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特产 甘孜州各地特产一览表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10-26 15:48:56

甘孜特产,是指甘孜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甘孜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甘孜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广义的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也包含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甘孜州各地特产一览表

地区特产
甘孜州康巴水煮牦牛舌  甘孜虫草鱼肉丸  春夏甘孜特产美食  甘孜藏面  甘孜藏族奶渣  甘孜“麦秋”的熏牛肉  甘孜木香  甘孜马鸡  甘孜柯枸杞  甘孜矮岩羊  甘孜大紫胸鹦鹉  甘孜彝族圆根酸菜  甘孜高山虎掌菌  甘孜彝族坨坨肉  甘孜麝香  甘孜土特产水果  甘孜雪莲花  甘孜藏族血肠  甘孜白菌  仙人掌果  藏式饺子—吐巴  甘孜酸菜面块  甘孜人参果  甘孜青稞酒  甘孜酥油茶  甘孜雪山大豆  甘孜冷碛的九大碗  甘孜虫草  水淘糌粑 
康定市康定赖厨子魔芋烧鸡  康定金钩玉米馍  康定“大不同”羊肉汤  康定焦窝子油糕  康定牟家牛杂汤 
泸定县泸定红樱桃  泸定柿子  泸定核桃  泸定板栗 
丹巴县丹巴蜂蜜  丹巴香猪腿  丹巴圆根萝卜 
九龙县九龙牦牛  甘孜九龙川贝母  九龙花椒 
雅江县雅江木耳 
道孚县道孚大葱  道孚牛羊肉泡馍  道孚花馍馍 
炉霍县炉霍牦牛肉干  霍尔古藏茶  炉霍雪域俄色茶 
甘孜县甘孜甲恩茶 
新龙县新龙党参 
德格县德格酥油茶 
理塘县理塘黄芪  理塘风干肉 
巴塘县巴塘金丝毛面  巴塘南区辣椒 
乡城县乡城蓝莓  乡城藏鸡 
稻城县稻城阿西土陶  稻城高原无鳞雪鱼  稻城藏香猪 
得荣县得荣竹编  得荣树椒 

下面是甘孜州各地特产简介,一起看看吧!

康巴水煮牦牛舌

牦牛生长在洁净的高海拔地区,它是雪山的精灵,全世界的牦牛大多数集中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可以说我国是牦牛资源大国。千百年来,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这一地区畜牧业养殖的主要品种。青藏高原牦牛全是都是宝,青藏牦牛因常年食各种名贵草药冬虫夏草、藏雪莲等, 牦牛肉比一般的牛肉价值高的多,抗寒御冷冬季最佳补品。牦牛舌是牦牛身上最好吃的部分之一,会吃的人都懂。

康巴水煮牦牛舌

许多藏式餐厅都有蒸牛舌这道菜,其实是水煮牦牛舌,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舌相较普通牛舌,口感更为细嫩、鲜美。煮好的牦牛舌切片,蘸着特制辣椒酱或者椒盐,在高原上真是美味解馋。

甘孜虫草鱼肉丸

虫草鱼肉丸是特色美食,主要原料有冬虫夏草、鲜鱼、野生蒜、鸡蛋等。

虫草鱼肉丸的做法:原料:冬虫夏草10根、鲜鱼1条、盐4克、酥油5两、生姜2钱、野生蒜1钱、鸡蛋1个、豆粉2钱、水拌豆粉1钱。

做法:1、虫草加少许冷水盛入碗内放在蒸笼中蒸熟。去掉鲜鱼的骨刺和鱼皮,用刀背砸成肉泥。

2、蛋清和干豆粉搅和,鱼肉泥在搅和的豆粉蛋清中做成肉丸子,在化好的酥油中炸熟。

3、从蒸笼中拿出虫草一根根地插在鱼肉丸子上,整齐在摆在菜碟中。

4、用微火把菜锅中的酥油化成液体后加入生姜片、盐、野生蒜、少量水、水搅豆粉,煨成出现沸泡的时候,浇在鱼肉丸子上虫草鱼肉丸这道菜做成了。

温馨提示:注意的是火不宜过旺,化酥油的时候千万不能烧焦,把固体的酥油化成液体即可用了。

春夏甘孜特产美食

春夏季是甘孜水果成熟的季节,这里肥沃的土地种出来的水果,特别的香甜。

泸定樱桃泸定地处大渡河畔,盛产樱桃,其最佳产地在沿河一线的田坝、杵坭、冷碛。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是该地樱桃成熟的季节。这里的樱桃是最早上市的,其个大、红里带紫,味道是甘甜中带有微微的果酸。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否则你的牙齿会有被酸倒的感觉。递次就是位于山腰、山顶的樱桃相继登台,前后可连绵月余,但其味道当不能与早熟的相提并论。

泸定柿子柿子——深秋,泸定柿子上市,源源不断外销内地、关外和西藏

泸定柿子产于河谷地带庭院,田边地块,那些形如心的叫牛心柿,圆似灯笼叫水柿、面柿,色有红、橙、金黄。体大的柿子每个重达100-200克,皮薄、味甜沁心。海螺沟口共和村柿子评为四川名柿。

泸定枇杷枇杷——枇杷是泸定夏季早熟水果之一,分橙黄、淡黄两种,形如球或椭圆,汁多,甜酸适度。枇杷的花、叶可入药,有治疗肺热咳嗽、呕吐等症之功效。枇杷果黄、叶绿常青,亦有观赏作用。主产区是磨西等地。

乡城蓝莓乡城蓝莓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的特产。全世界生产蓝莓最佳地点在北美,但乡城县的气候、海拔、水质、空气湿度等条件,非常接近北美,种出来的蓝莓口感也十分好。

巴塘苹果巴塘苹果,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著名特产,因其果形美、色泽鲜、味道好、品种多、耐储藏而闻名遇迎巴塘核桃亦以品种优良、果大壳薄、含油多、产量高而被列为甘孜州南部林果致富工程重点实施项目。

丹巴石榴石榴于唐朝时代传入丹巴。曾在一个时期被列入供品。丹巴石榴呈宫灯形,酸甜风味按果皮颜色区分,白皮、青皮为甜石榴;红皮属酸石榴。

甘孜藏面

藏面,是盛行于藏区的一道传统美食。

这种面口感绵糯、色泽微黄,烹制前需煮熟放凉备用,烹制时将面盛入碗中,浇上滚烫的、浓香扑鼻的牦牛骨汤,再撒上一些牦牛肉丁和葱花儿,即可食用。享用藏面,酌量往面里拌一些西藏特有的水调辣子“么都”(音),再佐食一小盘儿爽口开胃的藏式酸萝卜,一口汤一口面一口酸萝卜,便是一场蔓延在味蕾上的极致体验,美味同时,酣畅淋漓。

甘孜藏面

外地人初来藏区,一定会被藏族人热爱藏面的热火朝天的阵势惊倒,尤其是在早点时间,掀开某家甜茶馆厚实油润的藏式门帘,只见会堂般宽广的茶馆里,坐满了喝茶、吃面、聊天不亦乐乎的食客,在密密匝匝地坐满食客的座椅之间,围湛蓝色围裙的藏族服务员姑娘,麻利又有条不紊地循声端来喷香的藏面和甜茶,脚下像踩着风火轮。

藏面为何如此受当地人钟爱呢?带着一颗要对藏式美食一探究竟之心,笔者对藏面的渊源作了一番探源。

藏面好吃吗

关于藏面,史料文献鲜有记载,于是和央视的著名采访栏目《你幸福吗?》如出一辙,笔者和朋友也站在熙熙攘攘的八廓街头,逢人便问:“请问,您知道藏面的渊源吗?”同时,我们也向社会各界的学者、厨师、老人等求教。几天下来,渊源虽然暂时无证可考,但我们这种阿甘式的探索方式,总归还是有了些许收获,这些收获经过认真梳理,就有了两个大致的关于藏面渊源方向的推测。

据说,藏面其实不叫“藏面”,叫“碱面”,因在制作面条和面时会放许多食用碱而得名。

人们之所以将碱面称为“藏面”,是因为食用碱藏语称为“补多”(音),故而将碱面称为“补突”(音),而“藏区”的藏语为“蕃”(音),发音如此相近,说的多了难免就将“补”(音)和“蕃”(音)混为一谈,将碱面称为“藏面”了,又因为碱面确实西藏特有,称为“藏面”更能清晰地体现它的地域特征,久而久之,人们便将错就错取其谐音,干脆将碱面叫成“藏面”了。

藏面为什么在甜茶馆里吃?细心的读者可能会疑惑。按理说,吃面应该进面馆不是吗?这一个疑惑引导我们走向了探问出来的第一个说法:藏面是和甜茶一起,由来藏的克什米尔人带来的。

来藏的克什米尔人,追溯历史,最初应该在墀德祖赞时代,甚至更早,不远万里来到藏区经商、生活。

随着时代的推进,一批又一批的克什米尔人来到西藏拉萨,与西藏当地人通婚和社会生活交流逐渐增多,他们在西藏修建清真寺,扎根生活,做最擅长的餐饮、缝纫、种菜、磨面等小本经营,据传甜茶就是他们带来的。必须提到的是,还有一种说法是,甜茶乃英国入侵西藏时带来的舶来品,最开始只有西藏的贵族才能享用。但根据一句有意思的古老俚语“喝甜茶,说明家里没有酥油,吃甜茶馆的肉饼,说明家里没有糌粑”,以及根据一些老人的描述,我们还是粗略地认为前一种甜茶来源的说法显然更可靠,况且甜茶本身也是克什米尔人的一大传统饮品。

然而,克什米尔平均海拔1500米——1800米,主要农作物为稻米、玉米、小麦和油菜籽,因为地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之间,饮食习惯也与印巴极其相似,偏好素食,以咖喱、馕饼、大米饭为主,虽然“生产小麦、擅长磨面技艺”这两点似乎与藏面有了一丝关联,但整体而言显然经不住推敲。另外,传统制作藏面的主要原料为高海拔地区生产的藏小麦,和面时使用大量食用碱,面条色泽微黄,口感偏向粗粮,远没有低海拔地区小麦制成的面条那么细腻劲道。

于是另一种根据原材料推测的说法来了:藏面,是西藏土生土长的产物。

事实上藏面的妙处并不只在美味可口。烹制藏面,面条必须是产自高原的小麦面粉加大量碱粉和制而成,汤一定是高原特有的牦牛骨熬制而成的浓香老汤,加上肥瘦相宜的牦牛肉丁,再撒上少许葱花儿,鲜美的同时营养价值极高。牦牛骨质极为优良,熬出的汤汁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锌、磷及大量的蛋白质、磷脂及多种其它微量元素和十余种氨基酸,高原藏小麦磨制的面粉加碱,既中和了骨头汤和面粉的酸性,又增加了面条绵糯柔滑的口感,并且更易入味,同时因为碱的作用还益于肠道的蠕动、帮助中和过剩的胃酸。所以我们总能听老一辈的人讲:吃藏面,对胃好!

藏面在如今拉萨人心中的地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古朴传统的美食不仅带给我们丰富美妙的味蕾体验,也承载着拉萨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快餐文化接替融汇的神圣使命。更重要的是,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藏面文化也成为了新一代拉萨人实实在在的一种传统情怀,在门庭若市的甜茶馆里,你可以看见手提CHANEL最新款手包的时尚丽人,也可以看见手捧IPAD游戏工作两不误的都市潮人,但更有可能的是,在他们之间坐着的,是一群风尘仆仆、徒步来拉萨朝圣的牧民。你瞧,这就是藏面的魅力。

甘孜藏族奶渣

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像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

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人们都带上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麻森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糌粑、酥油、碎奶渣及碎红糖,搅混揉合,盛入一方形小木盒内,用手塞满、压实,即可制成麻森方形糕,其味香甜可口。

煺在盘子里放上适量的酥油、碎奶渣(稍加水捏紧)及碎红糖搅拌揉合制成称为“煺”的酥酪糕,此糕食之别有风味,乃是食用糌粑的最好伴料。帕查麻枯先揉面,捏成面疙瘩,投入沸水锅内煮熟后,滤干待用。再用一锅炼酥油,炼后倒入煮熟的面疙瘩中,加适量的红糖、碎奶渣搅拌即成。帕查麻枯味酸甜可口、油腻。香寨土豆煮成八成熟,滤干,去皮,切成小块,待用。洗净去皮之葱段,放入油锅内稍煎后,取出放入石槽中捣烂,盛入小碟内,待用。用凉水把咖喱粉拌成糊状,倒入油锅内,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块,用适量酥油烹炒后,放入锅内加水闷煮,后加入土豆、油咖喱、盐巴、生姜、茴香、丁香、胡椒、藏蔻等调料,搅拌煮熟后即成。吃时可撒上葱泥。

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饭时的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调料芳香可口。卤下萝果把羊肉剁成块,放入锅中加盐煮熟,后把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厚度适宜的圆块,另用一锅稍煮一下,滤干后,投入肉锅内,放上生姜、盐巴、花椒,搅拌后略加烹煮,放上葱即成。卤下萝果食之肉嫩,味道鲜美,脆腻可口。

曲拉是奶渣,将夏天的鲜奶酪装进皮袋内,搁置阴凉处,长久闷存发酵制成奶渣,来年春季取出后,捣碎成小圆块待用。也可在锅内倒适量水、肉片、面粉、干辣椒、盐巴,加入圆块进行烹煮。另用一锅,盛放适量的水煮碎麦片,煮八成熟后,将麦片糊倒入主锅内搅匀,用文火闷煮熟即成。祛瑞是藏族群众、尤其是农区的群众在春季食用糌粑的最好伴菜。祛瑞味甘甜,食之即可暖身。

甘孜“麦秋”的熏牛肉

“麦秋”的熏牛肉,至今仍为人赞不绝口,是大条型的,切开或撕开内为绛红色,外形黑里透亮,入口酥香回甜,不卡牙齿,老少品后称妙。尝过的老人回味说,今天的熏牛肉,名字取得好,包装美观,打开一尝,不是麻辣就是咸,还如牛筋般难嚼难咽,中看不中用。

甘孜木香

香为多年生草本,高1.5~2m,主根粗大。茎被稀疏短柔毛。茎生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cm,宽15~30cm,基部心形,下延成不规贝勺分裂的翅状,边缘不规则倾波状或浅裂并具稀疏的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基部翼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直径约3cm,常数个集生于花茎顶端,总苞片约10层;花冠暗紫色,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瘦果长锥形,上端有两层羽状冠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甘孜马鸡

马鸡是鸡形目雉科的1属。耳部有一簇特别发达的羽毛,长而稍硬,往往突出于颈项,因而称为角鸡或耳鸡。尾略侧扁或平扁,具尾羽20~24枚,而中央尾羽比最外侧尾羽约长一倍。由于中央尾羽的羽支大都披散下垂,犹如马尾,所以又叫马鸡。雌雄同色。雄性具短钝的距,体形略大。有3个种:褐马鸡、蓝马鸡和藏马鸡,均分布于中国境内,自西藏、云南起,北抵甘肃以至华北。仅藏马鸡偶见于印度北部。

褐马鸡和蓝马鸡的体长约1000毫米,中央尾羽侧扁,翘起在其他尾羽之上。藏马鸡体形较大,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耳羽簇不突出于颈项之上,尾羽通常仅20枚,尾较平扁,中央尾羽与其他尾羽均向下拖,并不挺起,左右羽片几乎正常,羽支稍松,但不披散。从这些特征看,藏马鸡可能是马鸡属最原始的类型。

褐马鸡的体羽主要为褐色,蓝马鸡的体羽主要为蓝色。藏马鸡有5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的体羽主要为白色,其余 2个亚种的体羽主要为蓝色或灰蓝色。由于藏马鸡的多数亚种主要为白色,所以又称白马鸡。

马鸡大都栖息于丘陵和高山,善奔走,常成群活动。飞行速度慢,通常不远飞。受惊时常往山上狂奔,至岭脊处才振翅飞起,滑翔至山谷间。藏马鸡不象蓝马鸡、褐马鸡那样怯懦,有时接近村落也不畏惧。叫声洪亮。在鸣叫时,昂首引颈,嘴几乎直向上方,尾也往上翘,姿态雄俊。马鸡用嘴挖土觅食,以块茎、细根、种子等为主,也兼吃昆虫。春夏间繁殖,1雄配1雌,为了争偶,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巢筑于地面,呈浅碟状,以枯枝、苔藓、枯草等构成,内铺碎屑和残羽。卵淡褐,青绿以至土黄色。孵化期为26~27天。雌雄亲鸟均承担雏鸟的喂养和抚育。狐狸是马鸡的主要天敌。

马鸡是中国的珍贵动物资源。因羽色鲜丽而成为动物园的名贵观赏鸟。现均被列为濒危的保护鸟。

甘孜柯枸杞

藏枸杞子,属植物茄科落叶灌木,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

枸杞有滋肾水、益精气、润肺、清肝热、明目之功效。主治虚损痨伤、咳嗽、目赤生翳、肝虚下泪、经络虚痛。

枸杞以每年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的质量最好。秋季则于处署至白露间采收为宜。过早过迟,均引响枸杞质量。

甘孜矮岩羊

矮岩羊,体型中等,体重约为岩羊的一半。雄羊角粗壮,自头顶略向两侧伸出,角尖向后微向上。两角内侧各具一明显的纵棱,在基段较直,近角尖微向外侧扭转。雌兽角短小较直,纵棱几乎不向外侧扭转。角从基至尖向外扭转约180°。冬毛银灰色,夏毛呈褐灰色,雄体口鼻到额部具暗褐色纵纹,体毛基部和中部为黑褐色,毛尖为淡黄色。

甘孜大紫胸鹦鹉

大紫胸鹦鹉又名四川鹦鹉、丹巴鹦鹉,为我国特产鸟,被列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由于大紫胸鹦鹉体型适中(体长370~480mm),羽色艳丽,能模仿人语,作为宠物驰名中外。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的大量捕获,野外资源破坏严重。因此,现在对大紫胸鹦鹉的保护非常严厉。

甘孜彝族圆根酸菜

圆根酸菜生长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自古以来,始终伴随着古老的彝人,是彝家待客的佳菜,世世代代受到彝人的青睐。

彝族民间传说中称:远古时代,人类遇大洪灾,只剩下现代人类祖先“祖莫惹牛”,他在人间无处找到伴侣后,就到称之为“时姆恩哈”的天界上,娶了仙王“资约丁古”的幺女。他俩在人间相敬如宾,但是人间已无蔬菜作物。于是,“资约丁古”幺女上天偷偷地从父亲身边盗来了圆根、油菜、白菜等10多种蔬菜种子,撒向人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生机。“资约丁古”在失去幺女和菜种后诅咒:“圆根被你偷下凡,根根会比石头重,叶叶不能充菜粮。”从此,人间有了“圆根”这种绿色植物,成为彝家的食品。

圆根适应秋冬生长,如何让它长期贮存呢?聪明的彝人采用腌制干燥的办法,把绿黄色的圆根叶子变成了现在我们食用的圆根酸菜。经鉴定,圆根酸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开胃消食、解醉醒酒和减肥之功效,食用方法极其简单。它和贵州的酸菜、四川的泡菜相比,独树一帜,自成风味,是彝家老少皆喜的佳肴。在单调的腊肉汤、洋芋汤、鸡汤、鱼汤中放进少许圆根酸菜,真叫画龙点睛。成为驰名大小凉山的各种酸菜汤,让人赞不绝口。

甘孜高山虎掌菌

虎掌菌每年八至九月生长在高山悬崖的草丛深处,该菌性平味甘,有追风散寒、舒筋活血之功效,民间也用其作壮阳之用,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这种菌无盖、无柄,在菌体上长满一层细细的茸毛,呈黄褐色,并有明显的黑色花纹,形同虎爪,因而得名。

虎掌菌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新鲜的虎掌菌有浓郁的香味,干制后香味更加浓厚。

“异状、奇香”是虎掌菌的两大特点。洗净的虎掌菌切为粗丝。与绿豆芽、脊肉丝一起入锅,配加佐料炒熟,再淋上熟鸡油,即成“银牙肉丝炒虎掌菌”。此菜芳香扑鼻,滋味特殊,是食用菌菜肴中的上品。

甘孜彝族坨坨肉

彝族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过节及招待贵客的招牌菜,其肉为30公斤以下以非现代饲料喂养而成的小猪为原料,辅以彝族特有的香料、佐料稍加加工而成。其肉块硕大,一般呈正方形,故称“坨坨肉”,入口化渣,肥而不腻,口感细嫩。

彝族人吃坨坨肉的历史几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样古老。坨坨肉可说是彝族人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坨坨肉顾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着吃。凡猪、牛、羊、鸡都可以做成坨坨肉。各种坨坨肉中,以崽猪坨坨肉最负盛名。

坨坨肉要用强火,切忌文火。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捞出。放进大盆内趁热加盐、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并将其翻动均匀。要做一顿好的崽猪坨坨肉,在用料、宰杀、火候各方面都特别讲究。传统的做法是:选用20、30公斤左右重的崽猪,宰杀放血后俯卧于干净处;用清水浇透崽猪全身,再用晒干的厥鸡草覆盖,然后点燃。适当时用木滚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猪身。皮毛湿透又经烧烤后,猪身一刮能去掉猪毛和污垢。然后用厥鸡草烧烤全身,使其呈焦黄色脆皮并再刮洗干净,然后剖开砍成2寸见方的肉快,最后用冷水下锅煮。这样,坨坨肉就做好了。另外,彝族讲究主食肉食搭配。如猪肉配米饭,羊肉配荞饭,鸡肉配燕麦等等。

甘孜麝香

麝香为常用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四川省生产麝香历史极为悠久,以林麝为主,约占全国产量的50%,其中以甘孜为主要产区。含麝香酮、降麝香酮、麝香醇、麝香吡喃、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3-甲基环十三酮、环十四烷酮等。亦含胆甾-4-烯-3-酮、胆甾醇和它的酯类、睾丸酮、雌乙醇、5α-雄烷-3,17-二酮等11种雄烷衍生物。尚含蛋白质与氨基酸,麝香中含蛋白质约25%.麝香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1000左右的肽类活性物质,并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约5000~6000的多肽,其醇溶物中含4种游离氨基酸,即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将醇溶物用丙酮、甲醇和水提取,水解后的氨基酸分析表明:甲醇提取物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中以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胱氨酸等含量最高;丙酮提取物中谷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较高。

甘孜土特产水果

由于甘孜州地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我州经济林木种类较多, 独具特色, 盛产核桃、梨、桃、杏、橙、葡萄、苹果、石榴、樱桃, 量大质优。其中巴塘的苹果和香杏, 泸定的香桃、仙桃、樱桃, 丹巴的梨、苹果、石榴, 得荣县的核桃, 其产品数量大, 品质量好。

山野菜、山野果。州内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山野菜有藏菜、薇菜、马暗叶、东风菜、人参果、剌嫩芽、橡子等数十种, 分布于峡谷、山原地区 , 蕴藏量大;山野果主要有沙棘、仙桃等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功能。

甘孜雪莲花

雪莲花生长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山碎石坡上。雪莲的茎、叶上密密生长着白色绵毛。好似翻毛皮袄。既可以防风保温,又可以反射高山阳光的强烈辐射,是适应高山风大、温度低、光线强、天气变化快等特殊气候的典型植物。

雪莲是菊科风毛菊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0~30厘米,根茎粗壮。在茎的基部密生着许多卵状矩圆形叶片,茎顶则由10多枚薄薄的淡黄绿色的苞叶所包裹。苞叶膜质,宽5——7厘米。苞叶上下排列成2层,顶部微微向外张开,外形有如盛开的莲花花瓣,故就有"雪莲"之称。

不过,雪莲真正的花却在苞叶叶片包裹的中心。它由约20个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许多头状花序密集地挤在一起好像菊花的大花盘。每年7月中旬,头状花序上的紫红色筒状小花竞相开放,形成一团艳丽的大“花芯”,与周围宽大的膜质苞叶相配,这时,才真正像一朵伴着残冰和积雪一同盛开的冰山上的。

甘孜藏族血肠

藏族地区,无论是农民还是牧民,每宰一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将羊血灌入小肠内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尝一口,满嘴生香,十分解馋,别有风味。

血肠的制作极为简单。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适量的盐、花椒、糌粑粉少许与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肠内,用线系成小段。制法与制香肠同。吃时不脱皮,清香软嫩,既有血香,又不腻口。血肠的烹饪方法也别具特色。将灌好的血肠放入汤中煮沸,煮至血肠浮起,肠成灰白色,约八成熟,便立即起锅,盛入盘内,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甘孜白菌

甘孜白菌产于海拔4200公尺以上的少数地方。生于草丛时呈金黄色,晒干即为白色。每年只有8月中的几天里可以捡到,时过不见踪迹。白菌盖小肉厚柄短、气味清香,曾作为“贡品”专奉清庭。白菌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营养价值很高。

仙人掌果

甘孜仙人掌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矿质元素及膳食纤维。四川甘孜仙人掌果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膳食纤维的风味细腻爽口、香气独特、有益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利于滋润肌肤的水果。可开发为具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滋润肌肤的饮料、果酒、果脯等食品。

药用价值

其丰富的植物营养素与抗氧化剂,对身体内外都有绝佳的益处。在有关抗氧化剂对抑制自由基的实验中发现,仙人掌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较维生素c高出7倍,并含有高量的维生素a、b1、b12、d3及核黄素,能促进肌肤细胞再生、增强肌肤的柔软度,富含花青素。

1.富含碳水化合物,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调节脂肪代谢;提供膳食纤维;节约蛋白质;解毒;增强肠道功能。

2.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3.富含纤维素,具有使人有饱食感,有利于减肥。进食后可刺激胃肠道,可防治便秘、痔疮等疾病。

4.含有HG-12,可以阻止脂肪吸收,高效燃烧脂肪,对于保持体型有重大作用。

中医食疗:

1.行气活血:促进人体气血运行,宜于治疗血瘀证。

2.祛湿退热: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3.抗氧化: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电脑辐射导致的过氧化反应。

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

2.掰开果皮,将果肉与蜜糖、温开水冲服,效果更佳。

3.冰箱冰冻之后食用,口感滑嫩。

4.可以用来炼糖和酿酒。

藏式饺子—吐巴

谓藏族的团圆饭,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享用,类似于内地的饺子。有些面团吐巴里会包有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

每一样都有特定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

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于是在哄堂大笑中,节日的气氛也就愈热闹起来。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

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民间吃肉时不用筷子,而是将大块肉盛入盘中,用刀子割食。牛、羊血则加碎牛羊肉灌入牛、羊的小肠中制成血肠。

肉类的储存多用风干法。一般在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一时食用不了,多切成条块,挂在通风之处,使其风干。

冬季制作风干肉既可防腐,又可使肉中的血水冻附,能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味。

甘孜酸菜面块

酸菜面块是一种特色很浓的藏族传统晚餐。其主要原料是酸菜,酸菜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把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一星期左右就成了。制作面汤时首先加酸菜,其次加本地阴干的腊肉或新鲜牦牛肉,再加进土豆,面块和盐、葱等煮熟,香喷喷的酸菜面块便做出来了。到藏胞家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请你吃酸菜面块。

甘孜人参果

域人参果——藏语谓之“青梅日布”,意为长生不老之果。含丰富的糖、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具有生津润肺,提神滋补之特效。

食用方法:洗净放入凉水沸煮约一小时加少许食用油、白糖即可食用;与鸡、鸭清炖独具健脑润肺之功效;与银耳熬汤即成保健“珍珠汤”。还可用于熬人参果粥。

甘孜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是这样“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

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

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锅口的酒,劲儿大,所以三锅酒中去。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发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开花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甘孜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民族须臾不可离开的饮品。

制做酥油茶是将烧开的砖茶水与酥油在专用的酥油桶中充分搅和,使茶油一体,稍加盐,然后倒入陶制或金属制的茶壶中,加热(但不能烧开)后,即可饮用。茶味的浓淡、酥油的多少及咸淡,因人而异。一般体力劳动者,尤其是男性,喜茶味浓重,酥油多得喝起来拉粘儿的酥油茶,“那才喝得过瘾,那才叫酥油茶呢”。而老人、儿童、女性,则饮味道清、淡、香的。酥油茶不宜喝冷的,否则伤肠胃。藏族家里平时少不了这上等佳饮。

甘孜雪山大豆

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米左右的地方,由于能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加上其油分与蛋白质含量丰富,曾被西方喻为“神奇”作物。

藏医认为,雪山大豆还有补肾、散寒、治疗肾虚损,肠胃不积等作用。

食用方法:清水洗净,煮沸30分钟左右,捞起炖鸡、猪肉、腊肉等均为绿色上等佳肴。

甘孜冷碛的九大碗

“九大碗”是冷碛筵席的代名词。

在冷碛不管是婚丧嫁娶,还是老百姓修房造屋;不论家庭贫寒,还是富足都要摆“九大碗”,以酬谢“赶礼”、“贺礼”、“送祭幛”和“帮忙”的人。这不成文的习俗沿袭了不知多少代人。

冷碛人为何叫筵席为“吃九大碗”?据长辈介绍和考证,“九”字含吉祥之意,民间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九洲方圆”,民间信仰有“九大”、“九仙”等说法。另外,“九”与“酒”同音。在我们这个“酒”文化十分丰厚的国度里,酒,自然是衡量主人家待客的一个标志。因此,冷碛的“九大碗”的“九” 字,藏“酒”这含义,显“九”之数位。同时,它也反映了冷碛待客的一种方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状况。

而今,即便是盘子装菜,哪怕桌上摆了十几样菜,人们也不丢习惯的说法“吃九大碗”。以往,一说到吃“九大碗”,饭量小的、怕肥肉的定会激流勇退。原因很简单,“九大碗”中半数以上的菜是又肥 又腻的肥大块。那炖的和烧的菜多是一寸见方的墩墩块,浮在面上的油是有一筷子厚。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乡民对此却谈笑风声,风卷残云,狼吞虎咽,是解馋、过瘾的佳肴。

在冷碛,“吃九大碗”有一定的不成文的规矩。首先,在坐桌上有讲究。一般情况下老人、小孩、宾客入席时坐上八位,意为尊老爱幼、诚心待客。席间,每当上菜时老人或客人不动筷子,其他人先动筷子会示为不懂礼貌或是不懂规矩。而今,上菜后,大家都相互谦让,嘴里不停地喊到:“请 喔!”,“请喔!!”。另外,上菜时也有讲究,先上凉菜,然后是炒菜、蒸菜、烧菜,依秩序而上。第一碗菜叫“云开日出”,又叫“登台亮相”;第二道菜(共三碗)为“众星拱月”或“一个好汉三个帮”;第三道菜(共五碗”为“五子登科”。各道菜都有其含义,九样菜上完后,其它的菜叫“鱼兵虾将”。如果不按这个 程序上菜,人们就会嘲笑撑盘(端菜)的人,待最后一道菜上桌后,撑盘的人定会礼貌地说:“菜不好!待慢了,各位慢请。”或是说上段四言八句,活 跃一下气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笑语喧哗,请菜,敬酒,融融热情、款款大方的筵席桌上感受到山民的纯朴、热情、大方豪爽。

甘孜虫草

虫草,又名冬虫夏草,藏药名:牙扎更布。拉丁文;Clematis tangutica (Maxim)korsh 。

冬虫夏草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味珍贵中药药材,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形态特征奇特,是菌与虫的复合体。秋冬季节,真菌冬虫夏草菌的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鳞翅目蝙蝠蛾幼虫体内,吸收营养, 致使幼虫充满菌丝而死。夏初自虫体头部出子座,冒出地面。子座为草生,细长似棒球棍状。头部稍膨大呈椭圆形,基部留在土中与幼虫头顶相连。幼虫深黄色,细长呈窄柱状,形略似三眠老蚕。商品以子座短,虫体外表金黄色或黄棕色,肥大饱满,通身有明显条纹,内心粉白色,质地结实者为优品。每公斤约2500—— 3600根。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拨3000-4700米的高原草地上。野生在德格、白玉、石渠、甘孜、理塘、巴塘、色达、九龙、康定等县,其余各县亦产。甘 孜州的收购量占全省的50%左右,最高年产量达378公担。价格昂贵,每市斤达数千元。

每年4-5月挖出草,菌合体,晾至半干,刷去外面黑皮,置通风处晾干。或将虫草晾干,用酒喷软,再刷去黑皮,晾干。

虫草性甘味温,强壮滋补;治肺结核,滋肺补肾。

冬虫夏草为甘孜州名贵药材,深受内外人民喜爱,有较高声誉。

大黄又名生大黄、生军。拉丁文:Rheum .officinale baill,藏名:迥扎。

蓼科多年年生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之统称。高2米左右,茎节上膜质叶鞘。根穿深叶大,叶柄长,肉质,叶片圆形或宽心形,3-7掌状深裂,裂片常呈羽状浅裂,茎生叶互生,较小,柄短,花为圆锥花序,花序紧密,花小,簇生,紫红煞费苦心或绿白色,果实三角形,有翅,熟时棕褐色。

根茎肥大粗状,有苦味。以根入药,为常用泻下药。

生长于高寒山地林绿或草坡,甘孜州产为野生。主产于:甘孜、新龙、白玉、石渠、色达、理塘、九龙、丹巴、康定,其余各县亦产。据统计,我州大黄社会产量达到23130担,基本都被调出内销及外贸出口,全国外贸出口大黄中以我州所产大黄质量最优, 为我州大黄销路打下了良好之基础。

我州大黄8月采果,洗净晾干;9月挖根,洗净泥污,去掉粗皮,切片凉干,来采集加工。

水淘糌粑

孜的水淘糌粑,历史悠久,它以选料好、加工细、香美可口而闻名于康巴。一九九二年,雪山牌糌粑以质、味、色、香四者俱佳等特点受到州内外的好评,正式获得专利权。

水淘糌粑的制作,选用康青3号和其它优质白青稞风干筛好,放入冷水中洗净,晒干,再用热水淘洗,沥干水分趁热装入麻袋密封,保持恒温,放上一夜。第二天,烧好平底大炒锅,揭开麻袋自然会闻到一股酒香味,然后用大碗先撮上一碗河沙倒入炒锅,待沙烧得滚烫再倒入一大碗青稞不停翻炒。炒青稞关键要掌握好火 候,不焦不生,出现青稞花后,把河沙筛回炒锅内,炒好的青稞倒在筐内,再放入一大碗青稞,河沙少了又添,如此反复,直至把一袋青稞炒完,待炒好的青稞冷却后,重新筛簸,装入皮口袋,送到磨房,经水磨磨出的糌粑,粉细,色泽洁白、味香可口。

糌粑是整个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营养丰富,携带及食用方便,是藏区旅游者的最佳食品。

康定赖厨子魔芋烧鸡

赖厨子的魔芋烧鸡。赖厨子名吉山,华阳人,曾师学成都芙蓉餐厅老厨师曾子云,自开餐馆,颇有名气。1932年二十四军一三六师师长唐英驻守康定,聘赖吉山为私人厨师来康,凡唐英宴请宾客,必由他掌厨。所操席均称美味佳肴,最受欢迎的是色、香、味、型具佳的“魔芋烧鸡”,这道菜既有麻辣烫,还绵软鲜嫩,食客称赞不已,后又在南门左近开设“吉园”餐馆承包桌席,不久又迁往将军桥附近大院坝锅庄处。达官贵人常去光顾,其“魔芋烧鸡”则是一般人家宴、耍坝子、节日会餐桌上首选。

康定金钩玉米馍

米面蒸馍是炉城平常人家常食的,就是许多做小生意开小摊铺,常蒸食玉米馍。雅安人彭大春夫妇,早年曾在康帮人干活,夫妇善做小吃。抗日战争时期,炉城大米昂贵,知炉城爱吃玉米,又爱吃“焦粑”(一种以面粉起酥肉馅炕饼的小吃)习惯,用金钩鲜肉做馅,仿效“焦粑”的做法,用上等玉米面,创造出玉米面包金钩炕饼,以其香、咸酥、脆味长诱人,食者排队购买,风行一时。

康定“大不同”羊肉汤

张胡子的“大不同”,是个羊肉汤馆。开在水井子侧。张胡子名张炳森,崇庆县人,1933年来康定开设名“大不同”的羊肉汤馆。其馆特点是羊肉鲜、嫩、火巴、香,汤色乳白,味鲜美。佐以焦盐,芫荽、鲜红辣椒碎末,不放味精,依然汤鲜味美。康定食客都要前往一饱口福,无不赞赏。他还在东关外大风湾修有羊圈,雇人放牧羊群,随时宰杀仍供不应求。

康定焦窝子油糕

焦窝子油糕。窝子油糕,乃糯米蒸熟,中包豆沙,捏成圆形中窝油炸而成。四十年代初,有成都簇桥人焦春廷到康在巴蜀名伶演川剧的卫乐剧院(今县文化馆处)侧开设油糕店。其油糕香、甜、酥、脆,色金黄外脆内甜,受人喜爱。他还批发他人沿街叫卖。那时,常在街头听到“焦窝子油糕(加儿话音)热的,才起锅”的叫卖声。一时焦油糕(儿)誉满炉城,成为名小吃。

康定牟家牛杂汤

康定马市上,是回民聚居地,几家牛肉铺,均是阿訇宰的。牛肉铺也兼买牛杂汤,其中以清真寺上面牟家的牛肉汤,最受人喜爱。其牛杂肠肚等洗得干净,牛骨和牛杂在深二三尺的锅灶内猛煮文炖,汤白而香醇,牛杂碎、火巴、嫩,佐以一二碟盐巴、小葱,食客川流不息,有的在铺内吃,有的还用器皿买几碗端回家佐餐。

泸定红樱桃

樱桃——泸定樱桃是一年中第一个走向市场的早熟水果,称为夏季第一果,泸定樱桃园溜溜、红通通,红得像玛瑙,形如珍珠,汁多肉厚,酸甜可口,营养丰富。主产区是田坝、泸桥、加郡、杵坭、得妥、磨西、冷碛等乡镇。

只要是到过泸定而又恰逢当地樱桃上市的人,是不会放过品尝樱桃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如果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泸定的樱桃,在四川樱桃中的地位就是如黄山一样。吃过这里的樱桃,你可能就再也不用去品尝其它地方的。甚至是那种大得象李子一样的洋樱桃,也是空有一副好皮囊,是个不中用的东西。

泸定地处大渡河畔,盛产樱桃,其最佳产地在沿河一线的田坝、杵坭、冷碛。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是该地樱桃成熟的季节。这里的樱桃是最早上市的,其个大、红里带紫,味道是甘甜中带有微微的果酸。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否则你的牙齿会有被酸倒的感觉。递次就是位于山腰、山顶的樱桃相继登台,前后可连绵月余,但其味道当不能与早熟的相提并论。

樱桃成熟的季节,是泸定乡间最繁忙的季节。樱桃的成熟很快,当地的一习语就说过,“三月的樱桃红不久”,本意就说的是樱桃红得快,几天功夫就可以由青变红,由红变紫,最后到熟透,化香入土。因而这几天,几乎都是起早摸黑的摘。

泸定的樱桃树又特别的大,长得也自由豪放不羁,有点象个大脚女人,不象内地那种被“整容”后的半人多高的树形。红红的樱桃往往挂在高枝上,远看倒是特别能引起人们的诗兴,但要摘下来,可就有些难度,家中有的十八般工具都要使出来,铁钩勾,绳子拉,搭梯子,或者在树上,表演杂技似的一手握树,一手向外探出采摘,而脚往往在枝干中受着挤压。这还不说,摘时手要轻,不能太用力,否则摘下的樱桃存放的时间就会不长。

泸定红樱桃,四川省泸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位于甘孜州泸定县所辖行政区域的西南部,包括田坝乡、杵坭乡、烹坝乡、德威乡、冷碛镇、兴隆镇、泸桥镇、加郡乡、岚安乡、得妥乡等。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7′00〞~109°49′00″,北纬29°28′00〞~30°06′00〞。

泸定红樱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泸定柿子

定柿子产于河谷地带庭院,田边地块,那些形如心的叫牛心柿,圆似灯笼叫水柿、面柿,色有红、橙、金黄。体大的柿子每个重达100-200克,皮薄、味甜沁心。海螺沟口共和村柿子评为四川名柿。

食鲜柿,止渴。润肺、 清热、解酒,老少皆宜。柿蒂煎水服,治呃逆,柿叶煎水服,治过敏性紫癜,柿皮贴敷患处,可治慢性溃疡。深秋,柿子上市,源源不断外销内地、关外和西藏。

泸定核桃

泸定核桃,历史悠久。高山、半高山、矮山均有出产,乡间几乎家家有核桃树。泸定核桃以矮山油份重、肉大为上等。核桃具有乌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有助于提高智力。

泸定板栗

泸定板栗——素有“东方珍珠”和干果大王美称的板栗,在泸定广为出产。磨西、新兴、田坝一带的板栗为上品,粒大颗重、色泽鲜亮、肉质细腻,生吃清香味甜。

丹巴蜂蜜

丹巴县本地居民历史上就有养蜂的习俗,个别经验丰富的养蜂户,在黑刺花期,创造了群产蜂蜜65公斤的高产记录。

丹巴香猪腿

香猪腿是丹巴地区的名产品,味美可口,是节日和招待宾朋的美食。

每到冬季,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过去宰猪多数把猪四脚捆住,从胸部用刀开一孔,伸手入胸腔扯断心肺联结处,将猪杀死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剖开,将其肥、瘦肉剥离开。

丹巴香猪腿名扬美人谷,为许多游客所喜爱,其制作方式的独特更是让人称奇。每年冬季,丹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肥猪。宰猪前多将猪的四脚捆住,在胸口用刀开一孔,将手伸人胸腔扯断心肺连接处,然后缝好刀口,反复用干草把猪毛烧尽后将其剖开,并把肥、瘦猪肉分离开,剥去板油,将猪腿按原形分离,尔后经霜冻、柏枝熏、风干后存放在储藏室内。猪腿存放一冬后,色、香、味俱佳。

食用时煮成半熟或用炭火将表皮烘烤,切成小块状或撕成粉丝状,在100米内即可闻到香味,入口鲜嫩而清香,营养丰富,诱人食欲。

丹巴圆根萝卜

根萝卜生长在丹巴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区,自古以来,丹巴人采用腌制干燥的办法,把绿黄色的圆根萝卜叶子变成了可食用的圆根酸菜,让它长期贮存。

圆根酸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暑、开胃消食、解醉醒酒和减肥之功效,在腊肉汤、洋芋汤、鸡汤、鱼汤中放进少许圆根酸菜,食用方法极其简单。圆根酸菜独树一帜,自成风味,是丹巴老少皆喜的佳肴。

九龙牦牛

九龙牦牛,优质牦牛肉的首选,主要产于甘孜州的九龙县及康定县南部的沙德区,中心产区位于九龙县境内九龙河西之大雪山东西两侧的斜卡和洪坝。九龙牦牛是中国横断高山型牦牛的地方良种。具有肉用性能好、毛绒产量高、体型大、驮力好等特点。

头较短,额毛丛生、卷曲,颈粗短,鬐甲稍高,有肩峰,前胸发达开阔,肋开张,胸极深,腹大不下垂,背腰平直,体型呈矩形者多,后躯较短,发育不如前躯,尻欠宽而略斜。尾根着生较低,尾短,尾毛丛生帚状。四肢、腹侧、胸前裙千周着地,四肢相对较短,前肢直立,后肢弯曲有力。蹄小,蹄叉紧,蹄质坚实。毛色整齐,除吻周灰白色外,全身黑毛者约占3/4,黑白相间者1/4。成年公牦牛体重593.5千克,屠宰率57.6%,净肉率47.9%;成年母牦牛体重314.4千克,屠宰率56.2%,净肉率48.5%。绒和毛比例各半,平均剪毛量公牛1.39千克,母牛1.79千克。

甘孜九龙川贝母

九龙县药材资源丰富,其中中药材等437种,以虫草、贝母、知母为贵,松茸为主的多种食用菌,其经济价值显著。

松贝:呈类圆锥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径0.3~0.9cm。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鳞叶1~2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鳞茎盘,偶有残存须根。质硬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呈类扁球形,高0.4~1.4cm,直径0.4~1.6cm。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2~3枚及细圆柱形的残茎。

芦贝:呈长圆锥形,高0.7~2.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白芦贝)或浅棕黄色(黄芦贝),有的具棕色斑点。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较钝。

贝母主要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九龙花椒

九龙花椒粒大肉厚,油润色鲜。因其香醇可口久负盛名,其中又以“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等更出名。九龙乃渠所产花椒又名“贡椒”,原先曾为宫庭御厨调味必备品。

九龙花椒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九龙县呷尔镇、汤古乡、乃渠乡、乌拉溪乡、踏卡乡、斜卡乡、烟袋乡、子耳乡、三垭乡、俄尔乡、三岩龙乡、八窝龙乡、上团乡、小金乡、朵洛乡、魁多乡、湾坝乡、洪坝乡1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品种分为大红袍、团状油椒、伞状油椒。

雅江木耳

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被称为“素中之荤”,有补气血、润肺、止血、滋润、强壮、通便之功效。

雅江县出产的“雅江木耳”,当地人称为“耳子”,其质地细腻、口感滑爽,含钙量超过一般木耳。雅江木耳一般呈单生或丛生状态。直径2~12cm,多为耳状,杯状、叶状或瓣状,薄而有弹性,半透明,暗红色至近黑褐色或暗青褐色。

道孚大葱

道孚大葱植株高大,葱白洁白而味甜,光洁艳丽,品质上佳等特色。道孚大葱单株较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7%,富含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达到21.3㎎/100g。此外,还含有原果胶、水溶性果胶、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大蒜素等多种成分。

道孚牛羊肉泡馍

道孚牛羊肉泡馍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的特产。牛羊肉泡馍是回族特有的传统风味美馔。它以选料严、烹制精、营养丰富,香醇味美而誉满中外。

牛羊肉泡馍是回族特有的传统风味美馔。它以选料严、烹制精、营养丰富,香醇味美而誉满中外。

牛羊肉泡馍的吃法很讲究,烹制泡馍前,食者自己将馍掰碎,碎如绳头,以便入味。掌勺师傅看馍走汤,逐碗烹制,武火急煮,两翻装碗即成。传统煮法有“干泡”、“口汤”、“水围城”。食时切忌搅动,讲究从一边“蚕食”,以保持鲜味。食后饮用“高汤”一碗,浓香溢口,回味不绝。

道孚花馍馍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

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并模印图案的薄饼。一般“花馍馍”的厚度约一指厚,直径为13厘米左右。

制作“花馍馍”时,一定要用新打出的本地面粉(用新面意为喜庆丰收)并不加发酵的老面(主要防止馍馍以及馍馍上的图案变形),只加少许苏打以水揉面即可。

心子是由藏族特有的食品酥油、糌粑、奶渣等拌上红糖或白糖而成。

先将揉好的面粉揉成巴掌大的面坨,把调好的心子包在面坨内,然后压平,尽量使它变成圆形,并在“花馍馍”的最中心粘一小片青绿的萝卜叶,然后用雕有各种图案的印板印上图案。

印板图案多为三条圆圈或藏族美术中常有的万吉祥等,圈内雕有玉兔、鹿子、獐子吉祥物等,一般是一对玉兔相对而立,或是鹿子休闲躺于青草之上,或是两朵鲜花对开,或是……再用手将“花馍馍”的周边勒成各种花边,并点上几点食用红点(红点表喜庆,如年内曾遇丧事则不点红点)。

最后将成形的“花馍馍”置于平锅底在火上炕成即可。

炕好后的“花馍馍”外形呈圆形,象征圆月,“圆月”里有玉兔等吉祥图,有象征喜庆吉祥的红,有象征春天的绿,极为鲜丽好看而又香甜味美,叫人垂涎。但做好后不能立即实用,首先要选两个最大最好的来敬月亮,敬菩萨,要等敬月亮,敬菩萨后,中秋这天才能吃,并伴以水果等物赠送邻里、亲朋。据说这是为了促进友谊,让大家品尝大家吉祥。

炉霍牦牛肉干

炉霍县牦牛肉干系列选用青藏高原纯净、无污染的鲜牦牛肉作原料,辅以天然上等香料,按照传统工艺精工细作而成,具有野香浓郁,色鲜味美,化渣可口的特点。是老少皆宜,高档宴席,外出旅游,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霍尔古藏茶

据悉,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俄色树属于在无任何污染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树,为雪域高原地区独特的稀有树种。在霍尔章谷地区,许多树龄已达百年甚至数百年。长期以来,俄色“霍尔古藏茶”在藏区仅作为接待贵宾、节庆活动和专供土司、活佛以及贵族阶层的奢侈饮品,它的神奇药用功效被录入了最具权威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

2005年初,炉霍县林业局、县林业开发总公司聘请科研人员,利用生长在海拔3000~3500米的雪域俄色一年生第一轮嫩芽,根据雪域俄色叶片的药用功效和药理,开展雪域俄色茶研发,经初试、中试,于2005年10月成功研发出了雪域俄色纯天然系列茶。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验结果:变叶海棠(俄色“霍尔古藏茶”的制作原料)中,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雪域俄色茶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委托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俄色茶及提取物降脂降糖保健食品功效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雪域俄色茶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作用。

炉霍雪域俄色茶

“雪域俄色茶”产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霍尔章谷地区,俄色树属.于在无任何污染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树,为雪域高原地区独特的稀有树种。在霍尔章谷地区,许多树龄已达百年甚至数百年。长期以来,俄色“霍尔古藏茶”在藏区仅作为接待贵宾、节庆活动和专供土司、-以及贵族阶层的奢侈饮品,它的神奇药用功效被录入了最具权威的藏医学著作《四部医典》。

2005年初,炉霍县林业局、林业开发总公司聘请科研人员,利用生长在海拔3000~3500米的雪域俄色一年生第一轮嫩芽,根据雪域俄色叶片的药用功效和药理,开展雪域俄色茶研发,经初试、中试,于2005年10月成功研发出了雪域俄色纯天然系列茶。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验结果:变叶海棠(俄色“霍尔古藏茶”的制作原料)中,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药物研究所雪域俄色茶课题组分别于2006年委托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委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分析测试中心,进行了俄色茶及提取物降脂降糖保健食品功效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雪域俄色茶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作用。2010年10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雪域俄色茶”进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甘孜甲恩茶

甲恩茶,是甘孜县独具风味的茶,也是其他藏区少见的清茶,甲恩在甘孜城乡极为普遍。甲恩茶的制作简单、方便,把雪山桑叶盛入一大锅内加上白碱或苏打,掺水一道煮至水干色乌黑为止,然后将煮好的甲恩茶晒干收好。每次烧茶抓上一撮就行了,也可泡在开水里直接饮用。煮出的甲恩茶不仅色美,而且利胃降血。

甲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先用茶罐把茶烧开,再把茶倒入专制的茶桶中,加入酥油、盐、少许牛奶或奶粉,用搅棒上下反复搅打四、五十次后即可斟用。此茶不仅色美味香,回味无穷,还有御寒、耐饿、提神之功效。

新龙党参

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或形长圆锥形,长30-60厘米,根头顶端膨大,具有多数瘤状茎痕,俗称“狮子头”或“狮子盘头”。鲜品白色,内有菊花心,干后呈米黄色,有环状横纹;茎缠绕或蔓生,多分枝;单叶全缘,卵形,互生或近于对生,叶柄较长,幼叶有毛;花单生,花冠钟形,黄绿色,具紫色斑纹,花期8-9月,果期9-10月;蒴果圆锥形,三室,花萼宿存;种子多数,细小,褐色,卵状椭圆形,千粒重0.28-0.31克。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止渴生津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肺虚弱、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体乏无力等病症。为常用滋补强壮药。

德格酥油茶

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以前,牧民提炼酥油的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计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现在,许多地方逐渐使用奶油分离机提炼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l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藏族群众平日喜欢喝酥油条。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什,再把茶水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甲洛”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藏族常用酥油茶待客,他们喝酥油茶,还有一套规矩。当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接着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现在常用热水瓶代替),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刚倒下的酥油荣,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等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跟前时,客人便可以端起碗来,先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不一日喝完,热情的主人,总是要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假如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这样,才符合藏族的习惯和礼貌。

理塘黄芪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理塘风干肉

风干肉是藏区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到年底气温在零度以下时,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食后回味无穷。

巴塘金丝毛面

巴塘金丝面是巴塘人特别爱吃的一种面食,其做工考究,味香可口。它一要特好的面粉;二要用鸡蛋、豆粉辅佐;三要灶灰土制的碱水;四要用手工操作。每做一刀金丝面,需半小时左右。做好的面隔夜吃,味道更鲜、更美。

食用金丝面,先将其放入开水中煮熟,再用冷水漂一道,然后用龙碗把面分成一两一碗,再用牦牛肉、鲜猪肉、藏醋等做成的馅子汤将其温热后即开始食用。食用时,有专人为你捞面、烫面和盛面。食用者尽可高坐大食,碗未空,添盛的即上,一直到你叫好、叫饱这止。

巴塘人吃金丝面的时间也很讲究,一般是农历大年初一至初三的早上必吃金丝面,寓其新年吉祥,意其幸福生活象金丝面一样美好流长;其次是在一年一度的“雅勒节”期间必吃金丝面,寓其节日快乐,齐意其送夏迎秋,庆祝丰收;再则是宴请宾朋、迎来送往这时必吃金丝面,寓其欢聚喜悦,意其祝愿平安、顺利;还有就是在老人过生日时必吃金丝面,寓其健康长寿,意其晚年幸福、生活美满,合家欢乐。

巴塘金丝面源远流长,早在清朝蕹正年间,巴塘人就有了手工制作金丝面的习惯。今天,金丝面不但已成为巴塘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而且也成为巴塘人迎宾送客的美食。

巴塘南区辣椒

巴塘南区辣椒距今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南区辣椒是光绪三十二年赵尔丰在巴塘试办垦务时引进的,因此南区辣椒在藏语中称为“甲果”。

生长在海拔2500米高原山区的南区辣椒含丰富的维生素群,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其维生素C含量是其它辣椒品种的七倍,微量元素硒更是一种人体必需的重要活性元素,它的重要性在于可清除人体内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衰老作用,且可作为部分重金属元素的天然解毒剂,还可降低黄曲霉素B的毒性,能明显抵制许多致癌剂的致癌病变,经常食用南区辣椒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乡城蓝莓

蓝莓(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之意。一种是低灌木,矮脚野生,颗粒小,但花青素的含量很高;第二种是人工培育蓝莓,能成长至 240cm 高,果实较大,水分较多,花青素含量相对偏低。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属植物可达400余种,原产和主产于美国又被称为美国蓝莓。我国主要产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尤其是大兴安岭中部,而且都是纯野生的。近几年来才成功进行人工驯化培植。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

蓝莓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水果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蓝莓中独特的珍贵的花青苷色素在众水果中比重是非常的高,还有蓝莓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蓝莓中这些富含的营养元素都高于其他水果富含的营养。蓝莓中还包含着丰富的钙、铁、磷、钾、锌等微量矿物元素,这些矿物元素的存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水果。所以蓝莓是一种高营养的水果。

乡城藏鸡

藏鸡是世界上分布于高海拔地区人工选择程度较低的少数地方原始禽种之一,乡城藏鸡具有体型轻小、匀称紧凑、胸腿肌肉发达、活泼好动、善飞、觅食能力强、极耐粗放等特点,对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有较良好的适应能力,肉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外貌特征:藏鸡体型呈U字形,小巧匀称、紧凑,行动敏捷,富于神经质,头昂尾翘,翼羽和尾羽特别发达,善飞翔。公鸡大镰羽长达40~60厘米。 藏鸡头部清秀,少数有毛冠,母鸡稍多,约占1~3%从冠为红色单冠。公鸡冠大直立,冠齿4-6个,母鸡冠小,稍有扭曲;像以黑色居多,少数肉色;虹彩多为桔红色,黄栗色次之;耳多为白色,少数红白相间,个别红色,胫黑色或肉色。 母鸡羽色复杂,主要有黄麻、黑麻,褐麻等杂色,少数白色,纯黑较少。公鸡羽毛颜色鲜艳,羽装色泽较一致。其主、副翼羽、主尾羽和大镰羽均为黑绿色,梳羽、蓑羽均为红色或金黄色镶边黑羽,鸡体其它部位黑色羽多者,称为黑红公鸡;红色羽多者,称为大红公鸡。

稻城阿西土陶

阿西土陶,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藏族手工艺产品,也是稻城亚丁“四绝”之一。

稻城县赤土乡有一很长的红色土岩层,乡因以名为赤土。此红土成分特别,含有氧化铝及微量元素,粘性强而透气性好,是制陶器的绝佳原料。生活在附近的阿西村人自古就利用此土制作陶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在阿西形成了一套完美而特殊的黑陶烧制技艺,出现了一批世代传承的制陶世家和能工巧匠,创制出了许多制作古朴精美,造型奇巧多样,民族特色浓郁,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强实用性和观赏性的黑陶器皿。阿西土陶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名工匠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阿西土陶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四,即:

一是原料特殊。即用赤土乡特殊的赤土为主料,配合其他原料,精心调配制作的,质地特别优良。

二是工艺特殊。采用藏族特有的 “盘条制坯”技艺、烧制中的内涂奶渣水防渗、壶咀空心用穿草工艺(先以空心草置坯中,烧窑时草被烧去,即成空心,任何弯曲的壶咀都能轻易形成)等,都是独特的技艺。使其制品强度高,壶壁不易破裂。

三是造型特殊。阿西土陶镶嵌白色瓷片不仅美观奇巧,而且反映藏族纳西族尚白的审美观念与文化交融;

四是性能特殊。阿西土陶贮存茶、奶,具有不变味,易保温,增醇香的功效,即使贮放十来天,仍然茶奶不变质,不变味,故声名远播康滇藏,广泛销售于康南各地,深受各族群众喜爱。藏族人特别喜欢使用阿西土陶,据说,若长期用阿西土陶的宗教用品,可避免邪气浸袭;若长期用阿西土陶为生活器皿,则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阿西土陶大致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和宗教用具两大类,在藏区使用的各种餐具、炊具、茶具、酒具、饮具以及香炉、酥油灯等一应俱全,外观古朴、形状多样,融使用性、观赏性、工艺性为一体,兼具生活实用价值与审美欣赏价值;从整体上看,黑陶制品坯质较细腻,在不同光线下呈现紫、青等色泽,有“黑如漆”之誉。壶体主干镶嵌小白细瓷片,黑白分明,装饰性强,醒目别致而生动,在视觉上具有一定冲击力;壶体下部纹饰,以抽象刻画纹为主 ,图案平行线、方格菱形等形,从细部上来看也别有情趣。

稻城高原无鳞雪鱼

原无鳞雪鱼,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的特色水产品,浑身无鳞,肉质鲜嫩、爽口、极具营养滋补攻效。

雪鱼浑身上没有鳞,是生长在高原河水里的野生鱼类,如果您要去稻城亚丁,请一定记得去品尝一下。

甘孜州的无量河谷位于理塘至稻城的路上,河谷风光幽雅,无量河的高原无鳞雪鱼味道鲜美,为来往游客必尝的佳肴。在无量河边小憩,品尝有小雅鱼之称的高原无鳞雪鱼,爱吃好吃的驴友们不能错过。

稻城藏香猪

城县的藏香猪,指产于四川省甘孜地区稻城县的藏香猪。“藏香猪”又名“人参猪”,是产于青藏高原的瘦肉型猪种,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和四川省甘孜地区,其脂肪含量很低,猪皮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称为“高原之珍”。

四川省甘孜地区稻城县是藏香猪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藏香猪品质优良,于2010年12月7日经国家质检局批准为稻城县地理标志产品。

得荣竹编

得荣县八日乡竹编技艺,是产生于藏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得荣县藏民用高山翠竹编织的背篼、酥油盒、竹筛、茶漏、竹篮、簸箕等日常生活用具。是承载藏族人民风土人情、生活习性的重要载体,系得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内涵。

八日竹编技艺以师徒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目前传承人极少,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竹编生活用具逐渐被新型产品所取代。

得荣树椒

树椒是得荣县特有的一种无污染的大众化绿色食品,—般在3月份开花结果,4月份采摘青椒,7月份陆续成熟,可持续采摘到12月份,亩产一般能达到800公斤。

得荣树椒,也称“树海椒”,四川省得荣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该品种树椒椒果肉薄、辣味浓,可开胃健脾,维生素E、钙、硒维生素C、核黄素含量高,保健和医药价值很高,曾入藏药。

因树干木质化而形成小树俗称“树子海椒”,是多年生植物。最初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从印度引进,后经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长期栽培选育出的一种原始的地方辣椒品种。该品种头年以种子育苗移栽,当年开花结果,可以露地越冬,经冬不死,每年春季又可发生新芽开花结果,植株高可达数米,叶片披针形,果实短角形,顶端稍尖,成熟后果实金黄鲜亮,其椒果肉薄、辣味浓,可开胃健脾,曾入藏药,而其树寿命可长达上百年。

得荣县位于金沙江下游,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树子海椒”特产区。经过千年基因变化及长期栽培选育,成为该县一种原始地方辣椒品种。但由于效益因素,21世纪前的数百年时间里,树子海椒只是零星而散落地生长在当地一些乡村的山沟地边。

2002年,得荣县开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大量调研和科学论证,树子海椒作为当地特产被纳入推广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让当地适宜种植树子海椒地区的农户选种。

2003年,得荣县其他乡的很多村民们也纷纷开始种植树椒,当年规模达到30亩,2005年,树椒走出得荣,顺利在周边几个县域市场内销售,树椒价格开始从每公斤3元回升到4元钱的价格。为了将品牌做强,2006年5月,经过严格认证,得荣树椒又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认定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上周边销售市场的不断开发,拥有品牌的得荣树椒的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崛起,远销到上海、广州等地市场:当年,得荣树椒价格就从每公斤4元上涨到10元,每户种植户因此至少多获利2000余元。品牌效应市场价格上涨给当地树椒种植户带来了甜头。从最先的不愿意种到零星种植,再从零星种植又不想种,然后到自发种植,树椒种植规模开始当地适宜地区迅速发展。2007年该县种植规模达到200多亩,产量达到75吨左右,但还是供不应求。2008,得荣县树椒种植规模达750多亩,如果按亩产750公斤计算,得荣县树椒产量大概在562.5吨左右。2010年树椒种植在得荣已形成规模化,该县5个乡、镇先后建立起了树椒种植基地。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得荣树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4月26日起对得荣树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关键词: 甘孜州特产 特产

四川甘孜州相关地区

四川甘孜州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