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 > 玉溪市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27 09:24:56标签: 云南省 玉溪市 行政区划代码

华宁县是云南玉溪市下属的一个县,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的南缘,属中山类型地貌。东接弥勒县,南连建水县,西邻通海县、江川区,北倚澄江、宜良县。境内东西宽34千米,南北长59千米,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89%,位于北纬23°59′至24°34′,东经102°49′至103°09′之间,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东西狭,南北长,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高山、丘陵、盆地、河谷间杂交错,呈“两脊夹两槽”地形,较大的盆地有宁州坝和盘溪坝。主要河流有南盘江、青龙河、海口河、龙洞河和华溪河,均属珠江水系。

区划名称华宁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530424
辖区面积1313 km²
人口数量21.4650 万人
车牌代码云F
电话区号0877
邮政编码652800
行政驻地县人民政府驻宁州镇
气候条件温带气候
地理位置滇中高原湖盆区的南缘

华宁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宁州街道530424001
盘溪镇530424102
华溪镇530424103
青龙镇530424104
通红甸彝族苗族乡530424201

华宁县历史

华宁建置,有文字可考者,可上溯至战国时期。战国后期,人们把行将统一的中国划分为九州,华宁在梁州范围之内。楚倾襄王二十年(前279)左右,庄跻在滇称王后乃至秦代,华宁为滇国属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设毋单县于今华宁县盘溪,隶牂牁郡(郡治在今贵阳附近)。元封二年(前109)改隶益州郡(郡治在今曲靖)。继又从建宁、牂牁二郡中分出毋单等县设兴古郡(郡治在今广南县境内)。

晋成帝时(326~334),从兴古郡中分出部分地区设梁水郡,今华宁县地大部属梁水郡之梁水县,郡、县治同在今江川县旧州。后经南北朝乃至隋代,今华宁大部均为梁水郡梁水县,且毋单县(县治一直在盘溪)与梁水县并存。

唐武德元年(618)开南中,复置南宁州(治所在今曲靖。两晋南北朝期间曾有宁州建置;隋开皇十三年即593年于味县即今曲靖置南宁州总管府,十七年即597年撤销)。七年(624),从南宁州内分置西宁州,贞观八年(634)改西宁州为黎州,州治设在今江川旧州,领梁水(今华宁县和江川县大部)和绛(今江川县龙街一带)两县。天宝七年(748),梁水县地为南诏步雄部,继为爨人所据。当时世居龙亩(即今华宁县新城乡龙亩)的土著豆圭部族已相当强盛,爨人首领阿几无力控制,遂将浪广(今江川县大街一带)割给豆圭,称宁部。豆圭后裔筑城于今华宁县城西北数百米的下村,称作“西沙笼”(彝语,意为“孙子之城”)。宁部一直沿袭下来,经五代乃至宋。

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四年,宁部首领普提归附,五年(1255),设宁州万户(毋单县可能于此时撤并宁州),领嶍峨(峨山)、马笼(新平)千户,万户府设于西沙笼。至元十年(1273),改宁州万户为宁海府,隶临安路(路治在今建水)府治移至今江川县旧州。至元十三年(1276),再改宁海府为宁州,同时设西沙县(县治在西沙笼)。宁州领西沙、通海、嶍峨三县,仍隶临安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州治移至西沙笼。(至正间又移至今县城址)至治二年(1322),将西沙县并入宁州,州领通海、嶍峨二县。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路为府,将通海、嶍峨二县划出。宁州始为与县平级的行政区,直隶临安府。

清袭明制,华宁仍称宁州,隶临安府。

民国元年(1912)废州改县,宁州改称宁县。因与甘肃省宁县同名,遂于2年 10月改称黎县(以唐代曾设黎州而名)。21年(1932)4月再改称华宁县(县城紧靠西北面之华盖山,山上有宁寿寺,又曾称宁州,取华盖山、宁寿寺首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沿称华宁县。1958年10月,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10月华宁县从通海县分出,恢复华宁县建置。建国后一直隶云南省玉溪地区。

明代以来,州、县治一直驻于宁州镇。

清康熙四年(1665),宁州土知州禄昌贤联络滇南各土司武装反抗吴三桂的暴虐统治。

咸丰六年(1856),盘溪回、彝族人民揭杆起义,历时17年,成为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的组成部分。同治十三年(1873),青龙彝民李保受聚众造反。

1949年4月,中共华宁县委成立,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开展反“三征”斗争和武装斗争,同年12月23日和平解放县城。

1950年1月25日,华宁县人民政府成立,华宁县获得解放,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华宁县地理环境

地形

华宁山脉,起云贵高原西南,延伸在境内的部分有东西两支,呈南北走向,山岭绵亘,纵贯全境。东支老象山脉位于县境中部,西支磨豆山脉位于西部。东支诸山由北至南依次为:磨盘山、阿尖山、落岩山、大石丫口、矣甫老象山、大水井岩头、三台山、登楼山、拖白大山;西支诸山由北至南依次为:祖德山、大黑山、鸡蛋山、磨豆山、马大山、五脑山、观音山。

气候

气候总体上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不同海拔区域呈现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南温带4个气候类型。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垂直高差悬殊,导致光、热、水的再分配,具有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分明,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气温31.1℃~35℃,极端最低气温—7.6℃,年平均地面温度17.8~20.1℃,年平均相对湿度77%,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日照年平均在2100~2165小时之间,日照冬春多,夏秋少;雨量夏秋充沛,冬春较少,年降雨量916毫米左右。2005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2.7℃(5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1.3℃(3月5日)。全年日照时数1862.2小时,无霜期275天,全年降雨量831.1毫米。盘溪、华溪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

华宁县自然资源

矿产

华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资源有水能、褐煤、铁、铜、磷、铅锌、石膏、石灰石、陶土、瓷土、硅石、银、硫磺优质矿泉水。现已探明的矿藏储量较多的有磷、褐煤、铅锌、石灰石、石膏,其中磷矿储量在4.38亿吨以上,平均品位24.2%。褐煤储量8000多万吨。

水文

据1986年农业区划资料记载,华宁县境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6773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径流量3.2亿立方米,县外补给泉水量1.4773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水37.49万立方米,人均2780立方米,耕地亩均2576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2.2226亿立方米,占47.5%;地下水2.4547亿立方米,占52.5%。未计入水资源总量的还有与邻县的3条界河,即海口河、南盘江、曲江的过境水量,多年平均为29.74亿立方米,其中南盘江(含海口河)24.06亿立方米,曲江5.68亿立方米。

华宁县境内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条件差异大。其中地表水多分布在山区,河流多,比降大,截流少,降水利用率很低;地下水资源丰富,流量稳定,多分布在河谷和坝区。

华宁县境内较大河流有南盘江、曲江、海口河、龙洞河、青龙河,还有大小龙潭泉水、小支流630多处,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9.448万千瓦,其中:南盘江19.2727万千瓦,曲江5.3715万千瓦,海口河1.4305万千瓦,青龙河0.7963万千瓦,龙洞河1.3596万千瓦,其他小支流1.217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为20.8199万千瓦,其中属华宁县开发利用的有13.3934万千瓦,到2004年已开发利用装机容量为27211千瓦。

地热资源,境内有象鼻温泉、青龙鸭蛋村、通红甸、盘溪温水塘、禄得河5个地热异常区,温泉较多,分布较广,水温在25℃以上的有10余处。其中大于40℃的有3处,最高的通红甸温泉水温达50℃左右,在30至40℃之间的有5处,其余均在30℃以下,出流量在10升/秒以上的有5处,最大的盘溪温水塘出流量达166升/秒,其余均在1至10升/秒之间。

植物

华宁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历史上自然植被良好,林地和草地面积广泛。随着人口发展,耕地增加,自然植被下降。森林面积亦随着建筑用材和燃料需要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为38.4%,1961年为24.1%,1975年为16.2%。近10多年来,重视森林保护和人工林的营造,森林覆盖率出现回升趋势,2005年华宁全县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43.43%。

动物

华宁县境内野生动物,在新生代第三纪(距今0.67亿年前后),虽有大象、野牛、鹿、獏和鱼类繁衍生息于今葫芦冲——法味——宁州盆地一带。随人类的发展,有的动物种类早已消失,尚存的有禽、兽、鱼、虫四类。

华宁县人口

2010年,华宁县总人口为214650人。5个乡镇的人口分布为:宁州镇 83213人,盘溪镇 53677人,华溪镇 13785人,青龙镇 55059人,通红甸乡8916人。华宁全县普查实际登记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0578 人,占总人口的51.52 %;女性人口为104072人,占总人口的48.48 %。

2010年华宁县普查实际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6200人,占总人口的 72.7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 58450人,占总人口的27.23%。其中,彝族人口为45089人,占总人口的21.01%;回族人口为7508人,占总人口的3.50%;苗族人口为4621人,占总人口的2.15%;哈尼族人口为528人,占总人口的0.25%;傣族人口为106人,占总人口的0.05%;白族人口为143人,占总人口的0.07%;蒙古族人口为77人,占总人口的0.04%;拉祜族人口为38人,占总人口的0.02%。

2010年华宁县普查实际登记的6周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999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 17768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 58385 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03547人。

华宁县文化

文化发展

2010年华宁县业余文艺队伍486支,演出人员7165人,2010年共开展各类重大节庆活动65次,组织演出210场,参与演出的文艺队伍达854支次,举办广场文艺演出51场。县乡图书馆、室藏书总量达119763册,接待读者58639人次,外借、阅览图书31424册次。投入61万元建设41个村级标准文化图书室,图书室面积1475平方米、图书41067册、杂志4561册。放映农村电影526场,观众14万人次;放映广场电影26场,观众1.3万人次。收集整理民间故事26篇,申报并被命名“玉溪市民族民间优秀艺人”2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3人。

特色文化

彝族民间文艺活动

“跳乐”:华宁彝族的传统民间文艺活动,跳乐舞步复杂,形式多样,变化无穷,曲调有正弦和杂弦之分,步法有十多种,其中架子乐、猴子掰包谷、大小轻纵、过堂乐、较丰富多彩。

猫猫叉:华宁彝族融狩猎攻、防为一体的一种民族舞蹈,“猫猫”是彝族对老虎的讳称,每逢祭祀、送葬、集会活动跳“猫猫叉”,以示不忘祖先武备精神。

摔跤:是彝族节日助兴文艺活动,由各彝寨轮流当东主持活动。有跳、拌、蹦、抱、摔、进跨、转身等套路。

吃火草烟:华宁彝族青年在农闲时节一种公开的集体社交活动。男青年当东作主的集会叫“玩小姑娘”;姑娘当东作主邀纳的集会叫“玩小伙子”。彝家男女青年白天酒肉款待,帮做农活,夜晚点燃篝火,集聚席地而座,吸烟筒、跳乐、谈笑逗乐、通宵达旦、乐不知疲。

苗族民间文艺活动

芦笙舞:多为男子或集体同乐。手抱芦笙边吹边舞。蹲、蹦、跳、翻各按节拍机灵应变。

团乐:苗族一种集体舞蹈,节奏轻快,随着节拍跳、踢、勾踏、节奏鲜明、轻松愉快。

华宁县旅游

通红甸火龙温泉

通红甸火龙温泉位于通红甸村北里许小婆左河边,周围群山峥嵘,水出于石灰岩洞中,年均出流量0.2立方米/秒,水温50℃,热气蒸腾,属碳酸泉,含硼、钠、锶等有益人体元素,邑人因陋就简,垒石为池,池旁另有一清凉小泉,开沟引冷水掺入池内方能沐浴,清代曾建寺于池旁供祀祠和洗浴者投宿。

春雷古洞

春雷古洞俗称龙洞,位于宁州镇四公里阳暮山麓龙洞河旁,系中生代石灰岩形成,因洞深回音如春雷得名,洞深约数公里,游人入内步行四小时尚未终极,洞内宽窄悬殊,高矮迥异,宽处10米,窄处约1米。高者30余米,低者半米许。

象鼻山温泉森林公园

象鼻山温泉森林公园位于华宁县城东南8公里,由象鼻温泉、多锁桥、翠屏山、象鼻岭、度假村等组成,距昆明市132公里,距玉溪市40公里。因泉水出自象鼻岭下而得名。

万松山风景区

万松山风景区以松树成林而得名,为古宁州人八大景之一。”景区位于县城东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由万松山、慈光寺、烈士陵园、名人墓、锁水塔、迎春桥、华竹苑等景点组成。慈光寺、锁水塔、迎春桥皆为保存较好的明清遗物,慈光寺又是聊斋故事“狐狸冢的发源地。

西沙印月泉

西沙印月泉位于华宁县城以西10公里的冲麦村,当地村民把它叫做双月潭,这是因为有两处比较集中的泉眼形成了两个潭,一处离村子较近,泉水供村民们日常生活所用,另一处离村子稍远,潭的面积也要大些,西沙印月的美景就出自这里。西沙印月泉潭底都是白沙,白沙上面又有一层黑沙,泉水涌出把白沙翻起,白沙就把黑沙推开,形成各种形状。西沙印月曾与象鼻温泉、楼山耸翠等景观一起,被秒为老宁州八景。

华宁县名优特产

柑桔

华宁是省内有名的水果基地县,亨有"桔乡"美称。凡到过华宁的人,都会被那桔花飘香、金桔满园的景象所陶醉。华宁"秋波兮"柑桔以早熟、丰产、质优名扬全国。其成熟期为每年的8月至次年3月,比其他省区的柑桔早熟40~50天,果实不但色、香、味兼优,汁多爽口,桔味香浓,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早熟蜜桔、甜橙、脐橙、无核锦橙、冰糖橙等品种以果实较大、果型整齐、果面平滑、皮薄、化渣、果肉柔嫩汁多,香气浓厚、品质佳良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华宁全县"秋波兮"柑桔种植面积达3.5万亩,产量2万余吨,产值3000万元。"秋波兮"柑桔以其独特的特点,上乘的品质,分别在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被授予"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

冬春早菜

华宁素有"温室之称"的盘溪坝和华溪坝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这里地势平坦,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秋温热,冬春不冷,几乎所有的亚热带作物都可种植,冬春早菜尤为突出,共有以洋葱、茄子、青椒、番茄、苦瓜、蒜苔等为主的130多个品种,上市时间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5月,华宁全县的冬春早菜种植面积达28910亩,产量3758.3万公斤,商品菜远销东北、华北、西北、江南等20多个省区,部分转口贸易销往俄罗斯、日本、韩国。

华宁土陶

华宁土陶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年间(1369年)江西景德镇人车鹏到华宁首开陶业生产。600多年来,华宁陶业人继承传统工艺,致力于陶艺的发展,古老的陶艺焕发出勃勃生机。产品以华宁特有的优质白胶泥为原料,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其釉色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兰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产品由单一的生活陶发展至建筑陶、园林陶、工艺陶,生活陶和东巴文化陶五大系列700多个品种,年产陶600余万件。产品经质量认证达国家GB9179~88标准,被评为中国首届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1997年工艺陶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产品博览会暨国际荣誉评奖会金奖。2000年"宁州"牌彩陶被评为云南省名牌产品,东巴文化陶则在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展销会及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大赛中获三等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