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行政区划代码|人口|面积|邮编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1-24 09:27:35

蒲江县,隶属于四川成都市,位于成都、眉山、雅安三市交汇处,东邻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西靠雅安市名山区,南接丹棱县,北连邛崃市。毗邻天府新区,属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是“进藏入滇”的咽喉要道,交通便利。蒲江县行政区域面积583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6个镇。

区划名称蒲江县
行政级别
区划代码510131
辖区面积583 km²
人口数量26.13 万人
车牌代码川A、川G
电话区号028
邮政编码611630
行政驻地鹤山街道政府街31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成都平原西南边缘

蒲江县行政区划

区划名称区划代码面积
鹤山街道510131001
寿安街道510131002
大塘镇510131101
朝阳湖镇510131103
西来镇510131104
大兴镇510131105
甘溪镇510131106
成佳镇510131107

蒲江县建制沿革

蒲江历史悠久。据县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物鉴证,至少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蒲江地域,古代属蜀国地。秦灭蜀后,隶蒲阳县。汉属临邛县。南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正式建县,名广定。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名蒲江。

蒲江县古名广定,始置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同时置蒲原郡,郡、县治同地,址在今县城北1里地(原东岳庙一带)。恭帝二年(555年)析临邛县置临溪县,治地在今西崃乡残城址村。是时,广定、临溪县属邛州蒲原郡。

北周(557至581年)时,在州郡之上置总管府。蒲原郡仍领广定、临溪两县,郡仍属邛州。

隋开皇三年(583年)悉罢全国诸郡,以州统县,广定、临溪县属邛州。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定曰蒲江(“以南枕蒲水故”)。隋大业三年(607年)罢总管府,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同年合邛、雅、登3州为临邛郡,蒲江、临溪县属临邛郡(郡治与严道县治同地,今雅安县多营坪)。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临邛郡为雅州(州治置严道县),蒲江、临溪等16县属雅州。同年,割雅州之蒲江、临溪、临邛等5县,置邛州(州治置依政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蒲江、临邛等县属剑南道邛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邛州改为临邛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各置节度使,蒲江、临溪县属剑南道西川临邛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悉罢全国诸郡,改郡为州。临邛郡改曰邛州,蒲江、临溪属剑南道西川邛州。唐大历四年(769年)临溪县设删华就嶲州,辖临溪、蒲江2县。唐大和四年(830年)分蒲江、临溪两县隶属嶲州(州治今西昌)。唐乾符元年(874年)还蒲江、临溪两县仍属邛州。唐文德元年(888年)划邛、蜀、黎、雅4州置永平军,蒲江、临溪县属永平军邛州。唐大顺二年(891年)废永平军,蒲江、临溪县属剑南道西川邛州。

五代十国时期,蒲江、临溪随邛州先后归属前蜀、后唐、后蜀政权。

北宋改“道”为“路”,推行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建制。宋乾德三年(965年)蒲江、临溪属西川路邛州临邛郡。宋淳化五年至至道元年(994至995年),李顺起兵攻占成都建立“大蜀”政权,蒲江、临溪随邛州临邛郡属之。宋咸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蒲江、临溪属益州路邛州临邛郡。同年,置惠民监(铸铁钱,直属州郡领)于蒲江西部。宋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蒲江、惠民监属成都府路邛州临邛郡。宋熙宁五年(1072年)省临溪县为镇,入临邛县;其领地并入蒲江、火井、依政3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罢惠民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复置惠民监,铸铁钱,直至宋末。

元至元十二年(南宋德祐元年、即1275年),元军攻占嘉定(今乐山),在川南建立地方政权。元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即1277年)蒲江属嘉定府路邛州。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四川行省,蒲江属四川行省嘉定府路邛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蒲江县入邛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于重庆建立“大夏国”,蒲江境域随邛州归属明玉珍大夏政权。

明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十八日复置蒲江县,隶嘉定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嘉定府降为州,蒲江县仍属之。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二月,蒲江县属四川省邛州。

清顺治元年(1644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部据成都,建立大西政权,蒲江属之。清顺治三年(1646年)十二月,张献忠牺牲,大西政权亡。顺治九年(1652年),蒲江属四川省邛州(直隶州)。清嘉庆七年(1802年)于府、州、厅、县之上增置“道”一级建制,全川增设五道,蒲江属建昌道(道治雅州)邛州。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建昌道为上川南道,领邛州,州领蒲江、大邑两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制,改为省、府(厅、州)、县三级建制,蒲江属四川省邛州。民国2年(1913年),又改为省、道、县三级建制,划四川为7道,以道领县,蒲江属四川省上川南道。民国3年(1914年),划四川为5道,蒲江属四川省建昌道。民国7年(1918年),四川军阀开始各据一方,互不相属,形成防区制局面。民国17年(1928年)撤销“道”制,省直辖县。民国24年(1935年)军阀割据防区制结束,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治眉山县城)领眉山、邛崃、蒲江等10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蒲江县于1949年12月19日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四川划为川西、川东、川南、川北4个行署区,行署区下分置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蒲江县属川西行署眉山分区(通称专区)。1952年9月1日撤销全川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同年10月,改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区专员公署,蒲江县属四川省眉山专区。

1953年3月10日,撤销眉山专区,邛崃、蒲江、新津、名山4县划归温江专区。

1960年4月29日撤销蒲江县,所属行政区划归邛崃县。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复置蒲江县,蒲江县仍属温江专区。

1968年9月,“专区”改为“地区”,蒲江县随之改属。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蒲江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蒲江县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缘,介于东经103度19分~103度41分、北纬30度5分~30度21分之间。东西最长37公里,南北最宽27.5公里,总面积582.86平方公里。2005年,全县人口25.75万人,耕地22.37万亩。县城鹤山镇距成都市区75公里。县域东邻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西靠名山区,南接丹棱县,北接邛崃市,东缘与彭山区接界,界长1.8公里;东南缘以长秋山一线与眉山市东坡区接界,界长37.5公里;南缘以界牌湾、月南山一线与丹棱县接界,界长31.4公里;西南缘以陡岩山、两合水、龙潭水库一线与名山区接界,界长31.25公里,北、西北、东北缘以汪染房、余大冲、刘石桥、法明寺、刘码头、石牯牛一线与邛崃市接界,界长59.3公里。蒲江县疆界全长161.25公里。

地质地貌

蒲江县地质构造形迹由成都凹陷、大兴隆起(隐伏背斜)和熊坡背斜组成。成都凹陷位于成都平原,北起安县,南达名山,西抵灌县(都江堰市),东至金堂县。第四系沉积中心,大体循大邑安仁,经崇庆(崇州市)附近一线北出此段。东西两缘皆有断裂控制,西缘称邛崃至彭县(彭州市)断裂;东缘称成都至蒲江断裂。蒲江县境跨成都凹陷西南段之南部,所跨面积占全境五分之四。

县域东西长,南北窄,全县平均海拔534米。地势西南高,最高处白云乡月南山海拔1022米;东北低,最低处寿安镇夏河坝海拔465米。地貌类型以浅丘为主,兼有深丘、山地、平坝。浅丘遍及县境北部和中部,面积352.0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0.40%;深丘绵延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0.50平方公里,占6.95%;山地分布于县境南部和西南部边缘一线,面积72.27平方公里,占12.40%。平坝沿西北至北东流向的蒲江河、临溪河展布,呈带状平川,在县域东部与成都平原主体衔接,面积118.04平方公里,占20.05%。县境山丘属邛崃山脉东延余脉,有大、小五面山及长秋山。大五面山连绵于县境北和东北部,海拔520米以上的山峰有大定、玉龙、铜鼓、棋盘、福果、金鸡洞等山峰,最高处金鸡洞山海拔607米。小五面山从县境西南部向东北部铺陈,横卧县境中部,海拔535米以上山峰有九仙、红岩、金鹅、狮子、来龙、双凤、白鹤、龙头、黄鹤、钟鹤等山峰,最高处九仙山海拔630米。长秋山峙立于县境西南和南部边缘,海拔658米以上山峰有月南、长秋、看灯、尖山寺、擦耳岩、官帽、玉芝、佛儿岩、太清观、灵鹫等山峰,最高处月南山海拔1022米。

气候

蒲江县年平均气温16.3℃,平坝、丘陵、山地随地势升高,夏季逐渐缩短,冬季逐渐增长;“两河”下游的寿安地区为夏季最长地区,长秋山区为冬季最长地区。县境属暖水区,“两河”平坝区水温平均比气温高2.0℃;耕作层5~20厘米处,年平均地温在17.9~18.2℃之间,高于年平均气温1.6~1.9℃。县境内日照时数,春夏足而秋冬短;降雪少,年平均降雨量1196.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除5月份最低为79%外,其余月份均在80%以上;风向以东北风、西南风为主。

水文

蒲江县主要河流有蒲江河和临溪河。蒲江河属岷江水系,发源于总岗山—丹棱县王场土地坳之杨山,县境内流程44公里,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临溪河又名铁溪河,属岷江水系,古以溪旁山中有铁矿而得名,县境内穿越大、小五面山,接纳两山溪流,于五星镇上场口汇入蒲江河,流程38.2公里,流域面积147.8平方公里。

蒲江县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1986年,蒲江县农业用地2.04万公顷、林业用地1.87万公顷、水域4773.33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5240公顷、交通用地1800公顷、未利用土地7406.67公顷,土地总面积5.83万公顷。农业用地中,耕地2.0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4.82%;按总人口23.89万人计算,人平耕地0.09公顷(1.28亩)。2005年,全县耕地1.4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56%,比1986年减少5400公顷;按总人口25.75万人计算,人平耕地0.06公顷(0.87亩),比1986年减少0.03公顷(0.41亩)。耕地减少原因主要为退耕还林、城镇建设和交通等用地增加。

水资源

蒲江河理论蕴藏水能6002.2千瓦,可开发量2732.5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5.5%。临溪河理论蕴藏水能5710千瓦,可开发量2881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0.5%。县境内地表水天然资源4.65亿立方米,主要由降水产生,年平均降水总量7.5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84亿立方米,可开采总量5522.8万立方米,占19.37%。2005年,全县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达1.6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34.4%。有29家单位取用地下水,年开采量310万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5.6%。

矿产资源

县境内蕴藏有煤、铁、盐卤、耐火石、天然气、矿泉水等地下矿产资源,天然气和矿泉水实现工业化开采,其余未作开采。

蒲江县人口

2019 年末全县户籍总户数 117854 户,总人口267521 人,其中城镇人口 89283 人,占 33.4%,乡村人口178238 人,占 66.6%;男性 133212 人,占 49.8%,男女性别比为 99.2(以女性人口为 100)。全年出生 2888 人,死亡 3342人,人口自然增加-454 人。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26.13 万人,城镇化率达 45.93%。

蒲江县名优特产

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位于北纬30度,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区,生态条件优越,品种资源丰富,市场基础良好。在联想投资公司的带领下,在资源潜力和上市时间上,蒲江猕猴桃都可在世界上形成竞争力,发展前景广阔。县委、县政府将猕猴桃产业作为本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重点推进,坚持走高端产业之路,发展“GAP、GGAP双认证”基地、推进品牌化经营,猕猴桃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生产和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蒲江猕猴桃产业正向“全国一流”的目标和国际化道路迈进。

四川成都市相关地区

四川成都市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