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特产 南充市各地特产一览表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10-26 15:49:54

南充特产,是指南充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具有南充文化内涵或历史,亦指只有在南充才生产的一种产品。广义的特产,不仅包含着农林特产,也包含矿物产品、纺织品、工艺品等。

南充市各地特产一览表

地区特产
南充市南充特产介绍  南充松花皮蛋  川北凉粉  南充美食:我喜欢的油茶散子 
顺庆区南充顺庆弋麻饼  顺庆卤鸭子  顺庆羊肉粉 
高坪区烟山(冬菜)  高坪过江龙牛肉  高坪万家腊肉  索义廷醋  高坪桂花酒 
嘉陵区嘉陵特产 
南部县南部脆香甜柚 
营山县营山油豆腐  营山通宝牛肉  营山红油  营山凉面  营山板鸭 
蓬安县河舒豆腐  四川蓬安县特产:柔软多汁的锦橙  四川蓬安县特产:口感细腻的河舒豆腐  蓬安金溪白酒  蓬安亚东卤鸭 
仪陇县四川仪陇特产:煎炒蒸炖均可口的嫩尖冬菜芽  四川仪陇特产:酒坛奇葩的黄酒  四川仪陇特产:色白质坚的半夏  四川仪陇特产:酸甜适度细脆化渣的元帅柚  四川仪陇特产:使人口齿生香的酱瓜 
西充县凤和黄酒  西充米豆腐  西充狮子糕  西充凤和黄酒 
阆中市华珍牛肉  四川阆中特产:川明参  四川阆中特产:独具一格的保宁压酒  四川阆中特产:盖章吃的保宁白糖蒸馍  四川阆中特产:保宁醋 

下面是南充市各地特产简介,一起看看吧!

南充特产介绍

南充市广柑为历史名产,因而唐代称果州,现产量居全省之冠。为全国四大桑基地之一。有“丝绸之乡”之誉,绫、绢、绸唐代列为贡品。保宁醋、顺庆冬菜、猪鬃为传统产品。

南充十里香嫩尖冬菜:

因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以其香气浓重,取名十里香。成品色褐黑发亮,质嫩脆,味清香,咸淡适度,贮存愈久,质量愈佳。营养价值较高。

南充软缎被面

南充绸厂生产。系以优质桑丝蚕作经,粘胶人造丝作纬,交织而成的提花缎面织物。产地丝绸业已具千余年历史,有“丝城”之称,产品早于唐代被列为贡品。

顺庆区

以产蚕茧、广柑著称。丝绸业历史悠久。

高坪区

以产蚕桑、生猪、柑橘著名。南充嫩尖、冬菜、卤鸭为著名土特产品。

广柑酱、芳香油、南充冬尖等为名特产品。

江陵镇:有“蜀汉江陵千树橘”之称。

石圭镇:甜橙。

嘉陵区:尤以丝绸、广柑历史最为悠久。松花皮蛋为土特产品。

阆中市

“东河桐油”驰名。丝绸制造业有1000多年历史,唐代绫、绢列为贡品。丝、绸、被面、丝毯多供出口。

保宁醋:又称保宁麸醋,该市原属保宁府治,故称。具有特异的生化作用,对人体健康有明显效益。该醋创始于清代初年。

保宁镇:保宁醋、半夏等。

石龙镇:土陶为传统产品。

营山县

电缆纱、麻纺织品 (尤以麻袋) 著名。

草帽编织手工艺品:以骆市镇、灵鹫镇驰名。

朗池镇:熊猫玩具销国外。油豆腐、板鸭为传统驰名特产。

保真寺:特产传统竹编手工艺品。

蓬安县

为南充地区蚕茧、柑橘主产地,以锦橙尤著。

白蜡:为鲜店乡和茶亭乡特产。

周口镇:产蚕茧、柑橘,尤以锦橙著名。柏杨梳篦为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

锦屏镇:为“天府3号”花生良种基地。

龙蚕镇:蚕桑种植驰名省内外。

福德镇:特产小茴、白芍等中药材。

银汉镇:竹编手工艺品。

仪陇县

以棉花、蚕茧、白蜡、桐油著称。酱菜瓜、黄酒为土特产。

立山镇:算盘。

南部县

白蜡、桐油、广柑著称。

马王乡:紫色棉。

西充县

以产柑橘、蚕茧、棉花、辣椒著称。

仁和镇:鞭炮、焰火制作历史悠久。

青狮镇:竹席。

关文镇:绵橙、脐橙。

南充松花皮蛋

松花皮蛋为南充名特产品。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明显,宛若松柏盆景,蛋黄油泣,略带糖心。

川北凉粉

  川北凉粉,原为农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  当时,原南充县江村坝农民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谢凉粉便有了名气。

川北凉粉

  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候、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到一年,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  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川北凉粉”为招牌,生意兴隆,火爆不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  过去卖凉粉,多是挑着担儿卖,或在街边,或在十字路口,担儿一放,四面八方的顾客就来了。  川北凉粉一般只卖成品凉粉,吃辣、吃酸,自己加佐料拌。要吃,也只有到大餐馆的筵席上品味儿了。

  “川北凉粉的制作包括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谈及川北凉粉制作工艺,李华和丈夫任其胜如数家珍。  据介绍,川北凉粉原料讲究,选取川北地区高山无污染、光照长、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的麻皮豌豆。去杂质、去皮、井水浸泡后,用石磨推成豆浆,绸布过滤,一番沉淀后用麻布吊成沱粉,加入适量井水调成粉浆,然后就是搅凉粉。李华说:“铁锅中的井水要烧至八成开,将适量的粉浆倒入锅中,用木棒将粉浆用力打散,控制好火候,慢慢将凉粉煮熟煮透,最后倒入瓦罐中自然冷却、定型。”  “以前卖凉粉,铜旋摇摆,红油翻飞,三两下便将凉粉刮入碗中。”李华告诉记者,红油配料才是川北凉粉秘而不宣的“宝”。辣椒慢火炒碎,在“石兑窝”中舂碎,配以八角、桂皮、茴香等32种天然中药香料,精选菜籽油炼熟,再将所有材料分步倒入油锅中炸香、起锅,投香辛料、辣椒面,搅匀、去渣,便制成了辣椒油。  “最后,还要将辣椒油倒入瓦罐中加入适量的冰糖、桂皮等,密闭藏于黄泥土中浸泡30天,红油这才制成。”李华说。  “川北凉粉还要制味水,用酱油、味精、白糖、桂皮等九种天然香料浸泡而成。”任其胜补充道,传统手艺如今已被自动化机器设备取代,而老味道依旧不变。

南充美食:我喜欢的油茶散子

  先将白米打碎为细粉,放入锅中加清水搅成稀浆糊状,然后加热,文火慢煮,待米糊煮熟粘勺子时,加入少许糖汁水,使之变为深黄色,便可起锅入碗。

南充油茶

南充油茶散子

  做散子是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

  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用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黄色时,即可起锅备用。

  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散子,同时加上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

南充顺庆弋麻饼

说起麻饼这种传统名小吃,在我国也算是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南充本土,“弋麻饼”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2019年,弋麻饼被列为第七批南充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皮子薄、馅儿多,放入嘴里后轻咬一口,感觉入口酥松,外脆内嫩,滋味浓郁而鲜明......单看弋麻饼的包装,可以说是颇接地气,一直沿用着传统的纸张。其口味也是传统的老味道,香酥可口,吃完回味悠长。

从选料到配料,从制酥到制皮面......弋麻饼的特点之一就是制作繁琐,其间二十五道工序,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对原材料及其制作工艺的要求都相当严格。

弋麻饼的制作器具看似普普通通,用的都是普通的面板、簸箕、擀面杖、木锤、模型、烤炉,但要做好,就要精确地掌握发面时间、烫面温度、烘烤温度和时间等等。

“面粉一定是中筋道,筋高则绵,筋低则不酥;芝麻必须要水浸后将浮在面上的皮壳去掉再过筛,必须保证每一粒芝麻都饱满均匀......”弋麻饼的代表性传承人弋志洪告诉记者,麻饼采用的原料颇有讲究,比如说外皮用油和内馅用油也绝不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皮酥内香。

家传手艺 从小兴趣浓厚

自古以来,南充就是川北重镇,水陆码头便利引来商贾云集,各类小吃更是林林总总。作为川东北特色传统小吃,弋麻饼不单单是一道美食,更代表着一种儿时的记忆,成为南充人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今年57岁的弋志洪是弋麻饼第四代传承人,其手艺来自于家传。19世纪80年代,曾祖父弋福广开始学做麻饼,到了上世纪40年代,弋志洪的父母在大北街开了一家店售卖麻饼。

“后来父母关掉了麻饼店,在糖果厂里当起了制作麻饼的技术工人。”弋志洪说,受父母的影响,他也从小就对做糕点和饼有着浓厚的兴趣。1980年,弋志洪高中毕业,开始在糖果厂跟厂里的师傅们学习制作饼干、面包等技艺。

为了留住传统麻饼的味道,弋志洪向父母学习制作传统手工麻饼。1988年,为了将传统麻饼的制作发扬光大,弋志洪毅然从糖果厂辞职,回到了父母曾经开店的地方,租了一间铺面开起了他的麻饼店。一晃30年过去了,如今弋麻饼除了满足周边食客的需求外,还远销周边各市。

创新口味 坚持传统工艺

上世纪90年代,受西方文化冲击和各类食品机械的广泛使用,西方糕点时兴起来。“传统工艺逐渐被生产效率高的机械代替,不使用机械生产、不做西点就面临着被市场淘汰。”弋志洪说,为了生存,许多使用传统工艺的师傅们不得不做出改变,开始生产西点和使用机械。

“不仅要传承,更要创新,传承是尊敬,创新是发展。”但弋麻饼并没有被机械“打败”,还在馅料中玩出了新的花样。经过三十年的手艺积累,如今的弋麻饼已从传统的单一口味研发出多种口味,有低糖、椒盐、葱香、五仁、冰橘、肉松、桂花、无糖、香橙等馅料。

“传统麻饼有别于机械化生产的饼子,它的原料都是经过多道工序慢慢处理而成。”弋志洪说,正是因为材料原生态,采用的又是传统的制作方法,所以让人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这也是弋麻饼坚持传统工艺的原因。

如今,街头巷尾已再难见到传统中式糕点的身影,很少有人愿意操持简单的器具,依靠双手和经验沉淀,凭借着内心的情怀来制作一份当年记忆中的糕点。“如果没有人来传承,这一传承千百年的技艺就只能成为博物馆里的一张图画介绍和消失的行当。”弋志洪感慨道。

顺庆卤鸭子

顺庆卤鸭子,是四川卤制品中的上品,其缺点是色泽金黄,皮酥肉嫩,卤味纯正,咸淡适度,油而不腻,卤香四溢.

顺庆卤鸭子的沿起,最早要追溯到清末.大约在1880年左右,当时顺庆城贫民唐癞子为养家糊口,开始卤制鸭.民国三十年间,原南充县老君乡尹民任代兴来南充市(今顺庆区),在中渡口六合春酒店处卤鸭子.他在掌握火候、卤药配方上独具一格,故任卤鸭子名大振,官吏百姓,过往客商都争相购买.他的卤药配方和卤制工艺也因此得到传播和应用,南充市内卤制店也逐步增多.

1957年全省卤鸭、卤鹅、卤兔展销评比中,南充卤鸭子荣获第一名.为此,重庆市皇后餐厅专程到南充聘请技师到重庆传授技术.1962年,朱德、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南充视察,品尝顺庆卤鸭子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顺庆卤鸭子的制作,大致分三道工序:一是杀鸭净毛,除尽内脏,清水入锅稍煮;二是将煮过的鸭子放入卤水锅内(卤水是由多种中药和佐料熬制而成),大火卤制;三是把菜油烧沸,将卤好的鸭子放入油锅炸制,适时取出。

顺庆羊肉粉

顺庆羊肉粉,历史悠久,早在清代,就闻名遐迩。米粉质细、绵软、馅味清香无腥膻,汤色乳白而滚烫。

顺庆羊肉粉

烟山(冬菜)

四川烟山味业有限责任公司(原青居冬菜厂),始创于清朝乾隆(1790)年。公司所生产的“烟山牌”嫩尖冬菜早在八十年代初,就被誉为“四川四大名腌菜”。公司先后荣获全国食品行业 “名牌产品”,省工商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省质监局授予南充冬菜行业唯一一家“四川省质量信誉AA级企业”,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全国首批43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

烟山冬菜

高坪区青居古镇是南充冬菜的发源地,也是南充优质冬菜原料的原产地。“烟山牌”嫩尖冬菜是精寻中国冬菜之乡”、“中国冬菜第一镇”青居镇烟山山脉无污染的优质芥菜为原料。采用传统生产工艺,配以十八味纯天然香料,置土陶罐中,采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历时三载,陈年密封,自然发酵腌制而成。

高坪过江龙牛肉

过江龙牛肉以传统配方与现代食品加工结合,其主要产品过江龙香酥牛肉,麻辣牛肉,五香牛肉,香酥鸭,香酥鹅等系列产品以独特的风味,高品质的内在质量和精美的包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过江龙麻辣牛肉获99南充食品博览会金奖,过江龙麻辣牛肉,五香牛肉,香酥牛肉,香酥鸭2000年荣获南充市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1998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和2006年获南充市消费者满意单位,2002年获得市计量信得过单位等称号,公司被南充市政府认定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高坪万家腊肉

柏香”牌畜禽特色香腊制品系万家香食品总厂采购金城山脉农民纯粮饲喂畜禽的精肉、内脏、头、尾等,用精盐和二十多味中草药腌制,取长年生翠柏枝,袅袅烟熏而成的系列天然绿色食品,该食品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万家香“柏香牌”畜禽特色香腊制品,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要,规格齐全,有普通消费者购买的散装制品,有常年保鲜的真空包装制品,也有包装古朴典雅、造型精美,馈赠亲朋好友的高档礼品盒制品。

万家香畜禽特色香腊制品自1994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远销二十多个省市。1997年被指定为星级宾馆专用产品,1998年被指定为中南海专供产品,在历次商展中屡屡获奖。

索义廷醋

索义廷,明末人,原籍湖南淮化县。明末清初,战乱频繁,兵祸连年,索乃迁住岳阳务农。后从岳阳到了汉口,再北上太原,跟一个蓟州人学酿醋。后因山西一带战乱亦剧,只得再经陕西甘肃辗转到四川阆中。为谋生计,在阆中城内过街楼街(今北街)购买草房开设醋坊。索学得酿醋绝技,善用白叩、砂仁、杜仲、当归、薄荷、五味子等32味中草药(以后更添30味)配制醋曲,取嘉陵江水酿醋,其醋特佳,极负盛名。

高坪桂花酒

一九九六年秋季,四川南充高坪林海松河园度假村总经理孙治在湖南湘西寨原苗王的后代阿吉,成为好友,阿吉便将苗寨传统酿酒秘方,并试制一批桂花酒,通过卫生和质检等相关检验后,仅供来度假村的游客几亲朋好友饮用,受到众口一致好评,纷纷竖起大拇指:“好酒”。

桂花,属木犀科的木犀花。桂花性温,能温中散寒、暖胃止痛。

松河春桂花酒根据食药同源的药理,用纯粮白酒与鲜桂花,铺以金丝枣、枸杞、肉苁蓉、淫羊藿、茯苓等多种成分精心酿造而成。该酒窖藏地下三载后,才供朋友享用。

本品色泽棕褐,桂花香味浓郁,入口敬爽、微甜甘美,常饮本有芳香宣肺、滋阴壮阳、强筋壮体之效。

嘉陵特产

嘉陵区地方特产丰富,形成了以依格尔、银海丝绸等为龙头的丝绸产业,主要产品有绸缎、“嘉陵蚕丝被”等;形成了以大通、一立等为基地乡镇的柑橘产业,主要产品有柠檬、“嘉陵柑橘”等;形成了以新庙、双桂、吉安等为基地乡镇的桑茶产业,主要产品有“嘉陵桑茶”、桑葚等;形成了以天兆猪业为龙头的生猪产业,尤以“嘉陵种猪”最为出名。“南良三号脐橙”、“天冠冬菜”、“大通热凉粉”、“河西胡萝卜”、“盐溪黑山羊”等蜚声省内外。

嘉陵蚕丝被 嘉陵造蚕丝具有丝绸颣节少、光泽一致性好等特点,其织物表面光洁、散射少、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2018年,嘉陵区蚕丝被产量超过70万床,居中西部地区之首。银海丝绸生产的蚕丝被占据嘉陵区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产值突破1亿元。2019年3月5日,中国丝绸协会向嘉陵区人民政府发文,决定同意授予南充市嘉陵区“中国蚕丝被之乡”称号、授予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中国蚕丝被研发基地”称号。

嘉陵柑橘 嘉陵柑橘是嘉陵区的传统优势产业。果实呈扁圆形,大小较均匀;果皮橙黄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果肉橙色,肉质细软、多汁、囊壁薄、极化渣,糖度高,风味浓郁,酸甜适口,无核,品质优。嘉陵柑橘中维C含量极高,具有治疗疲劳,关节酸痛,牙床肿痛出血,牙根摇动的作用。嘉陵柑橘个大皮薄、汁水丰盈、果味浓郁、酸甜适口,深受消费者欢迎。嘉陵区2017年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柑橘之乡”,已建成水果产业基地12.8万亩,产品远销辽宁北京上海等地,产量和销售前景广阔。

嘉陵桑茶 嘉陵桑茶是嘉陵区有名的特产,全区桑园面积已达到8万亩(其中,良桑2万亩、果桑1万亩、茶桑5万亩),产芽叶8000吨。桑农春季采芽生产春桑茶,人均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夏秋采叶生产桑叶粉、霜桑茶,人均实现增收3000元以上。嘉陵桑茶曾获得“全国文博会丝绸创新产品金奖”、“花茶产品金奖”、“百年世博茗茶金奖”等多项奖项。2016 年,“桑叶茶杀青方法”获得四川省专利三等奖和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同年9月21日,嘉陵桑茶作为国礼,随李克强总理出访加拿大、古巴,礼赠出访国家领导人。

嘉陵种猪 嘉陵种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头长脸宽而微凹,耳大而竖立,背部平直而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凑,后驱宽长。猪身红润,猪毛粗而稀,猪脚圆而直。由于优质种源和基因持续改良技术的提升,嘉陵种猪产仔数多、仔猪整齐度高、泌乳性好,活仔数多,充分保证了嘉陵种猪品质和生产效率处于优秀水平,并推动着嘉陵区农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南良三号脐橙 南良三号脐橙是从罗迫逊脐橙中选育出来的丰产优良株系。1990年至1994年连续5年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水果。1995年12月,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南良三号脐橙树势中等,枝叶密生,树干包状突起,枝有短刺,果实平滑橙红,呈圆球形,果肉脆嫩化渣,无核,味甜浓,略带香气,丰产性好,平均单果重200克左右,11月中下旬成熟,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天冠冬菜 南充天冠冬菜公司生产的“天冠”牌四川冬菜,选用冬至前后十天内采收的细嫩冬菜尖为原料,经清洗整形、风干脱水、加盐腌制,再配以十多味天然中草药陶坛密封三年、日晒夜露、霜打雪漫、自然发酵而成,芳香四溢、鲜香嫩脆。“天冠”牌四川冬菜系列产品,质嫩味鲜,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及磷、钾等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之功效,为上乘的佐餐、调味、保健之佳品,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食品,至2003年,在全国建立销售网点200余家,远销美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产品深受客户和广大消费者青睐。

白家粉丝 “嘉白”牌粉丝选用黑沙地产的红薯为原料,经过清洗、打浆、去渣、提黄等多道工序制成淀粉,再按先进的0生产工艺做成粉条。粉条晶莹、纯净、色泽天然金黄,不含任何色素,其营养丰富,食之鲜香可口,柔软滋润,回味无穷,久煮不断,是制作川菜蚂蚁上树、凉拌粉丝、酸菜鱼汤的最佳配料。至2003年,白家粉丝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年销量达3000多吨,产值1500万元以上。

大通热凉粉 大通热凉粉是嘉陵区大通人乃至嘉陵西路人历代流传下来的一道小吃食品。该食品以豌豆为原料,先将豌豆浸泡发胀之后,磨成豆浆,再过滤去渣,沉淀取粉,将粉加水煮熬至熟,辅之以腊肉、油、米豆腐、花生、黄豆、芹菜、葱、蒜、大头菜、榨菜、萝卜干、冬菜、花椒面、辣椒面、味精等十多种食物或调料为佐料加工而成。口感柔爽,味道清香,营养丰富,独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

盐溪黑山羊 盐溪乡人民素有养羊的习惯,1993年建区后,乡党委、政府把山羊发展作为富民兴乡的支柱产业来抓,黑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数量迅速增加。桥龙乡成立了黑山羊养殖协会,并成功注册了“桥龙牌”嘉陵黑山羊商标,建立了嘉陵黑山羊核心养殖场繁育基地,全乡黑山羊养殖户迅速增加到1650户,年出栏山羊2.2万只,占农业收入的32%,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175户,占养羊户的10.6%,养殖黑山羊使全乡人均纯收入每年持续增加200元以上。(由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地方志办公室提供)

南部脆香甜柚

  南部脆香甜柚,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脆香甜柚果实中等大小,倒卵圆形,果顶广平,柱点微凹,蒂部窄。果皮薄,黄色,具光泽,油胞密,凸起,香气浓。果心空、中大,囊瓣数13-18,较整齐。果肉绿黄色,汁胞粗短、易剥离。果肉嫩脆、化渣,果汁中等,风味浓、酸甜适中。种子中等大小,较多(酸柚授粉)。其早熟性、丰产性、耐贮性、内在品质等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南部脆香甜柚于每年10月上旬即可食用,10月下旬完全成熟。

  2009年0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南部脆香甜柚"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南充脆香甜柚

  南部脆香甜柚从引进、优选成型到推广种植已历经30余年。  1978年,南部县果树技术推广站从苍溪县引进试种,发现品种混杂、品质退化。  1980年起,南部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果树遗传育种学理论,利用果树芽变原理,用本地柚作砧木进行株系优选和区域试验,  1986年,南部脆香甜柚优选成型。  1990年,南部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在全县开始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在推广种植过程中,裂果比例较大,县果树技术推广站立即开展了为期3年的裂果防裂攻关,形成了异花授粉、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前促后控合理调控水分的一整套特殊生产体系,大面积裂果率显著下降。南部脆香甜柚历经试种、优选、果实防裂攻关后,才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优质水果。

营山油豆腐

  据传营山油豆腐已有约二百年历史。清咸丰年间,营山县小桥乡街上居民黄文才开始生产油豆腐,同治末年他迁到县城文星街继续经营油豆腐,清末明初,做油豆腐的已发展到十多家,行销省内外,颇负盛名。

营山油豆腐

  油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黄豆,经磨浆、压坯、油炸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油豆腐块约八立方厘米左右,色泽金黄,外皮光滑,内如丝网,细软绵实,富有弹性,一捏成团,放开还原,存放一月,不霉不变,既可作蒸、炒、炖之主菜,又可做多种肉食的配料,是荤宴素席兼用的佳品.灌肉馅清蒸是宴席的名菜;切块作烧汤、炖肉配料,汤味清香,久炖不烂;切丝配肉丝、豆芽、粉条混炒或凉拌,其味更鲜。

  营山油豆腐分干、湿两种.油炸后即用清水泡透的,称为水油豆腐,用于鲜食;干油豆腐便于贮存、携带、旅居异乡的营山人和往来客商,常常购买此物以作馈赠亲友的佳品。

营山通宝牛肉

  距今1250年前(唐天宝14年)安禄山叛乱,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逃至马嵬坡遭兵变,将士要求“天子舍妖姬”诛杀杨玉环,唐玄宗忍痛割爱赐玉环自缢,在高力士及御林军将领的帮助下杨玉环复苏得以脱险,仓惶逃至蜀北名山“太蓬仙山”(今四川营山县境内),隐居寺内。

通宝牛肉

  贵妃难咽寺内食物,玉体日渐消瘦。山下一李姓香客进香遇见,心生怜悯,采集野生植物香料烹制牛肉送与贵妃食用,贵妃顿感清香四溢、回味绵绵,食欲顿增,自此贵妃常食此物,玉体恢复如前,美貌若然。李姓香客烹制牛肉的技艺由此远近闻名,独特的配方世袭相传。

  今四川省通宝食品有限公司传承此独特秘方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成功研发出具有千年美味特色的通宝牛肉。

营山红油

  营山的民间传统小食很多,但红油在这些传统小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传统的手工制作红油,用料一般有菜油、辣椒面、生姜、大葱等,熬制红油时先倒菜油,待菜油烧至冒烟时,把火关小,随时下辣椒面、生姜等,熬至一定时间时再加生姜、大葱等调料。红油主要用于凉粉、凉菜、面食等。使之香气扑鼻,辣味十足。

营山红油

  1980年后,市场丰富起来,各种名小食花样翻新,讲究色、香、味、形,更注重工艺,县城陆陆续续办起了规模生产的红油厂,特别是兴德红油远销省内外,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营山凉面

  在营山的诸多小吃中,营山凉面获得的赞语最多 。原因在于它凉面劲道,红油劲霸,先有凉粉打底,最后撒上大头菜,健脾开胃,香辣无比 。

凉面在营山历史悠久,是营山县的传统名优小吃。所以,不是所有的凉面都叫营山凉面 。

营山凉面

营山板鸭

自古以来营山县人讲究美食佳肴,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无数能师巧厨之手,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板鸭.此一美味,鲜为人知,埋没千年以后,直到清代方名噪天府,民国以后,驰名海内.

营山板鸭的制作,有其特殊之处.

(一)非时不做.每年只有立冬以后,立春以前方可制作.因此时春孵的鸭已膘肥体大,脱尽绒毛,脂肪未老,肉质细嫩,天气凉爽,免致污腐,制成后可长期储存,无回潮霉腐之虑.

(二)选鸭挑剔.选鸭有三忌:一忌未阉之雄鸭,二忌越冬老鸭,三忌体弱瘦鸭.三选:一选膘肥肉厚,二选羽毛光亮,三选活泼强食.

(三)制法特殊.板鸭的制作要经过宰杀、去毛、密封、熏烤等多道工序.制成后色泽金黄,腊香四溢.

(四)造形别致.板鸭古传二型:其一鸭体正圆,头颈反顾,宛似团扇飞鸿;其二,秀颈直伸,若鲲鹏展翅.使人闻香滴涎,但又爱不忍食.

目前,营山板鸭生产正逢太平盛世,产量一翻再翻,远销成、渝及云南贵州、陕西、广州等省市.。

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产于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距县城十公里的河舒镇。它是以上等大豆为原料,经优质地下水浸泡、水磨、多层过滤、煮沸加石膏等十多道工艺加工而成,色泽洁白、细嫩,用这种豆腐与现代烹调技术相结合制作出的 "炕豆腐、麻婆豆腐、烂肉豆腐、登山豆腐"等三十余种品牌豆腐,其味美爽口,色鲜质嫩,是蓬安独具特色的上等佳肴。

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历史悠久。据当地老人回忆,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镇上的豆腐酒家更是众多,光有名气的就多达二三十多家,单听豆腐酒家的店名便是一道独特的视觉盛宴:"张大胡子豆腐城","张小胡子豆腐庄","张文革豆腐店","桂花村豆腐庄""河舒豆腐山庄"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更有无名小店兼营豆腐买卖的,尽管如此,但依旧食客众多,生意兴盛。

  光是豆腐一样竟有80几个花样品种:什么烂肉豆腐、麻辣豆腐、鱼香豆腐、雪花豆腐、熊掌豆腐、啤酒豆腐、酸菜豆腐、青椒豆腐、桂花豆腐、糖醋鸡块豆腐,更为奇特的还有我们闻所未闻的口袋豆腐、怀胎豆腐、四喜豆腐、爬丝豆腐、一清二白豆腐,甚至还有凉拌豆腐、水煮豆腐等等。

  俗话说"当醋不醋,豆腐放醋",那意思就是说如果烹制豆腐的时候是不可以放醋的,加了醋味道就会不好,但是河舒豆腐却偏偏敢于突破传统似的,居然还有风味独特的"糖醋豆腐",让人闻之便觉奇特不已。河舒豆腐由于质量好,附近几个乡的人逢场都要到这里来买,成了当地久负盛名的土特产。

从蓬安县城到河舒镇,车程只需10分钟。当地的豆腐餐馆,主人用豆腐作原料,辅以鸡、鱼、牛肉、糯米、面皮等精心烹制出的十几道菜肴,让人惊叹之余,更吃得津津有味。"牛肉豆腐煲"香辣嫩滑,回味悠长;"鸡尾王子豆腐"入口即化,妙不可言;"糟香豆腐"微甜之中略带酒香,令人叫绝。还有酸辣酥肉豆腐、纸包豆腐、糖醋蒸豆腐……让人大饱眼福与口福。

四川蓬安县特产:柔软多汁的锦橙

  蓬安锦橙,四川省蓬安县特产,锦橙长椭圆形,皮薄,无核,果顶平或微凹,果皮较细,橙黄色,柔软多汁,酸甜适度,味浓,微具香气,品质上乘。蓬安锦橙果大、核少、色艳、汁多、味浓、化渣、丰产、早熟、耐贮等主要经济性状稳定,生态适应性强,宜栽范围广。

蓬安锦橙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蓬安锦橙”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蓬安锦橙果实大、椭圆形、端正,果皮橙红色、中等厚度,果肉橙色,肉细嫩化渣,汁多,酸甜适中,风味浓。无核 [2] 。锦橙100号果形美观(长椭圆形)、色泽艳丽、酸甜适度、风味浓厚,果面橙红色,平均果重221.5245克,无核或少核,平均每果种籽在4粒以下。果实商品性好。锦橙100号树冠圆头形,较披散,树冠矮小,适宜密植丰产栽培。

  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蓬安柑橘便已美名远播。宋《方舆胜览》、《吴郡志》载:“蜀果州皆有柑。”  明正德(1506—1521年)《蓬州县志》中有“柑桔、枣、栗之品实繁味别,亦他邑不能及,故人争趋焉”的记录。  《蓬安县志》记载:“清代,县内柑橘已成片栽植,橙子品极佳美。” 1972年,由四川省柑桔选取种协作组于在蓬安县选育而成“锦橙100号”,生态适应性强,宜栽范围广,成为四川省内外数十个县市的主栽品种。   20世纪70年代开始,‘锦橙100号’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至20世纪90年代初,“锦橙100号”的栽种面积已达到10万亩。  2008年,蓬安县以谢福瓶的园艺场为主会场,举办了首届橙花艺术节,进一步打响蓬安柑橘名片。

四川蓬安县特产:口感细腻的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产于四川省蓬安县,豆腐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断面有光泽;有豆腐特有的豆香味,口感细腻鲜嫩;有弹性,块型完整。河舒豆腐干:淡黄至深褐色,密实细腻,富有弹性,咸淡适口,具有卤(熏)豆腐特有的香味。

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绵软,端在手上东摇西晃不垮墩子,放在桌上仍端正不偏,放一天不流水,不变型;入锅任煮不烂,火炕任翻不硬,筷子挑起仍是嫩闪闪的不断裂。二是吃起细嫩,味道鲜美,吃后有回味,给人以爽适的感觉。河舒豆腐以其鲜嫩、细滑、入口绵软、菜品丰富等特点。  河舒豆腐作为蓬安县的地方特色产品,自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传人后,已有2100多年历史。  2013年12月,河舒豆腐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蓬安金溪白酒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明朝,清代评为蓬州贡酒,工艺独特,纯粮酿造,味香酒醇,注册品牌“金粮纯”、“金粮液”远销河北山东,蜚声省内外。金溪美酒,香飘千里。真可谓:“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

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技艺。酒体风格属浓香型或浓香风格型白酒。

蓬安亚东卤鸭

亚东卤鸭是精选本地土鸭,经过宰杀清理,腌制去腥,配以八角、丁香、山奈等二十余种调料加工而成,其味入骨,香透里肌,质感干香、鲜醇、不腻口。曾获“南充市2002年首届美食文化艺术节”名特小吃金奖,深受消费者喜爱。

四川仪陇特产:煎炒蒸炖均可口的嫩尖冬菜芽

  “十里闻香不见花,而是嫩尖冬菜芽。煎炒蒸炖均可口,品尝其味果不差。”这是川北地区流传颇广的一首赞美嫩尖冬菜的民谣。嫩尖冬菜,是四川省四大腌菜之一。

仪陇冬菜

  嫩尖冬菜为黑褐色,质脆嫩,光泽油润,咸淡适度,味美香浓,存之愈久品味愈高,陈年期为二年、三年、五年等档次。不仅色佳味美,香气横溢,而且营养十分丰富,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能。   其主要营养成分有:每500克含蛋白质26克、脂肪1克、糖10克、矿物质1.16克,还含有氨基酸、乳酸和多种维生素,热量5.5千卡。嫩尖冬菜选用十字花科云台属叶用芥菜中的箭杆菜作原料,该菜岁寒生长,隆冬成熟,采收后剖心挂晾经日晒、风萎、露润、霜煎而成。  因该菜选菜心生长的嫩尖寸许剪下腌制,故名“嫩尖”;又由于生产、加工均在冬季,故名“冬菜”。

四川仪陇特产:酒坛奇葩的黄酒

  仪陇黄酒,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著名特产之一,取料于-故里之香糯米或大糯米,汲金城龙泉的泉水,运用酿制黄酒之特技,对通过精加工之糯米,经筛选(除去稗粒、碎米和杂质)、淋饭、拌曲、前酵、加酒、后酵、压榨、粗滤、贮存、再精滤等,精心操作酿制而成。

仪陇黄酒

  该品具有香气浓郁,芬芳沁心,质地甘醇,味甜爽口,色棕红悦目,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男女老幼皆宜,四季可饮,享有“液体蛋糕”、“酒坛奇葩”之美称。  仪陇黄酒是一种优质产品,其特点是酒精含量低(十五至十六度),葡萄糖含量较高(百分之二十四至二十六)。香气浓郁,芬芳沁心,味甘醇鲜美,色棕红悦目,营养丰富。它富含维生素和十七种氨基酸,其中有七种是属人体所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成各种酿造酒类之首。尤其是助长人体发育的赖氨酸,每毫升含量比啤酒、葡酒高一倍至数倍。不论男女老幼适量常饮,既能舒筋活血,健身强心,又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因而被人们誉为液体蛋糕,除作饮料外,还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佐料或解腥剂,也是中药的炮制原料和药引子。  仪陇黄酒有糯米陈酒、封缸酒、杜仲糯米酒、天麻糯米酒、当归糯米酒、桔子糯米酒等甜型黄酒,年产量可达二千五百吨,曾先后荣获四川省二轻系统旅游纪念品奖、第二届全国优秀旅游品二等奖、首届中国黄酒节名优黄酒评比优质二等奖。

四川仪陇特产:色白质坚的半夏

  仪陇是半夏的道地产区和历史产区。据《南充县志》记载:“清嘉庆25年(1820年)前,南充盛产的63种药材中,以半夏、僵蚕等有名气”。  早在明末清初,仪陇县城就已形成了半夏交易市场。仪陇半夏主要以“保宁半夏曲”而闻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浙江绍兴商人缪复泰在保宁(今南充阆中所在地)创办“保宁半夏曲”手工作坊,其产品畅销华北、上海、武汉、长沙、新疆、内蒙、浙江及港澳、南洋一带。由此可知,早在100多年前,南充地区即盛产半夏。

仪陇半夏

   据《四川中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记载:“半夏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遂宁、南充市仪陇县、蓬溪等地”。  “半夏四川产量较大,仪陇为半夏的最佳适宜区,所产半夏质量较优,并以其色白、质坚、粉性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泡壳,圆球形等显著特点而享誉国内外”。仪陇半夏产业近代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国初期,半夏曲由缪氏制作,国家订货。随后,缪氏后裔缪惠生献出秘方,半夏曲由阆中县制药厂生产。  1952年至1985年,仪陇累计收购半夏59.6万公斤,平均每年收购1.7万公斤,远销香港澳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各地开始进行人工种植,为了区别不同产地的半夏,外地客商特称仪陇地区所产半夏为“仪陇半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仪陇半夏”这一自然品牌。   上世纪60年代前,仪陇半夏主要以野生为主,70年代起农民逐渐开始人工种植。改革开放以前,仪陇半夏一直延续传统的农家种植方式,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半夏品质不高,价格偏底,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发展缓慢。  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仪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川半夏生产基地,仪陇县将半夏作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推广。1999年9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办公室选送南充仪陇半夏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全国优质中药材展销,受到中外客商好评。  1999年12月在南充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仪陇半夏被评为“优质产品”。2001年仪陇县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定为半夏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区。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仪陇半夏块茎呈圆球形、饱满、无泡壳、大小均匀,直径1.0-1.5cm;表面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针状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粉性足;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内在品质指标:仪陇半夏总灰分≤4.0%,浸出物≥13.0%,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3)安全要求:仪陇半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按照GMP标准加工。

四川仪陇特产:酸甜适度细脆化渣的元帅柚

  仪陇元帅柚,农产品地理标志。仪陇县种植柚类历史悠久,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据当地村民介绍,1909年朱老总在云南讲武堂时曾派专人送回一批柚树苗,叮嘱家人栽于马鞍老家,几年后柚树开花结果,果实香甜可口。

仪陇元帅柚

  1960年3月9-11日,朱总司令回到了阔别50多年的家乡仪陇县马鞍场,在询问家乡生产、群众生活情况的同时,还念念不忘当年派人送回的柚树的生长情况,乡亲们回答:这批柚树结果很好,品质也不错。朱总司令听后高兴地笑了,并叮嘱在场的县委负责人,要好好发展生产,重视多种经营。  仪陇县委、政府领导牢记总司令嘱托,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马鞍、铁山、大仪、老木等乡镇逐步建成柚类主产区。  1968年11月6日,总司令的侄孙朱进到北京拜望,特意带上家乡生产的柚子,总司令品尝后,赞不绝口。  1973年12月1日,仪陇县委、政府领导到北京拜望总司令,送去了家乡特产的蜜柚,总司令特意询问了家乡蜜柚发展及百姓收入情况。  1986年总司令夫人康克清回仪陇县参加朱总司令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县委领导在汇报我县生产情况时,康副主席还问起仪陇县蜜柚生产情况。领导的关心,给仪陇县柚子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八十时代,仪陇县水果茶叶技术指导站的科技人员在观紫区老木乡大兴村10 社李继祥家果园发现一株特早熟柚芽变单株,此株系文旦柚系列,树势中庸,果实中大,成熟期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成熟期特早),酸甜适度,细脆化渣,香气浓郁,品质极佳。1998年中国柑桔研究所前所长何天富教授实地考察后特命名为“元帅柚”。为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仪陇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取高接换种、苗木繁育等多种措施,大力发展元帅柚。  上世纪90年代末全县元帅柚种植面积达1.2万亩,产量1300吨。  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分别在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柚类评比中荣获“金杯奖”。   近年来,随着仪陇县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走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发展之路,不断开拓市场,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农资采购,统一产品回收,统一产品销售,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加大科技投入,规模开发,科学栽培与管理,仪陇元帅柚畅销成都、重庆、南充、巴中等大中城市,发展前景看好,市场潜力巨大,深受消费者青睐。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仪陇元帅柚果实中大,倒卵圆形,果顶广平,果蒂圆锥形、较不对称。果皮金黄色,油胞密、凸起,中等粗细。果皮薄,海绵层白色,囊瓣数12-15,中心柱半充实,汁胞长、蜜黄色,紧密。肉质脆嫩、化渣,汁液中等,味酸甜适口,风味浓,种子较多,品质佳。   (2)内在品质指标:仪陇元帅柚可食率高(≥60%),可溶性固形物≥10%。   (3)安全要求: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GB-18406)的规定。

四川仪陇特产:使人口齿生香的酱瓜

  仪陇酱瓜,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著名特产,此品色泽棕红,具有光滑鲜嫩,宛若鱿鱼,脆而不腻的特点,酒后佐饭,可释腻腥,使人口齿生香,食欲顿起。

仪陇酱瓜

   仪陇县是-总司令的故乡,该县酱瓜久负盛名,清嘉庆年间就是敬献皇家的贡品。至1931年,仪陇“春森茂”酱园生产的酱瓜,曾远销云南、甘肃、陕西等地。如今,在仪陇民间,仍保留着制作酱瓜的传统习俗。

  仪陇酱瓜的生产制作历史悠久,清同治十年(公元1861年)编纂的《仪陇县志》在《食货志`产物》篇酱瓜条下注明:“味甘而脆,远近知名,除县城,址一、二家,他邑仿之,弗良也”。民国十年间,仪陇酱瓜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曾获得优质奖,至1931年(民国二十年),仪陇生产的酱瓜,已远销云南、甘肃、陕西等省。

  仪陇酱瓜以菜瓜和酱为主要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精致加工而成,其色泽晶莹,有透明感,通体一色。切成细丝或薄片,煎炒网丝、网片,光滑鲜嫩,宛若鱿鱼,脆而不腻,细嚼慢咽,清香回甜,酒后佐饭,可释腻腥,使人口齿生香。

凤和黄酒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西充自古家家户户酿造米酒及黄酒,祖祖辈辈延续至今,工艺绵延不绝,西充凤和黄酒是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

凤和黄酒

  凤和黄酒选用优质大米、糯米为原料,用小麦自然发酵做曲,用瓦缸浸泡、甑子蒸煮、用传统大口缸发酵酿造、小坛窖藏,经三年以上贮存方可灌装销售,现已开发出产品系列上百个,畅销20多个省市,在中国西部享有盛名。

西充米豆腐

  米豆腐是西充有名的特产。米豆腐炒腊肉蒜苗或芹菜,是西充人家家户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而且也是外地人慕名必点的有浓郁独特风味的佳肴。

西充米豆腐

  米豆腐的制作须经多道工序。首先是精选干净稻草、烧灰、泡碱水,再用澄清的碱水浸泡粘性较好的优质大米、磨浆。

  将米浆熬干,半冷却时用手一坨坨拍打成近似纺锤形的坯子,每个一到两斤左右。再在大锅里倒上碱水,垫上精选的稻草茎扎的草把,把米豆腐坯子码在草把上面,用猛火蒸熟,米豆腐就大功告成了。

  刚蒸熟的米豆腐色泽黄亮,手感绵实,富有弹性,弥散着淡淡的碱香。

西充狮子糕

  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寿王糕”因色之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清香,多为达贤仕人待客佳肴。西湖县令姚其杭必备为待客茶点,其千金姚胜兰每日必方解口馋,百姓大多待仕人用之方能食用。“寿王糕”用料考究,必采杭州西湖上湾酒米,经多次浸洗、成粉,菜子油炸炼,散温后配上好红糖、芝麻、中间麻油成形食用。光绪乙未年斯老归天,由子斯力撑坊继业。

西充狮子糕

  西充青狮人何孬娃家境贫寒,为偷吃本族长黄瓜解饥,严遭毒打后逃出家门,流浪到杭州西湖,饿昏倒在“寿春坊”门前,斯力视之,与食救醒,何谢斯救命之恩,以身报效。斯正缺劳力,留为杂事,持奉家人。何手足勤快,为人灵巧,斯收之为徒,何以工钱报恩。白日浸洗酒米,晚间磨粉。孬娃出身贫穷,酸甜苦辣皆行,吃苦耐劳皆有,技艺在心。  光绪已年端午节,斯家午夜饮酒,食酒过多,醉倒在床,因天热午夜糕房起火,“寿春坊”被焚为灰烬。斯力痛哭终日,过度悲伤,不久离世,“寿春坊”从此而绝。何痛拜离师,回家在象溪河边姐家栖身,借姐家房半间,银子四两买回糯米等原料,回家泡米三日椿成细粉制成“寿春糕”。是夜梦中,从师生涯历历在目,师父救命之恩,授艺之情在脑海中一一出现,师、师、师、斯、斯、斯,家乡也师,其糕称之为王,何王也?取人王将要犯上,怎敢?鲁中王乃狮子也。师、斯、狮三字同音巧到极点,取此糕为狮子多妙,此糕色之金黄,如同金狮之毛,就取名狮子糕好了。何大笑而醒。其妻问何故而笑,何将梦事说与妻,妻说莫不是师父要我们不忘其恩。师父姓斯,家乡也狮,取名狮子糕既是纪师又怀师恩,更忆家乡,“三狮”结为一体,真乃是狮缘也,全家人十分乐意。故狮子糕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初问世。县人食之赞不绝口,过往商客四海扬名。  光绪二十六年,何年事已高,家已有结余,与妻商量,移房四桂房街,“狮子糕”食客更旺。光绪二十八年孟冬何长眠离世,其子何继父之业,深研细作,取衙门口外井水烧开冷沉浸洗糕米,打硬其味道更美,直至民国年间继师生意兴隆。民国后期,也有稻香斋、桂香斋等坊继作此糕。何便关门停业,其后以胥锦常为代表的作坊为胜。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私有工商业实行联营。1955年正式成立了国营西充县糖果厂(第一任厂长沈光清)。成立后,融各小作坊“狮子糕”生产技艺为一体,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逐步扩大了生产规模,使狮子糕这一地方特产发扬光大。  1961年朱老总回家乡路过西充,还将狮子糕带回中南海,并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西充民歌手余家清带着西充乡土风味赴成都参加省职工调演,一曲“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得到了高度赞美。人们不但爱吃狮子糕,而且会唱“好吃不过西充狮子糕”的民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充特产狮子糕多年被国家科委、省、市、县评为优质产品,多次荣获金奖。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狮子糕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1999年原国营西充糖果厂改制后,有西充县晋城糖果厂、四川西充金龙食品厂两家企业生产,分别叫“西充”狮子糕、充国狮王糕。

西充凤和黄酒

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西充自古家家户户酿造米酒及黄酒,祖祖辈辈延续至今,工艺绵延不绝,西充凤和黄酒是南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

凤和黄酒选用优质大米、糯米为原料,用小麦自然发酵做曲,用瓦缸浸泡、甑子蒸煮、用传统大口缸发酵酿造、小坛窖藏,经三年以上贮存方可灌装销售,现已开发出产品系列上百个,畅销20多个省市,在中国西部享有盛名。

华珍牛肉

  【名称】华珍牛肉

  【产地】四川省阆中市

  【生产厂家】四川阆中华珍风味食品有限公司

  【特点】营养丰富、香味绵长、柔软可口、令人回味;是家庭佐餐、旅游休闲、馈赠亲友之佳品。

华珍牛肉logo

  【荣誉】四川省优秀旅游产品、南充市消费者十佳喜爱商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著名商标、南充市特色小吃。

  【名称来源】曾被与爱因斯坦齐名的宴阳初先生称誉为“华夏珍馐”,故有“华珍牛肉”之称。

华珍牛肉图片

  【品牌故事】相传清朝初年,大批回民从湖广、陕甘宁移民到阆中安家落户。至清咸丰年间,居住在阆中城内的回民中有一马姓母子,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极为孝顺,靠一手精湛的牛肉加工手艺挣钱供养老母,人称马孝。母亲贤惠,勤俭持家,虽不算富裕,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

华珍牛肉

  光阴荏苒,马母年事已高,体弱力衰,牙齿脱落较多,吃东西日渐困难,加上操心儿子年近三旬,尚无妻室,忧郁成疾,竟卧床不起,茶饭不思;马孝疼母心切,心急如焚,冥思苦想,如何让母亲进食,早日恢复健康!  一天,马孝在煮牛肉时,灵机一动,想到母亲平素最喜欢吃牛肉,何不花点心思创造一种汁多味鲜的卤牛肉让母亲尝尝,开开口味呢?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摸索,反复实践,马孝终于研制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卤牛肉。他专选最活泛,易入味的牛肋条和筋头肉,稍加腌渍, 放上八角,三奈。花椒,等香料与冰糖,甜酱,文火慢烹,直至牛肉稣软,汁浓味鲜,异香扑鼻。马孝见屋外桑树郁郁葱葱,散发着阵阵清香,便采下几片鲜桑叶,洗净晾干,垫在盘中,将卤好的牛肉切成薄片,均匀有序地铺在桑叶之上,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鲜活红亮的牛肉,青翠欲滴的桑叶,浓郁扑鼻的香味,简直是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母亲一见不禁有了食欲,拿起筷子夹了一片牛肉放入口中,顿觉酥软适口,浓香溢口。三嚼两磨,就可下咽。马母连声夸赞,忙问儿子:“孝儿,你做的这是啥子牛肉,这么又酥又软,味美香浓?”马孝随口回答:“盐叶子牛肉。”马母说:“儿啊,你这盐叶子牛肉,很适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你咋不多做一些去卖,让更多的老年人都能吃到这美味?”  马孝谨遵母命,每天精心制作销售盐叶子牛肉。渐渐地,盐叶子牛肉成了古城老年人最喜爱的食品,生意越来越好。马母的胃口也日见好转,这着实令人高兴。但儿子的婚事未解决,始终是马母一块心病。  转眼到了次年夏天。一日,马孝去郊外采摘桑叶时,不幸被毒蛇咬伤,疼得直打滚,眼看着小腿逐渐红肿起来,难以动弹。此时此刻,马孝多么盼望能有人扶他一把,可是人在哪儿呢?不一会儿,马孝竟疼得昏死过去。  待马孝攸攸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家农舍的床上。马孝一时不明白自己身在何处,为何躺在这里。他四下打量,只见房舍虽然简朴,但收拾得十分洁净,可以看出房主人是十分勤劳能干。他挣扎着想起身,猛觉得左腿有些疼痛麻木,脚脖上缠了许多白布。这时,一位眉清目秀的农家姑娘进来了,笑咪咪地说:“哎呀,大哥,你总算醒过来了。”“你是谁?我怎么会躺在这儿?”马孝迫不及待地问。“大哥,你被毒蛇咬伤,是我和爹爹把你救回来的。你都昏睡了一夜了。”  原来这姑娘姓蒲,叫蒲淑芳,是她爹的独生女。母亲早逝,父女俩相依为命,靠种田养蚕为生。蒲老汉懂得一些祖传偏方,经常义务为乡亲们治病疗伤,治毒蛇咬伤更是他的拿手绝活。  昨天下午,蒲淑芳在桑园里发现了被毒蛇咬伤昏倒的马孝,便飞跑回家叫来父亲。父女俩赶紧用口吸尽马孝体内的蛇毒,敷上治蛇伤的草药,服下祖传秘制的药丸。然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将马孝抬回家中。蒲淑芳对马孝说:“我爹说你真是命大,要是再迟半个时辰,蛇毒攻心,你就没命了。”“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哪!”马孝正说着,蒲老汉背着草药筐回来了。马孝连忙欠身想向老人施礼谢恩。淑芳赶紧按住他说:“你还不能动,快歇着,快歇着。”马孝感激涕零地说:“伯父,你的救命之恩,我不知如何报答是好!大恩不言谢,我父亲早亡,就请你老人家让我认你作干爹吧!”蒲老汉仅有一女,膝下无子。见马孝这小伙子身板结实,五官端正,又机灵又朴实,心中着实喜欢,当即满口答应:“好!好!”马孝忘了疼痛,翻身下床,跪拜于地:“干爹在上,请受儿子一拜!”拜罢,又双手捧上一杯热茶,蒲老汉爽快地举杯一饮而尽,立马扶起了马孝。  马孝说:“干爹、小妹,我昨天出门,一夜没回,老娘在家肯定急得不行。我必须马上赶回去。”淑芳说:“急也不在这一会儿。你身子还虚得很,不吃点东西怎么挺得住?我已经煮好了早饭,你吃了再走。”殷殷相留,马孝不好再推辞,匆匆吃完早饭,便辞别蒲家父女,带着淑芳新采的鲜桑叶,回家了。  马孝的老娘正焦急万分地倚门而望,苦盼儿子。见马孝平安归来,真是悲喜交集。马孝对老娘细诉了昨日的遭遇,马母连声说:“儿哪,多亏真主保佑,祖上积德,才让你碰上了这么一家好心人,大难不死!做人要有良心,我一定要亲自上门去拜谢他们一家!”  马孝老娘特地带上盐叶子牛肉和其他礼物,到蒲老汉家致谢。蒲家父女也特地送来一些精心配制的草药。这样一来二去,两家交往日渐密切;天长日久,马孝与淑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双方老人见儿女有情,自己也满意,遂默许了这门亲事。马家择吉日托人上门正式向蒲家提亲。半年后,选定黄道吉日,准备正式举行婚礼。  殊不知好事多磨,眼看好日子临近,双方亲友正盼望花好月圆,梦想成真之时,蒲家家族中却横生枝节。  原来,蒲家村有个财主叫王员外,王员外有个儿子叫王三娃。王三娃人长得倒还人模狗样,可就是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爱拈花惹草。王三娃见淑芳人长得俊俏,早就起了歹意。多次挑逗淑芳,遭到拒绝,就叫父亲派人提亲,蒲家父女坚决不答应。王三娃怀恨在心,这会儿眼见马蒲两家婚事临近,便撺掇他父亲游说老族长,以回汉通婚不合本族风俗为由,出面阻止马蒲两家的婚事。老族长年事已高,有些糊涂,不过人心地还算善良。他听了王员外的说法,虽然觉得不妥,但禁不住软硬兼施。老族长派人把蒲老汉叫到蒲氏宗祠,搬出了早已被人遗忘多年的本村汉族的老规矩:汉族女子必须首先满足与汉族男子的婚配,一般不得随意嫁给回族男子,因此不准蒲淑芳嫁给马孝。蒲老汉说:“不错,以前怕本村男子找不到老婆。是有这个规定。但已经有五、六十年没有人提起过这些规矩了,现如今已有不少回汉通婚的事,为什么要拿我女儿开刀?”老族长说:“蒲兄弟,不是我拿你的女儿开刀,你看嘛,村里还有不少男娃儿打光棍,你这一开头,可能就会有不少女娃娃也跟着嫁到外族去了。村里其它人意见大得很,叫我也为难呀。”族长话刚落,蒲老汉掷地有声地说:“我不管那么多,我女儿已定了亲,收了人家的聘礼,选择了黄道吉日,那是铁板上钉钉子,没改了!”撂下这句话就走了。  王员外见文的不行,镇不住蒲老汉一家,肚子里的花花肠子轱辘辘转了几下,想出了一个歪主意。他纠集了一些地痞流氓和本村的老光棍,煽动本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准备在接亲那天把住路口,武力阻止马蒲两家的婚事。蒲老汉也不是吃素的,他知道王员外会有这一招,与马孝家也商量了对策,准备组织自己亲朋好友中的青壮男子武力送亲;马家也准备了三四十个有武功的青壮男子武力接亲。双方都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眼看一场民族间的流血争斗就要发生了。这事惊动了本地德高望重的老塾师蒲三爷。蒲三爷虽只有五十多岁,因辈份高,排行老三,本村人都叫他蒲三爷。蒲三爷知道这事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制止这场民族争斗的发生。三爷与清真寺的老阿訇经常在一起品茶弈棋,谈经论道,堪称莫逆之交。事关紧急,三爷当即前往清真寺拜访老阿訇。  老朋友相见,不免寒暄几句,然后言归正传。老阿訇单刀直入:“老塾师今日可是为马蒲之事而来?”“知我者。阿訇也。”蒲三爷说,“这事必须妥善处理,否则将造成民族流血冲突,遗患无穷!”老阿訇问:“老兄有何妙计?”“谈不上妙计。我想利用你我各自的威望,双方疏通劝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彼此放弃械斗,支持马蒲两家的婚事,此其一也;你我联手去拜访道台老爷,请他派人给我们敲边鼓,助我们一臂之力,此其二也;第三,倘若你我失败,务请道台老爷亲自出面制止械斗,支持马蒲婚事,促进民族团结,这也是地方父母官份内之事,应尽之责。”“好!好!好!此计甚妙!我完全赞成!我全力支持!”  经过几天往返奔波,差点儿磨破了嘴皮,双方大部分人都同意偃旗息鼓,但王员外还是不很情愿彻底放弃阴谋。为此道台老爷还专门派人把王员外请到衙门去教训了一顿,才算基本平息了这件事。事后老塾师和老阿訇各出了五两银子在中天楼办了两桌酒席,把双方当事人和回汉两族的头面人物请到一起,由道台老爷主持,喝了一台团结酒,化干戈为玉帛,彻底解决了民族矛盾。玉成了马孝和蒲淑芳的美满婚姻。  农历6月18那天是大喜的日子。好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阆苑古城。前来看热闹的人压断了街。大家都知道马孝与蒲淑芳的好事来之不易,都想一睹新娘的芳容,新郎的风采,亲自见证这象征民族团结的美满婚姻。道台老爷还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蒲家村老族长和王员外也被再三请来做了座上宾。一时间,马孝与蒲淑芳的传奇式的婚姻故事成了阆苑古城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俗话说“二人合了心,黄土变成金”婚后,马孝和蒲淑芳小两口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反复改进,精心制作,把盐叶子牛肉做得越来越好吃。再加上他俩传奇的爱情故事更增添了盐叶子牛肉的独特魅力,因而生意越做越红火,简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盐叶子牛肉成了保宁府的一道名菜。无论是上席,还是家常便饭、下酒小酌,人们都爱放上一盘盐叶子牛肉。有一年,巴中一文人赴成都求学途经阆中,品尝了盐叶子牛肉后,赞不绝口。听了盐叶子牛肉的介绍后,随口吟诗一首:“原料出自自然,技法源于祖先。滋润红亮,浓香溢口。既是自啖之美食,亦为赠友之佳品。实乃华夏珍馐也!”他即是后来驰名中外的学者晏阳初。从此盐叶子牛肉品牌前又冠以“华珍”之名,寓意其为华夏之珍品。

四川阆中特产:川明参

阆中种植明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阆中川明参呈长圆柱形,微弯曲,长15-23厘米,直径0.8-1.4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较光滑,微有细皱纹或纵沟,散在棕色或淡棕色细长横向皮孔样痕迹。

阆中川明参

阆中川明参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半透明,具有腊样光泽。皮部约占半径的1/2,具2-3个白色断续同心环纹。

川明参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云顶山慈云寺开山祖师云华长老献此药于皇帝朱元璋,食后有明目、神明、精力饱满之功效,遂赐名“明参”。

阆中川明参

川明参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其价值古代药典《本草纲目》有记载。

据《阆中县医药志》记载,阆中川明参已有上百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经世代栽培、繁殖,性状优良稳定,但由于其数量稀少,且活性成分尚不明了,仅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录入其药材性状。

四川阆中特产:独具一格的保宁压酒

名称】保宁压酒

产地】四川省阆中市

特点】甜美柔和,回味绵长,香气馥郁,独具一格。

荣誉】阆中特产、全国名特产品;保宁压酒技艺被阆中市人民政府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2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保宁压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宁压酒logo

工艺特色】阆中保宁压酒制作工艺独特。其用天麻、肉桂、拘记、半夏曲、大枣、砂仁、白叩等百余种名贵中药制成酒曲,以大麦,小麦和本地出产的红高粱为原料,将药曲放入浸蒸的原粮里,经过固体发酵后,获得压酒母糟,再用普通酒曲,加入适量母糟,与浸蒸后的粮食发酵,获得压酒基础酒,然后配以冰糖,花粉等,用瓦缸装酒入窑,保持一定温度,存入一年出窑开缸,便成为压酒。六十度左右的基酒,入窑一到三年后,出窑时变成二十六度左右的低度酒,且呈半透明的琥珀色。

保宁压酒

营养价值】保宁压酒营养丰富,富含17种人体所需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A、B、C、E及胡萝卜素、蛋白质、糖类、脂肪、钙、锌、钠等营养元素,有滋养身体,益寿延年,抗坏血酸,抗衰老等功用。

历史典故】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作诗《阆中作二首》对阆中美酒的赞誉:“挽住征衣为褶尘,阆中斋酿绝芳醇。”

【企业介绍】四川保宁压酒有限公司其前身是 1951年11月成立的阆中县实验酒厂,1953年10月更名为地方国营阆中酒厂。1956年公私合营时,具有340多年历史、世代秘传(生产技艺只传男不传女)生产保宁压酒的兰氏家族兰福州、兰金山、兰相平、兰用之四户并入阆中酒厂,并把技艺献给阆中酒厂。1966年更名为国营阆中酒厂,1977年恢复阆中县酒厂名。1991年阆中县撤县建市,阆中县酒厂更名为阆中市酒厂,1998年组建股份制公司为四川省阆中市芳醇酒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8月公司更名为四川保宁压酒有限公司。

保宁压酒

四川阆中特产:盖章吃的保宁白糖蒸馍

【名称】保宁白糖蒸馍

【产地】四川省阆中市

【特点】色白如银,酥散绵软,鲜香回甜,炎季可放十天,冬季可存半年而不变质走味

【荣誉】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四川省级名小吃

保宁白糖蒸馍

【历史故事】保宁白糖蒸馍是清代乾隆时,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的一种名小食。它无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无西式面包的微酸味。1912年,获巴拿马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1990年们月,四川评出22种省级名小吃,保宁白糖蒸馍金榜题名。因此,外来客人,多购买以作馈品。

民国15年修《阆中县志》载:“川中之麦皆花于夜,邑中之麦有独花于午者,故其面特佳。旧志云:面惟保宁最知名。取南麦碾细,用重箩筛之,白如干雪,蒸为馒首,名曰蒸馍。远行者携至千余里外,虽外霉内燥,去其霉,以水浸之,纵隔数月,蒸之移时,而色香如故。”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1944年在阆中开画展,书赠阆中友人蒋阆仙的诗,夸赞了阆中名小吃白糖蒸馍和油茶:

保宁白糖蒸馍锦屏山下客留连,蒸馍油茶胜绮筵。他日五湖寻范蠡,夜船剪烛话当年。

阆中保宁白糖蒸馍

保宁白糖蒸馍与一般糖蒸馍不同的是不用纯碱,在适当气温下自然培植酵素,既保持了面的清香,又因发酵而自发产生了纯正曲香。所以,生产出来的蒸馍,色白如银,酥散绵软,鲜香回甜。过去加桂花计,还有淡淡桂花香味。熟食:香甜绵软,久嚼不粘;冷食:酥散甜爽

保宁白糖蒸馍耐贮耐运,久存不坏。炎季可放十天,冬季可存半年而不变质走味。即使坚硬如石,只需少许水浸泡,回笼再蒸,色、香、味、型与新鲜蒸馍无异。所以,老人、小孩都很喜欢。有些人早餐、夜宵都以蒸馍为食。

白糖蒸馍其色白如雪,温和绵软,趁热食之,耐嚼不粘,寄存冷食,酥散爽口,其味苦涩,拥有浓烈的木樨鲜香。白糖蒸馍绝无个别中式馒头的碱涩和杂菌异味,亦无西式面包之微酸。中外人士景仰求食,莫不交口称赞。

白糖蒸馍,如今花色品种也不休更新,除大量消费小蒸馍外,还消费各种图画的工艺美术蒸馍,如二龙戏球、吉庆鲤鱼、飞禽走兽、塔形寿桃等。

四川阆中特产:保宁醋

【名称】保宁醋 【产地】四川省阆中市 【特点】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绿色健康!

保宁醋logo

【荣誉】

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1921年获四川第二次劝业会银奖1927年获成都花会金奖和银奖1957年获国务院授予的传统优质产品奖1982年获四川省优质产品荣称1992年“保宁”牌商标获四川省著名商标荣称1999年获四川名牌产品荣称2000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2000年获国内贸易部“中华老字号”荣称2002年获全国食品行业首批免检产品荣称2003年获中国名牌盛誉2006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9年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2010年现代五项世界锦标赛”独家指定产品 2012年首届“四川之最”酱油、食醋及类似制品制造业最大规模首强2013年榜样中国.川味金椒奖(川味产业影响力传媒大奖)绿色安全食品企业 2013年荣获“四川名片”称号2017年中华品牌博览会金奖 2017年第18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保宁醋图片1

【品牌故事】

   保宁醋始于公元936年,是中国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四川麸醋的鼻祖。它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麸醋工艺和现代科技,以42道工序精酿而成,汇集酿造技师之匠心、生物工程专家之精要,独具“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绿色健康”的特点,系调味上乘佳品。

保宁醋1

  相传在唐代,有一年阆中爆发瘟疫,佛祖委派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来到阆中,洒下一滴甘露在蟠龙山旁,形成一股泉水,当地人用此泉水酿醋饮用,瘟疫得以控制。阆中民众为感激菩萨的恩德,随即修建观音寺,供奉观音,并将那股圣泉打造成了“松华井”。

保宁醋2

  自此以后,凡阆中酿醋者,必先到观音寺祭拜观音菩萨,并求得松华井水作为酿制第一缸醋的水源,这样才能酿得好醋,也才能用醋替代观音菩萨为民消灾解难。并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举行“保宁醋神节”,祭拜天地和观音,以求来年酿得好醋,确保阆中人民平安幸福。

保宁醋3

  1914年,地处西半球的中美州的巴拿马大地峡开通,大运河一下便使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10000多公里,而运河本身仅长81.3公里。为庆祝这一震撼世界的奇迹,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很快进入精心筹备阶段,邀请各国携本国名特产品组团参会的电函旋即发出,还美其名曰此次盛会为“万国赛宝会”,以吸引大洋彼岸众多国家参与商业交易,活跃世界经济。  当时,窃国大盗袁世凯已正式下定决心,准备恢复帝制,接到巴拿马万国赛宝会的邀请函电后,很想在这次世界级别的贸易会上争个脸面,风光风光,为自己登基增添几分荣耀。于是他抓住这一难得机会,当即通令各省都督,选送精品跨洋参展。时值集四川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陈宦(字二庵)乃袁世凯的心腹重臣,正野心勃勃地虎视西南,屏控青藏。他接到北京函告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委托劝业道台周孝怀筹办参会事宜。阆中为川北重镇,保宁醋的特色和名气周孝怀早有所闻,便召集成都劝业会同仁具体安排选送保宁醋、莲花过盆水丝等精品跨洋参展等相关事宜。

保宁醋4

  1915年,万国赛宝会如期举行,阵容强大,盛况空前,各国精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参赛的保宁醋包装虽不算精美,但评委们被保宁醋琥珀般的美丽色泽深深吸引住了,入口品尝,更是齿舌生香,甜绵悠长,美不可言,便一致通过给保宁醋评了金奖。消息传到国内,引起醋行业震动和惊喜,原来醋也能在国际大赛中夺金牌,自豪感油然而生。 建国后,保宁醋于八十年代初随川菜配套出口海外,在美国“荣乐园”、“竞成国”、加拿大“川乐园”、“仿膳”、南斯拉夫“四川餐厅”、日本东京“自然食生活协同会全国株式会社”、香港“锦江春”等众多著名餐馆及商号中保宁醋都享有很高盛誉,许多名厨对保宁醋的神功奇效感触良深,一致反映“保宁醋味道鲜美,酸度适宜,是凉菜的必备调味佳品。”国内外的川菜厨师们都认为“离了保宁醋,川菜无人顾。”日本则干脆把保宁醋称为“四川保宁醋,汉方健康酢”。

【产品图片】

保宁醋图片3

保宁醋图片4

保宁醋图片5

【中国保宁醋文化博览园】  中国保宁醋文化博览园位于四川省阆中市保宁醋品牌基地内,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醋历史文化博物馆。保宁醋文化博览园包括醋史馆、观音馆、保宁醋发展馆、老作坊、醋道坊、古松花老井和保宁醋文化长廊,形成了“三馆两坊一景一廊”的旅游格局。

保宁醋图片2

  观音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朝的历史名刹,全寺有天王殿、罗汉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四重(hui)飞式古建筑,其中藏经楼上原有经书五千八百余卷,民国六年的一场火灾,藏经楼化为乌有,现在只剩下天王殿、罗汉殿和大雄宝殿,三殿布局在一根中轴线上,其最前面的一座是天王殿,中间是罗汉殿,最后一座是大雄宝殿。   祭祀广场的祭坛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堆砌,中间在八卦星相台上矗立祭坛-----甗(yan).其净高3.3米,直径2米,采用2.6吨青铜器铸造而成。一次可以盛装1000公斤保宁醋,是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举办保宁醋节时的祭祀用品。  保宁醋发展馆详细记录和介绍了保宁醋的历史、文化、成就、发展变迁过程,以及各界名流的墨宝。
关键词: 特产

四川南充市相关地区

四川南充市相关文章