒙山大佛景区,如今,经过开发建设的蒙山大佛景区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佛教文化、宜人的生态环境,成为太原一处静心养生绝佳胜地。

太原县城

明太原县城是晋阳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于明洪武八年,面积大约1平方公里。明太原县城全部叠压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基本保存了明、清太原县城的建制特色,因其整体格局如同头北尾南、振翅高翔的凤凰,俗称凤凰城。凤凰城西依龙山,东临汾河,凝聚着龙凤呈祥的灵气,传承着晋阳文化的文脉,保存和延续了传统地域民俗文化的精髓。

2012年6月启动了明太原县城复兴工作。截至目前,已启动28处历史遗存修缮工作,关帝庙、宝华阁、道台府、鼓楼、财神庙、窑神庙、旗杆院等19处已完工,完成投资约8861.6万元。全长3700米的城墙已全面合拢,总建筑面积约为77000㎡,完成投资2.71亿元。

太山

太山位于晋源古城西风峪沟内,海拔1178米。太山风景得天独厚,如烟如云的浓雾时聚时散,虚无缥缈。龙泉寺坐落在太山的山腰上,太山龙泉寺扬名全国,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代景云六年(710年),初为道教昊天洞,毁于金元时期战火,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又改建为佛寺,寺因山势而造,分上、下两院,上院为明代重建的观音阁。下院大雄宝殿为双层楼阁式建筑,下层奉观音菩萨,上层奉释迦牟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距省城太原36公里,海拔1700米,旅游公路直通山顶,交通便利。天龙山遍山苍松翠柏,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天龙山石窟分布在东西两峰,共25窟,含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作品,在中国十大石窟中排名第六。艺术风格各异,其中第9窟十一面观音菩萨像被现代著名雕塑艺术家傅天仇、钱绍武称为世界雕塑之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寿寺、七松坪及“亚洲一绝”蟠龙松等精品景点和其相映成辉。圣寿寺内药师佛,是人们祈佑怯病健身之处。

龙山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悬瓮山北侧,主峰1057米,“龙山红叶”为太原八大景之一。“道南”即南峰现存元代道教石窟,为全国现有唯一保存完整的道教石窟,共有大小雕像60余尊和珍贵龙凤图案,庄重朴实。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北”即北峰佛教名刹童子寺,现有燃灯石塔留存,另有昊天观与龙山红叶。

晋源文庙

晋源文庙位于晋源街办东街中段,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六年 (1373年),为明代太原县城内遗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照壁、棂心门、泮池、献殿、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以及各院东西两庑,另有崇圣寺等建筑。大成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东西两山绘有山水、花卉等图案壁画60余平方米。其形制、规模在县级文庙中均少见。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秀寺

明秀寺位于晋源区晋祠南、王郭村西北,现建筑为明嘉靖三十八年建筑,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明秀寺碑记》载:“明秀寺始于汉,历载有重修”。店内塑金妆三世佛,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上,后有佛光,旁有四协侍和二力侍像等,系明代泥塑作品,后壁彩绘各种佛像约80平米。存有明、清重修碑2通,清代重修官堰、改修河桥碑记各1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晋阳阿育王塔

古晋阳阿育王塔位于晋源区古城营学校内,创建于隋文帝二年(602年),系惠民寺遗物。据佛经讲,阿育王为古印度一位国王,作战勇猛,战功卓著,后皈依佛门,深感自己年轻时杀戮太重,便发愿在大千世界建八万四千座塔,超度亡灵,在我国建有19座。古晋阳阿育王塔是与西安法华寺塔齐名的中国19真身舍利塔之一,总高25米。阿育王塔,即惠明寺(一名净明寺)舍利塔,号称“古塔凌苍”,为明清太原县八景之一,属国家级文物。

山西太原市相关地区

山西太原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