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特产 阳泉市各地特产一览表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10-26 15:55:18

阳泉特产,是指阳泉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阳泉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阳泉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广义的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也包含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阳泉市各地特产一览表

地区特产
阳泉市阳泉压饼  阳泉铁锅 
平定县阳泉砂货  平定常家沟的砂锅  平定黄瓜干  平定窑刻花瓷  平定黄瓜 
盂县盂县西烟小米  盂县王村梨  盂县葵花  盂县核桃  盂县花椒 

下面是阳泉市各地特产简介,一起看看吧!

阳泉压饼

  “黄金饼,薄如纸,入口碎,嘎嘣脆。”在山城百姓的记忆里,压饼是阳泉地区独有的一种地方风味小吃,它默默伴随自己的生活很多年。据老一辈阳泉人回忆,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个“压饼鏊”。当夜幕降临,全家人围炉而坐,调一碗面糊,不一会儿就能做出香喷喷、金灿灿的压饼。

阳泉压饼

  由于传统压饼制作工艺流传年代久远,分布范围较广,这种用特殊工艺制作的山城小吃真正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在我市的不少村镇,百姓们在农闲时节都有自制压饼的习俗,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压饼的传奇故事。

历史悠久 口味纯正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的娘子关,扼晋冀之咽喉,相传因唐王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兵在此镇守而得名。在娘子关地区,说起压饼的由来,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悠远的传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之后,派女儿平阳公主驻守娘子关。在某场战役中,娘子军被敌人包围在关内,被切断粮草供应。为了拥军御敌,当地村民拿出自家的粮食,用泉水调制面糊,烤制成便于储藏和运输的脆饼,供娘子军渡过难关。在村民的援助下,娘子军士气大振,守住了关口,而甘香可口的脆饼也流传下来,成为当地的有名小吃。

  如今的娘子关已成为附近闻名的旅游胜地。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娘中关村的不少农家小院开始对外营业,在经营农家饭菜的同时,也向来往游客售卖当地传统美食———压饼。

  村中一家名为“万驿栈”的农家小院是一处典型的水上人家,院子不大,却生机盎然。小院主人韩雪柱告诉记者,娘子关压饼之所以闻名,因为所用的原料是水磨面,并且是用传统工艺压制而成的。

  利用水磨磨面是娘子关地区特有的生产方式,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当地村民凿石成磨,砌木为轮,利用引聚的水流力量,推动磨盘转动磨面。据韩雪柱介绍,“水磨面”虽然产量低,但磨出的面口感好、色泽艳、原汁原味、细腻耐嚼,是制作压饼的最理想材料。

  磨盘不远处的炉台前,女主人韩二嫂正在用当地传统工艺加工压饼。她手中的压饼鏊是直径20多厘米的两个大圆铁片,手柄有30多厘米长。制作压饼时,韩二嫂先将两片压饼鏊抹上少许植物油,舀上一勺调好的面糊,倒在其中一片上,然后将两片鏊压合,以炉台为支点进行翻转烘烤。约一分钟后,伴随着浓郁的谷香,黄灿灿、香喷喷的压饼新鲜出炉了。把饼放进嘴里咬一口,清脆的断裂声经口腔传至耳际,随着咀嚼时间的增加,“锁”在饼中的粮食香味儿在口中蔓延,让人回味无穷。

  在娘子关地区,像韩雪柱家这样的压饼制作工艺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随着娘子关旅游业的繁荣,“娘子关压饼”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特色名片,受到各地游客的喜爱。

粗粮细做 助农增收  除了娘子关村的水上人家,在我市各农业县区,压饼都曾是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佐餐小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村镇抢抓机遇,纷纷推出自己的土特产品牌,而压饼制作也由上世纪的各家各户自产自用逐步发展为规模化生产,走进了超市,走上了宾馆饭店的餐桌。

  位于我市与河北省交界的东回镇西回村是平定县的一个纯农业村,由于水土条件优越,当地的小杂粮产品成为了该村的特色农产品。近几年来,西回村坚持多样化发展小杂粮产业,延伸产业链,投资30余万元建成了纯手工压饼生产流水线,利用当地杂粮为原料,生产“嘎嘣脆”牌蔬菜杂粮压饼,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的同时,也为大家增收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

  西回村的压饼生产车间是村中一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除了手工压饼机,车间里封口、包装等设备也一应俱全。工人们流水线作业,一天能生产6000多张蔬菜杂粮饼。

  “俺们的‘嘎嘣脆’牌蔬菜杂粮饼好吃,翻转烘烤工序重要,配方也很关键。”车间负责人卢翠平指着生产线上制作压饼的面糊说,“这里面有花椒、胡萝卜、芝麻、黄豆等配料,可生产七八个品种的蔬菜型系列杂粮饼,口味各不相同。”据卢翠平介绍,他们生产的“嘎嘣脆”牌蔬菜杂粮饼每个月除了给饭店、超市送货,上门订购的客户也有不少,村里每年销售压饼的收入可达80多万元。

“杂粮一加工,利润就翻倍往上涨。”采访中,西回村村支书田计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斤杂粮市场价2.5元至3元,可以制作5包杂粮饼,依靠西回杂粮的品牌效应能卖到25元。谈起该村的压饼产业,田计罗说:“咱农民想增收,除了想办法多打粮,还得在粮食加工上多动脑筋。只要延伸产业链,丰富品种,扩大规模,小杂粮就能做成大产业。”

传承创新 享誉三晋  近几年,随着杂粮食品的流行,我市不少食品加工企业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压饼制作,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创新生产模式,把压饼这种传统面食文化发扬光大。

  作为我市专业的食品加工企业,阳泉三来食品有限公司在传承传统压饼技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加工工艺,在生产原料中添加花生仁、芝麻、孜然粉、大葱、花椒、八角等调味料,推出谷物、调味、蔬菜3大系列6个品种的压饼产品,将传统压饼的口味和种类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在产品生产、检验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每一批产品都要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每一张饼的大小、色泽符合标准。

  为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三来公司借我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契机,确立了“借旅游之机,拓市场之路”的产品推广模式。利用“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向我市周边部分景区推广阳泉压饼,并通过网络营销模式,将阳泉压饼在网上挂牌销售,以此提升销量。

  优质的产品特性,良好的市场运作,让“老妮儿”牌阳泉压饼声名鹊起。近几年,“老妮儿”牌阳泉压饼先后被省食品行业协会评为“山西名点”“山西十佳传统名饼”等称号,销售遍布全省。此外,公司先后与山东上海、河北等地的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在省外成立压饼加工和分销机构,销售收入逐年递增。

  “下一步,公司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制作工艺、增加产品种类,把压饼制作工艺传承发扬。希望这一传统美食在讲究粗粮养生的今天,能够走遍大江南北,成为阳泉一个响亮的美味品牌。”三来公司食品厂负责人麻晓峰说。

阳泉铁锅

阳泉铁锅以食不变味 、锈不脱皮 、色泽光洁、边沿整齐、壁厚均匀、油炸不裂等优点而著称于世。产品主要有砂模锅和广锅两大类,规格有数百种。

阳泉砂货

  在山西民歌《夸土产》中,有这幺一句歌词:“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这是山西人民对我市砂货的高度评赞,事实也的确如此,阳泉所产的砂货,质地细腻,厚薄均匀,造型美观,气色纯正,内壁浅绿平滑而油润,外表闪耀着晶晶发亮的银色光泽,煞是惹人喜爱,不仅山西全省有名,在全国许多地方也是颇有影响的。

  砂货亦称砂器、砂陶,它是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制品。阳泉砂货,生产历史悠久。据《平定州志?物产》载:“砂产州北山中。砂色白,俗称干子。村民陶为器皿,货之他方。京师呼为砂吊子者,即州产也。”这里所说的“州北”,指的是今阳泉市郊区杨家庄乡的小西庄、孙家沟以及平定县巨城镇的东小麻、西小麻一带。其实,除了州志所记载的这些地方外,我市郊区的河底、山底村;平定县的常家沟、北庄、张庄、移穰村等地,也是著名的“砂货之乡”,且远在唐朝(618~907)初年(据任瑞祥考证),平定便有了这种产品的生产,宋代(960~1279)民间已广泛使用砂货,明清时期,平定砂货更盛名于世。特别是传说康熙皇帝为平定砂壶题写了“龙”字,赐名“龙字壶”后,声名大振,销量日增。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阳泉砂货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多、翻新,达到数十百种。为此,1961年,山西电影摄制组曾专程来阳泉摄制了新闻电影记录片《平定砂货》,予以报道、宣传,使阳泉的这一传统名特产品走向了全国,更加深入人心。上世纪80年代,阳泉砂货曾多次在北京轻工产品展销会上展出,并多次参加广交会,除行销本省各地和京、津、河北、山东、内蒙、东北等20多个省市外,还打入国际市场,畅销东南亚各国。

平定常家沟的砂锅

  一条扁担弯又弯,常家沟里把货担。锅套锅来罐套罐,壶盆瓢碗草绳圈。肩上一拭不够担,又添了十二个大砂坛、二十四个油灯盏。河北获鹿摆地摊,霎霎卖了个底朝天,一数银元两块半,还有制钱三吊三。

  ——歌谣(清)《卖砂锅》

  平定县城以南3公里的常家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颇为壮观。而真真让常家沟村闻名于世的则是砂锅,砂锅只是砂器的一个独立品种,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砂锅,久而久之砂锅也就成为了砂器系列产品的代名词。上世纪中叶,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一首《夸特产》: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

  清徐的葡萄甜格盈盈

  ……

  阳泉煤炭有名声呀儿呦

  平定的砂锅亮晶晶……”

  让平定的砂锅唱遍了三晋大地,唱红了大江南北。而常家沟则是平定砂锅的最主要的产地。这亮晶晶的砂锅,就是特指常家沟出产的薄小锅。

  《后汉书》载:“王郎起兵,光武西奔,饥寒疲惫,到上艾,避一山沟,入道旁茅舍,一老者施豆藿米粥与光武,饥寒俱解。”意思是王郎(新莽末赵国邯郸人。初以卜相为业,自称为汉成帝之子刘子舆。公元23年,西汉宗室刘林和大豪李育等拥立他为汉帝,都城邯郸)起兵的时候,光武帝在蓟地(北京一带),王郎发布公告悬赏缉拿光武帝。光武帝向西逃跑,逃到上艾(今平定)一个山沟里时饥寒交迫,非常疲惫。见道路旁边有一间茅草屋,便进去讨一碗饭吃,里面一个老婆婆给光武帝煮了一碗豆叶菜小米粥,光武帝吃后立刻精神焕发。因为当时光武帝还是大将军,所以老百姓把这条沟称作“藏将沟”,久而久之被人们叫成了“常家沟”。

  明朝洪武年间,常家沟赵氏的始祖叫赵克敬带着两个儿子从东关迁到常家沟村。据常家沟砂锅十八代传人赵锡介绍说:“赵克敬迁来时带来了整套砂锅制作技术,他利用常家沟得天独厚的砂锅原料——坩土,运用自己的祖传手艺,在这里筑舍定居下来,在距今1000多年时间里,常家沟赵姓族人就是靠制作砂锅来维持生活,并且将砂锅的手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常家沟的西沟河里原有四家窑炉,都是赵姓族人开的。分别为上西炉、下西炉、西沟炉和坟西炉。其中,西沟炉遗迹至今还保持着原貌,其他都被民居占修。在西沟炉附近的红土坡里,还可以清晰地找到那些烧窑留下的残片,根据残片材质对比和片状的薄厚,以及火力大小判定,这些残片应该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考查残片发现,上西炉和沙坡下的两个窑址过去是专做砂壶的。2009年赵锡在一个藏友家淘到一把龙字壶,薄平的壶盖上不但印有繁体的“龙”字,印证了民间传说中的龙字壶,而且壶盖的左面“平”字代表平定,右面“上”字代表常家沟的上西炉,合起来就是此壶是平定上西炉烧制而成的。此物发现证明了至少在清代康熙年间就有了上西炉。

  村口土塄两边有许多烧窑遗迹。前几年村里在河沟修涵洞造地时,推土机就推出许多古代砂锅残片和做砂锅的工具、模具。村民赵源家明窑挖出了套着的暗窑,原来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砂锅作坊。许多成品半成品砂锅和制作砂锅的工具呈现在眼前,让人惊叹砂锅制作技艺的高超和历史的悠久。

  在常家沟炉窑里,出类拔萃的炉窑要数赵姓族人先人赵贵全、赵志全、赵德全的石碹窑。赵姓族人祖先在娘子关外经商做买卖发达后,回村碹了三眼石炉窑。每眼烧炉窑4米宽,7米深,2米高。高不超过2米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温收温,使砂锅在短时间内烘干。据赵锡回忆,三眼石碹窑中的两眼放着两个轮盘,另一眼为一个轮盘。可以由五人同时捏锅,五人做杂工。石碹窑提高制砂效率,保证砂锅的质量。

  在常家沟除赵姓族人外,杜家的杜作整、杜作选、杜作元、杜文杰、杜汝智;陈家的陈慧仁、陈智慧、陈慧礼;常家的常珠、常巨钢;刘家的刘继功、刘招财;张家的张勇、张晋昌等也都是有名的做砂锅高手。

  过去,常家沟的砂锅,一般是家庭式的作坊,作坊规模小,产量少。营销靠人担驴驮,主要销往周边地区和邻近省份。《南坳镇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常家沟砂货始销往燕赵齐鲁等地”。平定歌谣《卖砂锅》更是对其在河北获鹿摆地摊,销售砂锅的的真实写照。有时也采用以物易物的销售方式,用砂锅换回粮食、油料,进行第二次销售。

  农村实行合作化后,常家沟砂锅也由分散作业转化为分散管理和集体管理相结合。村里有许多户手艺人组合在一起的一个个砂器作坊,由村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上世纪70年代,常家沟有七个砂货厂,到了80年代,村里的砂货厂逐步由村民个人承包经营,产量快速增长,并率先在平定县涌现出以经营砂货为业的“万元户”,轰动一时。

  常家沟的砂货, 因形状不同,分为瓮、盆、锅、碗、瓢、壶、罐、灯盏、鼎等不同种类, 锅类从大到小可分为甲半锅、大全锅、漏漏锅、薄小锅、蛋蛋锅、蒸锅、火锅等;盆类,根据功能不同有普通砂盆和砂花盆和漏盆等,可以说遍布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薄小锅,薄小锅也叫小砂锅。主要用于熬米汤、菜汤和盛饭,也用于煎药。薄小锅一般都有盖,盖子呈伞状,内涩外光,盖子盖在薄小锅上严丝合缝。盖顶有一个凸出的直径约5厘米的圆托,有碗托大小,用于将锅盖随意拿放。赵锡介绍说:郭兰英唱的《夸土产》中的平定砂锅,其实就是常家沟生产的薄小锅,它皮薄而质细,内外光洁、色泽美观,很受百姓喜欢。

平定黄瓜干

在平定古州,“黄瓜干”制作历史最悠久、工艺最精巧、质量最上乘、产销量最大的是平定州城西冠山脚下的后沟与河头两个村庄。据后沟人传说,平定黄瓜干的制作工艺技术为后沟村刘、李两家祖先所创。在明朝洪武年间,刘、李两家的祖先由洪洞移民来到平定州,并选择后沟村作为长久定居地,因这块土地三面环山,山上树木茂密,河水四季长流,地域气候宜人,非常适宜开垦生存。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繁衍几十年,除开垦山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外,还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打井发展菜园,种植黄瓜等蔬菜。当时冬季没有吃的蔬菜,他们就把夏、秋两季的大田菜进行干制后备做冬季食用。经过多次实验,最后试验成功了用煤火烤制的黄瓜干。

  黄瓜干有“龙筋”之称,关于其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西巡,驻柏井驿休憩,在食用此品后,对其称赞不已,此后黄瓜干就成了皇家贡品。到乾隆年间,有人专献此品于皇帝,乾隆皇帝又亲笔御批“龙筋”二字的龙票,以示“龙筋”黄瓜干的独特,其中还提到了种植地的专属是平定州后沟、河头两村。从此,“龙筋”黄瓜干真正成为平定古州的一大名品,并进入美馔佳肴“宴席四干”的名列。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后沟村的干部群众认准了发展“龙筋”黄瓜干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品牌产品,扩大黄瓜的种植面积,进行科学的种植和管理,黄瓜产量得到提高,把“龙筋”黄瓜干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做到历史新高,建成了山西省平定县晋阳风味御菜厂,对农户烤制的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国外,且屡获国家及省、市农产品博览会优良及银质奖等。1993年,后沟村村民委员会注册了“龙筋”商标;2014年5月,平定“黄瓜干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定黄瓜干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从实地取材到火上烤制,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与规定,不允许有丝毫的大意。

  取材 制作黄瓜干的原料并不是一般的黄瓜,而是后沟、河头两村百姓长期培育出来的一种特殊品种,晋东人称其为“平定黄瓜”。这种黄瓜外表光滑无刺,色泽纯绿,肉厚瓤少,特别适宜加工。用这种黄瓜制成的瓜干,经水浸泡后,就如新摘下的鲜黄瓜一样。这种黄瓜栽培有多道工序。播种前,种子要用煤渣粉加水浸泡、发芽;瓜蔓伸长后,须用玉米皮搓的软绳捆在瓜架上;在瓜田管理上还要做到“天旱不误锄田,雨涝不误浇园。”采摘的黄瓜以45厘米至54厘米之间为宜。

  烤制 黄瓜干在烤制过程中所用的器材主要有烤炉、煤炭、烤架、架杆、刮子和刀子等。烤炉和村民做饭的炉子很相似,用砖砌成,高约80厘米,宽约90厘米,长依据火口的多少而定。火口呈圆形,直径约25厘米;炉膛呈喇叭形,下宽上窄,下宽约45厘米;炉条至炉口深约50厘米;灰坑挖在地面下。煤炭要求必须是晋东地区的无烟煤,同时要掺和红土打成煤糕后方可使用。烤架用木缘和杆搭成。架杆是用来串上黄瓜干条,架在烤架上进行烤制的。刮子和家庭常用的刮皮刮子一样,但要选择缝窄的,这样刮掉的皮比较薄。刀子的形状像小镰刀,用来刮去瓜瓤和剖切瓜条。在加工黄瓜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操作。加工时,先用刮子去黄瓜外皮,然后顺长分为四条,放在架杆上,用炉火烘烤,温度保持在50℃左右,经一昼夜的烘烤,当架杆上烤制的黄瓜干水分脱尽,萎缩成细条时,便成了黄瓜干。将烤好的黄瓜干扎起后,密封于大缸内,可随食随取。装入塑料袋封口后,可长期存放而色味不变。

  平定黄瓜干在食用的时候也特别讲究,一般将黄瓜干用冷水浸泡一定的时辰,然后捞出来,冲洗干净,控净水,切成菜丝,用佐料腌制成香、甜、酸、辣等多种口味的小菜,吃起来有外韧内脆的特别风味。

  黄瓜富含人体必需的糖、甙、氨基酸、维生素(A、B2、C)、钙、磷、铁、钾盐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黄瓜具有消热、解温、利尿的功效,适于治疗小便不畅、四肢浮肿、高血压、黄疸等症。

平定窑刻花瓷

山西平定窑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它以竹刀代笔,纯手工制作,花形古朴,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和收藏价值。

平定窑始于唐,兴于宋,因金国入侵战乱而失传,上世纪60年代,在山西古陶瓷研究所专家水既生和平定冠庄陶瓷厂张聪、张文亮父子的努力下,平定窑刻花瓷这一古老的艺术又得以恢复和发展。他叫张聪,今年63岁,过去是平定冠庄陶瓷厂的工艺美术师,现在他已经是山西平定窑陶艺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快过年了,老张又带着小孙孙到他在冠庄村的老院拾掇拾掇,因为这里有几座陪伴了他十多年的瓷窑,现在虽然不用了,可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由于企业转产,平定冠庄陶瓷厂早已不生产瓷器了,1997年,退休后的张聪又拣起了割舍不下的平定刻花瓷,虽然他和儿子的陶艺作品多次在国内、省内的工艺美术大展上获奖,但几年下来,他们还是小作坊里的小打小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结识了同在平定县的年轻企业家冯海明。说干就干,开礼品店出身的冯海明先后投资120万元租地建厂,张聪、张文亮父子也以技术入股,对新招收的2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平定刻花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第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否则将前功尽弃,张氏更是爷孙三代齐上阵。从2004年10月投资建厂,到2005年5月开始试生产,工厂的产品大获好评,还进入了中国陶瓷业的最高殿堂上海中国陶瓷博览中心,但企业却一直没能形成批量生产,冯海明还得每月拿礼品店挣来的钱贴补工厂。

上世纪60年代,水既生老先生在平定县白景村发现了唐朝平定古窑址,然而数十年后,这里由于挖土烧砖,古窑址只剩下一些历史的残片。为了寻找刻花瓷的灵感,张聪父子又和冯海明一起来到老家冠庄村的民国窑址,在这里,他们感受更多的是烧瓷人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探索。

2006年1月12日,张聪带着他的平定刻花瓷新作参加了首届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在这里他见到了水既生老先生。经过不断的摸索,张氏父子和冯海明在产品开发上确立了走高端市场的路子,对平定窑刻花瓷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经过12个小时的耐心等待,又一炉新瓷烧成了。张聪父子的民间艺术和冯海明民营资本的合作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阳泉市也将平定窑刻花瓷列为2005年科技创新项目,并奖励5万元。

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把平定县正式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

平定黄瓜

平定黄瓜干主要产于平定县后沟、河头两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开始生产。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清朝被定为进贡皇室的物品,享有“龙筋”之誉。黄瓜干系选用优质无剌无籽幼瓜制成,富含人体必需的维生素、钾盐、氨基酸、糖类等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平定黄瓜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销往京、津等地。黄瓜干是平定县的传统名产。早在500多年以前,黄瓜干就成为当地人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下酒小菜。

这种黄瓜干,皮肉均翠绿可爱,表面光洁、无皱,食时清脆味甜、外韧内脆、清香可口,以清脆、爽口、香醇味厚、食用方便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清朝乾隆皇帝亲笔御批为:“龙筋”,被定为进献皇宫的贡品。制作黄瓜干的原料并不是一般的黄瓜,而是当地民间百姓长期培育出来的一种特殊品种,这种黄瓜外表光滑无刺,色泽纯绿,肉厚瓤少,特别适宜加工,用这种黄瓜制成的瓜干,经水浸泡后,就如新摘下的鲜黄瓜一样。在旧时寒冷的冬季,蔬菜淡季,用平定“黄瓜干”招待亲朋好友、使宾贵客,确能给筵席上带来一丝春意。

这种黄瓜栽培有多道工序,播种前,种子要用煤渣粉加水浸泡、发芽;瓜蔓伸长后,须用玉米皮搓的软绳捆在瓜架上;在瓜田管理上还要做到“天旱不误锄田,雨涝不误浇园”,采摘的黄瓜必须是45厘米至54厘米之间为宜。

在加工黄瓜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操作。加工时,先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削去黄瓜外皮,然后顺长分为四条,放在架杆上,用炉火烘烤,温度保持在50C左右,经一昼夜的烘烤,便成了黄瓜。

将烤好的黄瓜干扎起后,密封于大缸内,可随食随取。装入塑料袋封口后,可长期存放而色味不变。吃的时候,将黄瓜干用冷水浸泡一定的时辰,然后捞出来,冲洗干净,控净水,切成菜丝,用佐料淹制成香、甜、酸、辣等多种口味的小菜,吃起来有外韧内脆的特别风味。用黄瓜干小菜下酒,吃的“嘎嘣”脆,真是别有滋味。

做这种名菜小吃的绝招有两条:第一、掌握好烤黄瓜干的火候、温度与时间;第二、掌握好浸泡黄瓜干的水温和浸泡时间。这两招如有一招失度失时,黄瓜干小菜就要失去外韧内脆的口感特色。

黄瓜富含人体必需的糖、甙、氨基酸、维生素(A、B2、C)、钙、磷、铁、钾盐多种营养成分,能促进肠胃蠕动,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中医学认为:黄瓜具有消热、解温、利尿的功效,适于治疗小便不畅、四肢浮肿、高血压、黄疸等症。

盂县西烟小米

西烟镇是盂县主要产粮区之一。这一带土地平坦宽阔肥沃,自古即有“米粮川”之誉。地处温寒区,年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上,年均积温2922度,宜种谷子。西烟小米粒大饱满,色泽金黄,味美可口,远近闻名。

盂县王村梨

王村梨,主要种植于王村一带,故称王村梨。这一带果树栽培历史较长,发展较快,尤以皮薄、汁多、酥美可口、品种繁多的鸭梨而闻名,素有梨乡之称。现有梨树3万多株,年产梨30多万公斤。

盂县葵花

葵花,又名向日葵,是盂县的大宗农副产品,年产量迈30万公斤。主要品种为“三道眉”。其特点是籽长片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油质好。它还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医药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用油。所含的亚油酸,有减少人体脂防积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畅销全国各地。

盂县核桃

桃是盂县的主要特产之一,年产量约160万公斤。盂县核桃果形美、果实大、皮薄,取仁容易,出仁率高。核仁呈浅黄色,含油率70%左右。既是高级食用油原料,又是油漆、肥皂、化学墨汁的上等原料。桃仁可生吃,也可做糕点、糖果等食品的辅料。入药,是名贵的滋补品,具有健脑、补气、益血、化痰、温肺、润肠等作用。产品主要销往西欧、东南亚各国。

盂县花椒

盂县花椒,驰名遐尔,是当地有名的特产。主要种植于盂县北部地区,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盂县花椒饮誉之晋,颇负盛名,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小红袍、黄金椒等。盂县花椒的特点是色泽鲜艳,外红内黄,香味芬芳,人称“十里香”。具有皮细、籽小、粒大、色鲜、味香、耐贮存、椒籽含油量高等特点。全县现有花椒树60多万株,年产花椒40多万公斤。花椒晒干后,可存放3至5年,其香味不减,是一种理想的调味佳品,入药,有温中散寒,除湿、开胃、止痛等作用,夏季用纱布包成小包,放入衣柜或米缸中,可防虫蛀。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国外。

关键词: 特产

山西阳泉市相关地区

山西阳泉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